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光照三界▪P4

  ..续本文上一页 我跟师父做侍者十几年下来,岱山,师父出生在岱山,我师父家乡的这些老弟子,他们跟着师父这么多年有信心了。还有我们宁波的老居士,早就皈依师父了,参学几十年下来,才会做到师父的洗脚水,打来自己喝,就是这样,他们有这个信心。

   过去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传统,说爸爸妈妈如果去世了,那个洗身体的水,子孙如果拿来洗身体的话,我们的病会被父母亲带走。但是谁还敢?现在洗也不帮爸爸妈妈洗了,有一些不愿意洗了,死也死掉了,身体硬掉了,看到都怕!本来是自己爸,怕!不敢去。

   我们徒弟也是的,徒弟很多,师父要圆寂的时侯,有的就不要去。但是他有个理由,他说师父在我内心里一直有很好的形象,我怕破坏掉。他这样想,我们也可以理解,那我们去。

   就有一个弟子,他也是师父岱山同乡的弟子,赶快拿着毛巾自己擦。他预谋好的,因为他老是生病,身体不好,别人就跟他出主意了,师父洗过身体的水,你擦身体病就好。我现在没有跟他后期采访,没去采访他身体好不好,但是中国有这个传统的。

   记得我小的时侯,我奶奶死的时侯就有,我大哥身体不好,别人跟他说,家里老人在咽气的那个时侯,你把她手放在你生病的地方,你的病就会好,就会带去。你们在座有没有听说过?听说过吧,你们敢不敢做?那个还有点行呀。那时我很小,只有六、七岁,我就看到我哥赶快把我奶奶的手拿过来,放在他腰上,他腰痛嘛。

   这些传统,在那个年代还行,现在年青年人越来越不敢了。谁还敢?现在一死,赶快送医院,死了之后就放在太平间,从太平间直接去殡仪馆。做后事现在有公司的,叫一条龙服务,对吧?根本不要管,出两个钱,全部都给你管,化妆好弄好。怎么哭都教,实在不会哭,找两个人来哭,给你家撑台面。还有出钱来哭的,对不对?都给你打算好。所以进入商品社会,人性越来越淡薄,越来越淡薄。

   这就是嘛,师父洗脚水你们会不会喝?这要想过的,不是那么简单说会的,我凭良心说,我是想了很多很多年。那个法王的甘露我也见过,那是安鸠法王才有的,上首弟子才能得到法王的甘露,但是看到他们拿起来当可乐喝的时侯,我看了我还是很感慨,不容易的。

   不要说那个,就洗脚水好了,不是说藏地的法王,我们汉地的法王我师父就是这样子。我师父十几岁出家,这一辈子下来,那么多虔诚的弟子,师父的洗脚水,他们就倒起来去喝。有宁波的居士、岱山的也有、舟山的也有。这要想的,要叫你,你能不能喝,你会不会喝?这个就检验出来。你说你有信心,你能那样虔诚啊!顶戴一样的。这个说明你好的,那个鼻子捏起来,眉头皱,嘴在喝,心没有到。

   好好读经吧,佛的甘露在经典里,好好地尝。就那有的人还说我不要读,我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罪过啊!

  

  一时佛在 从心而现

   所以老法师今天就讲了,今天还跟我讲,有的人呀说念阿弥陀佛,不要读大乘经典,我听到这句话心都跳出来了,眼泪要出哇!

   不说那个信心了,我们说读经好了,把信心拿出来,至诚恳切,如对圣者,捧着经就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这时侯佛就在了。你要看,你看你的心,你的心里有没有看出佛在?有没有佛现在那里呀?要看看,“一时佛在”写在那里,你的心有没有现出佛在?这个很重要。学佛就是学修心,修心就是要这样锻炼的。

   我们打开经典,这个法本从第一页,你看,没有一个离开心的,都要从你心观想。“邬金剎土西北隅”,这就看,在你的这个心的刹土,邬金剎土不生不灭的清净刹土,在这个最重要的。西北这个最高的位置上,“莲茎花胚之座上”,有一个莲花茎从大海里生出来,鲜嫩的莲花所衬托的一个宝座。“稀有殊胜成就者”,不死虹光身的,世间大家尊他为“莲花生大士”,内外透澈的,永远是十八岁,面容是白里透红,微笑着,那个小胡子又有威严又有慈悲,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我们。

   你读心里有没有现出来?不现,光嘴皮子溜过去,这不是叫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是老居士念经,有口无心,谁有口无心的都是那个。为什么说小和尚?因为小和尚他没有感受,学佛要有人生经历,要心灵成熟,除了生理成熟之外,心灵也要成熟,要有很高尚的精神境界,精神的追求。

   所以学佛的人在世间如莲花一般,我们看看我们自己像不像莲花?像吧!莲花,还九品。金色金光、白色白光、红色红光、青色青光、黄 色黄光。你们是什么色?什么光?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拣大的。

   现在庙里杜鹃花开得也很漂亮,想想我们有没有像杜鹃花一样?这次我去云南,导游和我说,我们这里最好的女孩子被称为“金花”,差一点叫“银花”,再差一点叫“铜花”,再差一点叫“铁花”,还更差的叫“狗尾巴花”。我们一花也不花,这要从精神境界呈现出来,一打坐观想还可以“我像一朵花”,要像一朵花,水灵灵的,洋溢着芬芳。

  

  习气不除总是闲

   做这个法会,里面也有戒、定、慧。观想什么,你就进入这个观想。

   每次念这个的时侯,阴风阵阵,来赴道场,居无空隙,遍满。这很奇怪的,我们现在有两个眼睛和鼻子,看这个世界都是往外看的,空间很强,换一个角度就不一样了。对于那些众生来说,根本没有这些概念,他可以到我们的身体里面,也可以在我们的意识形态里面。物质的身体可以进去,也可以进入非物质的精神世界。进到每一层世界,他们的业报都不一样,居无空隙,从物质到精神空间,都没有空隙。

   现在你会觉得腿特别酸、很晕、很昏沉、很难受。有时侯开法会的时候就已经来了,有时侯你来的就已经开始了。今天加持力特别大,还好,不是阴风,阵阵凉爽的风。

   既来道场,已得解脱。就象我们每个人,你到这个地方,本身不是你的境界,来到慧日寺非我境界,已经是佛菩萨三宝的事业功德了。但是我们自己的心还盘恒着我们的习气,虽然来到慧日寺,一眨眼,头一低,一想还是自己的事情,马上回到自己的境界了。所以说来到这里,其实已经在佛光中,但是我们习气毛病如果不注意的话,习气牵缠还是不得解脱,所以这个习气毛病要把它解开。怎么解?就像开心阿罗汉把心打开一样,把里面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放下,把心掏得空空的,像蔚蓝的天那样子空。学诸佛菩萨的功德,功德多装点进去,习气毛病扔掉!

   修行你回光返照,你念经,念念本子一合上,又是你自己的境界了,一走出法堂就更加是自己的境界了,袈裟再一脱,那简直是原形毕露了,该说什么还说什么,就是这样。一回到家更不用说了,一出寺庙门就打算回去要吃什么。你回光返照,是不是这样?

   我们止语、止语,每个人把止语牌子挂得好好的,一边挂着止语牌,一边“嘟嘟嘟……”不讲闲话多难过啊!如果受八关斋,不吃饭能做到,不讲话做不到。我从第一次开法华法会就宣传止语、止语,我讲归讲,说还是归说,好一点,不好意思大声说了,总是好一点。还有很多居士做得很好,真的在止语,注意到了,护念住了。

   还有很多平时不大来的,平时只是烧香客,他就不太知道这个规矩。接触师父少的,听法听得少,这种觉照力就弱,管不住自己。止语的牌子发给他了,他也止不了语的。这个止语,我也是看啊,看你们自觉性呀!但是还好,很多还是做到了。有一些还是不知不觉当中在讲,别人出于礼貌,你在讲,耳朵就听吧。有的呢,憋闷坏了,总算有个人来讲,不怕听的,正好趁此机会讲两句。所以我们这个众生相啊!这就是习气,习气啊!“修行容易去习难,习气不除总是闲”,这是祖师说的。

   “读经容易解意难”,读经很容易的,就是翻过来看,“看经容易解意难,意理不解总是闲”,意思不晓得。所以你们尽快读,读的当中最好能看一点意思也好。比如你这几天完成了,回过头你觉的那一点比较重要的,你再专读。

  

  治一切眼疾陀罗尼

   我在看整个《大藏经》总目录的时,那个时侯眼睛就有点红了,我就看到在一百八十几册就有一个《治一切眼疾咒陀罗尼》,所有《大藏经》里就佛陀讲的这一部经是专讲治眼病的。

   经文不长,我后来又去翻看了一下,我想这个缘起蛮好的,最近把它复印出来,推广推广。现在戴眼镜的很多,小孩大人眼睛有毛病的很多,流眼泪呀,风眼、沙眼、眼火大。

   佛就讲了这个经,一上来说那个咒,讲完咒就说,以如来谛实语、真实语、不妄语,种种的,从天上说到地下。

   若听此经,眼脉清净。我读了一遍,就觉得我的眼睛好了很多。但是越是离念经的时间近,大家一来,我的眼睛越厉害,无明的业障就蒙上来了。第一天眼都睁不开了,体验一下做瞎子的味道,众生的业力有多大,不得了!

  

  但问耕耘除杂染

   下面所有的一切众生,我们在这里皈依三宝。

   三宝如汪洋大海一般,就像那天看的云,一排一排的,佛菩萨就是那样的。如“芝麻荚开而安住”就是那个境界,一排一排整整齐齐,莲花里面坐着,分身百千万亿,不可称计,尽虚空遍法界。那个法尔如是的法,从不间断的法,微妙不可思议的法,昼夜不间断这样的法。佛宝也是不生不灭的,金刚体性周遍一切的。

   昨天显现的有点像遍空都是佛,虚空自佛,所以这次来到法会的众生也都遍空自然解脱,我们这样来皈依发心。“无边幻网之中游舞者,犹如芝麻荚开而安住。”

   昨天我们看到这样的境界,这是显现一下,以后当我们更进步了,我们慧眼打开的时侯,就会看到这种无边圣众,整整齐齐呀,周遍。就好象我们读…

《佛光照三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藏经法会序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