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光照叁界▪P4

  ..續本文上一頁 我跟師父做侍者十幾年下來,岱山,師父出生在岱山,我師父家鄉的這些老弟子,他們跟著師父這麼多年有信心了。還有我們甯波的老居士,早就皈依師父了,參學幾十年下來,才會做到師父的洗腳水,打來自己喝,就是這樣,他們有這個信心。

   過去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傳統,說爸爸媽媽如果去世了,那個洗身體的水,子孫如果拿來洗身體的話,我們的病會被父母親帶走。但是誰還敢?現在洗也不幫爸爸媽媽洗了,有一些不願意洗了,死也死掉了,身體硬掉了,看到都怕!本來是自己爸,怕!不敢去。

   我們徒弟也是的,徒弟很多,師父要圓寂的時侯,有的就不要去。但是他有個理由,他說師父在我內心裏一直有很好的形象,我怕破壞掉。他這樣想,我們也可以理解,那我們去。

   就有一個弟子,他也是師父岱山同鄉的弟子,趕快拿著毛巾自己擦。他預謀好的,因爲他老是生病,身體不好,別人就跟他出主意了,師父洗過身體的水,你擦身體病就好。我現在沒有跟他後期采訪,沒去采訪他身體好不好,但是中國有這個傳統的。

   記得我小的時侯,我奶奶死的時侯就有,我大哥身體不好,別人跟他說,家裏老人在咽氣的那個時侯,你把她手放在你生病的地方,你的病就會好,就會帶去。你們在座有沒有聽說過?聽說過吧,你們敢不敢做?那個還有點行呀。那時我很小,只有六、七歲,我就看到我哥趕快把我奶奶的手拿過來,放在他腰上,他腰痛嘛。

   這些傳統,在那個年代還行,現在年青年人越來越不敢了。誰還敢?現在一死,趕快送醫院,死了之後就放在太平間,從太平間直接去殡儀館。做後事現在有公司的,叫一條龍服務,對吧?根本不要管,出兩個錢,全部都給你管,化妝好弄好。怎麼哭都教,實在不會哭,找兩個人來哭,給你家撐臺面。還有出錢來哭的,對不對?都給你打算好。所以進入商品社會,人性越來越淡薄,越來越淡薄。

   這就是嘛,師父洗腳水你們會不會喝?這要想過的,不是那麼簡單說會的,我憑良心說,我是想了很多很多年。那個法王的甘露我也見過,那是安鸠法王才有的,上首弟子才能得到法王的甘露,但是看到他們拿起來當可樂喝的時侯,我看了我還是很感慨,不容易的。

   不要說那個,就洗腳水好了,不是說藏地的法王,我們漢地的法王我師父就是這樣子。我師父十幾歲出家,這一輩子下來,那麼多虔誠的弟子,師父的洗腳水,他們就倒起來去喝。有甯波的居士、岱山的也有、舟山的也有。這要想的,要叫你,你能不能喝,你會不會喝?這個就檢驗出來。你說你有信心,你能那樣虔誠啊!頂戴一樣的。這個說明你好的,那個鼻子捏起來,眉頭皺,嘴在喝,心沒有到。

   好好讀經吧,佛的甘露在經典裏,好好地嘗。就那有的人還說我不要讀,我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罪過啊!

  

  一時佛在 從心而現

   所以老法師今天就講了,今天還跟我講,有的人呀說念阿彌陀佛,不要讀大乘經典,我聽到這句話心都跳出來了,眼淚要出哇!

   不說那個信心了,我們說讀經好了,把信心拿出來,至誠懇切,如對聖者,捧著經就念“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這時侯佛就在了。你要看,你看你的心,你的心裏有沒有看出佛在?有沒有佛現在那裏呀?要看看,“一時佛在”寫在那裏,你的心有沒有現出佛在?這個很重要。學佛就是學修心,修心就是要這樣鍛煉的。

   我們打開經典,這個法本從第一頁,你看,沒有一個離開心的,都要從你心觀想。“邬金剎土西北隅”,這就看,在你的這個心的刹土,邬金剎土不生不滅的清淨刹土,在這個最重要的。西北這個最高的位置上,“蓮莖花胚之座上”,有一個蓮花莖從大海裏生出來,鮮嫩的蓮花所襯托的一個寶座。“稀有殊勝成就者”,不死虹光身的,世間大家尊他爲“蓮花生大士”,內外透澈的,永遠是十八歲,面容是白裏透紅,微笑著,那個小胡子又有威嚴又有慈悲,眼睛睜得大大地看著我們。

   你讀心裏有沒有現出來?不現,光嘴皮子溜過去,這不是叫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這是老居士念經,有口無心,誰有口無心的都是那個。爲什麼說小和尚?因爲小和尚他沒有感受,學佛要有人生經曆,要心靈成熟,除了生理成熟之外,心靈也要成熟,要有很高尚的精神境界,精神的追求。

   所以學佛的人在世間如蓮花一般,我們看看我們自己像不像蓮花?像吧!蓮花,還九品。金色金光、白色白光、紅色紅光、青色青光、黃 色黃光。你們是什麼色?什麼光?是大的還是小的?都揀大的。

   現在廟裏杜鵑花開得也很漂亮,想想我們有沒有像杜鵑花一樣?這次我去雲南,導遊和我說,我們這裏最好的女孩子被稱爲“金花”,差一點叫“銀花”,再差一點叫“銅花”,再差一點叫“鐵花”,還更差的叫“狗尾巴花”。我們一花也不花,這要從精神境界呈現出來,一打坐觀想還可以“我像一朵花”,要像一朵花,水靈靈的,洋溢著芬芳。

  

  習氣不除總是閑

   做這個法會,裏面也有戒、定、慧。觀想什麼,你就進入這個觀想。

   每次念這個的時侯,陰風陣陣,來赴道場,居無空隙,遍滿。這很奇怪的,我們現在有兩個眼睛和鼻子,看這個世界都是往外看的,空間很強,換一個角度就不一樣了。對于那些衆生來說,根本沒有這些概念,他可以到我們的身體裏面,也可以在我們的意識形態裏面。物質的身體可以進去,也可以進入非物質的精神世界。進到每一層世界,他們的業報都不一樣,居無空隙,從物質到精神空間,都沒有空隙。

   現在你會覺得腿特別酸、很暈、很昏沈、很難受。有時侯開法會的時候就已經來了,有時侯你來的就已經開始了。今天加持力特別大,還好,不是陰風,陣陣涼爽的風。

   既來道場,已得解脫。就象我們每個人,你到這個地方,本身不是你的境界,來到慧日寺非我境界,已經是佛菩薩叁寶的事業功德了。但是我們自己的心還盤恒著我們的習氣,雖然來到慧日寺,一眨眼,頭一低,一想還是自己的事情,馬上回到自己的境界了。所以說來到這裏,其實已經在佛光中,但是我們習氣毛病如果不注意的話,習氣牽纏還是不得解脫,所以這個習氣毛病要把它解開。怎麼解?就像開心阿羅漢把心打開一樣,把裏面的東西全部掏出來,放下,把心掏得空空的,像蔚藍的天那樣子空。學諸佛菩薩的功德,功德多裝點進去,習氣毛病扔掉!

   修行你回光返照,你念經,念念本子一合上,又是你自己的境界了,一走出法堂就更加是自己的境界了,袈裟再一脫,那簡直是原形畢露了,該說什麼還說什麼,就是這樣。一回到家更不用說了,一出寺廟門就打算回去要吃什麼。你回光返照,是不是這樣?

   我們止語、止語,每個人把止語牌子挂得好好的,一邊挂著止語牌,一邊“嘟嘟嘟……”不講閑話多難過啊!如果受八關齋,不吃飯能做到,不講話做不到。我從第一次開法華法會就宣傳止語、止語,我講歸講,說還是歸說,好一點,不好意思大聲說了,總是好一點。還有很多居士做得很好,真的在止語,注意到了,護念住了。

   還有很多平時不大來的,平時只是燒香客,他就不太知道這個規矩。接觸師父少的,聽法聽得少,這種覺照力就弱,管不住自己。止語的牌子發給他了,他也止不了語的。這個止語,我也是看啊,看你們自覺性呀!但是還好,很多還是做到了。有一些還是不知不覺當中在講,別人出于禮貌,你在講,耳朵就聽吧。有的呢,憋悶壞了,總算有個人來講,不怕聽的,正好趁此機會講兩句。所以我們這個衆生相啊!這就是習氣,習氣啊!“修行容易去習難,習氣不除總是閑”,這是祖師說的。

   “讀經容易解意難”,讀經很容易的,就是翻過來看,“看經容易解意難,意理不解總是閑”,意思不曉得。所以你們盡快讀,讀的當中最好能看一點意思也好。比如你這幾天完成了,回過頭你覺的那一點比較重要的,你再專讀。

  

  治一切眼疾陀羅尼

   我在看整個《大藏經》總目錄的時,那個時侯眼睛就有點紅了,我就看到在一百八十幾冊就有一個《治一切眼疾咒陀羅尼》,所有《大藏經》裏就佛陀講的這一部經是專講治眼病的。

   經文不長,我後來又去翻看了一下,我想這個緣起蠻好的,最近把它複印出來,推廣推廣。現在戴眼鏡的很多,小孩大人眼睛有毛病的很多,流眼淚呀,風眼、沙眼、眼火大。

   佛就講了這個經,一上來說那個咒,講完咒就說,以如來谛實語、真實語、不妄語,種種的,從天上說到地下。

   若聽此經,眼脈清淨。我讀了一遍,就覺得我的眼睛好了很多。但是越是離念經的時間近,大家一來,我的眼睛越厲害,無明的業障就蒙上來了。第一天眼都睜不開了,體驗一下做瞎子的味道,衆生的業力有多大,不得了!

  

  但問耕耘除雜染

   下面所有的一切衆生,我們在這裏皈依叁寶。

   叁寶如汪洋大海一般,就像那天看的雲,一排一排的,佛菩薩就是那樣的。如“芝麻莢開而安住”就是那個境界,一排一排整整齊齊,蓮花裏面坐著,分身百千萬億,不可稱計,盡虛空遍法界。那個法爾如是的法,從不間斷的法,微妙不可思議的法,晝夜不間斷這樣的法。佛寶也是不生不滅的,金剛體性周遍一切的。

   昨天顯現的有點像遍空都是佛,虛空自佛,所以這次來到法會的衆生也都遍空自然解脫,我們這樣來皈依發心。“無邊幻網之中遊舞者,猶如芝麻莢開而安住。”

   昨天我們看到這樣的境界,這是顯現一下,以後當我們更進步了,我們慧眼打開的時侯,就會看到這種無邊聖衆,整整齊齊呀,周遍。就好象我們讀…

《佛光照叁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大藏經法會序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