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灵的飨宴

  心灵的飨宴

  ——传喜法师无锡横山寺开示

  

  佛法清凉意

   请大家入坐,坐下来。好,今天大家先来唱《三宝歌》,拉开我们法会的序幕。《三宝歌》我们佛教歌曲,大家一起大声唱。你看,我们《三宝歌》一唱起来,凉风又多起来了,我们佛法有清凉之意啊!不单单离苦得乐,火焰化清凉啊!

   昨天我们和主持计华大法师商量时间的安排问题,我建议早一点开始,我们很多都是远路赶来,早一点开始,这样我们时间空间多一点,多讲两句也不要紧,争取早一点结束,我们都能回家吃晚饭。但是法师说中午很热,我说不要紧,我们请四天王加被,明天多云,凉快一点。你看,今天怎么样?所以天王殿上面就写着“风调雨顺”,如果我们佛教开法会都不能风调雨顺,那这个世界没救了嘛,对不对?四天王专门掌管这个。

   那有的就问:“师父,刮台风是四天王管的吗?造成这么大伤害。”这里面很错综复杂的,所以有时候做天王也是不好做,众生起了嗔恨心,刮台风你还找我?他专门刮好风的,世间不好的风都是我们自己造的,是不是?请问地狱谁造的?自己造的,没有谁给我们造地狱,所以通过学习佛法,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这些。

   有时候我自己坐飞机,我都觉得很奇怪,坐飞机看着朵朵的云,就想这个云难道也有生命吗?难道有人管它吗?但是有时候真的蛮奇怪的,我们做法会,该来云的时候来云,该来雨的时候来雨,该来风的时候来风,这就觉得不可思议。我也在研究,但是我们的分别意识没有办法去理解,所以我们佛法很多部分叫不可思议,不可思不可议,不能用你的分别意识去推理。因为什么?因为超越了我们这种思维范畴。

  追求真理的两种方式

   在这个宇宙里面追求真理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推理、逻辑,建立在推理、逻辑上面的,一种对真理追求的方式。还有一种是什么?是直觉。这个直觉不是推理,有很多都是现实存在的,没有办法用推理这种方法去解释,但是它存在,它存在的本身表明它是一种真理,是一种道理。所以自然科学里面就讲到追求真理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科学的逻辑推理,另一种是直觉。

   爱因斯坦就讲到宇宙的整体智慧不是靠逻辑思维的。用思维探索的话,古人有一句话叫“盲人摸象”,这种推理只是摸到了一部分,难以体现整体的感受。

   苏东坡就写了庐山这个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这么大,我们每个人看的庐山都不一样。有好几位作家写庐山游啊,写的很美很美,有的人读了也想去,我也要去游一游。结果他去了之后,一看,哎,吃亏了,上当!说真的庐山没有写的好看。是不是真的庐山没有写的好看?是不是作者在造假?不是啊,这个就叫同样是高高的山,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正因为如此,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庐山是一个有形状的尚且如此,无形的无量光无量寿更是这样,所以要学八万四千法门才能够知道。千经万论让我们知道阿弥陀佛,要经过信心的锤炼,才知道阿弥陀佛。

  

  地狱本是自己造

   地藏菩萨耳边有两个飘带,飘带上有“嗡玛尼贝美吽”,刚才我们听到海涛法师唱的《慈悲》,我们现在也唱《慈悲》。

   我们去新加坡,他们什么事都是排队的,都很有次序。但是我发现也有缺点,排队排久了,这个人就变的冷冰冰的,慈悲心就降低。我们《慈悲》还没唱完就热闹起来了,有这个好处。所以我们在新加坡有时候特意说今天不排队,抢。但是新加坡人不习惯,我私下问海涛法师为什么,他们喜欢排队,让他们排队不是更好吗?海涛法师说排队排久了,没这个慈悲。

   我们中国人喜欢热闹,所以大乘佛法要靠中国弘扬,中国人遇到好的拼也要拼的。西方人啊就不会,总是保持距离,所以有好处也有坏处。

   七月啊,我们法师非常慈悲,我们这个道场念七七四十九天《地藏经》。《地藏经》是世尊在人间弘扬佛法快圆满了,然后从舍卫城外不远处讲法之后,直接从人间以神通升天。

   那个地方我去过,我在那里拍过照,站在佛陀升天为母说法的地方,我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舍卫城外这个地方,现在起了一个高高的台,为纪念佛陀曾经从这里升天。

   佛陀升天之后,当时聚集来的佛菩萨非常非常的多,因为世尊将要在人间圆满功德,要趋入法界,也就是说要涅槃了,入不生不灭的境界。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为什么我们人看不见?这个就说明我们人眼是很狭隘的,叫大音稀声啊!真正的大的音我们反而听不见,真正的佛我们看不到。所以佛从我们人间这个狭隘的状态进入真正的佛的本性的时候,我们众生反而看不见。

   这个时候他也去见自己的妈妈,忉利天的摩耶夫人。当时聚会来的诸佛菩萨无量无边,先请文特殊菩萨,说:菩萨啊,法王子,以你天眼第一,所有这些在座的弟子当中啊,菩萨中以你为首,天眼啊,神通最大,以你的天眼所见,能知其数量否,能数得过来吗?文殊菩萨说:以我眼来看,以我的智来测度,无法测度。

   所以世尊又说:以我的佛眼来看,以我的佛智都要久远的来测度才能知道,佛眼看都是无边啊!然后跟文殊菩萨说,如是多的众生都是地藏菩萨过去所度化成就的、现在所度化、未来要度的众生。

   所以《地藏经》慢慢往下,特别摩耶夫人请地藏菩萨为我们介绍这个三恶道的众生怎么样,因为你度众生度得那么辛苦,你看到的所谓的众生是怎样的呢?特别是三恶道众生,特别是地狱众生。

   地藏菩萨不忍说,那种苦,苦到不忍说的地步啊!就好象我们到医院里看到病人都不忍心看,不忍心说啊!就像哪里有灾难,我们不忍心讲,太苦,那种场景太苦!

   地藏菩萨仗佛威神,为大家来讲述,然后佛又说,你跟大家讲一讲吧。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这么痛苦的地狱,那么恐怖的地狱,哪里来的?是我们自己造的。

   刚才的《清凉菩提歌》,清凉在哪里?就是讲出我们为什么造出了地狱?为什么造出了三恶道?为什么造出了六道轮回?我们人除了父母生的之外,这也是我们业力所感,我们这个业力造的世界。

  

  孝敬天地爱护自然

   像我们这个寺,我来一次一个样,外部环境大大的改善了。刚才我们住的宾馆,吃饭的地方,外面挖土机又在挖,国家投巨资要造一个湿地,人工造湿地。最早九五年我来过无锡,是灵山大佛奠基,茗山老和尚升座,那时我来过。来的时候看到什么?跟现在远远不能比啊!

   再早,七八十年代,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不是人工造湿地,那个时候是人工在造田,是围湖造田,把太湖的湿地全部侵占掉。然后造成了什么?造成了后来最严重的太湖蓝绿藻现象。为什么?因为太湖的湿地消失了之后,过滤层没有了,缓冲层没有了,我们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直接注入太湖,太湖含氧量很低,大量的植物爆发繁殖,氧缺少了连鱼都死掉,而且微生物多了之后水会变臭。

   这个哪里来的?这不是太湖自己生病,这是我们人的业力害它生病的。现在我们觉悟了,赶快退田还湖,人工造湿地。这叫以智慧来做事情,以前我们说人定胜天,我们要跟大自然搏斗,现在不是这样了,人和自然不是敌我的关系,不需要你搏斗的。天地乃无形之父母,天地是我们的父母啊!不是敌我的关系啊,是亲子的关系。天地哺育了我们,我们要爱护,要孝敬天地啊!所以我们现在造林啊、绿化啊,造湿地,为太湖清淤。

   很多的工程,花钱很多很多,但是非常的值,这代表着一种理念。这样作为世间法是可以了,但是怎么样超越世间的束缚,仅仅有这些理念还是远远不够的。

  

  学佛之道

   第一句“佛身清净常寂灭,慧光清净满世间”。但是“佛清净常寂灭,满世间”在哪?看不见啊!所以下面一句告诉你了“无相、无形、无影像”,为什么不能够用你狭隘的感官去感知?因为你狭隘的感官只能感知到狭隘的境界。佛,非狭隘境界,佛性是圆满的,通过你的狭隘去看圆满,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性的错误。

   就像用厘尺,很小的一个东西去测大海,是没有办法测的。像夏天的虫子去想象冬天的境界,没有办法想象的,因为夏天的虫子从来没有经历过冬天。所以夏虫去测冬,厘尺去测海,没有办法测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所以我们读《心经》的时候,观音菩萨慈悲我们,告诉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要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说你要想探索真实的知识,要了解佛法,要想“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你不能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如果用眼耳鼻舌身意,这又犯了一个最简单的错误,所以要“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你要超越你的感官,要超越你的自我境界—你所看到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这才是学佛之道,追求真理之道。所以一个人要自我超越,难就难在这里。

  

  生信于师乃可超越

   修行的苦并不是苦在我们吃素,我们早上三点钟起来,这并不苦。这里面其中最苦的一个不可言说的部分就是超越自我,这个工作很伟大,所以要出家人来做。

   我们在家的学佛,要听善知识的话,否则的话你无从下手。因为你自己的自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要观,色声香味触法都要超越,没有人指导,你根本不知道这个所以然,不知道佛到底在讲什么,所以要通过修行有成就的来告诉我们。

   怎么告诉?不能用嘴说,不能用耳朵听,要靠信心,学佛是靠信心。所以我们印光大师就讲:佛教里面一分虔诚,一分信心,消一分业障,增一分福慧。

   学佛靠信心的,解脱也是靠信心的。所以藕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仗信心之有无。信是很…

《心灵的飨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