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们外国人认为那样的环境,喝着啤酒最享受的,所以我特意开许说你可以喝啤酒,我就喝他们的汽水。
坐了一会儿,他们邻居也回来了,开party回来了。两个女的年纪都很大了,我估计都将近四十岁了,但是都是单身女孩,所以他们称她叫“圣女”。圣女大概有两层含义,网络上的圣女是剩下来的剩,剩下来的女孩子。
你看,现在多美,太美了,万道银光啊!云拥抱着它沉进去了,我们提前过十五,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天正好十六。你看,万道银光,云下面是红色,又勾勒出一条银边来了。
再回到这个圣女上,一个是剩下来的剩,一个是神圣的圣,现在又多了一个双关语。她们性格非常开朗,也过来聊天,看到外国来的一个出家人,她们也很喜欢,正好是邻居嘛。我就跟她们说,明天我就要回国了,今天是在欧洲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很喜欢这里,所以我很留恋,不愿意去睡觉。
然后我又跟她们说,来到这里我发现这个地方很多植物和我那里很像,他院子里种的杜鹃花,我寺院里到处都是一丛一丛的杜鹃花,她那里各种各样的植物,我们这里很多都一样的。
我说我飞机飞了十二个小时来到这里,发现很多植物都一样,很多花草都一样,所以看到很熟悉。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大地上,大地是连在一起的嘛,也让我感到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家人的感觉。
我讲这个的时候她们也认可,这几个德国人,邀请我去的那位李奇尔先生,还有他们的邻居:“嗯,是,其实地球就是一家人,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大地上。”我说对这些植物来说它并没有国界,很多优秀的文化也是没有国界的,大家共同的欣赏。
那天聊到很晚,将近两点多钟,早上五点钟就要起来。我们上很早的飞机,从汉堡飞到法兰克福,法兰克福转中国航空公司,回中国。
德国工作室与中国饮食
那天我跟他们也是聊天纳凉,在德国白天或晚上这样晴朗,那简直就像天堂一样,他们那大多数时候都是下雨,北欧那种阴沉的天气。
那里的人很习惯于过室内的生活,德国人每个人都喜欢在室内,室内有他们的小工作间,埋头在工作间里头,所以德国人制造出的东西好,也有这么一个原因。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男的女的都有自己的工作间。
那个“圣女”她就租他家房子住的嘛,她邀请我们到她房间参观,她的厨房。她们外国人烧吃的不会很复杂,这边是厨房,这个角就是她的小工作间。她租别人的房子住,还弄个小工作间,干嘛的呢?做首饰,耳环啊戒指啊,自己做首饰。
我看她做首饰的这套工具,比我上海老凤祥工艺师弟子的工具还多,很全,各种格式的钳子,台钳啊,一个女孩子她没事在家做这些。
那种气候,像我去的时候,她们高兴坏了,那么好的气候,有太阳,晴空万里,他们很少的,大多数都是下雨阴天。所以他们很多时间都是在室内,他们有自己的小手工,生活也很充实。每个生命会寻找快乐,人往高处走,每个生命都在寻找着快乐,离苦得乐是每个生命的共性,他们也活得不错。
我们想想这个多压抑,每天下雨,阴沉沉的云,压得低低的,他们边上就是大西洋,后面是北海,海边上吹过来的这种湿气和低纬度的冷空气凝结成这种云雾,压得很低很低。
所以造成了外国人喜欢喝咖啡,喜欢喝酒,喝酒可以暖身体。还一个他们喜欢吃肉,大块大块的肉。他们饮食很简单,就是吃肉、喝酒、喝咖啡。
像我们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自古以来人口就比较多,地也不算很大,多余的地不多,所以食物就不能单调,食物单调了根本不够吃。所以我们中国人各种各样的植物,各种各样的动物都吃,吃动物吃植物想着办法吃。
你到欧洲看,一望无际的都是麦田,其他作物很少很少,他的主食就是面包。我们烧稀饭,吃饭,他们不习惯。就像我们中国北方人一样,给他吃饭,吃几顿就难受死了,他就要吃馒头吃面。欧洲人也是的,吃稀饭不习惯。我们觉得那个米多好,他们不喜欢,他们就习惯吃面食。
所以马可波罗来中国学,回去的也都是面食,我们吃意大利面,披萨,都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回去的,现在风靡整个西方世界了。食物最美味的也没学会,马可波罗学了一半,披萨饼是学馒头,没学会,散了,馒头散了就成了他们的披萨饼,你到必胜客去买就买披萨饼。
中国的饮食文化,吃在中国。那天晚上我也给他们讲,中国人的吃为维护整个世界和平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人这么聪明,中国人又能干,他不去发挥,不去做其他的事情,把时间消耗在吃,消耗在搓麻将上。
而且你看中国出家人那么多,精神领域是一批大力量,一批大军一样的,自古以来中国出家人就很多的,孕育了非常高的精神文明。
现在能出去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像我们在汉堡遇到的这几种,中国的中医,针灸。
无为而治“家天下”
西餐馆吃过了,再到中式餐馆一吃,那明显对比出来,中国小吃的东西多细啊!像法国大餐,它是一种气派,派头,吃掉一个盆子,碗给你换掉,又来一个,餐具上很讲究。我们中国餐具上没有那么讲究,为什么呢?不是中国不会讲究,中国的手工业很发达,为什么不来做这些?因为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的倡导者,像帝王,往往是一个文化的主导者,帝王文化,他会影响整个国家。
但是像中国古代帝王他们很简朴,就像西域当时给皇帝进贡来一个夜光杯一样,那个餐具很漂亮的,是一种玉。大家很高兴,很惊异,但是皇帝就说我要用这个的话,我还要配象牙筷啊,所以我不用,懂这个道理吗?所以中国文化,那些皇帝很简朴,他简朴了,那当官的敢奢华吗?当官的不奢华,最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没有人剥削他。
所以过去中国统治体系很简单的,叫治天下,修身齐家治天下。皇帝的生活是简朴的,像一家人一样的,他最高级别,下面一个一个都是以他为模式下来的,所以以前中国叫无为而治,治理天下无为而治,皇帝做好榜样就行了。
皇帝如果奢华,那还了得,一奢华,大臣奢华,大臣一奢华,各路都奢华,最倒霉的是最底层的老百姓。所以中国博大的文化体系都是以爱民为基础的,为什么?民是什么?民如水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中国过去讲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好官叫勤政爱民,好官自身两袖清风,廉洁奉公。这些词语都是形容好官的,这些词语不是现代发明的,古代传下来的,这个就是道德准绳啊!
感悟传统文化 传承千古文脉
中国在这个地球上,文化顶峰一直持续到一百五十年前,全世界最发达的是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再往前一点,像明元朝的时候,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时候,回去跟他们说东方有一个天堂,描绘给西方人听,西方人都当成是一种梦幻一样。
中国曾经在这个世界上长时期的处于最领先的地位,所以文化跟大的自然环境、人文的背景都是有联系的。
像蔡礼旭老师他讲过,他为什么会弘扬《弟子规》,他有一个儒家的传承,这个就是无形的,不是说谁传给他的,他有这个善根。有一天他读着古人的书,恍然之间嚎啕大哭,他感受到古人叫文脉的传承,中国数千年以来的文脉他感受到了,所以他发誓,从此之后他有一种责任感,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老师有一种使命感的时候,你看他讲起来就精彩了,不要再看参考书了,他是很大善根的一个人。
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这个找回来,我们很感叹,我们现在就是要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再感悟到,再传承下去。
就像前两天华表奖颁奖的时候,陈凯歌和冯小刚两个人获最佳导演,陈凯歌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也是很慷慨陈词,就讲到这个,要做一种文化的传承者。陈凯歌这个人他为什么有思想,我在他的发言里听到了佛教的讯息,因为他用了《华严经》里的一句话“如大树王花果枝叶丰茂。”这就是《华严经》里的。他来比喻中国的电影文化,他说真正的根所吸收的营养,广大的人民群众,广大的观众才是电影这棵大树的根。他在描幕这个的时候,用到了《华严经》中的比喻,因为原句就是这样的,旷野之中有大树王,这是《华严经》里的句子。这说明一个研究《华严经》的人,他没有思想才怪呢,所以他现在成为中国三大导演之一,还有张艺谋、冯小刚。
没有佛教这种养分来滋养,你想拍,你想找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在哪,根本边都摸不到。我前两年拍禅茶的时候,上海的导演也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照相机就十几万,给我拍几张照,我有几张很经典的照是他给我拍的。他连学佛都不想学,怎么努力,好像运气不好,没有一种胸怀,没有一种气度,你怎么出好片子?
这次境外获奖的导演就是拍《赤壁》的,香港的那位吴宇森,一看他的头圆圆大大的,脸上放着光,他来拍《赤壁》才能拍出那种气势,三国鼎立的那种气势。
有的人一个因缘,一下就出名了,有的人唱首歌就出名了,一出名马上就觉得自己远远不够。大家喜欢你的时候,你走到社会的上层的时候,马上你那点东西就不够用了,有的人赶快学。发现好多这些名人都学佛,不学佛,你不到佛门里来充充电就会很肤浅。
我们佛教的文化,在面对东西方的时候,佛的文化,他的博大精深依然能够涵盖,所以佛教在任何地方没有界限。
这次我去欧洲也是体验到了,我到哪里是最吸眼球了,李奇尔跟他爱人比喻说我们师父走到哪像天使一样,回头率最高的,盯着看,很多不仅仅看,还表示善意啊,表示恭敬啊!
其他的天神、护法善神,你们看那些照片好了,一是西方的护法善神对我们非常的欢迎,另一…
《明月流光 法音清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