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空法师澳洲佛七答问▪P3

  ..续本文上一页,把你折磨死,跟地狱所受的苦报没有两样,这人间地狱。在日本人宪兵队里头,跟纳粹也没有两样,所以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头,这是人间地狱,这是战争带来的灾害。另外一种是自然灾害,像非洲很多地方,我们没有去过,但是在电视里看到过,他们饥饿,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我们看到全身赤裸,人廋得皮包骨头,那是人间地狱。在佛法里面来说,人到世间来,两种业,我们投生到人道的业叫引业,引导你到这个世间来受生,我们这个业是相同的。在人间地狱那个业,跟我们的业也是相同的,你得的人身。第二种业叫满业,满业各个不相同,满业是你的健康、你的生活受用,这些差别每一个人不一样。有人富贵,有人贫贱,有人一生生活得很幸福,有人一生生活得非常痛苦。这是什么原因呢?过去生中所造的善恶业的果报。所以我们晓得、明了这些事情,心就平了。他有钱,他发大财,我贫穷,三餐不继,明白了,人家过去修财布施,我过去吝啬,好事一毛不拔。怎样改善呢?改善就是要修因,懂得因果的道理,我现在肯修布施,我就可以把我的环境慢慢转变,你靠别人不行,一定要自己觉悟。我这一生当中,前世是修慧不修福,佛经里面讲"罗汉托空钵",生活非常艰苦。学了佛之后,章嘉大师,我学佛头一天见章嘉大师,他老人家就教我布施,所以我晚年有福报,这个福报是这一生当中学佛以后才修的。我在没有学佛之前,我很多毛病习气,跟袁了凡一样,所以我读《了凡四训》非常受感动。了凡先生所有的毛病我都有,他有的好处我都没有,我比他更苦。年轻的时候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喜欢欺负人,喜欢挖苦人,喜欢让人家下不了台,我在那里开心,所以跟很多人结了冤仇,言语当中、态度当中确实是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贡高我慢,我年轻是这种人。学佛之后念《了凡四训》才知道自己过失,才慢慢改过自新,学谦虚、学忍让,所以别人加给我的侮辱,我能够忍受,我想想从前我也是这中态度对人,现在人家用这个方法对我,是因果报应。我承受了,欢喜接受就报掉了,报掉业障就消了,所以自己修行才有一点功夫,才有这么一点成就。《了凡四训》是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的,我刚刚学佛的时候,他送我这本书,所以我学佛,说起来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真正的好老师,没有走冤枉路。我自己修学的态度,我跟一个人学,我学得很专,不杂,这也是我自己修学得力之处。我们看看古时候,世出世间做学生的真正有成就,实在讲也是这么一个原则,是讲师承,学一家之言,真的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才能成就,这些都可以提供诸位同修作为参考。

  下面有位居士问两个问题,他说在多年前有过四次很清楚的声音给我听,是何原因?第一次说《佛陀传》,他听到两次;第二次说《唯心论》,我没有找到此书,请师父借给我看看;第三次说《万法唯心》,是在静坐当中;第四次说《往生咒》,那时我的头目被压得很紧,念了就没事。

  你既然是有过四次,前面三次就不要了,留后面一次就好了,前面三次过时了。所以只要把后面的抓住就行。念阿弥陀佛跟念往生咒是一个意思,你可以试试看。如果念阿弥陀佛有效果,那就念佛;念阿弥陀佛没有效果,念往生咒有效果,你就专念往生咒,也决定得生。因为往生咒第一句就是佛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生活当中如何学习破四相?

  这一句很重要,学习破四相就是学习不分别不执着,才哪里学起呢?先学不执着。对什么事情都不要去执着它,知道一切相是假的,你何必去执着。所以常常念《金刚经》上四句偈可以帮助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常念这个偈子能帮助你破四相。

  这位同修问的,他有一个问题是如有学佛者有意无意障碍和断送孩童念佛,或学佛者是有罪过否?请问老法师如念佛时,是否孩童之心比成年人之心来得清净多?和佛菩萨能感应道交。请老法师为凡夫的我解答。

  儿童当中也有佛菩萨再来的,我们凡夫不认识。《华严经》五十三参就有两个小朋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是小朋友。《法华经》上龙女八岁成佛,诸佛菩萨示现的。真正讲修学,当然最好从小就开始,那个根扎得坚固。所以我这一次听到葛兰姆根

  尤里跟我说,澳洲政府现在已经制定了法令,从幼稚园、小学就要读这些宗教课程,从小培养。所以他这次来问我们收集小朋友学佛的教材,我们没想到这个事情在外国下手,我们中国没想到。澳洲这个做法我想他们从英国学来的,前年英国已经开始小学、中学、大学里面都有佛经的课程,给学生们读,一定要给他们编一套教材,这个经典不适合他们,要把经典里头的这些义理重新编。我听到这个讯息,我回到新加坡就会找人来收集资料,来编教材。这个难得,一定要从小培养起。道场里面它有道场的规矩,小朋友能够守规矩,这我们应当欢迎的;小朋友不守规矩,扰乱道场,这个不可以,这个就不能来。所以定的规矩,规矩也不离人情,情理法三方面都要顾到。真念佛,真欢喜念佛,他能让我们大人受感动,小朋友都念佛了,我不念佛我还比不上他,我要跟他学,他是我的好榜样。所以道场有规矩,但是也有情理,只要他是真的来念佛,我们就不能把他看成儿童,不能把他看作小孩。他如果很顽皮,到这里来玩的,念几声佛号就扰乱别人,那就请他出去,这要严厉地执法。所以这个要看当时环境,我们来用智慧判断,要怎样来处理。实在讲我们道场太小了,场所不够,人手也不够。现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我们每个星期六晚上讲经,听众大概有一两千人,也有很多人把家里小孩带来,专门有一个教室,有几位老师教小朋友,小朋友也上课,听说现在小朋友有四百多人,有十几个老师来辅导他们,小朋友也非常欢喜。所以人手够、场地大,事情就好办,我们还是人手不够、场地不够。场地问题不大,我多盖几间就行了,人手太难,现在人是第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四众同修如何和睦相处、互助合作,这个里头一定要有规过劝善,要劝导。人都有过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有过失,别人看出来,规劝的时候是在没有第三个人听到、见到,有人看到你劝导他,说他怎么不好,他会难为情,不但不能接受,他还怀恨,变成冤家对头。在没有人见到的地方,以好心劝导他,希望一切以道场为重,以佛法为重,能够牺牲自己一点的成见,牺牲自己一点的执着,一些分别,就能够和睦相处了。跟人不能相处,没有别的原因,坚固自己的执着,不肯忍让,才发生冲突,才发生不愉快。每一个人退一步,每一个人让一步,海阔天空。我曾经有一次,好像是早餐讲话的时候,讲了一次忍让,世出世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之所以能有成就,没有别的,就是懂得让,让决定不吃亏,决定占大便宜。不肯忍让的人最后吃亏,真正得大利益的人忍让。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都看得到,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过去有成就的人、现前有成就的人,你仔细观察,真正成就没有一个不是谦让的,谦虚忍让。凡是不肯忍让的人成就很有限,纵有福报成就也不大。

  好了,今天我们就到这个地方圆满,谢谢诸位同修。希望大家认真努力地念佛,四众同修和睦相处,才能得到诸佛的感应,龙天善神护持道场。祈望诸位在这佛七期间当中,个个都有成就。谢谢大家。

  

《净空法师澳洲佛七答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