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怎样念佛往生成佛▪P5

  ..续本文上一页

  所以诸位要想学佛,要想脱离六道超越生死轮回,真正有决心的话,这些东西要远离,家里面最好不要有电视,最好不要订报纸。我已很多年不看电视了,也不看报纸,人家问我,每天天下太平,没事啊,你说多自在。

  你们的事情乱七八糟,我没有事;你看我们同住在一个地球、一个社会,我天天没事,天下太平,你们天天多事,都乱烘烘的,这境界就完全不相同了。

  不是说不看电视就没有智慧了,不看电视就不能应付这个社会了,我照样应付,你们很多人提出问题,我都能够给你解答,可见得我不看这些东西,对我没什么影响。这个不能不知道,你认识清楚了,我们才把这些障碍排除掉。

  佛法的法门多,这是祖师大德大慈悲心的流露,为了我们修学方便起见,分宗判教,我们在这些宗派当中,选择适合于自己修学的法门,不要以为某个法门高,某个法门低,没这回事情,那是你自己虚妄分别。

  所有一切法门,归纳到最后,都是归纳在“戒定慧”三学,总不出这三门;这三门,给诸位说,就是觉正净,这三宝啊。所以学佛的同修刚入佛门就要求授三归依,把佛法修学根本的原则传授给你。无论修学那个法门,总不离这个根本原则,这个根本原则就是三宝,佛、法、僧。佛是觉,法是正,僧是净,总不外乎这个原则。

  都归依到这个地方,法门才平等,否则你说法门平等,怎么个平等法?而且“觉正净”这三个字,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你们想想,觉悟的人,他的知见焉能不正?心地当然清净,所以得一个字,另外那二个同时得到。思想、见解纯正之人,当然觉悟,当然清净。一个清净心的人,自然觉悟,自然就正知正见了,所以它是“一而三。三而一。”给你讲三宝,任何一条入门,一切都圆满得到,所以法门是平等的。

  如果我们就事而论,在中国古代,佛法分十个宗派,其中二派是小乘,其余八大宗是属于大乘,小乘在唐朝曾经盛行了一个短暂时期,唐朝末年之后,小乘就衰没了。我们初学佛后,也对这桩事情提出质疑,为什么小乘在中国不能够兴旺?

  以后我们得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中国以往学佛的人多半都是先读儒家、道家的典籍,有这个基础再入佛门;而儒家和道家的典籍,它们里面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实在讲不亚于小乘,于是这些典籍代替了小乘经论,所以小乘以后很难在中国发展。

  中国人以儒道的基础直接就入大乘,这样入门而修学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看看八大宗这些历代的祖师大德,几乎都是这样入佛门的。

  可是在今天就有了困难,今天我们不学小乘教,四书五经也不念了,开头就学大乘,这个困难就来了。今天科技这么发达,生活受用如此普遍,为什么我们修学的成就却比不上古人?那就是古人他有基础,我们今天学佛没有基础,正如同盖大楼一样,他们有地基,所以建筑物能一层一层的盖得很壮观。

  我们今天没有打地基,那只能搭个小茅蓬、小帐蓬而已,建筑物一盖起来就倒塌掉了,就不能成就了。这是说明今天修学大乘的人为什么不能成就,你没基础啊。

  那应当怎么学法呢?你不从小乘经论上扎根,你就要从四书五经上奠定基础,这是一定的道理。虽然我们现在年岁大了,读书的年龄已经过去了,可是依旧要用这些典籍来补助,我们才有成就的可能。

  总而言之,如果你不是天才,中下根性的人一定是循序渐进,由浅而深,跟读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你不能躐等,天才太少了,亿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二个,你不读书怎么行?

  这是说明现代佛家的典籍垂手可得,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请一套《大藏经》回去供奉在家里,这是古时候的人作梦都不敢想的,得到一部经典就很难很难,怎么可能全藏都得到?这是得力于现代科技的发达,印刷术的进步,价格低廉,才有这么多的便利。

  现在得到是容易,成就却不如前人,要细细想想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你把这个原因找到,你把这个原因消除了,你才能有进步。

  因此法门就需要选择,就中国这些宗派而论,我们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在中国,禅宗、性宗他们是从觉门入的,它提倡的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觉正净,他是从“觉”门入,这是宗门里提倡的。

  而它的对象,六祖在《坛经》里就说得很明白了,接引的是上上根人,若不是上上根人,参禅参了一辈子都不开悟啊,这种人,太多太多了。我们试问自己是不是这个根性?

  禅的确是好,不是不好,真好,只是我们烦恼习气太重了,用禅定的功夫伏不住烦恼;换句话说,别说大彻大悟你做不到,你连禅定的功夫都得不到。这禅定的修学是先得定,《楞严经》上讲得很好,“静寂光通达”“静寂”是定功,定功达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开了,世出世法一切通达。

  有同修来告诉我,说他自己贪图佛法,佛法好啊,样样都想学,这一部《大藏经》,你要学多久才能学得完呢?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龙树菩萨学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这些典籍,这三藏十二部的典籍,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全通达了。你试试看,你用三年,三十年,三百年,当然你没有三百年的寿命,说实在话,三百年你也不能通达。

  原因在那里?你要晓得龙树是什么人,初地菩萨,烦恼已经断了,智慧已经开了,就是宗门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之后,看这部《大藏经》,三个月就通达了,就毕业了。

  我们今天烦恼习气,妄想重重,这个东西障碍住本性,障碍了自性的智慧,别说这一大藏,一部经都不能通达,这是真的。所以学佛要从那里学起呢?佛在四弘誓愿里,就把修学的次序告诉我们了。

  第一个要发心,要发大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要真发,天天念没用处,从内心里面发出来,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苦难。这样的大心发了,你才会用功,为什么呢?我勇猛精进不是为自己,为自己可以懈怠,早一天成就,晚一天成就,不在乎啊;为一切苦难众生,那我们就得勇猛精进,我早一天成就,众生早一天离苦,你这个责任多么大?所以说“大愿为先导”你不发大心,你怎么能成就?

  大心发了之后,从那里下手?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所以佛法修行,在第一个阶段是发心,诸位同修有没有发这种大心?前天有一个人问我,出家人受戒,头上烧的香疤,他不懂,他叫“戒疤”“你们受戒,有人受三个戒,有人受九个戒。”这个说的当然是外行话,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与受戒不相干,这叫“燃香”在家居士都把香燃在手臂上,出家的燃在头顶上,什么意思呢?就是四弘誓愿的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我发这个愿,可以舍己为人,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取的是这个意思。一看到我燃香,我已经发了这个愿了,我可以为一切众生牺牲生命,在所不惜,发这样的心啊。

  今天佛门燃香的风气很普遍,有没有发这个心呢?他为什么燃?燃香供佛,多燃几支,佛就喜欢了。我看不见得,佛一定喜欢一个很健康的人,看到头上烧这么多疤,哎,我看了都不喜欢,那个手臂好好的,燃烧好多点,多难看啊,佛怎么会喜欢这些?所以一定要懂得它真实的意思,它是代表自己在佛菩萨面前发下这个愿,舍己为人。

  我们勇猛精进就是舍己为人,所以修行的下手,不管那个宗派,不管那个法门,方法再多,都是断烦恼。你要问你自己修学有没有效果?换句话说,你烦恼断了多少?你的贪嗔痴慢,如果今年比去年少了几分了,那就恭喜你,你的功夫得力了。

  假如你诵经、拜佛、持咒,勇猛精进,可是贪嗔痴慢比去年增长了,你那些功夫白修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烦恼断尽了才能够学法门,这是现代学佛跟古时候不一样。

  古大德教学,宗门就更不必说了,就是教下,诸位也许听说“五年学戒”你入佛门,五年学戒,实在讲就是现在一般学校的“新生训练”军队里的“入伍训练”它的时间是五年,不是学三藏里的律藏,不是学这个。“五年学戒”是遵守老师的教诫,你是初学,初学不能够离开老师。

  老师教你什么呢?并不教你经典,老师以善巧方便帮助你断烦恼;烦恼当然不能够完全断掉,但是五年当中一定能够做到烦恼减轻,智慧增长,然后才有能力学法门,无量法门才可以学,这个学还是选择的学。

  所以教下,像贤首、天台、三论、法相,他们走的是“正门”正知正见;净土宗和密宗走的是“净门”刚才讲三门,一而三,三而一,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如果不是上根利智,“觉门”很不容易成就,这个法门真的叫“一步登天”可是你那一步要真的登天了才行,登不上去,摔下来是粉身碎骨,那个不是开玩笑的。教下,中等根基的,应当都有成就,因为它循序渐进,由浅而深,像读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按步就班的,但是时间很长,也要得到好老师的教导才行,它是渐渐的得到成果。

  实在说,最方便的还是修清净心,这个法门好,密宗修清净心,净土宗修清净心,这二宗都是修清净心,密宗比净土宗难,难得太多了。给诸位说,密宗是绝对的清净,净土宗是相对的清净;相对的清净好修,绝对的清净难修,这里面的差别很大。

  密宗的清净心跟诸佛如来的心地相等,所以它难,那是高度的清净,不是普通的;也就是说,他在五欲六尘里面能够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而不染。这一招利害啊,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如果你在五欲六尘里修,你还染著,那你一定堕三途;但是净土宗是远离五欲六尘,这个就简单了,知道自己没功夫,不接近它,离开它,得清净心,所以这个清净心就比较容易多了。这是二种都修清净心的法门其截然不同之处。

  于是千经万论,诸佛如来,祖师大德为我们大家所提倡的,实在讲,不仅是为我们,而是为九法界一切众生所提倡的,净土念阿弥陀佛的法门,这个很不可思议。

  世尊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成佛说…

《怎样念佛往生成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