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十二 答学佛疑问▪P5

  ..续本文上一页可能都没有出家的资格。但后来,此制度被清朝顺治皇帝废弃了,印光法师在《文钞》里,几次提到这个问题,都非常感慨、痛惜!顺治皇帝这个作法错了,使佛法衰败至此,一落千丈。顺治皇帝认为出家是好事,值得尊敬、提倡,不必严格的限制。在当时确实是好事,使程度稍微低一点之人也能出家,但是他没有想到,三百年之后,佛教因之而毁灭,他要负责任。(990223早餐)

  ◎ 出家人生活,衣食住行一切随缘。出家众对出家众也是布施供养,他下厨做饭供养,我们用托钵的心理来接受,他供养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分别。我们用这种心态过日子,这叫修行。(990410早餐)

  ◎ 我们从事于社会教育工作,一定要明了,出家学佛在社会上扮演何种角色。穿上这身衣服,人家称你为法师,“师”是群众的表率,人民的模范。我们讲经弘法,主题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己要常常想,我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否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好模范;若不能,就决定不能做、不能想、不能说。这八个字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们共同拟订的。这八个字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上每位善知识,皆为众生作师作范。(990414早餐)

  ◎ 一般人对出家人格外尊重、敬仰,不管你有无德行,穿上这身衣服,人家对你的看法就不一样,你是佛弟子。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我像不像佛弟子。怎样才像佛弟子?天天接受佛的教诲,天天奉行佛的教训,这就是佛弟子。经里常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受是对于佛所教的完全接受,能信、能解、能行;持是保持,天天做,时时做,一时一刻都不放松。(990417早餐)

  ◎ 我的观念是出家人要住广单,一般讲通铺,睡觉的时候大家互相看著,所谓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自己会约束自己,不可以放逸,道业才能有成就。如果一个人一个房间,就会放逸、懒散。从前寺院丛林,年岁老了,行动不方便者,才能有一个小房间。这是佛家讲的“依众靠众”,自己烦恼重、习气重,没有办法约束自己,希望靠大家的帮助。(990417早餐)

  ◎ 古代出家人五年学戒,那是基础教育,现代没有了。五年学戒不是学律藏,而是五年当中遵守老师的教诫。老师的教诫就是沙弥律仪,男众是比丘戒,女众是比丘尼戒,三聚净戒。要认真学习,成就自己的德行,这是儒佛相同之处。(990421早餐)

  【自度与度他】

  ◎ 大乘经说,人必须自度而后才能度他。佛讲的话含义很深,可是有些人断章取义,把佛的话误会了,于是急著先自度,然后再度他,把自度、度他分成两桩事情,这就错了。(990430早餐)

  ◎ 在没有觉悟,没有明心见性之前,度他是自度,在度他里去学习。(990430早餐)

  ◎ 在没有自度之前,每天讲经说法,看下面的听众都是老师、善知识,都是我的监学。我在讲台上,把我所学习的向他们报告,请他们批评指教,是这种心态,这就是自度。到自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看底下的听众就是学生,那就是度他。度他与自度是在一个讲堂,离开讲堂,离开群众,去求自度,不可能。佛讲经说法才是度他,十地菩萨、等觉菩萨讲经说法都是自度。(990430早餐)

  ◎ 不能度他,决定度不了自己,自他不二。所以在讲台上,你就是修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礼敬诸佛”,坐在下面的听众是诸佛。“称赞如来”,讲解世尊的经论,就是称赞与会大众的性德。“广修供养”,认真努力做准备,将这一堂经教讲好,是对于一切与会大众的法供养。“忏除业障”,大众提出的指正,我们认真努力改进,就是忏除业障。“请转法錀”、“请佛住世”,请别人难,人家不答应,要请自己;请自己上台转法錀,请自己住世。一切要依靠别人,佛法会灭。自己觉悟,自己要荷担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使命,要认真努力做好。十大愿王就是坐在讲台上修。所以自度就是化他,化他就在自度之中,自度与度他是一不是二。台上如是,台下亦如是;处事待人接物,无一不如是。在没觉悟之前,这些都是属于修德,福慧双修,定慧等学。(990430早餐)

  【慈善事业】

  ◎ 这世间有许许多多的灾难,大家都不敢去救灾,为什么呢?怕救济的钱到不了灾民的手上,活活的看到许多灾民饿死冻死。这是感情用事,不是真正的慈悲。真实的慈悲,纵然我们以善心出钱出力被人骗了,佛说我们的功德仍是圆满的。《楞严经》上佛说:“发意圆成,圆满功德”。为善修福的人来生生天作佛,那些偷窃救济财物而害人冻饿的人,来生必堕阿鼻地狱。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放心大胆去做慈善事业。(990429早餐)

  ◎ 世间纵然有灾难,有信心的人得救。所以我们今天做这一桩好事,决定没有畏首畏尾,决定不会受周边境界的动摇。这一桩事做得成功很好,做不成功也好。总之,我们这一点真诚的心,上帝知道,神明知道,佛菩萨知道。(990429早餐)

  ◎ 贪官污吏苛扣赈灾物资的,自古以来就有,无法避免,这是少数人。我们不能因为这样,救济赈灾的工作就不做了,那是我们的过失。要以真诚心去做,真诚心能感动人。自己做得不好,是真诚不够,把这些责任推怪在别人身上,这是没有智慧。(990430早餐)

  【发愿】

  ◎ 愿力与欲望有何不同?佛法讲发愿,世间人讲心愿,心愿是欲望,发愿则不然,但是一般人确实很难辨别。倘若你能明白其中道理,也就不难辨别。以《金刚经》为例,佛法常讲“四弘誓愿”,若离四相、离四见发愿,这是真的发愿;反之,愿就是欲望,这是一个拣别的方法。另外,一切随缘是发愿,攀缘是欲望;为自己是欲望,为一切众生是发愿。(990410早餐)

  ◎ 念念以我为本位,念念都想到我,发的一切愿都变成自己的贪欲了。(990410早餐)

  ◎ 我们对于愿力与欲望一定要辨别清楚,落在欲望里,就是造三途业,这是轮回心造轮回业。要知道,轮回心修学佛法也是轮回业,轮回心念阿弥陀佛还是造轮回业。(990410早餐)

  ◎ 灌顶法师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末后讲,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第一就是堕阿鼻地狱。为何念阿弥陀佛还会堕阿鼻地狱?就是轮回心,迷惑颠倒,他不是发愿,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这实在是太可怕了!而别人造,我们也不必说,说了与人结冤仇,他也不会接受。要紧的是自己要明白、要清楚,自己决定不可以造,要死心塌地,安分守己,好好修行,念念与戒定慧相应。(990410早餐)

  【智慧】

  ◎ 中国人有智慧,知道科技发展会带给世人负面影响,若要使世界长治久安,不能著重在科技上发展。西方人没有这种远见,拼命在科技上发展,地球的资源几乎快竭尽了。用尽之后,世界毁灭,科技发展的结果是世界同归于尽。所以,真正有智慧之人不做这种事情。(990413早餐)

  【加持】

  ◎ 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平等加持,这个加持有人能得到,有人得不到,原因不在佛,在我们自己,问题是自己愿不愿意接受如来威神的加持。怎样接受?心行与佛相应就能接受,与佛相悖就不能接受,佛力就加持不上,道理在此地。(990422早餐)

  ◎ 心愿果然与佛相应,所得到加持的力量,依旧不甚明显,原因就在夹杂。相应里夹杂著染污,就是蕅益大师讲的,夹杂著我、我所,于是相应效果就大幅降低。倘若能把我、我所放下,加持的力量就非常明显,自己几乎都能觉察到,有功夫之人也能见到。(990422早餐)

  【命运风水】

  ◎ 依照佛法的理论、方法来修学,个人命运能改变,家庭命运也能改变,国运、世运没有一样不能改变。佛经承认有命运,但不是宿命论,它不是一定的,是可以改造的。用什么方法改造呢?完全在自己的心行,也就是你的思想行为铸造了你的命运。心行善,命运就好;心行不善,前途就愈来愈暗淡。(990419早餐)

  ◎ 凡夫决定会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凡夫有分别、执著,所以就落在数里,也就是有命运。数能够推算出来,《了凡四训》对于这些道理,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就脱离不了命运的主宰。还会受外面一切人事物的诱惑、影响,心就随著境界转;心随境转是凡夫,就决定有风水。(990426早餐)

  ◎ 对于一切事理通达明了,就称为圣人。圣人不受命运的主宰,因为他于世出世间法,一切人事物,没有分别、执著,超乎命运之外。(990426早餐)

  ◎ 会受外面环境影响,就有风水;不受外面环境影响,自己能做得了主,这就是佛菩萨。《楞严经》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有能力不被环境转,可以转环境,就是圣人。凡圣之别在此。(990426早餐)

  【精要十念法】

  谨提议以 净空法师宣说之简要必生十念法,为净宗学人今后之一般自修与共修之常规。兹说明于后:

  自修者,即是日中九次之念十声佛号法。是晨起与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后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计九次。每次称念十声四字或六字弥陀名号,原有日常定课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讲经、开会、聚餐等无特定仪轨之集会,在共同行事之始,而行此十念法。亦即是约同大众合掌同声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后始进行讲经、开会、用餐等活动事宜。

  按此自修与共修之十念法,有其特殊之法益。试举如下:

  此法简单易行,用时少而收效宏,确实而切要,可久且可广。

  为“佛法家庭”之具体有效方法。例如:于家庭中三餐时行之,则举家之成员或信或不信皆蒙摄持不遗。且有佛化亲朋邻里,普及社会之大利益在。

  以简单易行,一日九次,从早到晚,佛号不断。一日生活之中,佛念相继,日复一日。久能如斯,则行人之气质心性将呈逐渐清净,信心与法乐生焉,福大莫能穷。

  如能随顺亲和,称念十声佛号,便有袪除杂染,澄净心念,凝聚心神,专心务道,以及所办易成,所遇吉祥,蒙佛加佑,不可思议等等之功德。

  自修与共修,相资相融,资粮集聚,个人之往生在握,而共同之菩提大业,亦共成焉。

  此法可以二法名之。试姑名之。

  一为“净业加行十念法”,是对已有行修定课者言,因此法是在原有之课业上加行之故。

  一为“简要必生十念法”,是指适于目前以及今后净业学人中大部份无定课者言。因现今社会递变,匆忙无暇,局碍多难故。而此法易集资粮,信愿行之,平易圆具。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标准,亦甚符合无缺。

  因每次念佛时间短,易摄心及不懈怠故。又以九次念佛之功行,均衡分布贯穿于全日,全日之身心,不得不佛。亦即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总而言之,此法简要而轻松,毫无滞难之苦,如此法大行,则净业学人幸甚!未来众生幸甚!诸佛欢喜。

  南无阿弥陀佛

  ◎ 一九九四年诸佛欢喜日美国净宗学会四众同伦 敬劝

  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犹胜持往生咒;

  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

  胜持往生咒者:

  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

  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

  咒云:

  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

  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胜持其他诸咒:

  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

  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

  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

  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

  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念佛胜余功德者:

  六度万行,法门无量;

  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

  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

  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

  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

  南无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十二 答学佛疑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