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前世今生论▪P29

  ..续本文上一页了因果不爽的真理。

  怎么可以证明前世今生的存在呢?虽然证明前世今生的存在可以有很多证据,但其中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前世的记忆。

  关于人能够记忆自己前世的事例,早在两、三千年前就有记载,现在也在陆续地产生,未来也会不间断地发生。对此,本师释迦牟尼佛早已宣说过。在我们所处的当今世界,无论东西方都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发生在藏地。而且,在某些根本不承认前生后世的人群当中,也有这样确凿的事例发生。因为,前后世的存在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承认与否,都无法抹杀这个事实。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教授史蒂文生博士,就收集了两千多个儿童记忆前世的例子,现在正在研究当中。

  既然有人能记忆自己的前世,那么说明前世一定是存在的。如果不是经历了前世,那些记忆前世的儿童,就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说出自己前世生活过的地点、亲人以及很多成人生活的细节,包括很多复杂的亲缘关系与社会关系。因为,这些儿童都是在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在没有任何人教过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这种现象的发生,除了证明当事人经历过前世之外,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根据这一现象,就能得出前生与后世存在的结论。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大部分人不能回忆,而有的人能回忆呢?其原因有三种:第一、是修行所得;第二、是先天的,比如“天人”等;第三、是因为业缘。人能够回忆前世,多数是由于特殊善业的果报,这是佛陀早已宣说过的。

  现在有一些人对此抱这样一种态度:在没有获得科学论证之前,他们就决不承认前后世的存在。

  但令人遗憾的是,现代科学也不一定能够证明前生与后世的存在。因为,仅仅对于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用现代科学尚不能完全了知。这一点科学家自己也承认:科学无法证明所有一切的存在。而有关心识和生命的奥秘就更为深广、更是科学,尤其是“现有”的科学所无法证明的。

  虽然科学不一定能证实,但是在现实中却真正地发生了,任何人也不可否认。这么小的孩子能够完整地记忆前世的事情本身,就足以充分证明前生后世的存在是颠扑不破的事实。如果还有人要求要用其他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的话,那就纯粹是无理取闹。即使是世人推崇备至的很多科学发现,科学家们又能提供多少能够让人们耳闻目睹的证据呢?因此,这种态度是没有理由、不符合逻辑的。

  导致这种态度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心胸狭窄,他们认为所有的存在,都必须体现在有限的科学认知的范畴内,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第二、是由于自己不了解科学,一个真正了解科学的公正人士,是不会这样信口开河的。因为,他非常清楚,对于这个宇宙而言,科学不能认知的部分远远大于目前的已知数;第三、是固执己见,在他们的头脑里,前生与后世不存在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即使现在发现了很多记忆前世的例子,这些人却仍然因循守旧、闭目塞听、置若罔闻,不去承认摆在他们眼前的事实。

  既然我们从公正的角度,分析和剖析了这种态度的不合理性,下面,我们就以活生生的事实,再一次将这种谬论击碎。

  一年前,因为知道我一直在致力于寻找能回忆前世的各种事例的缘故,一位朋友又为我提供了两个回忆前世的例证。为了使前世的理论能够更具说服力,我们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两个小孩的所在地。

  使我感到幸运的是,两个小孩的住家都在青海省果洛州玛泌县拉加镇色热青村,这就使我们的采访减少了很多途中的颠簸劳顿。很顺利地就采访到了有关的当事人以及周围的村民。

  其中一个小孩名叫“西绕唐科”,属马,今年14岁。其母亲叫“嘎尔措”,父亲叫“却丹”,两人无论从文化水平还是经济能力等各方面来说,都是普普通通的牧民,没有任何特殊地位。他的前世是一位名叫“冬摩措”的女人。在采访了他的父母之后,又采访了另一些知情者——“冬摩措”的妹妹“拉日”、大姐“阿雅”、大儿子“次扎”以及“西绕唐科”本人。

  另一个小孩叫非罗(意即猴年),因为他是猴年出生的,今年12岁。父亲叫“有宁”,母亲叫“基洛”,他们家住在离打武(果洛州府)五十公里左右的地方。他的前世是他家附近一个道班上的汉族工人,叫“李宗春”。令人稍感遗憾的是,一些知情人,包括非罗的父亲有宁、老喇嘛、索朗,现在已经去世。而非罗的妈妈正在外地生病,所以我们未能对其进行采访。不过,我们还是采访到了非罗前世的朋友“拉玛”、非罗的叔叔“洛桑朗吉”、非罗的大哥以及非罗本人,他们的话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素材。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的每一次采访都进行了两遍,第一遍是将录音设备放在被采访人不易察觉的地方,所以他们也就显得比较轻松自如;第二遍是将摄像机架在他们的附近,一边拍摄一边进行采访的,这一次,所有的被采访人都显得有些紧张,完全不能发挥第一次的水平,所以我就不得不反复通过提问,引导他们将我在第一次采访中所发现的重要情节说出。但是,还是有一些情节以及当事人所讲的一些非常有意义的话语被遗漏了。这种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从他们的介绍以及周围人断断续续的片言只语当中,我已经理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西绕唐科以及非罗的前世和今生的故事也就如同电影画面一般浮现在我眼前:

  一 唐科的故事

  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划破了草原的宁静,却丹家又增加了一名成员。看着襁褓中粉红色的小家伙,母亲嘎尔措的心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前面两个调皮捣蛋的儿子已经让她吃尽了苦头,她一心期待着佛祖这次能赐给她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儿。然而,她的愿望落空了。

  小儿子一天天长大了,却出乎意料地乖巧,从未让父母多操过一点心。母亲心中的那丝遗憾也就随着时间的冲刷而渐渐淡化了。

  但令夫妇二人感到蹊跷的是,尽管儿子对母亲异常地温顺,但对父亲却视同陌路,从不愿意跟父亲睡在一起。每当父亲从外面回来,两位哥哥就会商量说:“阿爸一定给我们带回了糖果,我们快去接他吧!”但唐科却从来对此无动于衷,不愿意与父亲亲近。却丹想方设法地讨好唐科,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令当父亲的感到十分尴尬,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唐科对母亲却十分体贴,这是其他两个大儿子所望尘莫及的。还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事就是,在儿子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很多女人的习性,比如喜欢金银首饰以及漂亮的服装等等。但因为生活重担的重重重压,做父母的也没有精力对此予以深究。

  一天,正在牙牙学语的儿子忽然用口齿不清的语言告诉母亲:“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你的姑姑冬摩措啊!”听了儿子的话,父母不由得目瞪口呆。虽然有关前世的概念,在藏民族中早已深入人心,能够回忆前世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在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的时候,做父母的一时还是难以适应。

  母亲定了定神,半开玩笑地问道:“既然你是我姑姑,又怎么会成为我儿子的呢?”

  “我看到你每天早晚收拾牛粪太辛苦了,就准备来帮你干活。”

  “那你怎么来到我家的呢?”

  “我是中阴身的时候,先去了前世的哥哥家,但是他家的狗叫得很凶,他家的人个个都显得怒气冲冲,没有人出来帮我拦狗,更没人理我。这时,我恰好看到你跟哥哥(指现世的哥哥)一起赶着几头牛回家,我就跟着一起来了。”“那么,你前世有几个儿子呢?”“我有五个儿子,最大的儿子叫次扎。”虽然儿子的语言并不太清晰,但做父母的还是明白了。

  儿子的一席话犹如五味瓶一般在母亲的心中打翻了。嘎尔措的确有一个名叫冬摩措的姑姑,她属兔,人们叫她冬恩,冬恩本来有兄弟姊妹九个,现在只剩下五个。尽管冬摩措勤劳贤惠、心地善良,却命运多舛,生前曾两次出嫁,第一次嫁到拉撒村,生了一个叫次成扎西的儿子,后来又嫁到拉加镇的玛当村,丈夫叫洛贝,她跟洛贝又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一共六个子女,在藏历龙年(1988年)的四月十五日,因为做结扎手术失败,仅仅39岁的冬摩措就离开了人世。

  姑姑的死对嘎尔措实在是沉重的打击,她从小跟姑姑住在一个帐篷里,姑姑一直对她十分疼爱。虽然后来姑姑出嫁以后,她们见面的机会不是很多,但她们之间的感情却有增无减。一次,姑姑到她家来作客的时候,当时她家放180头牛,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一天早晨,姑姑在门口看到她在处理牛粪,就显得十分心疼,说道:“我来帮你处理吧。”嘎尔措也不忍心让姑姑受累,连忙说道:“不用了,你好好休息一会儿吧。”下午,姑姑转阿尼各特神山(格萨尔王的神山)回来,又看到她在收拾牛粪,又说:“我来帮你收拾吧。”她还是坚持说:“不用。我一个人能收拾,您还是休息吧。”始终没有舍得让姑姑帮忙。

  儿子说他是来帮自己处理收拾牛粪的,而且,在唐科出生前不久,自己的确也跟着唐科的哥哥一道去过冬摩措哥哥家杀羊,难道真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姑姑来到了自己家中?难怪他对父亲那么陌生,冬摩措去世的时候,自己和丈夫虽然已结婚,因为相互之间住得比较远,所以来往很少,她从来没有见过却丹,所以,感到陌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一天,外面传来了一阵阵摩托的轰鸣,唐科若有所悟地跑了出去。原来是冬摩措的两个儿子正骑在摩托车上,唐科兴奋地一边高呼:“那是我的两个儿子啊!”一边拼命地往公路边狂奔。但“两个儿子”却并没有听到,仍然加足马力一溜烟走远了。草原上只剩下孤独的唐科,他声嘶力竭地叫道:“那确实是我的两个儿子啊!他们为什么不理我?”说完,嚎啕大哭。看到眼前的场景,嘎尔措感到一阵阵酸楚,一滴滴浊泪落在了衣襟上。

  嘎尔措有一个奶捅钩子,上面的图案已经被磨光,有一个角也折断了。一次,嘎尔措绑腰带的时候,唐…

《前世今生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