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末法时期如何修学佛法与弘护佛法

  末法时期如何修学佛法与弘护佛法

  净空法师讲述 (新加坡净宗学会 2001.12.22)

  诸位同学,大家好:

  听说你们课程第一个单元,《内典讲座之研究》学习完成了。新加坡此地办的是个“培训班”,目的是培养弘法人才;换句话说,是培养讲台上讲经说法的人才,因此讲台的技术不能不讲求。这一门课程就是专门学习讲台技术的,它是属于方法。至于将来在讲台上是不是能讲得好,那很难说。但是这个方法你曾经学过,就好像学校里面教学法一样,在一般师范学校有这个课程,普通学校就没有这个课程。方法、技巧懂得了,真正要讲得好,要靠自己的修养,在佛法讲要靠自己的修证。修证的功夫能够相应,又懂得技巧,这样子在讲台上比较容易做到契机契理。所以“培训班”的目的,这一个课程排在第一个单元,接下来第二个单元这是研究科判。如果诸位懂得科判,一部经摆在你面前,你有能力自己做科判,讲经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科判是解释经义。从科判里面,你能够明了这一部经,自始至终,在文字上的主旨、它的段落脉路,讲的时候能做到前后呼应,讲前面你会照顾到后面,讲后面也能照顾到前面,你的讲解不是断片的,无论是在章法结构、思想体系,它是圆融的、是一致的,所以科判之学非常重要。中国古文里面有“章句之学”。这个章句之学,实在上讲,是从佛经科判上变化出来的。

  佛教传到中国,对于中国文化有很深很大的影响,最明显的是拼音,古时候叫契音,这是从华严字母上学来的。章句之学是从科判上学来的,这是非常明显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许多的成语都是出在佛教经论之中,我们用成习惯了,用得很方便,但是不知道它的出处。从前赵朴老讲过一句话,很值得人省思,他说:“中国人如果离开佛教就不会说话了”。他这个话说得一点都不过分。平常我们说话,许多术语都是佛教里的,离开佛教这些术语,确实说话是真困难。

  大家看得很清楚,心里面都有数,佛法在今天衰微到了极处。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没有人讲经。我们很清楚、很明了,佛法是教学,佛法是教育,它确实不是宗教,与宗教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佛教今天堕落变成宗教,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就像一所学校,明明是个学校,现在变成宗教,为什么?这个学校里的教员不上课、不教课了,学生也不学习了,天天忙着奉祀鬼神的世俗间事。鬼神是六道的,没出六道。这就变成宗教了,连儒家都不能比。

  孔老夫子教学生“敬鬼神而远之”,我们现在是对鬼神并不尊敬,但是非常巴结。何以要巴结?巴结这个里头有利可图,我们跟鬼神互相之间建立了利益的关系,实在讲变成一种不伦不类的宗教。我们出家干什么?参加这个俱乐部,搞这些东西,那就错了。现在眼前得到一点供养,这个供养很有限,将来的果报非常可怕。谁知道?到哪一天知道了,你后悔已经迟了,已经来不及了。

  我在讲席里讲过很多次,出家人这一碗饭不好吃,比极端贫贱的乞丐,还要难吃。乞丐讨的这一钵饭是人家布施给他的,没有要求将来要回报,没有这个意思在,他可以很放心的去受用。我们今天接受四众的供养,存的是什么心?出家人是福田,福田僧,我到这里来是种福的。既然种福,他就要得福,他就要回报。将来如果他得不到回报,我们就变成欺骗他,骗取他们的供养。骗取供养,在戒律里是盗戒,偷盗的行为。偷盗的行为本身就有罪过,还得要还债。古大德讲得一点都不错:“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是要还债的。

  世出世间法因果是真理,诸佛如来也没有违背因果,也不能够超越因果。唐朝时候,百丈大师留下来野狐禅的公案,很多同修都知道。那一个野狐仙前世是一个讲经的法师,把经义讲错了,误导了听众。总算还修得不错,落在畜生道,修了五百多年,这又得人身。他什么讲错了?他以为大修行人、佛菩萨就没有因果。错了!这个问题转不过来,他就没有办法脱离畜生身。求教于百丈大师,百丈大师说:“好,明天我升座说法,你把以前信徒向你提出的问题,你提出来问我。”第二天百丈大师升座,他把从前信徒问他的一句话来请教百丈大师。他说:“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回答他,改了一个字:“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他脱离畜生道了。“不昧因果”跟“不落因果”不一样,不落因果是没有因果,不昧因果是因果清清楚楚,受果报的时候知道这是什么因,一丝毫都不怀疑。

  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示现,佛受因果报应,三个月“马麦之报”。释迦族被琉璃王消灭了,都是前世的因果。佛不能避免,佛不能改变,这叫不昧因果。不是说成了佛,真正有修有证了,欠债可以不还,哪有这种道理!世出世间法因果分明。

  学佛的人,第一桩事情要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来干什么?他来救度现前要遭劫难的众生,他来干这个。用什么来救我们?用因果的教育。全世界古今中外的预言,都说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所以九九年、两千年,全世界的人提心吊胆,每一个宗教都在祈祷世界和平,心地都很真诚,这个力量太大太大了,把这个灾难减轻了,把这个灾难延后了。所以我遇到有许多宗教人士,基督教、天主教的、犹太教的,谈到这个事情,都说:“奇怪,明明有灾难,为什么没有了?”我分析给他们听。可是九九年过去了,二0年也过去了,好像没有什么灾难,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于是很多人对于这些古老的预言产生怀疑,这大概不是真的,于是又放逸,毫无忌惮,造作罪业,真的是大胆妄为。

  灾难不是没有,是稍为减轻、延后了。现在大家拚命在造恶业,恐怕这个灾难又会提前来。明年、后年这几年,我们看看眼前时局的演变,前途一点都不乐观。人心向善的这个力量凝聚不起来,远远比不上前人,前人还有相当高的警觉性,现在看不出来了。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是来造罪业的?还是来帮助这个世间化解劫难?这都在于我们自己一念。也许有同学要问:“我能化解众生劫难吗?”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如果深入大乘经藏,你就会有信心。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人数不多,如果念力非常之强,至少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这个地区会产生影响。真修行,真正改过自新,断恶修善,转迷为悟,得真干才行;不真干,没有办法。果然真干,救了自己,也帮了别人。这个道理,你们到这个地方来时间虽然不长,这几天在《华严经》上都讲到,问题是我们真正要下定决心改心,这在修行里面讲叫“从根本修”。许多宗派里面,祖师大德教人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念头,从起心动念之处修。

  昨天我们讲到法界菩萨的赞颂,他赞颂的内容是如来圆满的十波罗蜜(十度)。我们修布施、修持戒,想想看布施、持戒里面有没有具足“七最胜”?

  【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慈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之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

  如果不具足七种最胜,只叫做布施、持戒、忍辱,下面不能加“波罗蜜”,不能加“度”。为什么?度是有对象的,布施度悭贪,我们的悭贪有没有被度掉?修布施,果然悭贪的念头断掉了,这是布施波罗蜜。你为什么修布施断不了悭贪?持戒断不了恶业?忍辱还是断不了嗔恚?你不具备这七个条件。修六度,修十度,必须要具备这七个条件,七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行。

  第一个条件“菩萨种性”,我们是不是菩萨根性?菩萨根性是什么?舍己为人。念念都还想着自私自利,这是凡夫根性、魔的根性,不是菩萨。

  第二条“菩提心”。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是不是依菩提心?我们为了大家学习方便起见,说了十个字。“真诚”是菩提心之体。如果我们对人还是用虚伪的心,你没有菩提心的体。“清净、平等、正觉”是菩提心里面的深心。“慈悲”是菩提心里面的大悲心。深心是对自己,大悲心是对众生。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应酬是不是依这个心?与这十个字相应不相应?如果相应,你修的这十桩事情是十度,是十波罗蜜。没有这个念头在里面,不是波罗蜜,不是度,不是菩萨行。

  第三条,真正热心为一切众生服务,尽心尽力,能舍己为人;念念还夹杂着自私自利就错了。这是讲菩萨行,这个讲得很高。我们平常劝勉大众,没有说这么高的水平,为什么?做不到,说了也没用处。

  所以我们劝导一些大众是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我劝大家从“净业三福”上用功夫,这是最基本的。你学佛,不管你学哪个宗派,不管你学哪个法门,你要想功夫得力,要想真正有成就,这是基础。佛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修成菩萨、修成佛果,他的正因都是这三条。你说这三条多重要!没有这三条,不管你怎么用功,不管你怎么努力,你不会有成就。为什么?好像盖房子,你没有打地基。

  “净业三福”是基础,共同的基础,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全是以这个为基础。不但佛法以此为基础,你再看看其他宗教,我们看印度教,看伊斯兰教,看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乃至于新兴的巴哈伊教,在此地的还有锡克教、道教,哪一个宗教不是以这个为基础?所以那个宗教是正教,那个宗教的创始人是圣人,中国人所讲:“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圣人是大英雄,他们的立足点都一样,都是“净业三福”。

  我将“净业三福”落实在三部经典,大家好学。“净业三…

《末法时期如何修学佛法与弘护佛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