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P3

  ..续本文上一页想、见解要纯正,不能有偏邪。有偏见邪见,行为就偏邪了,造作许多过失而不自知。正知正见要靠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才能建立,所以这是一个教育的问题。

  今天社会,会变成这个样子,就是知见不正所造成的。第一个不正的知见,是“男女平等”。男女本来是平等的,但现在所讲的“男女平等”反而不平等。本来,男人有男人的事情,女人有女人的事情,平等的。以佛家的比喻来说,男人弘法,女人护法。但是,现在社会要“平等”,女人要做弘法,逼著男人做护法,结果弘、护都败,两败俱伤。今天的社会,没有圣贤出世,是因为没有贤妻良母,所以印光大师说:“要世界太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这个大权操在女人手上。”女人真能相夫教子,就应该教儿女作伟人,不需要自己去做。自己去做,儿女反而不能成才。所以,喊“男女平等”,其实是破坏了真正的男女平等,这是错误的知见。

  儒家教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就是“世界和平”。世界和平是建立在国家政治的稳定上,国家政治的稳定寄托在家庭的美满,而家庭的美满寄托在夫妇的和合。所以,夫妻若不和,世界就没有和平。

  我常比喻:世界就像人的身体,国家像身体上不同的部位,家庭是身体的细胞,夫妻是细胞的核心。夫妻不和,细胞就坏,如果身上坏的细胞多,人就活不成。现在,离婚率这么高,社会活不成了,所以人家才说会有“世界末日”。夫妻失和,导致离婚率高,是世界末日的第一个因素。要挽救世界,就要夫妻好合。男女为什么会结成夫妻?因为,结婚前,都看对方的好处,没看到缺点,样样都可爱,结婚后,天天看对方的缺点,一点好处都没有,这才搞坏了。

  佛在此经教导我们:“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怎么落实?夫妻俩每天专看对方的善,专想对方的善,专念对方的善,检点并改正自己的不善,就永远和合,白头偕老。迷与觉、正念与邪念,分别就在此地。一念正觉,不但一生幸福,家庭美满,而且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世界和平,一念错误,夫妻不和,家庭破裂,就造成社会动乱,世界失和。所以,离婚的人都要堕地狱,因为他们把世界和平破坏了。

  结婚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它关系到整个世界。古时候,两个人的结合,讲的是道义,不是感情。要顾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平,常常看对方的好处,并反省自己的过失。别人永远没有过失,过失永远在我自己,你能够这么想,就叫“正知正见”,你才懂得常生欢喜心,广修福田。

  佛家讲的“福田”,正是从正知正见而生。我们出家人穿的衣服,叫“福田衣”。去年,在北京历史博物馆,陈列有山东青州出土的一批佛像,是北魏时代所造的,距离现在一千七百多年。我看到毗卢遮那佛身上披的袈裟,有十法界的依正庄严图案,上面是佛,下面是地狱。我才明了:“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一身,就是福田。”袈裟上的每个格子大小一样,代表“平等”。这么多的格子代表不同的国土、族群、宗教、文化,表示了“合一切众生之异同在一身”,就是清净法身。不同的国家、族群、宗教,是一个“我”、一体,丝毫差别都没有。这念头就生无量无边之福,所以福田从自心生。这件衣服裹在身上,就表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个我、是清净法身。了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与我是一、不是二,大慈悲心由此而生。

  有许多同修问我:“法师,你与各个宗教往来,还帮助他们,这个思想从哪来,你为什么这样做?”这个思想是从《华严经》来,是佛教我们这样做的。我是佛弟子,佛教我怎么做,我就应该怎么做。我们这件衣服,这一格是佛教,那一格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统统是一家!我不帮助他,谁帮助他?迷了自性才有妄想、分别、执著,觉悟之后就是一家。我们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不帮助别人就是害自己。宗教中讲的爱,如“神爱世人”,是要世人知道:“爱世人才是真正爱自己。”不爱世人,不晓得积德修福,一生不善的行业,来生堕三涂,是自己毁灭自己。真正自爱的人,一定接受圣贤的教诲,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升到天堂,乃至极乐世界。

  佛弟子心地清净、平等、真实,看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平等,个个第一,没有第二。《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每一位善知识的成就都第一。《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向释迦牟尼佛报告自己的修学法门,个个都说第一,没有说第二的。个个都第一,这就健康。像我们身体,每一个器官都第一。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没有第二的,身体就健康。如果眼看第一,耳不行、耳第二,鼻不行、鼻第三,这个人就生病了。如果差别大的话,连命都保不住。个个都第一,如果不是第一的人,我们就要帮助他,成就他第一,好比我们身上有些细胞病了,我们得想办法帮助它们恢复原状。同一个道理,社会有些人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辨别善恶,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他们。

  帮助人要懂得方法。佛教菩萨生活、工作、与大众接触,有六个原则,叫“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思是圆满。六种圆满中,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今天做社会福利工作,就是为社会服务。服务的项目无量无边,最重要的,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如果没有这一条,所服务的项目再好,都只能救一时之急,不能帮助他们自立更生。一定要帮他们觉悟,他们才能永远离苦得乐,没有破迷,他们自己不能离苦得乐,时时刻刻还需要人帮助,就很痛苦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从事于教学的工作,是在慈悲救世中,做最根本、最彻底、最圆满、最究竟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第二个是持戒,即守法。帮助别人也得要有规矩,如果不懂规矩,纵然想帮,人家很难接受,所以一定要懂礼,一定要守法。其他四个圆满是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为成就布施波罗蜜的。

  佛教导我们“四摄法”,是人与人交往时,必须遵守的四种法则。知道四摄法意义的人不多,如何落实就更少了。落实是从夫妻开始。夫妻不和,或家庭破裂,就是不懂得四摄法,若懂得四摄法,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

  第一、布施。先生有没有为太太服务?太太有没有为先生服务?以真诚心为对方服务,就是四摄法的布施。

  第二、爱语。出自于内心,真诚、清净的关怀。

  第三、利行。我们的所作所为,对于对方决定有好处,没有危害。

  第四、同事。共同生活在一起,小而夫妻,大而全世界。

  我们与其他宗教交往,就是本著佛陀的教诲。首先行布施,其他宗教若有所需,我们应该帮助。今天,所有的宗教都办了许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像医院、养老院、孤儿院、学校。办这些事业需要钱,我们如果送其他的礼物不见得能适用,但钱最实用,所以我们送钱,赞助他们的社会福利事业。我们曾拜访每一个宗教,所赠送的都平等。

  有许多人来找我麻烦,责备我:“法师!同修们给你的供养,你为什么拿去送给外道?”

  我说:“我没有送给外道,我是做佛法的慈悲事业。”

  他说:“你明明送给基督教、印度教,怎么不是外道?”

  我说:“你心里有外,才叫外道。外道不是他,是你。你的心里有内、外,自己就是外道,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是外道,看别人都是外道。如果以社会的眼光来看,我们佛教要不要办养老院?”

  他说:“要。”

  我说:“要不要办孤儿院?”

  他说:“要。”

  我说:“要不要办医院?”

  他说:“要。”

  我说:“你拿钱来。”

  他拿不出来,不说话了。

  我说:“人家办得好,我去投资,没有错。他办的现成事业,我拿一点钱去投资,就变成我有股份在其中。他办的就是我办的,自他不二,何乐而不为?我不必操一点心,他就已经办成功了,我投资没有错误。”

  心量太小,妄想、分别太严重,怎能作佛?不但佛做不了,烦恼也断不了。天天在生烦恼,天天在苦难中过日子。佛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连个基督教、回教、印度教都不能包容,你还能包什么虚空法界?我们要学佛拓开心量,认知世间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任何人做的事业,只要是对社会众生有真实利益,就是我应做的,我必须全心全力去帮助他们。

  最近在新加坡,回教要买一个校址。他们办了一间学校,办得很不错,但校址是租的,现在屋主愿意卖,他们钱不够,来找我。我跟李木源居士商量,集合九个宗教共同来筹款,结果成绩很可观。他们原本希望我们帮他筹七十几万,但这次筹款竟超过了一百万!九个宗教统统都帮助他们。社会福利事业是我们共同的,不要分彼此,不要分国土,不要分族群,不要分宗教,大家都是一家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所有宗教的共同目的,无非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而已。我们有这样的认知,就叫正知正见。世界所有宗教都是一家,我们佛门的宗派,当然更是一家。《金刚经》告诉我们:“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果我们赞叹自己的法门,轻视别人的法门,这就犯了“自赞毁他”戒。把这个戒律引伸,把意思扩大,我们要是诽谤别的宗教或族群,也算犯了自赞毁他戒。佛菩萨都是尊重赞叹别人,自己谦虚卑下。佛这样教,我们应当这样学才对。如果佛教的是一套,而我们做的又是另一套,我们就背师叛道,就有罪了。

  【经】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

  这句是本经最重要的开示,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教导一切天人大众,同时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根本法门。教化的对象,可以说圆圆满满地包含了十法界的有情众生。我们对这段开示要特别认真思惟和学习,果然能把…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