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前宣讲过的一切续部。
以结集等方法弘传的情况:在须弥山的东北扬柳宫,九亿六千万菩萨聚集一堂,由金刚手菩萨结集、宣说一切续部。《时轮根本续》由月贤尊者结集,金刚藏菩萨结集《二观察续》,, 《金刚空行续》由金刚亥母作结集……,总之这些续部是由请求者的诸位眷属结集的。本师与结集者显现上是异体,实际上无有二致。《成密续》中云:“传讲续者意金刚,说者集者均为彼。”
若问:那么,《授教王经》中云:“引导众生之三乘,必是世尊所宣说,因果任运自成行,正觉不从他处寻,为何不说了义乘?”“于因信解者,转因*轮后,金刚乘捷径,未来时出现。”这不是已经说明果乘佛只是授记了,并未直接宣说吗?对此作答:那只是说密法在人间未普遍公开而己,并不是指根本未宣说。依靠前面所说之理也能够了知这一点,所谓的授记后来出现密意是指将来广泛传播。
按照前译派的观点续部在人间兴盛的情况:如《集密意续》中云:“吾已涅槃后,二十八年时,三十三天处,教主胜心天,降临于人间。南瞻东方隅,人中具缘种,名为国王匝,出现祥预兆。扎谢坚山上,金刚手现前,传于五圣贤,罗刹境主等。”佛陀涅槃后二十八年时,圣种五贤依靠各自的神通神变汇集在斯里兰卡的玛拉雅山顶,发出二十三句悲哀之词,结果密主(金刚手)现前,为圣种五贤等大多数聚集于此的持明者宣说了曾在密严刹、兜率天、三十三天弘扬的密乘。慧方便罗刹用琉璃溶液写成金函,以密意七妙力的方式隐藏于虚空中。当时,依靠此伏藏的加持,萨霍山的国王匝梦到七种稀奇梦兆,依此缘起,结果玛哈约嘎续部经函落到屋顶。此外,智雅等其他续部也分别落到各处。在邬哲雅那境内嘎绕多吉在金刚手菩萨前直接听闻阿底约嘎续,并作结集,撰成经函。所有修部(八大法行)以前曾经在密严刹土圣地由胜尊黑日嘎以法性自声宣说,密主金刚法自己显现在九圣聚坛城中,最初以语言结集,之后才立成文字,同时又撰著了诠解密意的五教(大悲护持长住教、行为神变天尊教、事业究竟修行教、密宗了义教、开启密门灯教),交付与自在空行母。她将总的续部与分别的续部分开,装于各自的宝箧中,伏藏于能乐塔处,后来将八宝箧分别交付与获得大成就的八大阿阇黎,总的宝箧仍旧隐藏,最后由持明者莲花生大师开取,传授予九位或二十五位心子……。
印度藏地的智者成就者们对各续部的密意加以诠释、广泛弘扬。按照《集密意续》中所说“密意持明与耳传,如来菩萨瑜伽士,乃至补特伽罗间。”
前译派自宗的远传教法部与近传伏藏部是通过此续中所说的三传承,再加上嘱咐授记传、发愿灌顶传、空行印持传这六种传承的方式一脉相传,这是共同承许的。
后译新派的宗轨,邬金国王恩札布德将所有续部立成文字,为当地的一切众生宣讲,最后包括细微生灵在内全部变成虹身,整个地方空空如也,成为汪洋,遍满龙类。密主又为这些龙类传授续部,使它们相续成熟,次第转变为人,到大海岸边,形成城市,通过修持全部获得成就。他们的儿女们变成了空行勇士勇母,于是便形成了人们共称的邬金空行洲。如此一来,大海也干涸了,自然出现黑日嘎殿堂,在其库房里保存着所有续部经函,后来持明成就者们从该地以及香巴拉等其他地方迎请,逐步弘扬开来。诸如此类的源流虽然不可估量,但未加广述,此论中对外续部只是笼统提及,为了实修而主要宣讲了内三续总誓言的戒条。
丁二、所受戒之本体:
本体三门由方便,智摄戒条依各宗。
若问:所实修的密乘戒的本体是什么呢?以能护殊胜方便智慧摄持的大乐智慧加以防护所护之三门细微习气以及执相之分别念的心及其种子并且通过自相续获得灌顶而得到的密宗戒律。自相续受持目视大乐、发笑大乐、拥抱大乐、双运大乐智慧的差别依照四续部各自的观点。
丁三、分类:
事行瑜伽无上四,十四堕罪各数定。
参阅时轮金刚说,无上之宗廿五戒,
十四根本五部戒,粗堕与大圆满轨。
如果对此密宗戒作分析,则事、行、瑜伽、无上四续部中十四条根本堕罪各自均是定数,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具德《时轮金刚大疏》中有宣说,请参阅。外三续的所护戒条归纳成偈颂即:“事续十四根本罪:诚信三宝与密宗,信解大乘敬师友,不嗔他尊供自尊,不赞他论供宾客,不舍慈心勤利他,精进念诵护誓言,密续不传非法器,护持证悟密宗续,违犯则为根本罪,依密总续而禁戒。行续十四根本罪:十不善业为所断,正法以及菩提心,纵遇命难亦不舍,莫以吝啬不布施,不害众生若违越,《现菩提》说根本罪。瑜伽十四根本罪:五部誓言次第为,皈依殊胜三宝尊,受持铃杵手印师,慷慨发放四布施,受持戒律勤供养,即是所断余他胜,《大现真如续》中说。”
此处主要宣说无上瑜伽部的二十五条戒律、共同与殊胜五部戒、总续部中共称的十四根本戒、彼支分粗堕,大圆满教轨中的根本支分誓言在下文中也有阐述。
丙二、未得戒者得受之方法:
初说未得得戒法,彩粉密处之坛城,
世俗胜义菩提心,如是四种坛城中,
瓶密智慧四灌顶,次第赐与具相徒。
一般来说,灌顶有基灌顶、道灌顶、果灌顶三种。其中基灌顶:风脉明点的本性与四灌顶的功德是不可分割而存在的,如续中云:“自若无灌顶,灌顶岂能得?于荞麦豆米,灌顶无果现。”道灌顶:是由金刚阿阇黎授予的灌顶,下面再作说明。果灌顶:最终现前果位时,虽说不需要依靠仪轨而得世俗所摄的灌顶,然而就像因乘中所说的佛地具有断障发心一样,在四身本体中可以安立果灌顶的名言。道灌顶:自己仅仅本来具有这样的基灌顶还不够,譬如,虽然具有种子,但如果人力、水肥、温湿的外缘不具备,则不能成熟苗芽。同样,如果未得受能成熟的灌顶,就无有直接生果的能力。
(道灌顶又分为基、道、果三灌顶:)最初未得者新受的灌顶是基灌顶,之后上师赐予灌顶,自己趋入坛城受灌顶等,称为道灌顶。十地末际,依靠报身佛灌顶而净除细微习气,从而本师、眷属成为无二无别,这是果灌顶。
在此宣说基灌顶与道灌顶的得受方法:本来,自性智慧坛城、殊胜等持影像或幻化坛城、觉性觉受坛城、殊胜影像坛城四种之中前三种依次是上师圆满佛陀赐予十地菩萨的灌顶、十地菩萨授予见道、修道菩萨的灌顶、见道修道菩萨传与究竟资粮道加行道功德者的灌顶。
接下来,广说最后一种殊胜影坛城的灌顶,此灌顶是为了成熟不能趋入前三种坛城的补特伽罗相续而传授的。关于灌顶者金刚阿阇黎的法相,《集密意续》中云:“稳重调柔无谄诳,通达密续之修法,擅长绘画诸坛城,十种真如皆当知。于诸有情施无畏,恒时喜爱大乘法,彼即称为阿阇黎。”具足此等续部中所说之法相的上师依靠任意坛城进行四灌顶。第一宝瓶灌顶,《八大法行集善逝灌顶仪轨》中云:“于何坛城中,上中下所说,三坛城灌顶。”趋入花束、唐卡、彩粉三坛城,或有些利根具缘者首先即趋入阿阇黎身坛城也可以。此外,三殊胜灌顶通常而言是依靠自性真如身脉坛城、不同的是第二灌顶依靠密咒真如文字密处坛城,第三灌顶依靠本尊真如世俗菩提心坛城,第四灌顶依靠智慧真如胜义菩提心精华智慧风坛城,有此四种。灌顶的方式:伏地、宝瓶、本尊像、弟子等事先作好准备,其后上师自己趋入坛城,为了使弟子堪为法器而令入坛城,受持誓言戒律。
净醒梦酣睡双运,所生三门所知垢,
生次绝火喻义智,修得三身具能力。
初三处观三金刚,最终四灌圆满时,
获得持明密戒后,承诺精勤守誓言。
灌顶正行:(宝瓶灌顶,)阿阇黎身金刚住于化身本体与坛城本尊无二之中,从中幻化的本尊与从自性刹土迎请的天尊这一切均具足三清净相而住。上师将弟子与灌顶圣物观想为本尊,融入智慧尊者,灌顶物的所有圣尊化光后变为各灌顶物的形相,再持此灌顶物而进行觉性五灌顶以及方便金刚禁行灌顶即弟子之六灌顶,加上方便生金刚阿阇黎灌顶宝瓶灌顶,正行时赐予这七种灌顶,包括彼之分支结行均已完毕,从而领受现空无二智慧。
(秘密灌顶:)金刚阿阇黎语金刚住于佛父佛母双运报身本体中,迎请诸佛融入后通过双运喜爱等安住于菩提心本体白红甘露密处,弟子直接从上师父母密处取甘露,或者,如果无有这种能力,那么上师就用镜柄沾取甘露而放在弟子的舌头上而融入心间,赐与秘密灌顶,从而领受明空离说智慧。
(智慧灌顶:)金刚阿阇黎意金刚住于法身本体中,依靠弟子佛父佛母双运而赐与智慧灌顶:智慧尊者融入后上降四喜的方式而降下,达到金刚宝瓶时无漏而持,从而领受空乐无二智慧。
(句义灌顶:)阿阇黎智慧金刚住于本性身本体中,第三灌顶时的四喜圆满后以方便逆返,从中究竟下固十六喜时,领受俱生智慧,这是第四灌顶。此灌顶有仅是以词句直指智慧之句灌顶、相续中生起大乐智慧殊胜等持之义灌顶、依靠明妃引出觉受的所依灌顶、修习彼的道灌顶以及究竟的果灌顶五种,将这些灌顶次序不乱以间断或连续的方式依次而赐予具有能自利的信心与能利他的精进者、能无有取舍地享用五甘露等殊胜誓言物、能修自加持之道的禁行者、风脉明点堪能并能依止手印明妃的禁行者、能远离取舍无二安住的平等禁行者具足法相的弟子。续中云:“了知信勤禁行者,应当次第而赐予,利益力量之灌顶,以悲不令唐捐摄。”
如是灌顶次第灭尽醒觉时的粗大显现、梦境时明点被风所动的细微显现、酣睡时不分别一切的意明点以及双运时安乐境界中的所有分别识聚,也就是净除四阶段所生的粗大身、细微语、极细微意三门以及最细微阿赖耶的一切所知垢。此外,依次摧毁蕴魔、烦恼魔、死主魔以及贪执对境的天魔而清净业障、烦恼障、粗大所知障、细微所知障的所有习气障。通过灌顶赐予弟子这种能力…
《戒律辑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