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
五、具足信心并希求法义的弟子请教法义,不予以正面回答,反而讲些其他的法门。
六、在诽谤密宗见行的真实声闻或者寻思者当中居住满七日。
七、不具备密宗瑜伽真如智慧而自我标榜为持密金刚持。
八、对于不能堪为讲窍诀法器而想求法的人,在非时传讲甚深赤裸觉性之义。
以上八种即是支分八堕。
己二、旁述:
未曾依修等而行,灌顶开光事业等,
于信外法示身印,于具二戒佛制者,
说无必要令违越,此等粗堕有多种,
然而谓此罪轻微,乃为时轮金刚说。
此外,自己从未曾进行念修等而想为弟子灌顶、对三宝所依开光、举行火施之事等,并着手进行;对于虽然不是畏惧深法的种姓但信解外因乘法门的补特伽罗,在无有必要的情况下显示身手印;对于获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的密宗者在不是会供、火施等特殊必要的情况下令他们违越过午不食等佛制罪。对于诸如此类粗堕的认识、次第、数量均不一定,支分不具全的恶作等罪业虽有许多,然而由于罪过轻微,而在此未作详细阐述。如《时轮金刚大疏》中云:“堕罪虽有许多,然惩罚极为轻微……”
这以上新旧派共同的所有誓言均已宣说完毕。
戊五(宣说大圆满之誓言)分三:一、总说与根本誓言;二、别说支分二十五誓言;三、旁述特殊誓言。
己一、总说与根本誓言:
尤其前译大圆满,根本誓师身语意,
各分九类二十七,支分誓言二十五。
接下来阐述在新续部中未提及过殊胜前译大圆满为主的所有续部中宣说的戒轨。一般来说,誓言梵语为萨玛雅,引申义为对所立下的誓愿不能违越。《普集续》中云:“难越金刚誓言永守护。”也有以守护利益无穷、未护危险极大而安立为誓言的。《集黑日嘎续》中云:“若未违越成殊胜,违越被焚称誓言。”如果详加分析,前译派所有的不同续部可以包括在续、教、窍诀三者中,这其中均宣说了总誓言、别誓言与特殊誓言三种。
所谓的总誓言实际上就是指别解脱戒、菩萨戒以及外续部这些戒共称为有守护界限的一切誓言。《集乐寂静续》中云:“别解脱与菩萨戒,事行瑜伽续之中,宣说所护任何戒,即是共同总誓言。”第三特殊誓言在下文中有讲述。
别誓言:一切续部的根本《大幻化网根本续》中所说的五根本誓言与十支分誓言中前者可包括在此处宣说的根本誓言中,后面的十支分誓言就是指此处的二十五种支分誓言中不舍与应取两种誓言,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一切圣教的根本《集密意续》中所说的根本三誓言与二十五支分誓言中的前者也包括在此处所说的誓言中,后者也与此论下文要讲的二十五誓言意义一致。由此可见,此论中已宣讲了窍诀阿底约嘎的所有誓言。
大圆满誓言也分为顿根者无守之誓言与渐次根机者具守护界限之誓言。其中顿根者之誓言,如《宝聚续》中云:“超越护界之誓言,自成无有唯一等。彼等相辅相成也。”也就是说证悟诸法本来无有取舍而安立超离取舍守护界限的誓言。渐根者之誓言:按照《誓言庄严续》中所说来讲,根本誓言是指自己的三门印持为与诸佛总体上师之身语意金刚无二无别,或者说革日(上师)有沉重之义,如果失毁,则难以清净,以此得名。如若分类,则身语意每一种都可分内外密三种,共有九种。
一、身誓言中三种外誓言:即断不予取为外外誓言;断非梵行为外内誓言;断除杀生为外密誓言。身之三种内誓言:不诋毁父母、道友与自之身体为内外誓言;不诋毁法与补特伽罗为内内誓言;不以殴打苦行轻侮、折磨自己的身体为内密誓言。身之三种密誓言:不殴打或准备殴打金刚道友的身体、不诋毁其装饰为密外誓言;不侮辱上师的空行母为密内誓言;不践踏上师的身影在其前言行谨慎为密密誓言。
二、语誓言中三种外誓言:断除妄语、断离间语、断粗语。三种内誓言:不诽谤说法者、不诽谤思维法义者、不诽谤修持实相者。三种密誓言:不轻侮违越金刚道友之语、不轻侮违越上师手印及侍者之语、不轻侮违越上师的一切言教。
三、意誓言中三种外誓言:断除害心、断除嗔心、断除邪见。三种内誓言:断除放逸草率的邪行、断除沉掉歧障的邪修、断除常断边执的邪见。三种密誓言:断除每日每座不作意见修行、断除不观修本尊、断除不观修上师瑜伽及对道友不修慈心。总共有二十七誓言。
成为根本誓言的助伴或方便的支分誓言有二十五种,分为五类。
己二(分说二十五誓言)分三:一、应行行为之誓言;二、应知见解之誓言;三、应修修持之誓言。
辛一、应行行为之誓言:
杀生邪淫不予取,妄语绮语五应行。
贪嗔痴慢嫉妒五,即是五种不舍誓。
大小香精人血肉,此乃五种应取誓。
第一类:具有善巧方便者在无有自私自利贪执的情况下,如果为了利他,则如前一样按照直接意义行持降伏、双运、不予取与说妄语,为了改变刚强难化的众生相续等而说绮语。从隐含意义而言,使分别念风灭于中脉的杀生、不予取明妃的甘露、依双运而修不变融乐的淫行、从现而无自性的轮回中解脱的妄语,证悟无说之义毫无隐晦而谈的绮语,此等为五应行誓言。
第二类:就直接意义而言,对于贪、嗔、痴、慢、嫉这颠倒的五毒,不必像声闻乘那样将它们视为怨敌而断除,由于诸法各自本体为空性,因而所断的实法不成立,如阳焰水不需要筑水坝来防护一样。《金刚续》中云:“诸惑如幻本体空,知自无明自性解。”如果以方便摄持,那么尽管享用五毒,但不仅不会受到束缚,反而成为解脱的捷径,因此也不必断除,如同进入耳朵里的水要用水引出一样。《大海续》中云:“烦恼道为大清净,方便欲妙殊胜饰,一切游舞依彼等,速成吉祥黑日嘎。”五烦恼本来即是五部五智慧的自性,为此也不需断除,犹如想得到油就要榨芝麻一样,阿阇黎莲花生大士在《方便绢索续释》中说:“痴心是毗卢遮那佛之誓言,何以故?无明无所断,觉性无所成,于法界中一味一体之故……”从隐含意义方面来讲,真实的五毒,即是指证悟诸法为等性、见解无有偏堕、行为无有取舍辨别的痴心。如是对未证悟此理者以无缘大悲摄受的贪心、以各别自证智慧摧毁邪妄的嗔心、证悟等性见解不畏一切的我慢、二取见行等性境界中不容纳一切的嫉妒,如此依靠证悟修习的方便而不舍五毒,此五种是五不舍誓言。
第三类、依照直接意义而言,如实了达四成与三是而享用大香、小香、人血、人肉、精液五甘露。所谓的四成即指法性本体成、有法自性成、能力作用成、殊胜加持成;三是即指是获得成就与遣除五病的妙药、是修持共同殊胜悉地的圣物、是五部五智慧的自性。隐含意义,不漏而持五蕴精华,此等即是五应取誓言。
辛二、应知见解之誓言:
五蕴五大五境根,五色天尊五应知。
五类誓言中的第四类:由于诸法本来即是正等觉,所以五蕴为五如来佛父,五大为五佛母,五境为五勇母,五根与五根识为五勇士,五色为五部五智慧等,五类分别识聚的自性清净为天尊,因而依靠智慧断除增益而通达身智坛城,此等为五应知之誓言。
辛三、应修修持之誓言:
如来金刚宝莲花,及事业部五应修,
结合应时之行为,是故取受诸密意。
五类誓言中的第五类,五种应知誓言通过证悟修习而以如来部、金刚部、珍宝部、莲花部与事业部五部的方式在自相续中如理修持,也就是五应修之誓言。
这五类誓言中的第四类与第五类即是应知见解之誓言与应修修持之誓言,应行、不舍与应取三种誓言如果按照后面所说,则主要是行为的誓言。
对于这所有的誓言,初学者、稍得觉受者等都必须根据见解密意的境界、寂静愦闹的环境以及与时间相结合的方式来行持。因此应当接受以直接、隐含方式所说的密意。
己三、旁述特殊誓言:
守持总誓言与别誓言的瑜伽行者在修行等时,要以秘密、意趣的方式对他们特别说明的所护二十特殊誓言。《寂静续》中云:“论义特殊之誓言,应当特别而护持。”一、所谓的“不毁野兽王之座”意思是不损害金刚上师的身体、不违背其教言;二、“毒不注于宝箧中”是指不享用上师的空行母;三、“不能砍断珍宝枝”义为不损耗信士的资粮;四、“不饮熔化之沸液”意思是说不享用三宝信财与智者的财产,不饮用醉人的酒;五、“不启莲花之花蕊”是指不享用金刚道友的明妃;六、“精华不注漏器中”意思是不依止劣相明妃;七、“不依不具义之物”是指不依靠不具法相的圣物。八、“水晶切莫染淤泥”是指不诽谤智者的功德;九、所谓的“不净器中非清净”意思是说对非法器不传密法;十、“切莫损坏如意宝”是指不能舍弃具相明妃与堪为法器的弟子;十一、“不离大鹏之羽翼”义为不离空乐之义及其因——佛父佛母;十二、“不击锋利天铁刃”是说对于金刚道友甚至连开玩笑也不能发生内战;十三、“不享野兽享剩物”是指不食用他人享用剩下的饮食等;十四、“金刚大岩勿毁坏”是指不要贪执上师的地位;十五、“莫离篱笆网界限”是指不要脱离自他的界限;十六、“灯火不为风所灭”义为等持不要跟随沉掉所转;十七、“不阻智慧河相续”意思是说念经诵咒仪轨不要被人的闲言碎语所中断;十八、“不离教法之手印”意思是说不离灌顶因之手印,不说表示法;十九、“金刚钻石莫抛空”义为不扰乱瑜伽士之坛城,不退士夫之咒力;二十、“不辱顶上之宝珠”是说不应当失去顶戴上师。“此等均是应守护、特别珍爱之誓言。”
丁二、概述:
彼等誓言多种理,无有不摄于此处,
根本支分誓言中,归纳如若知自身,
为身语意三金刚,则集万亿密誓言。
上述誓言为主以及“等”包括的誓言在内前面所说的大幻化网根本与支分誓言十五誓言,如果详细加以分类,则有三百六十条,广大言续的誓言有九十七条,《集密意续》中有四决定誓言、二十八共同誓言、四殊胜誓言、二十三禁行誓…
《戒律辑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