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终是求智慧,自始至终就讲一个智慧。没有智慧,不能解决问题。靠福报、靠神通,解决问题有限;唯有真实的智慧,一切问题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蒙佛光明注照,我们的业障消除,本性的智慧德能现前,有能力到十方世界现种种身,“普利一切众生界”,能令一切众生得真实的利益、住真实的智慧。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重覆前面大愿的总结。这也是要我们学普贤菩萨。我们的愿心是无有止尽的。现在我求学、学佛,希望成佛,我的愿无有穷尽。成了佛之后,我这个愿也没有止尽,帮助十法界一切众生。好比在学校读书,毕业之后到社会上服务,把所学的贡献给社会,利益大众。菩萨亦复如是,把他所学成的一切大圆满,用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身上,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愿心永远没有止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说明普贤十大行愿的殊胜功德利益。十方所有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我们用众宝来庄严供养如来,以最胜安乐布施天人,而且不是修一天两天,经一切刹微尘劫,时间长远无法计算。这个布施供养的功德太大了。“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假设有一个人,他有善根,遇到殊胜的十大愿王,听了以后完全相信,信了以后依教奉行。“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菩提是觉悟。一心一意求最殊胜的大觉。就像一个人口渴想喝水一样,这样的心情,渴仰殊胜圆满的觉性。十大愿王是十方一切如来根本法的总纲领,所以是最殊胜的愿王,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圆教佛),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听了十大愿王,生起信心,一心一意求无上菩提,这样发心修行(依教修行供养),这个功德超过前面所说以珍宝供养十方无量佛刹如来的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佛的教训统统做到叫信佛。远离恶知识,永离诸恶道,这就是信佛的标准。我们有没有去做?“远离恶知识”:恶的人、恶的事、恶的环境,我们要避开,要远离,不能接近,怕自己心地受染污。(初学在事上离,有智慧的菩萨心上离。)“永离一切诸恶道”:起心动念都要慎重地检点,我这一念是善还是恶。所有一切恶念都息灭,自然不堕恶道。
修行人,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远离是敬而远之,对他尊敬,不学他。善知识,要学他,是我的榜样。要存好心,要说好话,要做好事。“好”的标准是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开智慧、修清净心。能这样修行,不但得智慧,同样也得富贵健康长寿的福报。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此人善得胜寿命”:依照这部经理论方法修行的人,他善得胜寿命。胜寿命就是清净法身,他证得清净法身。清净法身是真正的无量寿,无始无终。以现在这一生来讲,你这一生的寿命最殊胜,因为你能依此经修学,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就。“此人善来人中生”:依此经修行,你这一世得人身,在人中受生,是善来,没有白来。如果你不懂得华严教义,不知道求生净土,这一生真的白来,这一生的寿命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谈不上殊胜。
“此人不久当成就”:成就是成佛;其次而言,成就是决定往生。这个人这一生当中,不久就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身在娑婆是最后身,来生就是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如彼普贤菩萨行”:普贤菩萨行就是一生念佛、求生净土、功德圆满。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过去,没有智慧,愚痴,造了很多的罪业。甚至愚痴到可怜,善恶搞不清楚;别人作恶,以为他做了很多善事;别人作善,没看出来,不知道那是善事。因为自己愚痴,思想、言语、造作,不知不觉作了许许多多严重的恶事,造了无间地狱的罪业,自己都不知道。或问:如何能辨别是非善恶?有一个方法——读诵大乘。普贤菩萨在此地说:“诵此普贤大愿王”,这就是教给你方法。假如都能依照佛经典里面的教训去做,就对了,如果佛所说的教训没做到,那就错了,就造罪业了。例如:佛说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做到,做到多少!父母跟我没有隔阂、没有界限,跟我是一体,我对父母的爱护关心,就像照顾自己身体完全一样。如果认为父母老了、啰嗦又讨厌,动这个念头就是不孝,就造罪业。读诵大乘,读了之后照做,则过去所造的一切罪业都消除。“一念速疾皆消灭”:一念就是一心。有二念,罪业消不了;一念,罪业就消掉。一念是真心,二念是妄心。妄心就是无智慧,就会造业。一念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智慧,真心不造业。由此可知,弥陀经直截了当教我们修一心不乱,就是华严经所讲许许多多修行方法的第一个方法。怎样使我们达到一念呢?文殊教善财,普贤教善财,都是念阿弥陀佛。我们把所有的念头都放下,单提一句阿弥陀佛,就执著这一念。二六时中,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个我们做得到;真正的一念,我们做不到。二六时中一句阿弥陀佛,是功夫成片,决定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间罪业当然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族姓种类”:古印度有四姓阶级,不平等。佛是刹帝利阶级,是王种,生在帝王贵族之家。佛出家后,提倡四姓平等。无论在社会上是什么身份地位,都不要紧,佛法是平等的。身心清净,能把佛的教训做到五成,你就是真正的菩萨。“容色”:容貌色相。色代表健康强壮。不但容貌端庄而且身体强壮;这是前世所修的果报。
真正佛弟子,依教奉行,必然是“相好智慧咸圆满”。相随心转。心清净,相貌就清净;心慈悲,相貌就慈悲;心快乐,相貌就快乐。佛在世间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圆满。诸佛智慧相好圆满,也得利于多生多劫修学普贤行,才有这样殊胜的成就。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真正学佛的人,一切妖魔鬼怪,一切外道,不会给你为难,也不会障碍你。因为你有诸佛护念、龙天护法神守护,遇不到妖魔鬼怪。“堪为三界所应供”:这一句是说能为天人师。可以为天人的模范榜样,有资格接受天人供养;因为你是三界福田,天人供养你,才能真正得福报。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法錀,普利一切诸含识。
这个果报是讲八相成道。以佛的身份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速诣”是讲速度之快。能有这么快速的成就,也是得力于修学普贤行愿。以普贤行愿帮助你念佛求生净土,才能速诣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坐已”:说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这一桩事。坐是不动,是心不动,不是身不动;身若不动,怎能帮助众生?“降伏诸魔”:降魔要靠定慧,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如如不动,魔就对你没法子了。“成等正觉转法錀”:示现成佛要教化众生、转法錀。转法錀就是推展佛陀的教育。“含识”是有情众生。“普利”:普遍利益;帮助众生念佛求生净土。
得到圆满成就之后,实现他自己的弘愿。初学佛的时候,发愿度众生,却没有能力。到西方极乐世界修到究竟圆满,才有能力度众生。要兑现度一切众生的愿,一定要在十方世界示现成佛,讲经说法,普度众生。
长偈至此。普贤菩萨前面教我们,后面给我们作模范。后面都说他自己,劝我们效法他,跟他学习。这真是慈悲到了极处,比父母爱护照顾儿女的心还恳切周到。我们怎能不感动!
下面三首偈是总结,劝我们发心受持、发心学习。
三、劝嘱受持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假如有人于普贤菩萨行愿能读诵、能受持、能演说。读诵:要以佛心、菩萨心,要以真诚、清净、恭敬心来读诵。读诵的时候,就像在佛菩萨面前接受教训一样,要有敬意。受持:接受且照做。演说是利他。演是表演,说是解说。把十大愿做到了就是表演。譬如:礼敬诸佛,我见到任何人都很诚心诚意的恭敬有礼貌,这就是演。不是每天早上在佛菩萨面前念十大愿王,而见到人一点礼貌也没有。自己做到,再跟别人解说,人家也肯做。对于没有学过佛的大众,跟他相处,处得非常好,慢慢地接引他学佛,这是大慈大悲,给他真实的利益。要帮助众生学佛,破迷开悟。要帮助一家人,一家得度,邻里乡党就得度。因为你这一家是模范家庭,家庭和睦,小孩乖、用功、有礼貌,这一条街大家都来学你,那你学佛就成功了。认真读诵、认真学习。接受佛的教训,在日常生活做到,然后演说就不一样了。你不会把经典意思讲错,因为你有实行的心得体验,你向大家提出报告,才会引起大众共鸣、感动人心。
“果报唯佛能证知”:依照普贤行愿来修学,果报不可思议,只有佛才晓得,等觉菩萨都知道得不清楚,其他人也不晓得。“决定获胜菩提道”:胜菩提道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圆教佛的果位。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假如有人(指一般人)读诵普贤行愿品。“我”是普贤菩萨自称。有少分的善根,遇到听到此经,会有欢喜心。若无善根,不会生欢喜心。这一点善根,不要轻视。普贤菩萨说少善根,在人天,是了不起的大善根;跟他比是小,跟六道众生比是大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这个一念要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切皆圆满成就。他的成就是“成就众生清净愿”,令众生身心清净。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沉溺诸众生指六道众生。普贤菩萨愿六道所有一切众生赶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普贤菩萨所修之大行,念念都是这样为我们回向。
参、结归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
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次讲经法会,至此圆满。将普贤菩萨行愿,作一概略报告。经文给我们许许多多宝贵的启示,希望诸位同修常记住,如说修行,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不负普贤菩萨对我们的期望。
附录 家庭主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萨道
每天做同样的工作,一定会觉得很厌烦。尤其是家庭主妇,好像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许多人都觉得苦恼。假如能将观念转变过来,就会做得非常快乐。凡夫观念中执著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为什么替他们做,愈想烦恼愈多。若学菩萨道,发大誓愿普度众生,他的想法看法就不一样了。
行菩萨道,第一要修“布施波罗蜜”。主妇菩萨在家庭里为一家人服务,就是修布施波罗蜜。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指在外面赚钱,供养一家人生活。内财是用自己的体力、智慧为一家人服务。在家事里做出圆满的三种布施。你将家事整理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使家人生活舒适,让邻居羡慕,这是“持戒波罗蜜”,持戒就是守法。你能有耐心的做,不疲不厌的做,即是“忍辱波罗蜜”。每天还要改进,希望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就是“精进波罗蜜”。虽然每天做很多家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即是“禅定波罗蜜”。清净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满,是“般若波罗蜜”。于是觉了,原来菩萨的六波罗蜜,就是擦桌子、扫地、洗衣、煮饭圆圆满满的成就。这就是《华严经》善财童子所表演的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你将家事做好了,即是作世间所有主妇的榜样,一切家庭的榜样。这就能度邻里,推展开就能影响社会、国家、世界,乃至尽虚空遍法界。这才晓得菩萨在家里扫地、擦桌子、煮饭、洗衣,原来是在做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大愿大行。这是学佛、是正念、是诸法实相。若能如是观,则法喜充满,如何会起烦恼!佛法的修学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不落实在生活中则没用。
《普贤大士行愿的启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