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大士行愿的启示▪P20

  ..续本文上一页世诸佛所称赞,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结归回向。首先说出菩萨行愿不可思议,是三世诸佛如来之所称赞。修十大愿,把功德回向,意思是绝不执著。不回向,功德据为己有,处处为自己著想,我执打不破。回向是破我执、破法执,往生极乐能提升自己的品位。

  十大愿王偈颂到此地告一段落,前面长行文的意思已经说尽。以下是显经胜德,特别赞叹这一部经殊胜的功德。

  二、赞叹本经殊胜功德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这四首是本经偈颂最重要的部份,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启示,也给我们奠定坚定的信心,效法普贤菩萨,念佛求生净土。此十六句是普贤菩萨自己所发的大愿,他也是念佛求生净土。这十六句说明普贤菩萨发愿往生、受记成佛、倒驾慈航、普度众生。这十六句是这一卷经的菁华,是华严经精华当中的精华,是最精彩的一段,我们要熟记。

  第一首说往生的情形及往生的条件。

  “愿我临欲命终时”:“我”是普贤菩萨自称,普贤菩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老人家发愿,愿自己临命终时。欲是快要,还没有命终,快要命终时,是最要紧的关头。此时,不生西方,就要轮回;路已走到交叉点,就看你怎么选择,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切身关系,要牢记。这是生死关头,也可以说是死生关头,这里死了往哪里去,这个关头要紧。

  “尽除一切诸障碍”:障碍不排除,不能往生。一生念佛,如果临终时障碍现前,还是不能往生。排除障碍,是我们临终刹那能不能往生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什么障碍?妄念。在这个时候起一个妄念,就糟了,西方去不了。能保证这时候不起妄念吗?太难了。因此,关键时刻一定要靠平常用功,所谓是“练兵千日,用在一朝”。念佛就是练兵,希望把整个精神贯注在这句佛号,把妄想分别执著念掉。念佛的时候不起妄想执著分别,心是清净的。平常能作得了主,病中就能作得了主;病中作得了主,生死就能作得了主。见到顺心的事情会欢喜、心动;见到不顺心的事情会生气;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五欲就是障碍。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不被五欲六尘所动,我们的心就得自在了。自在是不被环境诱惑、动摇,你的佛号才算是得力,功夫成片。不为境界所转,一天念十念就够了;如果还会被境界所转,一天念十万声也不行。怎样才能不被外境所转?这是真正的学问,真实的功夫。学问是看破,功夫是放下。放下不是境界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事事无碍,事不妨碍,妨碍的是念头、是心。事可以照做,而且会做得更圆满。没看破放下的人,是非善恶他见不到,会把事情做错。看破放下,心清净,对于事物看得清楚明白,处理事情恰到好处,没有一点过失。诸位千万不要以为对世事人情统统不牵挂、统统放下,那不是变成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吗?不是变成白痴了吗?那是你自己想错了。身心世界放下,变成一个最有智慧的人,头脑是水晶琉璃球,透明且会转动:我们是四四方方的木头头脑,转不动,里面是一窍不通。你才晓得看破放下,高明啊!应当要如是学。菩萨看破放下,所以在临终这一刹那,尽除一切诸障碍。菩萨平常又何尝不是尽除一切诸障碍!什么障碍都没有,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他的心永远是清净,犹如莲华不著水。这个境界,随时可以往生。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不走也没关系,可以不走,生死自在。身如莲华不著水,就生死自在。要想做到这个境界,一定要放下。要真正能放下,一定要看破。看破放下是功夫的圆满成就。有些人看破了,放不下。有些人放下了,没看破;第一天放下,第二天后悔,第三天又捡起来,又放不下了。真正看破,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放下,得大自在。放下之后,一切受用随心所欲。真正放下的人,才会心想事成;动一个念头,事情就成就了,多自在啊!随时随地要除障碍,不能等到临命终才除。学佛,念佛功夫真的是成败关键。心里头清净,没有染著,工作照做,像华严经上所讲的五十三位善知识。经商的照样做买卖,心地清净不染著,商场往来是污泥、是清水,你那个莲华开在水上面,不染著,事照做,这叫功夫成就。做工的照样做工,无论哪一行业都没有妨碍。这是修心。

  这一句佛号使我们身心清净,这样才有能力“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安乐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怎么去西方极乐?先见佛,后往生。佛来接引,所以先见佛。见佛的时候,先见佛光,佛的光明照住他,他在光中见到佛,跟佛往生极乐世界,稳稳当当,一点没有差错。凡是往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这个境界。断气时面带微笑,一定往生,因为他见到佛。断气时相貌不好看,好像有痛苦、有恐惧,这就是没有往生。生到西方之后,每个人的状况大致相同。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普贤菩萨在此界他方修十大愿,都没有办法圆满;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弥陀弘愿威神的加持,以及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威神加持,十大愿圆满。这是称性的圆满,是真圆满。我们虽然是凡夫,虽然是一品烦恼也没断,往生西方极乐,跟普贤菩萨就没有两样;皆是修信愿持名往生,因相同,果报一样。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在因地统统是信愿持名,因此,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平等。

  “一切圆满尽无余”:这一句不可思议,一切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无余是没有一丝毫的欠缺,没有一丝毫的遗漏,样样圆满。譬如说:智慧圆满、德能圆满、容貌圆满、能力圆满、愿望圆满,跟诸佛如来一样,一切皆圆满。黄念祖居士劝所有学密教同修,一定要念三本经:1、无量寿经。2、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3、普贤菩萨行愿品。如果不依照这三部经的理论方法来修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学密是很难成就的。一切圆满,有这样的智慧能力,当然才能够“利乐一切众生界”。就像诸佛如来一样,可以普度一切众生,给众生最大的利益,给众生真正的快乐。

  “彼佛众会咸清净”:这一首偈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他到极乐世界,看到那个世界清净。众会是指社会上人事的状况。大家心地都清净。心清净,身清净,在一块同学同修。六和敬圆满之相,普贤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看到了。

  “我时于胜莲华生”:菩萨这时候在阿弥陀佛大讲堂前七宝池中莲华化生。真正觉悟,明白这个世间样样都是假的。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的法。这个世间哪一法没有生灭呢?人有生老病死,细胞刹那新陈代谢,这是有为法。我们的念头,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一个妄想来,一个妄想过去,又一个妄想来,这是有为法。心是有为法,身也是有为法。花草树木也是有为法,春生夏长秋落冬枯。山河大地也是生灭法,有成住坏空。科学家在望远镜里每一天都看到星球爆炸毁灭,也发现新的星球,证明佛所说的,世界有成住坏空。只有虚空没有生灭,几千年前的虚空是这样的,几千年后的虚空也是这样的。虚空不是有为法,是无为法。除虚空之外,哪一样东西不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认识清楚就是看破,看破人生、看破世间。看破之后,自然对它就不留恋,没有牵挂,再不会把它放在心上。假的,放在心上干什么?那不是自找麻烦?或问:我在这世间,有家庭妻子儿女,还有很多事业,我怎么办?作戏嘛!逢场作戏。唱戏的,面对舞台现场,扮演角色很逼真,心里清楚自己是作戏的,所有一切与我统统不相干,心怎么会不清净呢?你们在这世间过生活,就当作是唱戏的在扮演这个角色,就很自在了,因为是假的,不是真的。唱戏时,应该笑的地方要笑,应该哭的地方要哭,应该拍桌子的地方要拍桌子,不是自己的心,是剧本上写的,全是假的,一场空。能这样过日子,就跟诸佛菩萨没两样了。诸佛菩萨在世间是游戏神通,我们在这世间也来一个游戏神通,自在快乐啊!我唱这场戏是为了利乐一切众生界,我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把这个戏当真,就苦了。菩萨在莲华化生,我们每一个人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莲华化生。清净的身心,必然感得莲华化生。人间情欲重,感得胎生;情欲断,感得化生。所以,一定要看破放下。

  “亲睹如来无量光”:生到极乐,见到阿弥陀佛的报身。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大圆满,普贤菩萨在无量大圆满里举一个例子——光明,无量的光明。凡是生到西方极乐的人,个个都像弥陀一样的圆满。“现前授我菩提记”:在阿弥陀佛面前,蒙佛授记。授记是预先告诉他:“你什么时候成佛,将来在哪些地方成佛,世界的名称,成佛的名号,所度的众生。”

  “蒙彼如来授记已”:普贤菩萨蒙佛授记后,自己晓得前途一片光明。见了阿弥陀佛,得大自在。纵然没有成佛,自在跟佛几乎差不多。他就能够“化身无数百俱胝”,有能力化无量无边身。普门品云:应以什么身得度,即现什么身。多自在啊!所以,佛菩萨没有一定的相。生到极乐,自己有能力像普贤、文殊、观音、势至一样,众生机缘成熟,应以什么身得度,就有能力示现什么身。自己没有离开西方世界,是化身去示现的。自己跟著阿弥陀佛听经闻法,不动本处,十方世界都有你的化身在那里教化众生。一到极乐,就有这个能力。

  “智力广大遍十方”:自性里的般若智慧透出来。没有障碍,透出来了。这个智慧广大遍满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佛法自始至…

《普贤大士行愿的启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