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大士行願的啓示▪P20

  ..續本文上一頁世諸佛所稱贊,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

  結歸回向。首先說出菩薩行願不可思議,是叁世諸佛如來之所稱贊。修十大願,把功德回向,意思是絕不執著。不回向,功德據爲己有,處處爲自己著想,我執打不破。回向是破我執、破法執,往生極樂能提升自己的品位。

  十大願王偈頌到此地告一段落,前面長行文的意思已經說盡。以下是顯經勝德,特別贊歎這一部經殊勝的功德。

  二、贊歎本經殊勝功德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衆生界。

  彼佛衆會鹹清淨,我時于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衆生界。

  這四首是本經偈頌最重要的部份,給我們一個最大的啓示,也給我們奠定堅定的信心,效法普賢菩薩,念佛求生淨土。此十六句是普賢菩薩自己所發的大願,他也是念佛求生淨土。這十六句說明普賢菩薩發願往生、受記成佛、倒駕慈航、普度衆生。這十六句是這一卷經的菁華,是華嚴經精華當中的精華,是最精彩的一段,我們要熟記。

  第一首說往生的情形及往生的條件。

  “願我臨欲命終時”:“我”是普賢菩薩自稱,普賢菩薩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老人家發願,願自己臨命終時。欲是快要,還沒有命終,快要命終時,是最要緊的關頭。此時,不生西方,就要輪回;路已走到交叉點,就看你怎麼選擇,與我們每一個人有切身關系,要牢記。這是生死關頭,也可以說是死生關頭,這裏死了往哪裏去,這個關頭要緊。

  “盡除一切諸障礙”:障礙不排除,不能往生。一生念佛,如果臨終時障礙現前,還是不能往生。排除障礙,是我們臨終刹那能不能往生最重要的一個條件。什麼障礙?妄念。在這個時候起一個妄念,就糟了,西方去不了。能保證這時候不起妄念嗎?太難了。因此,關鍵時刻一定要靠平常用功,所謂是“練兵千日,用在一朝”。念佛就是練兵,希望把整個精神貫注在這句佛號,把妄想分別執著念掉。念佛的時候不起妄想執著分別,心是清淨的。平常能作得了主,病中就能作得了主;病中作得了主,生死就能作得了主。見到順心的事情會歡喜、心動;見到不順心的事情會生氣;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五欲就是障礙。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不被五欲六塵所動,我們的心就得自在了。自在是不被環境誘惑、動搖,你的佛號才算是得力,功夫成片。不爲境界所轉,一天念十念就夠了;如果還會被境界所轉,一天念十萬聲也不行。怎樣才能不被外境所轉?這是真正的學問,真實的功夫。學問是看破,功夫是放下。放下不是境界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事事無礙,事不妨礙,妨礙的是念頭、是心。事可以照做,而且會做得更圓滿。沒看破放下的人,是非善惡他見不到,會把事情做錯。看破放下,心清淨,對于事物看得清楚明白,處理事情恰到好處,沒有一點過失。諸位千萬不要以爲對世事人情統統不牽挂、統統放下,那不是變成一個麻木不仁的人嗎?不是變成白癡了嗎?那是你自己想錯了。身心世界放下,變成一個最有智慧的人,頭腦是水晶琉璃球,透明且會轉動:我們是四四方方的木頭頭腦,轉不動,裏面是一竅不通。你才曉得看破放下,高明啊!應當要如是學。菩薩看破放下,所以在臨終這一刹那,盡除一切諸障礙。菩薩平常又何嘗不是盡除一切諸障礙!什麼障礙都沒有,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他的心永遠是清淨,猶如蓮華不著水。這個境界,隨時可以往生。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不走也沒關系,可以不走,生死自在。身如蓮華不著水,就生死自在。要想做到這個境界,一定要放下。要真正能放下,一定要看破。看破放下是功夫的圓滿成就。有些人看破了,放不下。有些人放下了,沒看破;第一天放下,第二天後悔,第叁天又撿起來,又放不下了。真正看破,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放下,得大自在。放下之後,一切受用隨心所欲。真正放下的人,才會心想事成;動一個念頭,事情就成就了,多自在啊!隨時隨地要除障礙,不能等到臨命終才除。學佛,念佛功夫真的是成敗關鍵。心裏頭清淨,沒有染著,工作照做,像華嚴經上所講的五十叁位善知識。經商的照樣做買賣,心地清淨不染著,商場往來是汙泥、是清水,你那個蓮華開在水上面,不染著,事照做,這叫功夫成就。做工的照樣做工,無論哪一行業都沒有妨礙。這是修心。

  這一句佛號使我們身心清淨,這樣才有能力“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安樂刹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怎麼去西方極樂?先見佛,後往生。佛來接引,所以先見佛。見佛的時候,先見佛光,佛的光明照住他,他在光中見到佛,跟佛往生極樂世界,穩穩當當,一點沒有差錯。凡是往生的人,沒有一個不是這個境界。斷氣時面帶微笑,一定往生,因爲他見到佛。斷氣時相貌不好看,好像有痛苦、有恐懼,這就是沒有往生。生到西方之後,每個人的狀況大致相同。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賢菩薩在此界他方修十大願,都沒有辦法圓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到彌陀弘願威神的加持,以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威神加持,十大願圓滿。這是稱性的圓滿,是真圓滿。我們雖然是凡夫,雖然是一品煩惱也沒斷,往生西方極樂,跟普賢菩薩就沒有兩樣;皆是修信願持名往生,因相同,果報一樣。十方世界所有一切衆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衆生,在因地統統是信願持名,因此,到西方極樂世界統統平等。

  “一切圓滿盡無余”:這一句不可思議,一切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無余是沒有一絲毫的欠缺,沒有一絲毫的遺漏,樣樣圓滿。譬如說:智慧圓滿、德能圓滿、容貌圓滿、能力圓滿、願望圓滿,跟諸佛如來一樣,一切皆圓滿。黃念祖居士勸所有學密教同修,一定要念叁本經:1、無量壽經。2、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3、普賢菩薩行願品。如果不依照這叁部經的理論方法來修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學密是很難成就的。一切圓滿,有這樣的智慧能力,當然才能夠“利樂一切衆生界”。就像諸佛如來一樣,可以普度一切衆生,給衆生最大的利益,給衆生真正的快樂。

  “彼佛衆會鹹清淨”:這一首偈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他到極樂世界,看到那個世界清淨。衆會是指社會上人事的狀況。大家心地都清淨。心清淨,身清淨,在一塊同學同修。六和敬圓滿之相,普賢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看到了。

  “我時于勝蓮華生”:菩薩這時候在阿彌陀佛大講堂前七寶池中蓮華化生。真正覺悟,明白這個世間樣樣都是假的。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又雲:“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有爲法就是有生有滅的法。這個世間哪一法沒有生滅呢?人有生老病死,細胞刹那新陳代謝,這是有爲法。我們的念頭,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一個妄想來,一個妄想過去,又一個妄想來,這是有爲法。心是有爲法,身也是有爲法。花草樹木也是有爲法,春生夏長秋落冬枯。山河大地也是生滅法,有成住壞空。科學家在望遠鏡裏每一天都看到星球爆炸毀滅,也發現新的星球,證明佛所說的,世界有成住壞空。只有虛空沒有生滅,幾千年前的虛空是這樣的,幾千年後的虛空也是這樣的。虛空不是有爲法,是無爲法。除虛空之外,哪一樣東西不是有爲法?一切有爲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認識清楚就是看破,看破人生、看破世間。看破之後,自然對它就不留戀,沒有牽挂,再不會把它放在心上。假的,放在心上幹什麼?那不是自找麻煩?或問:我在這世間,有家庭妻子兒女,還有很多事業,我怎麼辦?作戲嘛!逢場作戲。唱戲的,面對舞臺現場,扮演角色很逼真,心裏清楚自己是作戲的,所有一切與我統統不相幹,心怎麼會不清淨呢?你們在這世間過生活,就當作是唱戲的在扮演這個角色,就很自在了,因爲是假的,不是真的。唱戲時,應該笑的地方要笑,應該哭的地方要哭,應該拍桌子的地方要拍桌子,不是自己的心,是劇本上寫的,全是假的,一場空。能這樣過日子,就跟諸佛菩薩沒兩樣了。諸佛菩薩在世間是遊戲神通,我們在這世間也來一個遊戲神通,自在快樂啊!我唱這場戲是爲了利樂一切衆生界,我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他們把這個戲當真,就苦了。菩薩在蓮華化生,我們每一個人到西方極樂世界,統統是蓮華化生。清淨的身心,必然感得蓮華化生。人間情欲重,感得胎生;情欲斷,感得化生。所以,一定要看破放下。

  “親睹如來無量光”:生到極樂,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阿彌陀佛是無量的大圓滿,普賢菩薩在無量大圓滿裏舉一個例子——光明,無量的光明。凡是生到西方極樂的人,個個都像彌陀一樣的圓滿。“現前授我菩提記”:在阿彌陀佛面前,蒙佛授記。授記是預先告訴他:“你什麼時候成佛,將來在哪些地方成佛,世界的名稱,成佛的名號,所度的衆生。”

  “蒙彼如來授記已”:普賢菩薩蒙佛授記後,自己曉得前途一片光明。見了阿彌陀佛,得大自在。縱然沒有成佛,自在跟佛幾乎差不多。他就能夠“化身無數百俱胝”,有能力化無量無邊身。普門品雲: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多自在啊!所以,佛菩薩沒有一定的相。生到極樂,自己有能力像普賢、文殊、觀音、勢至一樣,衆生機緣成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有能力示現什麼身。自己沒有離開西方世界,是化身去示現的。自己跟著阿彌陀佛聽經聞法,不動本處,十方世界都有你的化身在那裏教化衆生。一到極樂,就有這個能力。

  “智力廣大遍十方”:自性裏的般若智慧透出來。沒有障礙,透出來了。這個智慧廣大遍滿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佛法自始至…

《普賢大士行願的啓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