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神力变现,能把诸佛世界像电视画面一样,移到你面前,让你看得清清楚楚。
以阿弥陀佛殊胜光明。极清净故。于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刚。铁围。大小诸山。江河。丛林。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无不照见。
这一段经文就是六道众生状况。在佛的光明中,六道的状况也都现在面前,我们肉眼见不到。为什么肉眼见不到?现代人都有科学常识,应不难理解。我们眼球的构造像机器,功能并不很大。我们知道光有无量的波段,这部机器能见到的光波有限,长波见不到,短波也见不到。光波长短无量无边,我们这部机器能适合的只有一点点。这一点点我们能见到,其他的不能见到。六道里的天人、修罗、鬼、地狱,他们的波长跟我们见的不一样。假如有一天我们能力扩展,所有的光波都能见到,则世界决定不是目前这样子,世界就变了,就能见到世界的真相。我们见到的世界只是很狭窄的波段,大部分见不到,所以没有见到真相。佛说经时,蒙佛威神加持,使与会大众眼根的能力恢复。也就是,佛光一照,大家眼球细胞的组织,暂时调整恢复到正常,所以一切不同的光波都见到了。这是真的。
我们现前眼根何以不正常,是因心不正常。心里没有妄念就正常,六根组织自然就正常。心里动个妄念,就有障碍,就不正常,组织就起变化。身体是一部机器,机器的组织变化改变,就是因为念头。什么时候最正常?心地真诚是正常,清净是正常,平等是正常。你果然做到“真诚、清净、平等”,身体就是无量寿,不会衰坏。人为什么愈到老,体力愈衰?体内的组织为什么会退化?愈到老,妄想愈多、烦恼愈多、顾虑愈多。他如果像年轻人一样,像小孩一样,没有烦恼,什么都没有,他活到老,也像小孩一样,不会变,也不会退化。心念在改变人的身体,就是这个道理。“万法唯心”,“一切唯心造”,心是主宰,不但是身的主宰,也是宇宙的主宰。佛常说“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就是心念。
由此可知,心理最健康的是佛菩萨。阿罗汉的心还有病,何况阿罗汉以下的六道凡夫。我们学佛,学什么?恢复心理健康而已!果然恢复心理健康,即是佛门常说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求不老、求不病、求不死,样样都求得到,要懂得求的理论与方法。世间是假的,不是真的。从心地上求,是真的;从外境上求,是假的。外境是自心所变的,你去向它求,岂不是宾、主颠倒,能、所颠倒。一切法从自性中求,一切法都是自性建立的。
譬如日出。明照世间。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
这是以日光作比喻,好像太阳照著一切万物。没有太阳,我们看不见;太阳出来,我们看得非常清楚。此时佛光普照娑婆世界,使六道里的状况,我们都能在佛力加持的时候同时见到。这是见到大千世界。“泥犁”是地狱道,“溪谷”指畜生道,“幽冥”是饿鬼道。这是“所照”;下文水喻“能照”。
犹如劫水弥满世界。
“劫水”是佛所说的大三灾之一。“大三灾”是火灾烧到初禅天,整个小千世界毁灭了;水灾淹没二禅天;风灾摧毁三禅天。三禅天都有灾难,四禅天无此灾难,所以四禅是福天,有大福报,三灾达不到。水、火、风灾都没有,是第四禅天。三禅以下都有灾难,初禅三灾通有;二禅没有火灾,有水灾、风灾;三禅无水、火,只有风灾。此处讲“劫水”是借喻佛光如水光之能照世界义。
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
此句形容佛的光明如同劫水一样,所有一切万物在佛光照耀之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万物的光彩都没有了。因为光彩都被佛光占去。譬如,我们在黑暗的时候,点一支蜡烛很亮;蜡烛在电灯之下显得没有光彩。再明亮的电灯,在白天阳光之下也没有光彩。这是形容佛光的伟大,佛光之不可思议。
彼佛光明。亦复如是。
这两句是合喻。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像前面的比喻一样。其实比喻只能比个仿佛,佛的光明比这个比喻,不知道超胜多少倍!实在没有方法形容,也没有人能说得出来。
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声闻有光,菩萨光明超过声闻。其实一切万物都有光,我们每个人也有光,桌椅板凳,只要是物质都有光(光即今人所谓的磁场波动现象),可惜眼根实在不利,看不到光明。修定的人能看到;练气功的人也看得见你的光明。光明大小,人人不同,光的颜色也不同,所以气功给人治病,主要就是看你的光,晓得你的身体那个部位有毛病。由此可知,身体光明是自性般若之光。因为我们有烦恼、有妄想、有执著,自性光明透不出来。就像太阳,白天都有太阳,阴天下雨,云层很厚,把太阳遮住。我们的业障就是自性外面的云层,使我们的自性光明透不出来。
业障愈重,透出来的光明愈少。凡夫业障比阿罗汉重,所以阿罗汉的光明显得比我们大很多。菩萨的烦恼更轻,菩萨的光又胜过阿罗汉。这些光明,佛都有,可见佛心清净。纵然是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未破,就是他的业障,障碍他的真性,所以透出来的光比不上佛。佛是丝毫的障碍都没有;等觉菩萨还有一品障碍;十地菩萨就有二品无明;九地菩萨还有三品无明,愈往下无明愈多,透出来的光就愈少。理上说光明,一切众生跟佛完全平等,只是每个人的业障不一样,因此透出来的大小不同,颜色不一样。佛透出来的光明是金色的,是一切色中最好的色。显示西方世界的罗汉、菩萨,十方诸佛世界的罗汉、菩萨,在弥陀光明之下,他们的光都不显赫,就像太阳底下点蜡烛一样;显示弥陀的光不可思议。
此会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
此文总结以上一大段。由此可知,佛法讲的感应道交,实在非常快速而显著。感应一定是如理如法的修学。这一部经有这一段经文,“三转法錀”即圆满。佛有示相说,有劝修说,今弥陀与十方世界诸佛菩萨现身为作证明。当时不仅阿难见到。“此会四众”,“四众”依本经记载约有二万余人。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参加法会的听众有两万人。除这些人之外,还有天龙鬼神。与会的六道众生皆得世尊、阿弥陀佛威神的加持,将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看得清清楚楚。
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声闻菩萨。围绕恭敬。
这六句文形容阿弥陀佛的相状。阿弥陀佛坐在莲台上。中间二句形容佛的威德光明相好;又看到阿弥陀佛的弟子们,“声闻菩萨,围绕恭敬”;看到佛在说法,大众在听经。下文再从比喻说,佛的相好庄严,实在无法形容。
譬如须弥山王。出于海面。明现照耀。
“须弥山”是四宝所成的宝山。宝有光明,照耀海面。
清净平正。无有杂秽。及异形类。唯是众宝庄严。圣贤共住。
在此世间实在找不到比喻,来比拟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只好说须弥山。须弥山不在我们地球上,这个地方我们见不到,是释迦佛介绍的。阿罗汉以上的圣者,能见到须弥山。天人知道有须弥山的存在,阿罗汉以上的圣者是亲见此境。因为与会的听众,菩萨、声闻数量很多,佛说这个比喻是大部分听众的现量境界。然而对凡夫来讲就不太适合,因为我们没有见过须弥山,不知道须弥山的伟大,也不知道须弥山的庄严。佛说经的场合、对象不同,我们只看到经典对于须弥山的形容。四王天就住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忉利天在须弥山的顶端,故称为“地居天”。再往上去是“空居天”,境界更不可思议。不要说是佛菩萨的境界,就是六道高级凡夫,色界天跟无色界天的境界,都不是凡夫所能想像,所能思议的。何况西方极乐世界佛菩萨的境界,四土皆是“圣贤共住”,益显奇特殊胜无比庄严。
阿难及诸菩萨众等。皆大欢喜。踊跃作礼。以头著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
末句是佛的名号,全是音译。阿难以及当时与会的大众们见到阿弥陀佛,那个看到不欢喜,那个看到不礼拜?自然是以最敬礼,以头著地,五体投地拜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当然除阿弥陀佛之外,还有十方无量无边诸佛菩萨。一称“阿弥陀佛”,全都称念到了。当时的状况是:
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忧恼。莫不解脱。悉皆慈心作善。欢喜快乐。
这是说佛光对于大众加持的利益。从天人一直到六道众生,此处只讲畜生。“蜎飞蠕动”是畜生道。凡是蒙佛光注照,都得殊胜利益。在佛光注照下,业障消了,所有的痛苦没有了。由此可知,一切疾苦都属于业障。业障消除,痛苦就没有。“一切忧恼,莫不解脱”。心里的忧虑烦恼,蒙佛光注照(佛是以无量真实智慧注照),这些众生也因此破迷开悟,所以他们的一切忧虑烦恼也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就跟诸佛菩萨一样,“慈心作善,欢喜快乐”,法喜充满。真性就是真心,真心也是佛心,佛心就是大慈悲心。对一切众生平等慈悲,所以他才欢喜无量。这是有情众生得到的利益。
钟磬琴瑟。箜篌乐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
这是“天乐供养”。由此可知,佛的威神不但感动有情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无情众生也皆感动。正是说明依报随著正报转,确实在转,我们在此又看到明显的证据。过去李炳南老师讲《阿弥陀经》所说的“空中庄严”,不是有意的,是自然的感应。此地只说天乐,还有一桩事虽然没有说到,但一定是有的,就是西方世界的宝香周遍。此事前面经文谈到。光明遍满,天乐宝香,一切众生接触皆消业障,开智慧,自性的本能,渐渐都恢复。
自性本具的香光无时无处不周遍,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也闻不到?这是我们本身有障碍,障碍了佛的“香光庄严”。这个障碍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佛在《华严》上说,“一切众生,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由此可知,“妄想执著”是我们的病根。病根消除,我们的能力即恢复。不但极乐世界的香光,我们再不会有隔碍,即使十方一切诸佛的清净功德,我们也没有障碍。无障碍才能融成一体,融成一体才能入一真法界,也就是证法身,成就圆满的佛果。这是无比殊胜的功德利益。
诸佛国中。诸天人民。各持花香。来于虚空散作供养。
这是诸天供养,意思是双关的。因为佛的神力,把十方诸佛世界显现让大家看到。看到里面的状况:第一、十方所有世界天人都供养他们的本师,像我们娑婆世界天人供养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供养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的天人也是供养他们的本师药师佛。第二、天人得佛威神加持,过去生中善根成熟。善根不成熟则不见佛,一定要善根成熟,佛的威神加持,使他在这一会中也见到阿弥陀佛,这些天人转过来供养阿弥陀佛。我们在光中都见到这个盛况。
尔时极乐世界。过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以佛威力。如对目前。如净天眼。观一寻地。
“百千俱胝那由他国”就是《阿弥陀经》上讲的“十万亿佛国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以佛威力,如对目前,如净天眼,观一寻地”。大众得佛威神的加持,所看到的“百千俱胝那由他国”,就像面对面一样。“一寻地”是八尺。十尺是一丈。不到一丈远,这么近的距离,还看不清楚吗!在这个境界里,完全显示我们自己的本能,本能确实如此。
今天这个世界虽然不太大,比起佛经里讲的诸佛刹土,我们这个地球太小了。地球虽然不大,我们的能力更小,藉著科学仪器把世界其他地区的景观,用电视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见到,这是用机械的能力。我们看经上说的,不需要机械。本能智慧恢复之后,用不著这些机械,所看的比电视画面真实太多,完全是真实的。此会大众与阿弥陀佛、诸佛如来可以对话。他说话,大众听得清楚;大众说话,佛也听得清楚。也许诸位有问题:我们说话,他懂不懂?要是遇到任何佛菩萨,你跟他说话,他们都懂;他跟我们说话,我们也懂。“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为我们说法,假如有十个不同国家的人,言语都不同,彼此的话都不懂,但是佛说法,我们听佛讲中国话,日本人听佛讲标准日语,所以每一个人听佛讲的,都是自己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佛有这个能力,说真的,我们也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是“本能”,不是学得来的;是“清净、平等、大慈悲心”里自自然然变现出来的,不要作意。自然流露出来的,就契合一切众生的音声,非常奇妙。
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彼”是指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乃至十方诸佛世界的佛菩萨,见到这个地方,也看得清清楚楚。
悉睹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及比丘众。围绕说法。
他们看我们也看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讲经说法,有两万多人在场,他们也看得很清楚。想想,我们现在这一会人数不多,会场大概有两百人,阿弥陀佛有没有看见,诸佛菩萨有没有看见?看得清楚、明白。我们这边说话,他们也听得清楚。可惜我们看不到他,也听不到他的音声;他看得见我们,听得到我们的说话。因此,我们起心动念,所愿所求,诸佛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问题是我们的愿求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真的,佛菩萨欢喜,时节因缘成熟,必定来接引往生。如果我们心地不真,对于这个世间还有牵挂,还有留恋,就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一生佛菩萨不会来接引你,因为你不是真的想去。你对这个世间还有留恋,佛菩萨决定不勉强你。
要真正发心,真诚的依教奉行,修学决不能打折扣,决不可自己欺骗自己。不自欺,就决不会欺人,所以重要的是不欺骗自己。这桩事情非常重要,实在相当难。凡夫自欺,自己并不知道,所以是“愚痴”。要是知道自己欺骗自己,这个人就觉悟了。真正觉悟,能把这些毛病改过来,是真正“修行”,是真实的功夫。
《无量寿经讲记 礼佛现光 第三八》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