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讲记 菩提道场 第十五▪P3

  ..续本文上一页心圆满,愿心具足;四十八愿展开,即是无量的行愿。“明了”。“明”是显明,任何一个人都很容易看得出来;“了”是明了,这是说与慧相应。“坚固”。我们的信、愿、行,也要做到明了、坚固、究竟,还有不往生的道理吗?所以对于净宗法门的理事、性相、因果,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的信心就坚固,智慧明达。“究竟”是不退成佛,度尽法界有情,才是究竟。

  见此宝树,得三种忍。第三种,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是“无生法忍”,地位在七、八、九地。往生者轻而易举,一下就提升到这么高的地位,所以古德赞叹念佛法门。大家读黄老居士的《注解》就知道,隋唐时代大德赞叹此经,是大乘中之大乘(不是普通大乘),是一乘之中的一乘。一乘只有《华严》、《法华》。这是一乘法,一乘中的一乘,这不是普通法门。修学这法门的,皆是不思议的根器,不是普通根器。

  《阿弥陀经》上说得简单,意义还是圆满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话说得很简单。什么是“善根、福德、因缘”?这一部经上讲得透彻。经上说,听到这部经典,闻到佛号,真正生起欢喜心,信受奉行,这个人在过去生中必定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善根、福德太深厚了。没有这样的善根、福德,你怎么劝他,他也不能相信,也不能接受。善根、福德不足。“缘”是你有没有机会遇到。遇到,缘有胜、有不胜。我们的因缘很殊胜!

  在过去遇到《无量寿经》,古代五种译本都艰涩难读。经文不容易读,缘就不胜。宋以后有王龙舒的会集本,文字通畅多了。但是他的会集,有些地方应该取的,他没有取;不应该取的,他取了不少。取舍不当,也不殊胜。清朝早年虽然有彭际清的本子,后有魏默深的本子,印光大师批评很多,也不完美。我们今天得到夏莲居的会集本,缘是无比的殊胜,因缘胜!又得到黄念祖的《注解》,李炳老的《眉注》。《眉注》虽然注得简单,重点都点示出来,这缘是胜中之胜,无比的殊胜。这样殊胜的缘遇到,不能接受,不能信受,问题就出在善根、福德少。善根、福德不是一生培植,是多生多劫培植的,这不是件容易事情。

  所以,知道这些事实的真相,我们才能理解《阿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才知道这样殊胜的法门,这么容易、简单、稳当,一生决定成就,为什么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为什么有很多不认识字的人相信;大学问家、大修行人不相信?念了这本经,这些疑惑都消除,答案就在本经。

  真正彻底开悟的人相信,所以蕅益大师举的例子,如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这些大人物,他们一接触就相信,此是上智。还有一种下愚人,一上一下都能成就。下愚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现前,虽然他很愚笨,他什么都不懂,他能接受,他能老实念佛,念了三年、五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那是什么人?从下愚变到上智,三年功夫得清净心,得一心不乱。如果不得一心不乱,不可能预知时至,不可能自在往生。即使预知时至,有的时候害了病,也晓得那一天走。但是不生病,站著走、坐著走的,决定得一心,由下根变成上上根。由下愚,用这一句佛号变成上上智,这一点都不假。

  也许有人问,上上智为什么不讲经说法?当知讲经说法要有缘。佛不度无缘之人。在现前这地区、这时代,这位菩萨与大家没有缘,他说法没有人听,或者他说法没有人相信,他就走了,走了也是说法。现身说法,让你们大家看这样子,就知道不假。

  像倓虚法师的徒弟郑锡宾居士,本来是做生意的,听了《阿弥陀经》之后,喜欢得不得了,知道生活很苦,人世很苦,一心求生净土。他学会讲《阿弥陀经》,生意不做了,到处去讲经。讲了几年,他预知时至,往生了。《念佛论》记载得很明白。他往生是讲完《阿弥陀经》之后,跟几位朋友讲,他要走了。因为他常常到外面讲经,讲完他当然要回家。他又让同修给他找房子,别人奇怪,既然要走,还找房子干什么?他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怕死在别人家里不方便,想租个房子”。朋友听到了,都欢喜、都不忌讳。“你真的能往生,到我家”;那个又说“到我家”。大家都争抢,要看他怎么往生。后来他就到他朋友家里,临时整理一间房,他在床铺上盘腿一坐,“你们大家念几句佛号送送我”。朋友还说,“你真的能往生,也该作首诗,作首偈子留给我们作纪念”。他说,“不必了,你们看我这样子就是很好的纪念”。念佛不到一刻钟(十五分钟),他就走了。活蹦乱跳的人,一点毛病也没有。这就是上上智慧!

  人家为什么会成就,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要认真反省,认真检讨。人家专心,学讲经专心,念佛专心,求生西方意志专。我们今天念佛胡思乱想,学经还是胡思乱想,一天到晚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这样搞法,你搞一万年,搞无量劫,还是六道轮回,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分。表面上装模作样装得满像,像个老修行,其实里面一塌糊涂。我们要反省!

  所以真正修行人,决定不能干假事,要真干!念念不违背佛菩萨的教训。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要认真去做;经上指出我们那些毛病,我们认真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才是佛弟子。不能含糊笼统,阳奉阴违,口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这就坏了。所以要记住,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西方世界的大众,天眼洞视,天耳彻听,我们这里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所以说,你瞒谁?你只能瞒世间的愚人,玩弄世人可以,瞒不过佛菩萨!这一点要提高警觉。诸佛菩萨看到你,清清楚楚,你能不能往生,心清不清净,他们知道。所以这部经,我劝大家常念,念了会提心吊胆,寒毛直竖。如果念了没有这种情形,那你就是麻木不仁,念也是白念,念了没有用处。念了能真正警觉,真正发心改过自新。

  

  

《无量寿经讲记 菩提道场 第十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