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土里面”,不能生长;种在石头上,也不能生长,他种错了地方。
这是讲到“尊重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一切供养中,你要懂得修、要会修!那一种修行方法得的福报最大、最殊胜?我们希望得到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有没有一个方法让我们修一种,三种果报都得到?有。什么方法?“法布施”。法布施里面一定有财。我们布施一本经书,要花钱才印得出来,这就是财布施。经本里面,佛所讲的教训,这是法。你读了,真正明白了,心开意解,一切忧虑恐怖都离开,无畏布施得到了。所以这是一举三得。
在现代的社会科技发达,不仅仅经本是法布施;录音带,录的是佛经,也是法布施。许多同修想听佛法,因缘不具足。或者居住的环境太远,不能来听,或是因为有特别的事故,没有办法来听。我们现场讲经,都有录音带。录音带就是有声的经本—念诵的、讲解的。我们买录音带,制作读经讲经的录音带,这是财布施。录音带里面内容是法布施。他听了心开意解,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这是无畏布施。做录音带,做录影带,都属于法布施。这样的“尊重供养”,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
讲到供养,还有没有更殊胜的?有!什么是第一殊胜?“培养弘法人才”。如果没有弘法人才,这一代讲经的人过世,后继无人。所以,这是第一桩大事。最殊胜的,就是发心来护持年轻的一代僧才。学讲经,不容易,基本的条件是修行。要有真正的德行,有修持,才能相应,所谓解行相应。如果没有修持,单单解,没有行的功力在里面,所讲的不相应。因为他必然是道听途说,听别人讲的,看注解里面讲的,这个不行!与自性不相应,与大众根机不相应。我说一个比喻,大家就明了。
譬如一个医生(不高明的蒙古大夫),他要替人看病。他不会看,听说你有什么病,找了些药方,这儿抄一点,那儿再抄一点。抄完之后,你来看病,他假装看,然后把药方给你吃。如果你很幸运,吃了还没有什么大妨碍,病不能治好。如果你不幸的话,一吃就吃死。真正高明的医生,事先没有药方,给你诊断,对症下药。
讲经说法亦复如是。必须自己有真正修学的功夫,与自性相应,与众生的根机相应。所谓“上契诸佛所证之理”,就是与自性相应。“下契众生可度之机”,应机说法,这是根本的条件。所以,著重在修持。没有真正修持的功夫,学不会,学一辈子也学不会。所学的就是我刚才讲的那样,那个程度,不能给人治病,治一个死一个。李老师从前讲的一个笑话,死堕十九层地狱。
他说,从前有一个医生替人治病,看一个死一个,死了不少人。后来阎罗王把他抓去,判他入十八层地狱。他还辩护,“不是我的错!我没有存心害人,不过是药用错而已,我不是有心的,怎么会判我这么重,下十八层地狱。”他很不服气,跳脚。这一跳,底下就有人叫:“老兄,你不要跳!你这一跳,灰尘都落到我头上来了。”他一想,我是十八层,难道底下还有十九层?他问,“你是多少层?”“我十九层。”“你老兄干什么的?”“我是教书的。”教书误人子弟,堕十九层地狱。下面还有一层,是讲经讲错的。所以,讲经说法相当不容易!
所以要晓得,护持培养弘法人才,功德非常大。今天佛法不兴盛,大家都晓得。不兴盛的原因在那里?就是缺乏弘法的人才。培养弘法人才,实在不容易,最难的就是不受外界的诱惑。这一点就难。名闻利养,稍微一诱惑,他就动心,这就完了。现在要找一个年轻人,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动心,到那里去找?亿万人当中,难得一、二。不容易!的确唯有求诸佛菩萨再来。如果不是诸佛菩萨再来,没有法子。这些事实,我们都要晓得,然后才知道怎么样修尊重供养,你心里自然有分寸。
“未曾间断”。第一个是心愿不间断,念念护持正法,拥护正法,培育僧才,续佛慧命,心愿不能间断。第二个是事相上不能间断。有这个机缘,我们努力去做;没有这个机缘,遇不到这样的人,遇不到这样的事,我们心愿不间断。等到有缘遇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我们要尽心尽力帮助他。帮助要有智慧;不能用感情。换言之,要慢慢观察,他会不会变。现在会不会变?将来会不会变?要注意这一点。如何防范他不变,那就更是智慧。所以,大家不要有错误的观念,一看到出家人,以为都是圣人。好像出家了都不会犯过错,这是很大的错误观念。
出家人也是人,心里有贪、嗔、痴、慢,也会争权夺利,与世间人没有两样,不是圣人。你的态度要客观,对于出家人就有很大的利益,不至于感情用事。出家人没有钱的时候,道心很坚固,不打妄想。钱多了,妄想就来,就堕落了。没有名的时候,心很定。名闻利养都没有,心就很安定在道上。一有名闻利养,就变质,就堕落,就完了。所以看到经文上说,我要赶快去修尊重供养。一尊重恭敬,一供养,名利都来,这个出家人就往下堕落。明明修得很好,一下子就堕到三途,堕到地狱去。是谁送他去的?是你好心把他送下去的,这还得了吗!
我在国外讲经常常讲,年轻的出家人为什么堕落?都是居士们害了他。虽然你们口里讲护法,而实际做的是灭法,那里是护法?你们将来还要往生,绝对往生三恶道,不是西方极乐世界。要谨慎,要小心。
今天,佛教缺乏的是一个良好的制度;没有制度,是人治。人治很危险,遇到一位真正善知识,循规蹈矩,还像个样子。这位善知识一不在,就完了。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看得很多。如何能从人治变成法治?我们要认真去多想一想,要努力去做。
居士要正信,像本经前面讲“贤护等十六正士”。你的确贤护,你要护持正法,在家居士要有这个责任。从前佛陀在世的时候,制度很好,道场都是在家居士的。像大家所熟知的祇树给孤独园,财产是给孤独长者的。他有没有捐赠给释迦牟尼佛?没有。如果捐赠给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接受,他就还俗,回家了。他不再是出家身分,他有家。产权还是给孤独长者的,是给孤独长者的处所,礼请释迦牟尼佛住在这里弘法利生。这是供养,而不是把场所的主权交给他。
他在这里弘法利生,他教得很好,我们希望他再多住几年。他讲得不好,请他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好!这样每一个出家人,都很自爱。因为必须要修德,要求学问。如果没有德行,没有学问,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没有人请你!这个方法是对的。决定不能把房地道场捐给出家人,这会害死他。我们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从自己本身做起。所以, ,我们这几个道场的董事会里面都是居士。
所以,居士一定要正信,要护法。出家人在这个道场,居住的期限是一年。这一年你修得好,你的品德学问都认真修学,到明年我们请你再住一年;修得很好,再住一年,就一年一年住下去。你修得不好,住满一年,请你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子,逼得出家人一定要谨慎,真正用功努力,不能懈怠。你懈怠,董事会居士们看到,一年期满请你走路,这里不要你。你有修有德,希望你年年再住。为什么不让你长期住?长期,毛病就生。只给你一年期限,绝对不给你一年以上。我们用这个方法,使你用功。你的衣、食、住、行四事供养,董事会负责任,你不需要管。一切事务不要管,钱财不要管,那是董事会的事。董事会护法、护持你,生活方面样样都照顾到。你修学要是不如法,到期就请你走。
所以,道场住两种人:一种是真正修行人;一种是真发心学弘法讲经的人。不能讲经说法,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们也供养你,也成就你,那也了不起。如果天天打妄想,搞是非,就请你到别的地方去,我们这个地方不能容纳你。从我们本身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制度。这边也有不少同修,在这里剃度跟我出家。这个道场,我不能给他们。给他们就变子孙庙,上对不起诸佛菩萨,下对不起四众弟子。我们要护持正法。
所以古人常讲,“只怕没有道,不怕没有庙”。道比庙要紧。庙可以不要,只要有道,天下那一个寺庙都欢迎,求都求不来。道要紧!所以既然出家,就要一心向道,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舍得干干净净。董事会里的成员是我选的。我选董事只有一个条件。说实在话,他相信不相信佛,我都不考虑,我觉得那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深信因果”。因为他真正相信因果报应,他考虑事情就很谨慎,所以我选择董事,这一条是列入第一—深信因果。真正不要钱,不要名闻利养,深信因果的人,请他们出来护持道场。这个方法如果做得有效果,做得好,希望将来能推广,别的道场也跟这个道场模式来做。这样,正法逐渐逐渐就恢复。这些都属于“尊重供养,未曾间断”,所以这两句意义极深、极广。
“如是功德,说不能尽”。我想同修们能体会这一句,功德无量无边。从纵的方面来说,功德确实超越世间,尽未来际,简单来说,就是它的影响力。横的方面来讲,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确实不能尽。在今天,佛法极需要的是立法、守法,认真的修行。在本宗,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出家,尽可能走弘法利生的道路。在家同修要尽全力来拥护正法道场;要等这些年轻的法师个个都能讲经,讲的人愈多,我们就发展愈多的讲堂。现在都还没有能力讲,不能讲,就不要想这些事。有几个能讲,可以到处巡回去讲,我们就在各个地方建讲堂。这是第二步,先将第一个步骤做圆满。
同修供养我的,我就是发展制作录音带、经书、录影带普遍流通,这在国外弘法是第一需要。因为讲经,他未必有时间来听;广播电台,他时间不对。录音带放在车上,录影带摆在家里,随时随地可以看,可以听。打开电视机,就读经。即使眼睛不好,那么大的字,他也看得很清楚。所以,不要打开经本,就在电视萤幕上看经文,跟著念。有这么一套,我就配国语发音的、台语的、广东话、客家话的,普遍到全世界,这样我们的华侨得到的利…
《无量寿经讲记 积功累德 第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