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讲记 法藏因地 第四▪P11

  ..续本文上一页赖耶识里种下种子。没度的,给他种种子,种子种下去了,将来总有一天遇到缘,种子成熟,他就会入佛门。所以,在台湾佛种非常普遍,我们看到很欢喜。外道,甚至于妖魔鬼怪也会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就晓得“阿弥陀佛”的种子种下去了。现在是妖魔鬼怪,过几个阿僧祇劫,他会变成菩萨,他也念佛往生净土。现在他迷得太重,不能回头。不能回头的人,给他种种子。

  “已度之者使成佛”。已度是指善根成熟,就像佛在本经所讲的,他在无量劫前久种善根,今天善根成熟,他听到这个法门,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生欢喜心,深信不疑,听说西方极乐世界,恨不得赶快去往生。这样的人就是他成佛的机缘成熟,我们一定要帮助他,加强他信心、愿心,持名念佛不间断,他这一生决定成就。

  这一本《无量寿经》,就是佛发给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本经书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护照,现在大家人手一册,都拿到了。虽然拿到,是不是你自己的?也许把别人护照拿在手上,自己不管用,那就没有法子,所以得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这就是要问,你有没有依照经典教训去做。把它念得很熟,都做到了,就是你的保证护照,你这一生决定往生。我一点都不怀疑,经本拿到,天天也念,念了不能照做,你只是种善根,这一生你不能往生。换句话说,你这一生不能成佛;这是要注意的。

  如果我们过去生中的善根还差一点,差在那里?我现在求往生的心还不切,对这个世间还很留恋,就是你的善根还差一点。差一点,要想这一生往生,不是办不到的,这一生努力是可以补救的。勇猛精进可以补足过去生中善根、福德之不足,能补得上。就像了凡居士见到云谷禅师之后,他真的断恶修善,勇猛精进,把自己的命运改变了。他命里寿命很短,只有五十三岁,却活了七十多岁,寿命延长;命里没有功名,以后中了进士。这都是这一生自己修得来的,不是过去生中修的。我们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这个道理。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差一点,不要紧,我们现在努力来培养善根,培养福德。善根的培养就是多研究,多读诵,多理解,多放下。因为你研究、读诵、理解,可以增加你的信心,破疑生信。放下身心世界,放下六道十界,即是多福德,往生不退成佛的障缘都消除尽了。

  真实的信心建立了,《金刚经》上说得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就是本经讲的“真实之际”,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怕的是你信心不清净,不清净就是夹杂,夹杂就是怀疑。果然信心清净,丝毫怀疑都没有,西方净土这一生不难取得。所以,研经、讲解、讨论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信心清净,然后才生真实的愿力、强烈求生的愿望,你这一声佛号自然就不会中断,因为愿力在推动你。我这一生就一个目标,想见阿弥陀佛,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怎么去?经上教我们“执持名号”就可以去,这名号你还会放松吗?不可能放松了。只要抓到这句名号,其他的都可以舍掉,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样也带不去,一样都没有用处。这是给诸位说真实话。世间万事万法没用,所以你的信心不清净不行。这就是用一切善巧方便,来补足我们的善根福德。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法藏比丘在发愿中说出这两句话,是他自己的坚定愿心,主要的意义在劝勉我们觉悟。供养是修福,特别是供养圣贤。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是圣人,供养多少?不是一尊、两尊,供养像恒河沙那么多。印度有一条大河,叫恒河,恒河沙像面粉,非常细。恒河比中国长江还要长,你想想那条恒河里有多少沙?像恒河沙那么多的诸佛菩萨,都来接受你供养,这个福报太大了。可是诸位要晓得,这么大的福报,你只能在三善道,人间、天上去享福,出不了三界。福享尽了,还是要轮回,还是要堕三恶道,这就太可怕。所以,法藏比丘在此地告诉我们“不如坚勇求正觉”。坚定的信心,勇猛精进求生净土。

  这两句话很要紧,希望诸位同修把它念熟,常常提醒自己,修福不如念佛,不如求生净土。现在在中国、在外国学佛的同修著重在修福的占绝大多数,他修福的目的在求发财、求升官、求家里人平安。心量那么小,自私自利,诸位想想,能求得到吗?我不相信。假如我是佛菩萨,你这样来求我,我会拒绝的,你的供养我不会接受的。为什么?心量太小了,自私自利,我怎么能接受你?我要接受你,保佑你,那我变成接受你的贿赂。这是向佛菩萨行贿,你想想看,佛菩萨会不会接受你的贿赂。这是迷信,大错特错。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要依照上面方法去求,你常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那就有求必应。这样做,求成佛都能求得到,这是所求里最难、最不容易的,都能求得到,何况成佛以外的,简直是鸡毛蒜皮,那有求不到的。所以,求要合理、要合法,如理如法的求,真的是有求必应。所求的不合理、不合法,用贿赂的心去求,错了。实在讲,这是很大的罪业。把佛菩萨看成贪官污吏,你想想看,这个罪过还得了!起这种心念就造很重的罪业,那里还能求得到。所以他求,得的是灾祸,得不到福。佛法实在合情合理,只要我们冷静想一想就知道,佛法没有丝毫的迷信,佛法是破迷开悟,是理性的。

  从我们自身做起,希望一切众生究竟成佛,这样的心愿就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我们将这第一殊胜成佛的法门,普遍的介绍给大家,推荐给大家,这种作法是与佛同行同德。果然与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那有不往生的道理?往生就是一生成佛,这个意义,我们要了解,我们要清楚。这两句,上一句供众是别行,下一句求正觉是指往生。用引伸的意思来说,前一句是学其他的法门。因为供养里,《普贤菩萨行愿品》讲“广修供养”,告诉我们财供养不如法供养;法供养说了七条,第一条就是依教修行供养,所以修学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供养恒沙诸佛菩萨。换句话说,修学无量无边的法门,不如用坚定的信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意思就说得更清楚。

  实在讲,末法时期,尤其是我们现代社会,佛说整个世界是五浊恶世,浊恶到了极处!有史以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浊恶。浊是染污。心里的染污、精神的染污、思想的染污,以及见解的染污都到了极处;自古以来中国、外国没有的。环境的染污,现在大家知道了;心里染污,发现的人还不多。心地、精神、思想、见解的染污,远远超过环境染污,这个不得了!除念佛法门之外,没有任何法门能得度,只有这句佛号,可以把这些染污的毒素洗得干干净净。其他的方法都不行,诵经、拜忏、止观、禅定、持咒,都没有办法把这些染污洗刷干净,唯独这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我特别跟诸位强调名号功德。你必须把《无量寿经》、《要解》、《疏钞演义》念透了,你才知道这句名号功德真正不可思议。所有一切法门都失效,这句名号还有效。好像一个人害重病,什么药都医不好,这一付药还可以起死回生,就是一句名号。所以,你要认清楚它,要懂得如何去念,念的秘诀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净念相继”。“净”就是不夹杂,“相继”就是不间断。佛念断了,妄想又起来,夹杂是功夫不纯。念佛掺杂著妄想,功夫不会得力。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

  这八句是法藏发大愿求成佛。摄佛净土是一切愿的总归,也是四十八愿的核心。古德常讲,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第一句愿文里就显示出来。

  “愿当安住三摩地”,三摩地就是念佛三昧,这是法藏比丘自住的,当然他教给我们,就是他自己所愿、所学、所证。法藏现在在西方成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住在那里?阿弥陀佛住“念佛三昧”。如果有人问你,阿弥陀佛住在那里?说阿弥陀佛住在西方极乐世界,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住念佛三昧就完全正确。唯有住念佛三昧,心地才放光明,是无量的光明,而且是恒放。这一句是光摄不舍,以光明摄受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也是寂而常照的意思,都是我们要学习的。

  “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这两句就是他所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有感,自性现相而应。西方极乐世界是感应而成的,我们这世界也不例外,是众生善恶业所感,十方世界都是这么来的。

  西方极乐世界是弥陀清净大愿所感,也是往生到那个地方所有的众生净业所感,是这样的世界。为什么他那个世界好,我们这个世界不好,要知道原因,然后我们就能相信西方世界的殊胜。理愈明,信心愈坚固,信心愈清净,就没有怀疑。这样我们修学,现前、当来的利益就非常显著,不但将来,现在就得利益。我在讲席中常讲,个人一生的幸福,家庭的美满、事业的顺利,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是现前可以得到的利益,将来往生不退成佛,也是能得到的究竟利益。

  “殊胜庄严无等伦”,说明极乐世界的状况。这里经文只有两句,形容得非常恰当。西方极乐世界之殊胜庄严,是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不能比的。“伦”是同类。“无等伦”是没有像他这个样子的。他建立这样庄严的世界,不是为他个人享受,他提供十方世界真正觉悟的众生,到那个地方去修学。换句话说,提供一个修学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一切障缘都没有。在那里修行,师资、资具没有一样不圆满,在那里学习没有丝毫欠缺,所以决定一生成佛。弥陀对一切众生的恩德于此可见。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这两句明显的告诉我们,他接引的对象,成就的对象,就是六道众生。六道众生最苦,声闻、缘觉、菩萨虽然也有苦,不像六道这么严重。愈是苦难的众生,在度脱顺序上愈要排在第一优先,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

《无量寿经讲记 法藏因地 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