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一切诸佛都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念诸佛,佛佛相念!他想,今天佛现此瑞相,一定是在念佛;不念佛,佛的相不会这么好。但是,不晓得世尊今天是念过去佛,念现在佛,还是念未来佛?如果念现在佛,娑婆世界只有一尊佛,当然是念他方世界的佛。所以,问话里就很清楚、很明白的说,“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何故威神显耀”。“威”是威德,“神”是神通,就是我们世间人没有办法想像的。今天佛所现的色相、光明,我们没有法子想像。“显”是明显,“耀”是光耀,这都是形容佛的瑞相光明。“光瑞”,佛放光,他的瑞相“殊妙乃尔”。“殊”是殊胜;“妙”是微妙。像现前这个样子,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愿为宣说”,不但是阿难的愿,与会大众都有这个愿望,希望佛给我们说,今天为什么会现如此妙相。这一段是阿难的启请。在“教起因缘”上来讲有两重:首先是世尊放光现瑞;接著阿难启请。
慈舟大师将本经的序分就说到此,下面慈老就判作正宗分。但是黄念祖居士的看法不一样,黄老居士把这一品判作别序,第四品“法藏因地”才判入正宗。这就是每个人的看法不相同,我们知道就好。他们都有理由,都讲得通。慈老的科判,我们已经印出来了,他是根据最初的版本。我们现在用的是修订本。慈老科判里最初会集的是三十七品,后来夏老居士不断的修订,最后定本是我们现在所读的四十八品。可能老居士最初会集是想三十七道品,分为三十七品;到最后想想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还是四十八品圆满,与弥陀本愿相应。所以,重新分科,内容大致上差不多。从慈老的科判,能看到第一次印出本子的面貌。
于是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
这是发起序的第二段。这一部经的发起因缘特别殊胜,是世尊在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里没有过的。先是世尊放光现瑞,接著阿难提出请教。这段文是释迦牟尼佛答覆阿难尊者的启请。经文开端,世尊先赞叹他请经的功德不可思议,这里有很深的义趣,值得我们注意。
“善哉善哉”,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你问得太好了,问得太好了!”说了两次,当然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称机”,就是时节因缘到了。这因缘非常难得,所以不同于四十九年的一切法会,是众生成佛的机缘到了。佛要教给我们当生成佛的法门,比《华严》、《法华》还要殊胜,真正是无比殊胜。第二个善哉是“畅佛的本怀”。佛度众生,目的就是希望众生赶快成佛。佛绝对不愿意看到你成阿罗汉、成菩萨,那不是佛真正的意思;佛真正的意思是希望你快快成佛。成佛的法门只有这一门。《华严经》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才成佛的。由此可知,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决定不能一生成佛。特别在华严会上,我们看到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大乘佛法里是普遍被大家尊敬的两位等觉菩萨,他们尚且发愿求生净土。为什么?只有一个原因—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果不是为这个原因,就没有理由求生西方,这就显示念佛法门的殊胜。“一生成佛”还不是最殊胜的,最殊胜是“一生平等成佛”,这就超过《华严》。《华严》一生成佛不平等,不是法身大士就没资格。这部经说的是平等成佛法门,所以远在《华严》、《法华》之上,不仅是净宗第一经,真正是如来四十九年所说的第一经,故特别赞叹“善哉善哉”。接著就说请经的功德。如果不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出来,这种功德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想得到。
“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哀愍”就是怜悯的意思。众生在六道轮回太苦了!六道轮回之苦是真正觉悟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人生苦,三恶道更苦。人生短暂好比石火电光,像闪电一样,一刹那就过去了,可是有几个人在这一生中觉悟。真正觉悟,看清楚人生在世一无所得,什么都得不到。你以为你所得到的,那真是迷惑颠倒,实在没有一样东西能得到,没有一样是真实的。《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确确实实是梦幻泡影,几个人真正觉悟?实在讲,这还不是真正可怕,可怕的是三途—地狱、饿鬼、畜生,其苦无比,时劫很长。堕落到三途很容易,出来不容易,佛在大小乘经典里说得很详细。只有这部经教我们发愿求生净土,是真实的利益。其他一切经不是不好,而是我们一生做不到,一生修学不能成就。换句话说,即使非常认真,用功精进修学,也不过是人天两道而已,没有办法超越轮回。必须超越轮回才是真正的利益,真实的功德。所以,阿难今天问一切众生平等成佛的法门,那真是“利乐诸众生故”。这个利乐跟其他经上讲“利乐”,意思有浅深差别。这是真实的利益,是永恒的快乐,是究竟离苦得乐。
“能问如是微妙之意”,这真是慈悲之极,也是智慧到极处,不是真正的慈悲、真实的智慧,是问不出来的。这是赞叹能问。阿难尊者是以大智慧、大慈悲,怜悯一切众生,来请示这个法门。
下面赞叹他问的功德:你今天这一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对上是供养,阿罗汉、辟支佛都是证果的圣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如果真正遇到辟支佛,你供养他一钵饭,能得多生多劫不贫穷的果报。经上说,迦叶尊者在无量劫之前,就曾经供养一位辟支佛,因此得到九十亿劫不受贫穷的果报。这里是假设的话,胜过供养多少阿罗汉、辟支佛?一天下!
“一天下”究竟是多少?佛在《华严》上告诉我们:一个单位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的四方就叫“四天下”,一天下就是一方。一方太大太大!太阳系在须弥山的南方,所以叫南洲。这一方不只一个太阳系。黄念祖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后面告诉我们:从前他以为佛经上讲的大千世界大概是银河系,单位世界大概是我们的太阳系;现在想想不对,单位世界比太阳系还要大,可能就是一个银河系。银河系如果是单位世界,那小千世界就有一千个银河系;大千世界就有一百亿个银河系。这样的大宇宙,今天的天文学家还没有观察到,宇宙之大真是无量无边。至于单位世界的中心,他的说法跟民国初年阮印长居士的说法仿佛。阮印长也是个了不起的才子,他有一部书《造化通》在台湾流通。他看法也是这样的,认为现在天文学家发现的黑洞,可能就是佛经上讲的“须弥山”,是一个单位宇宙的中心。照这样算法,南洲的星球就太多了。这么多星球里所有的众生称“一天下”,假使这些众生都证得阿罗汉,都证辟支佛果,而你同时供养这么多圣人,所得的福德真的没法子计算。
以下说布施。布施是上对下说的。不只布施一天,是“布施累劫”。布施的对象是“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累劫布施六道众生,诸位想想,这个福德多大!没法子计算的。阿难今天发问的功德,超过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超过布施累劫六道众生,超过“百千万倍”。这是“请法”,这一问,就问出这么大的功德。如果不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明,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有这么大的功德。
诸位同修特别注意这段经文,它的含义很深。我们今天读诵经典,把这部经典介绍给别人,功德也跟阿难请法没有两样。我们想修功德到那里修?有什么能力修功德?你看看这段经文就会了,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福田。
何以故。
为什么这样一问会得到这么大的功德?
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
功德之大的道理在此。“当来”就是将来。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的时候起,所有听众包括我们在内,都是“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包括六道众生。一切众生都因信、愿、念佛,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这才是真正的“度脱”。不像其他法门,把你从地狱道超生到饿鬼道,也是度脱。脱离地狱道生到鬼道,鬼比地狱好一点;再从鬼道超生到畜生道,也算度脱。实在讲,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所以那种度脱不是究竟的度脱。我们今天诵经超度,以为可以超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我们一厢情愿。可不可能?不可能!你有多大的力量,怎么晓得不可能?
台湾流行拜《梁皇忏》。《梁皇忏》可以把一个亡人超生到忉利天,当时是宝志公主持的。宝志公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观音菩萨化身来主持超度法会,也不过把梁武帝的皇后超度到忉利天而已,再往上去,观音菩萨也没有能力。这样一位真正的圣贤僧,只能做到这样,何况迷惑颠倒的凡夫僧。我们有什么能力超度一个亡人?实在是没能力。这些事实都要冷静的想想。主持超度的人要有道德及修持的功夫,才能产生效果。
倓老法师的《影尘回忆录》中,有一段八载寒窗读《楞严》的故事。法师的一个同参好友,《楞严经》念得熟透,有几个冤家债主来找他,求他超度。平常为什么他们不来求他?因为他还没有能力,求也没有用处。现在他读《楞严经》有一点功夫,知道他有能力超度,便来求他帮忙。他的冤家债主,其中两个因为与他有财务纠纷打官司,他打赢了,而那两个人官司输了之后,上吊死了。他后来很后悔,不应该为些钱财而送了两条人命。现在看到这两个人来求他超度,当然很欢喜。他点头答应,就看到鬼魂踩著他的膝盖、肩膀,升天了,什么仪式都没有。接著又来了两个,是他从前的太太带了一个小孩,她们早已过世,也是这样来求超度。自己修行真正有功夫时,仪式不重要。
今天中午祥云法师到这儿来,谈到有一位同参道友来找他,也是闲谈的时候谈到家亲眷属。那个同修说,“多儿多女多冤家”,是冤家债主;“一儿一女一枝花”,一个很疼爱,多了就变成冤家;“无儿无女活菩萨”。我在香港看到寿冶老和尚的大殿上对联,很有味道,上联“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冤冤相报”;下联“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
《无量寿经讲记 大教缘起 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