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二卷▪P2

  ..续本文上一页,乃至于身识,这个前五识成就所作的智慧的作用。“转第六识”,第六就是意识,我们现在把它当作心,实际上还有个妄心,把它一转变,变成“妙观察智”。因为这个第六意识,善于分别,它一转变就变成妙观察。第七识,它是一种执著,所以说我执、法执,它这个执著能力最大,现在把它一转变,它不执著了,不执著人我,也不执著法我,这就变成“平等性智”了。有执著,就不平等,所以有第七识的存在,决定没有平等心。“转第七识”,才有真正的平等性智,平等心现前了。“转第八为大圆镜智”,这个大圆镜是比喻。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前面我们所画的两个圈圈,这个见相同源的这个大圆,这个叫根本识。大圆镜是比喻,大是比喻大无边,因为它含藏无量无边一切法。圆是圆满。这个镜好像一面镜子一样,无所不照啊!

  那么在修行功夫上来讲,这个断障转识,佛在一般经里头给我们说,有“五十二个位次”,就是阶层,一层一层的。时间上讲,要“三僧祇劫”,所谓是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把这个问题来断除。

  那么由此可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佛说的虽然是容易,可是诸位要晓得,真正能够理解,实在是不容易。理解之后,又能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更不容易。照这个方法来修行,能够保持著不退转,一直达到转识成智的目标,那就更难了。

  因此,在整个佛法上来说,一般接触过佛学的高等知识分子,对于佛法可以说无不羡慕;虽然羡慕,他也怀著恐惧,认为什么呢?“理”实在太好了,太圆满了,但是做不到。正如古人所谓望洋兴叹啊!这一般接触佛法的这一些聪明才智之人也是望著佛法而兴叹啊!

  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这一个时代,确确实实是不容易断惑转智,为什么呢?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无论是我们所学习的,我们所见闻的,无不是增长二执、无不是增长见闻。诸位要晓得,增长见闻就是增长所知障,你要断所知障,天天所知障在增长,怎么能断得了?在这个社会上,天天是增长欲望。增长欲望,就是增长贪嗔痴,那是增长烦恼障。你看,这个二障要断,却天天在增长。所以佛法的修学,就成了一种很大很大的障碍。

  可是八万四千法门,无论是那一个法门,如果说不断二障,不转识成智,而能成佛作祖者,无有是处啊!没有这个事情、没有这个道理。这样看起来,我们还会有成就的希望?那么要成就,除非只有这么一个法门—特别法门,特别在那里呢?特别在不要断烦恼,不必转识成智,就成就了,这个太奇怪了!这简直叫人不可能相信,因此这个特别法门也叫做难信之法。如果没有这个法门,我们这个时代众生学佛,绝不会有成就。而佛给我们开了这个法门,末法时期的众生才有得度的机缘,真正是得到了一线光明。

  特别法门里面,我今天要给诸位说的,一个是事,一个是理,理事都特别。这个特别法门,就是佛法里面的“净土宗”,“持名念佛”,”先跟诸位讲“净土之事”。当然在此地不能够详细介绍,详细的介绍,我们要到经文里面跟诸位再细细地来研究讨论。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依报,就是生活环境。那一边黄金为地,黄金为地是怎么说呢?这个意思就是讲,这个马路路面,我们今天地球上造的高级公路,这些道路用柏油铺的,柏油所铺的这个路,我们觉得这很不错。西方极乐世界铺道路地面,就像我们这边用柏油,他那边是用黄金;诸位想想这个世界多么地富足。

  金地,金地是指道路,七宝行树、七重栏楯、七宝楼阁、七宝莲池、八功德水,那么在这个里面,经里面所看到的都是七。所以有的时候,有同修来给我讲,他说家家门口都是七宝、七重行树、七重栏楯、七宝楼阁,那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好看?那么诸位要晓得,经典里面所讲的七,不是代表数字,而是代表圆满。

  所谓圆满的意思,就是随心所欲。我希望我院子里面有什么花,有什么树,这个院子里自然就有这个花,就有这个树。喜欢有多少棵就有多少棵,喜欢怎么排列就怎么排列,一切随心所欲,这个就叫做七。与华严经的“十”样,它是表法的,不是数字。

  “七”是表法,在我们东方所谓四方,上下再加上当中,这个叫作七,七是很圆满。华严经里面十,从一到十是个圆满的数字。所以弥陀经讲这个七字,跟华严经讲这个十字,是同样的一个意思。所以这个“金地”、“宝树”、“栏楯”、“楼阁”、“莲池”、“八功德水”,这是我们讲的生活环境里头,举一个简单例子,“烦恼”障“尽”了。那个世界好,好在此地呀!你生到那个地方,这么好的环境。在我们世界,我们讲美国很富足,美国有没有穷人?但是诸位要晓得,美国那个穷人家里面都还铺著地毯,由此可知,他们的生活水准之高。

  西方极乐世界,那一家道路不是黄金呢?那一家不是七宝行树、七重栏楯、七宝楼阁呢?那么由此可知,在十方世界里面,生活环境,水准最高的,的确要算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它的生活水准之高,家家富足,人人富足,没有烦恼。换句话说,物质上的所需要的,他没有缺乏。不会像我们这个世界为衣食而操心,每一天忙著生活。西方极乐世界不必,所以到了那个地方去,他因为没有烦恼障,烦恼自然断掉了,不断自然就断掉了。

  那么再讲所知障,第二个“说法”,这个就是讲教育。这是生活,这是教育。教育在人的身上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中国古人早就说过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这个教学的重要。我们要建立一个国家,要统治那些老百姓,在政治设施上,什么最重呢?教育最重要。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例外,阿弥陀佛也晓得教育重要。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统治,是用教学来统治,而且是“六尘说法”,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都说法,不必要人讲。你眼见色,开悟了,一见色开悟了。耳听音声,一听又开悟了。吃饭又尝味道,开悟了。你看,无所不觉,无所不知。它这个世界本身,这个是了不起。我们今天这个教学,无可奈何,在今天我们的科学发展,利用电视,已经觉得很进步了;要比起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那我们差得太远太远了。

  还有一桩事情,“清旦供佛”经里面所说的,每一天早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好像我们这里出去参加一个晨跑,或者是早操,有益于身心的健康。那么极乐世界这些大众,他们早晨也有这个习惯,早晨出去散散步,可是他们是有目标的,他到那里去呢?早晨带著花,带著天花去供养佛去。不是供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自己家里的佛,这个本世界的佛,那不必说了。他供养他方世界的佛,供养多少呢?经上讲的十万亿。那么诸位想一想,一个大千世界只有一尊佛,他要供养十万亿佛,岂不是每一天早晨出去转一圈,就已经经历了十万亿个大千世界了。假如说一个大千世界,是一个银河系;那么诸位要知道,他早晨出去玩一玩,就已经经历了十万亿个银河系了,真正不可思议!我们今天最进步的太空火箭,从地球射到月亮,这个距离是很近很近,还要几十个小时。人家只一个早晨,已经游历了十万亿个银河系;回来的时候,什么时候?吃早饭的时候。他去供养佛,那么诸位要知道,见到佛,佛一定给他说法。不要说多,一尊佛给他说一句,他这个每天早晨出去逛这么一圈,已经听了十万亿句的佛法了,你们想想,他怎么能不开悟呢?供佛,是有福,佛是最大的福田,种福啊!闻法是开智慧,每天早晨出去游历一番,已经是福慧双修,那就不必再谈别的了。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环境,怎么可能有所知障呢?所知障尽了,断掉了。你看刚才跟诸位说了,通途修行的原理是要断二障;到极乐世界,二障不断自然断掉了。

  那么再讲“正报”,正报是讲的身体,“光寿无量,一生补处”。“光”是光明,我们今天讲光彩,某一个人光彩、风度、智慧。“寿”是讲寿命,健康无量。因此阿弥陀佛,古人把它翻成无量光佛、无量寿佛。佛光寿无量,在那个地方所有的众生,每一个人无不是与佛一样的光寿无量。不像我们这个世界,生命很短促;长寿的也不过一百多岁,寿命短的,古人所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样短促的寿命,要想成就一桩事情不容易。譬如我们前面讲的断惑,转识成智,要经历五十二个位次,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在极乐世界人看起来呢,这是小事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寿命是无量寿。我们就把这个无量当作一个数目字来看,这个印度数目字里头,这个数字单位里头有“无量”这个单位。无量是多少数字呢?阿僧祇个阿僧祇,是阿僧祇乘阿僧祇,叫一个无量。我们不要讲太多了,就说一个无量吧!那么他的寿命是阿僧祇个阿僧祇,那三阿僧祇算个什么呢?好比我们人间寿命百岁,而这个事情多少时候可以完成呢?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人活一百岁的寿命,那三个小时,它算什么?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人看三阿僧祇劫,就像我们看三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一样。这个是大自在啊!所以诸位要求长生不老,到那里去啊?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才长生不老啊!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办法,做不到啊!

  那么说到成就,则一生补处。一生他就完成了,补处是什么,是等觉菩萨,补是后补,补处,后补佛啊!换一句话说,他一生成佛了,虽然成佛,他不在佛位,必须等别的佛他退休了,他去做后补去。像这个现在弥勒菩萨,他在兜率天作为后补佛,释迦牟尼佛这个法运终了之后,那么他来补缺。底下的时候,他到我们这个世界来示现成佛。这个事情,这是从凡夫地修行修到等觉菩萨,一生完成,在任何一个世界都不可能,唯有在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完成,所以他变易生死尽了。这是讲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正报之殊胜。

  那么再说我们“往生”,刚才讲了,破两种执著,断烦恼障,断所知障,都是我们办不到的。两种障不断,叫带业,“带业”…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二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