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都能发起清净的信心,劝导他们修学觉悟的行为,进而修学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求愿往生极乐。
这些菩萨即使示现到他方世界教化众生,也不受六道轮回的苦报。他们或者示现说法的身分,或者示现听法的身分,或者示现神通利益众生,无论示现什么身分,教化什么法门,都能以种种善巧方便,令众生随意修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引导众生往生极乐,菩萨的弘誓愿没有不圆满的。以上这两愿如果不能实现的话,我就不成佛。
《注》
(1)(本愿)菩萨在成佛之前所发的大愿。
(2)(被弘誓铠)“被”同“披”。“弘誓”指四弘誓愿。“铠”铠甲,古代战时,对敌作战时所穿的铠甲,有防卫作用。这里比喻菩萨以弘誓愿为铠甲,出入三界六道,教化一切众生。
(3)(神足)指神足通。
(4)(随意修习)随欲所愿,以种种方便,引导众生修行学习。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1)。随意即至。无不满愿。
《解》这是第三十七“衣食自至愿”。我作佛时,一切众生生到极乐世界,精神、物质、生活所需,如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都能随自己心愿现前,没有不满愿的。
《注》
(1)(种种供具)指香花、幢幡、宝盖、璎珞、卧具、天乐等。
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三十八“应念受供愿”。我成佛时,一切生到我国者,如果要想供养诸佛的话,十方诸佛都能应他们的心念接受供养。以上二愿不能实现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1)。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三十九“庄严无尽愿”。我作佛时,极乐世界的一切万物,庄严清净、光明华丽、形状色彩殊胜奇特,真正是微妙到了极处,是无法称说衡量的。极乐世界的众生虽然具足天眼,对于国中万物如果能分辨出它的形状、色彩、光明相状、名字数量,以及能总说出者,我就不取正觉。
《注》
(1)(国中万物)指极乐世界的居住、修学、生活等依报环境。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1)。高或百千由旬(2)。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3)。亦能了知。
《解》这是第四十“无量色树愿”。我作佛时,极乐国中有无量光明彩丽的树。它们的高度有的百由旬,有的千由旬。道场旁的菩提树高达四百万里。在极乐世界的菩萨当中,虽然有些是善根劣的,但是他们对这些宝树的庄严,都能了解知道。
《注》
(1)(无量色树)指极乐世界一切宝树。因为极乐世界的树都是七宝和合而成,光彩明亮,颜色美丽,所以称为“色树”。
(2)(由旬)是印度的长度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相当于中国的八十里,“中由旬”相当于六十里,“小由旬”相当于四十里。
(3)(善根劣者)指下下品往生的人。
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我作佛时,极乐世界的众生,想要看到十方诸佛国土的人、事、物等种种庄严,都能在宝树行间看到,好像从明洁的镜子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样。如果以上两愿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1)严净。光莹(2)如镜。彻照(3)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4)。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四十二“彻照十方愿”。我作佛时,所居住的极乐世界广阔无有边际,庄严清净,光明晶莹得像镜子一样,能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国土。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如果看到极乐世界的光明,都能生起希有殊胜无上的菩提心。如果此愿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注》
(1)(广博)广阔无边。
(2)(光莹)光明晶莹。
(3)(彻照)无所不照。
(4)(希有心)指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1)。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四十三“宝香普熏愿”。我作佛时,从极乐世界的地层到虚空,其中所有的宫殿、楼观、池流、华树以及所有的一切万物,都是由无量的宝香和合而成。宝香气味能普遍熏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只要闻到极乐世界的妙香,自然身心清净,修学佛所教导的种种殊胜清净之行。如果此愿不能实现的话,我就不成佛。
《注》
(1)(修佛行)就是修习圆满觉悟的行为。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1)清净(2)。解脱(3)。普等三昧(4)。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
《解》这是第四十四“普等三昧愿”。我作佛时,十方一切佛刹中的所有菩萨,只要闻到我的名号之后,就能随即证得清净三昧、解脱三昧、普等三昧,也自然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能安住在念佛三昧中,一直圆满成佛。
《注》
(1)(逮得)随即得到。
(2)(清净)清净三昧,离开一切污染执著的正常享受。
(3)(解脱)解脱三昧,离开一切烦恼束缚,自由自在的正常享受。
(4)(普等三昧)“普”普遍,“等”平等。九法界一切众生都能依这个法门平等成就。“普等三昧”就是念佛三昧。
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1)。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四十五“定中供佛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一切菩萨,只要闻到我的名号,就能住于正定,常在定中供养十方无量无边一切诸佛,而且不失定意。以上两愿如果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注》
(1)(不失定意)常常能够保持清净的心,不被外境所转,这是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1)。获陀罗尼。
《解》这是第四十六“获陀罗尼愿”。我作佛的时候,他方世界的菩萨们,听到我的名号,就可证得永离生死之法,脱离十法界,证入一真法界。同时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对一切众生契机契理宣说妙法。
《注》
(1)(证离生法)“离生法”远离六道生死之法。“证离生法”也就是脱离十法界的生死之法。
清净欢喜。得平等住(1)。修菩萨行。具足德本(2)。应时不获一二三忍(3)。
《解》这是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的菩萨们,闻到我的名号,身心自然清净欢喜,得如佛一样的平等住。以菩萨的心行利益众生,自然具足佛果功德的根本。立刻获得音响忍、柔顺忍、和无生法忍(此三种忍的解释见后面第十五品)。
《注》
(1)(得平等住)“平等”就是佛法界。“得平等住”就是与佛一样安住在平等三昧中。
(2)(具足德本)指具足佛果功德的根本,就是清净、平等、觉。
(3)(一二三忍)“忍”是认可的意思,就是能深信难信之理,而不疑惑。“一二三忍”就是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详见第十五品)
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1)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四十八“现证不退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的菩萨们,听到我的名号,就能圆满证得三不退转的果位。以上三愿若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注》
(1)(证不退转)指圆证三不退转。
1、位不退—指修行的位次不退,即小乘初果须陀洹,不会再退到凡夫位。
2、行不退—行指菩萨行。行不退指菩萨度生的行持,不会再退到小乘位。
3、念不退—是念念要圆成佛道,再不会退回十法界。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发大誓愿 第六》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