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印了大藏经,印它干什么呢?让给别人悟的。我自己呢?就这一部经,就这一句阿弥陀佛。八万四千行,我也不要。你们谁要愿意修那部经,你自己去修去,谁愿修什么法门,你自己去修去。我不干预。我是专念《无量寿经》,专念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我很有把握往生净土。“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这里最要注意的一句话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梵文,翻成中文,意即“不退转”。我们凡夫,下品下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跟七地以上的菩萨相等,这个不可思议,这真是难信之法。通常一个人要修到七地,要两个三大阿僧祇劫,我们在短短几年当中超越了两个三大阿僧祇劫,这还得了嘛!一切大菩萨见到你去往生,没有一个不佩服的。可是诸位要晓得,舍弃这个法门,你就得跟其他菩萨一样,还得修几个三大阿僧祇劫,无量阿僧祇劫,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就不希奇了。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
“植”是培植,也就是培养。“德本”是世出世间,万德之本,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心系念,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就是“植众德本。”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念佛成佛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净宗法门不是从修因证果,这是它特别之处,它一开始所修就是从果上下手,不是从因上下手。八万四千法门是从因上下手,修因证果。念佛法门,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本觉,就是果。能念之心是始觉,所念之佛号是本觉。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相应是始觉和本觉,始本不二,就叫做究竟觉。这是它与其他所有法门不相同的处所。这个诸位要理解,理解以后,你对这个法门就不会有迷惑,就会死心塌地去修行。这一生当中不但有成就,我相信品位一定也相当的高。
“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
依照这个方法、理论去修学,没有一个不称心如意,人人得生。“若有宿恶”,宿恶是过去生中或现在世我们造的很多恶业。“闻我名字,即自悔过”。知道自己造作了恶业要悔改,要改过自新。这一段著重在忏悔往生。“为道作善,便持经戒。”这一句就是教给我们忏悔的具体作法。我们怎么忏罪,怎么改过?你要为道,你要做善。为道是求慧,作善是修福。换句话说,我从今以后,念念之中,时时刻刻,我要求慧、求福,修慧、修福。福慧怎么修呢?佛告诉我们“便持经戒”。你要受持经典,严持戒律。受持经典是修慧,严持戒律是修福。福慧双修,佛用四个字就把方法告诉我们了。如果你要更详细了解,请看本经第33章到第37章,这是世尊详细为我们解说这句话。
“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样的人果然忏悔,修慧修福,那么,他临命终时绝对不会因为恶业相牵而堕三恶道,绝对不会的!那时佛来接引,他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
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女人,这个世界非常庄严。那么女人往生怎么办?答案是:
“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
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男身,不但是男身,而且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里我特别提醒同修,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假的佛法很多。我在香港讲经,常怀法师给了我一个小册子,我还没有看。他跟我说,有一个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游历,写了个西方极乐世界游记,说西方极乐世界有女人。我说我不要看了,这是假的。为什么呢?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女人,他居然看到女人,这个世界绝对不是极乐世界。纵然他去游历,也是搞错了,误认为是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居然还有人替他鼓吹,甚至有人花钱来印,帮助他流通。这个因果责任要自己负。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很重要。西方极乐世界是莲华化生。我们要问,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化生,生出来有多大呢?是不是生出来是小孩,然后慢慢长大呢?诸位要知道,如果有长成,就有生死。西方极乐世界一化生,就跟阿弥陀佛身相一样大。如果像小孩慢慢长成,如果有那个过程,也不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变化生,不是胎生。是莲华化生。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这是“天人礼敬愿”。
“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
这是“闻名得福愿”。
“常修殊胜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是“修殊胜行愿”。
这三愿都是说闻阿弥陀佛名号所得到的殊胜功德利益。一切众生根性不同,通俗的讲,就是眼光、理想、愿望不一样:有些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些人认为这个世界还不错,还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样的人实在讲还是大有人在。佛虽然度生本愿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生圆成无上佛道,但是有些人不愿去,佛对他绝不勉强。你喜欢得人身,得人间的富贵,诸佛菩萨可以帮助你得到。你愿升天,佛菩萨也能帮助你升天。换句话说,“佛事门中有求必应”,上至成佛,下至人天果报,没有一样求不到。从这三愿我们就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佛事门中有求必应”这句话是真实的。但是,也有些人在佛门里求愿没有感应,这是什么缘故呢?凡是所求,一定要如理如法。就是平常所说的合情、合理、合法地去求,才有感应。如果不如法、不如理,这种求就不可能有感应。这是同修们一定要知道的。
如果说到感应的原理,根本的原理就是自性能生万法。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到那里去求呢?到自性当中去求。这是它的根本原理。确确实实,有求必应。如果我们的求谋违背心性,当然不会有感应。所以讲如理如法,就是顺心性而不违背心性,这种祈求是会得到的。第二种就是修福。像袁了凡居士家庭四训所说的,也像易经里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积德行善,一定有好的果报,也能满足我们的祈求,有求必应。但是这种求得只限于人间的福报,不能超越三界。超越三界是要从自性当中求。西方极乐世界不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里面,因此,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要从自性当中去求。希望各位要明了,要记住。
这一段包括三愿。第一愿:一个念佛人,一心一意念佛,虽然他无意于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获得的果报是人天福德,一定会受到人天的尊重和礼敬。第二愿,不愿往生,来生所得的果报决定超过这一生。第三愿,他有殊胜的因缘,这个因缘就是修行。现在有些富贵人家,很可惜这一生中遇不到佛法,这就是前生虽然修福,但是没念阿弥陀佛,虽然这一生大富大贵,但是他闻不到佛法。闻不到佛法,这个损失非常非常之大,至于究竟大到什么程度,时间关系,不能细讲,各位可看看佛经。遇不到这个法门,损失是没有法子想像的,太大太大啦!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有四愿,相当明显。西方极乐世界不但没有三恶道,连恶道的名字都没有。《阿陀佛经》里可以常常读到,四十八愿也是这么讲的。可见得这是真实的,绝不是想像,不是虚构的。
“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这两句话很重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众生,包括菩萨(因为除了佛以外,九界都称为众生。)九界众生用什么方法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可以说统统都是用信、愿、持名,这是净土三资粮的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是讲的修因。到西方极乐世界,“住于定聚”,定聚是讲的果,意思是决定成佛,决定得善果。佛通常把一切众生分成三类:定聚、邪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就是说的盲修瞎练,不如理,不如法的修行。这种修行,纵然修很多苦行,经过很长时间的修行,后来得不到结果,这就叫邪定聚。像经典里讲的古印度的许多外道,他们能修到非想非非想天,这是我们娑婆世界二十八层天最高的一层,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到了,他还要堕落,还要搞轮回,没有结果。他修的是四禅八定,不是没有定,佛说他这种定是邪定聚,得不到正果,不能超越三界。另一种叫不定聚,这种人很多,那就看他的缘分了。他遇到正定聚人,他就学正定聚;他遇到邪定聚的人,就跟人家学邪定聚。三聚把一切众生都包括了。西方极乐世界全是正定聚,决定成无上菩提。认真修学这个法门,确确实实能达到上述利益。
“永离热恼、心得清凉。”这两句我们读起来非常欢喜,我们也想得到。究竟怎样才能得到呢?简单的说四个字:老实念佛。可是老实二字很不容易,我们学佛人所谓的功夫不得力,毛病就出在不老实。不老实问题就严重了,所以一定要老实。若想真正得到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古大德给我们做了许多很好的榜样,可惜我们不留意;也许知道了,没有认真地去效仿、认真地去做到。所以,我们的修学尽管很勤苦,用了很长的时间,仍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病根究竟在那里?佛在一切大乘经典里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所以不能得定聚,根源就在“我执”。我们起心动念,念头一起来就想到“我”,从“我”这个念头一发展就到了“我所有”──我所有的财富,我所有的金钱,我所有的地位,我所有的眷属,这一大堆统统都来了。佛告诉我们:我执断了才能出三界,才能证得阿罗汉果;法执破了,才能破无明,证得法身,成为法身大士。我、法二执是我们的病根啊!。怎样才能把这个舍掉…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