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呢?舍掉要有学问, 要有功夫。学问是“看破”,功夫是“放下”。
相信中国学佛的人都念过《金刚经》,《金刚经》的宗旨就是破执著。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执著的“我”──我相是虚妄;“我所有”──我所有的这些相也是虚妄的。也许有人问,我所有是身外之物,说是虚妄,还可以通,“我”怎么也是虚妄的呢?《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叫有为法,你展开《百法明门》来看看。“有为法”里边讲:八个心王是有为法,五十一个心所是有为法,二十四个不相应是有为法,十一个色法也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它怎么不虚妄呢?心法、色法统统是虚妄,你真能看破了,就会放下。我们现在为什么对这个心、心所放不下?就是没有看破,不晓得这些东西是虚妄,在这里面产生妄想执著,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如果不是佛给我们点破,我们自己要想觉悟,那相当不容易。这是佛对我们的大慈大悲,把这个事实真相一语道破。我们真正能够把一切法舍弃掉,舍弃就自在。
现在的世间人不敢舍弃,他不敢舍弃的原因在那里呢?不知道事实的真相,所以他不肯舍。比如财富,财富舍掉了,明天吃饭怎么办?一想到明天、明年、后半辈子,他就不敢舍了,坚固地执著了。世间人都认为这个想法、做法是正确的,对佛叫我们舍、叫我们要放下、要看破的话,产生怀疑。怀疑是五大烦恼──贪、嗔、痴、慢、疑──之一。所以我常劝同修念《了凡四训》。把《了凡四训》从头到尾念上三百遍、五百遍(念三、五遍没有用),你的心里就会放光,会觉悟,就有胆子真正把它舍掉。其实是不是真的舍掉了?舍不掉!福报丢都丢不掉,你没有福报想也想不到。你有福报,譬如说你有一千万的财富,今天统统布施掉了,过两天财富又来了,来的时候总会多一点,好像利息一样。
中国人自古以来供的财神是范蠡,他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大夫,非常有智慧,也很能干。他帮助越王复国以后,就改名陶朱公,弃官经商去了。没几年就发了大财。发财后他就把全部财富统统布施给了穷人,然后再从头做起,没几年又发了,发了又散了,三聚三散。他不讲究个人享受,而让大众共用其福报。这是商人的模范,有财富的人都应向陶朱公学习。他的做法跟《了凡四训》完全相同,跟佛法的教训也完全符合。那时佛法还没传到中国来,中国的圣贤已经做到了。所以,命里有财怎么丢也丢不掉,命里没财怎么保也保不住。你命里没有财,那些东西不过是给你看看而已。看看也算财富的话,那么我说我的财富是世界第一啦。世间人就这么迷惑、颠倒、固执,点都点不醒啊!所以,不读佛经确实不开智慧啊!开了智慧就不一样,就能真正断烦恼(热恼就是烦恼),清凉自在如漏尽(烦恼永远断干净)比丘。可见,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是非常美好的!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包括三愿。一、金刚不坏身。金刚不坏身只有在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得到。其他任何世界纵然寿命长,也有终了的时候。唯有西方极乐世界的寿命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他的身体是永远存在、永远不会坏灭的金刚那罗延(梵语,意即天上的金刚力士)身。
下面一愿就是身有光明,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的光明都跟佛差不多。智慧辩才无边,个个都会讲经、说法。“说经行道”,“说经”是言教,“行道”是身教,自己为一切众生作一个榜样。
这几天,我特别提醒同修们,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这样的人,人生才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幸福、快乐不是说在世间财富多,地位高。我们看到很多有财富、有地位的人,并不快乐,很痛苦。诸位读历史,历代帝王可说是“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真正很快乐很幸福的找不到三两个。
真正快乐的人,他心里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执著,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生自由自在,这才叫真正幸福!佛教导我们,在这个世界里,一切法我们随缘,不要攀缘,你就快乐,你就幸福。尤其是出家的同修们,更应该牢记佛祖的教训,决定不攀缘,不要自寻烦恼,常常守住清净心。清净心就是道啊!清净行就是菩萨行,觉而不迷,这是真正的幸福。我们真能这样做,就是代佛弘法利生。因为,别人一看到你那么悠闲、安祥,活活泼泼、快快乐乐。这么快乐,这么幸福,他也得来学佛,这就是代佛接引众生。如果我们出家人到处愁眉苦脸,一天到晚痛苦不堪,别人一看就不想学佛了。这就不是弘法利生,而是障碍佛法流通。这个罪过就大了。我们四众弟子应该想一想:我们究竟是在天天兴佛法,还是在天天灭佛法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的。真、善、美、慧,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没有,只有在佛法里才能找到。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这个语气非常肯定。“一生补处”就是候补佛。像我们娑婆世界的弥勒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候补佛。他什么时候到我们这个世界来实现作佛呢?《弥勒下生经》告诉我们,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这个时间很长,为什么这么长呢?他老人家现在在兜率天,兜率天是我们欲界的第四层天,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四百年,他的寿命是四千岁,诸位算一算就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左右,他才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作佛。释迦牟尼佛法运只有一万二千年,一万二千年以后,这个世界就没有佛法了,人们将非常痛苦,没有得度的因缘。一直到弥勒佛降生,我们这个世界再有佛法。现在有人说,弥勒菩萨已经成佛,甚至说弥勒菩萨掌全盘,这是谣言惑众,没有根据的,经典里找不到,不能相信。
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一生当中都能证到候补佛。这底下问题又来了。阿弥陀佛的候补佛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将来成佛后的候补佛是大势至菩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无量无边,我们要去了,到哪一辈子才能轮到我们呢?好像很渺茫,无希望了,尤其是佛的寿命又这么长。诸位要知道,这个候补佛不一定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做。十方无量无边恒河沙世界,哪个地方有缘你就到那里做佛去。所以,我们初学佛的时候,每尊佛度众生的人数不相同,佛不度无缘之人,跟他没有缘不能度,一定要有缘。
一提到结缘,有些人就讲,我没有钱怎么跟人家结缘?说实在的,结缘不一定要有钱,你有这个心就结缘了。初出家没有人供养,很苦啊,我们就用心愿跟大家结缘。后来供养多了,我学印光大师,不盖寺庙,不修道场,我把钱统统拿去印经,跟全世界每一个地方去结缘,所以这个缘结的就广了。我今天可以不在身上放一分钱游历世界,你看多自在!虽然口袋里空空如也,一分钱也没有,我一样也不缺!这是听佛的话了,照佛的教训做,与一切众生结法缘。出了家,得了信徒的供养,我们要给信徒修福。修福,最殊胜的修福,就是印经布施。这个一点都不浪费,决定没有过失。
“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救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主要是随意教化。有很多人慈悲心特别强,自己未成佛,就想去帮助别人成佛,正如地藏王菩萨一样。他有地藏的大愿,地藏大愿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圆满。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阿弥陀佛是一个民主的教师,我们到那个地方去,随心所欲,教师会帮助我们,成全我们,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想到那里去就到那里去,想用什么身份去帮助众生就用什么身份。从西方极乐世界回来,再入这个娑婆世界,会不会退转?阿弥陀佛本愿里说,决定不退转。你若不到西方极乐世界打个转再回到娑婆世界,菩萨也有退转,这个事情麻烦大了。这一愿主要是给我们说明这一点的。
这些菩萨教化众生,有个特色。一、“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他对大乘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能生起信心。二、“修菩提行”。菩提行是觉悟,念念觉而不迷。三、“行普贤道”,普贤道就是修净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些菩萨们或是说法帮助众生,或是听法作影响众,随意修习,无不圆满。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有两愿:“衣食自至”,“应念受供”。人生到这个世界来干什么?来造业,来受业报。从前造的业,现在来受报;受报的时候再来造业,来世受报,比这一世还要苦。忙忙碌碌,空过一生。你说这多么冤枉啊!所以一定要觉悟。忙碌最大的理由就是衣食住行。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事情阿弥陀佛替我们解决了。阿弥陀佛从前游历、参访、考察、观光时,看到许多世界的众生为了衣食一天到晚在忙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衣食住行从此不要操心了。想吃什么来什么,吃完了,不要了,就没有了,不要去洗碗洗碟子,收拾等等,统统不要。想要,天上就飞来了;不要,就飞走了。你看这个多自在啊。想穿什么衣服,衣服已经在身上了。不要去买料子,不要去裁缝。这么好的地方,你要不要去呢?还有人喜欢珠宝,带在身上珠光宝气。西方极乐世界,一动念头,珠光宝气都在身上了。而且那个宝才叫真正的宝。我们这个世界的金银珠宝在西方极乐世界没人要。你看黄金,大家认为不得了啦,西方极乐世界黄金是铺马路的,谁拿铺马路的东西戴在身上,那多难为情啊!宝石、翡翠、玛瑙等等,在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建筑材料。那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