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检点,我今天这一天对人、对事、对物有没有依教奉行,如果是对的,明天还要继续保持,如果有做错了,要赶快改过来,这叫做晚课。这样做早、晚课就有功德了;你是真的在学佛,真正在修行。早、晚课不是拿着经本念给佛菩萨听,佛菩萨不喜欢听这些东西。经是他讲的,还要你念给他听啊!许许多多人把早、晚课的意思搞错了,认为早晨念一遍给他听,晚上再念,天天都不缺,我这是佛的好学生,佛一定保佑我。其实你是造了罪业,自己不晓得。什么罪业呢?早晨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又骗一次,一年到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缺,你这个罪过大啦!佛菩萨不是真在那里,泥塑木雕的这个像你都忍心去欺骗,你想想,你的罪过多重!你不学佛,不做早、晚课没这个罪过,一学佛,做早、晚课最后到阿鼻地狱去了,还不晓得怎么去的。学佛不能不明理,不能糊里糊涂的学,糊里糊涂的修。这是十三弘愿。
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佛对他们的赞叹。佛看到这些人真正能够改过自新,回头是岸,这值得奖励他的。
尔时。世尊赞诸菩萨。善哉善哉。
赞叹上面讲的六十位菩萨。
善男子。善说如是。觉悟之法。
知道自己的过失就是觉悟;我们佛门里面常讲开悟了。大家听到开悟都感觉得很玄。
什么叫开悟呢?
知道自己的毛病过失,这个人叫开悟了。
把这些毛病过失(错误的行为)改正过来,这个人叫修行。
所以诸位要知道,你每天读经、念佛、拜佛是不是修行呢?
不一定。
如果你在生活行为上毫无改变,还是老样子,你每天念经、念佛、拜佛都不是修行,与修行不相干。你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言行没有改正过来,你没有修行。千万不要以为每天念几部经就是修行了,还觉得修得不错。不念经还没有傲慢心,念了经觉得自己了不起——我《无量寿经》都会背了,你还差得远了!所以你不念经没有这个烦恼,不造罪业,你把经背熟了之后,是天天生烦恼,到处造罪业。这都是错解如来真实义!佛是叫你读熟了常常记在心里,起心动念要想到佛的教诲——
我该不该动这个念头?该不该说这个话?该不该做这些事情?目的在此地。
所以知道自己的过失,这真正觉悟了。“善说如是,觉悟之法”。觉悟之后能回头。
善发如是。广大誓愿。
这就是指前面这十三愿。十三愿是真正看到他们回头了,改过自新了。
能以如是。决定之心。安住其中。一切业障。皆悉消灭。无量善根。亦当增长。
末后这两句话我们很爱听。我们自己知道业障很重,怎么样消业障?你现在会不会消业障?你要学这六十位菩萨,不要去找别人的毛病,要找自己的毛病,找到之后就把毛病改正过来,你的业障就消灭了,你的善根就增长了,这叫工夫。
佛复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弥勒。若有菩萨。为欲清净。诸业障者。当发如是。广大誓愿。
佛对弥勒菩萨说,意思就是对我们大家说;弥勒菩萨在这个法会里面是我们大众的代表,代表我们请法,也代表如来对我们宣示的一些教诲。我们要想身心清净、消除业障,就要像这一些菩萨一样,要发广大的誓愿。由此可知,我们读了这十三大愿,不要以为这十三大愿是他们六十位菩萨的,与我不相干,那你念了算是白念。他们这十三大愿我们要细心体会,用他这个愿把自己的愿望引发出来,我们就得受用了。看到他们所犯的过失,想想我们自己犯的跟他同样的过失,他觉悟,我为什么不觉悟?他能改过,我为什么不能改过?这样读经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颇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护持此愿。当得圆满。不退转耶。
弥勒实在讲是代我们问的。“善男子、善女人”就是指我们现前的大众。如果我们也发这个愿,也依照这个方法去做,我们是不是能够得到圆满?是不是能够得到不退转?这是我们很关心的。
佛告弥勒菩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行菩萨道。护持此愿。宁舍身命。终不缺减。令其退转。
这是佛很肯定的说明行菩萨道自行化他。我们自己依照佛的教诲去做,这个“做”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一点,依照佛的教诲去生活,依照佛的教诲去过日子,这叫行菩萨道。佛法与生活是一片的,绝对不是佛法是佛法,生活是生活,是两桩不相关的事情;那我们学它干什么?那就错了。所以菩萨道就是日常生活;离开生活到哪里去修行?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日常生活我们归纳起来不外乎对人、对事、对物这三方面。凡夫在这三方面因为自己迷惑,没有智慧,知见不正,所以想法、看法、说法、做法都错了。佛的教诲是把我们这些错误修正过来,这个叫修行。所以你懂得修正自己对人、对事、对物的错误观念、想法、看法,你的生活就能得到幸福美满。
学佛非常现实,工夫得力,佛法殊胜的利益立刻就得到。
有许多学佛的同修,我看到很难过:一见面,看到这个人,相貌一年比一年衰,有些人一年没见了,见了面比去年瘦了。这个都是学佛工夫不得力;如果你学佛工夫得力,就是你真正得到受用的话,你应当一年比一年好。你的相貌好,容光焕发,身体好,这一定道理啊!这些理论实在讲并不难懂。佛在经上常讲“相随心转”,相貌不好就是你用心不善,你心地要是真诚、清净、慈悲,你的相貌必定越来越像佛,和佛差不多(你看佛菩萨相貌多圆满!);你的体质也一定一天比一天健康,一天比一天正常,这是你学佛工夫得力,你得到真正的受用了。清净心能转业,转业的具体表现就是这个身体,我们身体是不是转过来了,就是现在常讲的改变体质,体质真的会改变,这个体质是随心所转的。
(三)弥勒菩萨因问末世菩萨成就几法·安稳得脱
再看下面第五大段,经文不长,只有一行半。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成就几法。安隐(稳)无恼。而得解脱。
我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于后末世,五百岁中”,这在佛法里面,是讲末法时期最初的五百年叫“五百岁中”。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一万年最初的五百年,要是整个说起来,就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二千五百年,所以这一句正是讲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法欲灭时”这个灭不是真的灭,是佛法逐渐往下衰退。我们看看现前社会上的佛法,确确实实如佛所说“法欲灭”了。不要看台湾的佛法好像非常兴盛,那个兴盛是假的,不是真的。台湾的佛法可以说热闹而已。过去黄念祖老居士(没来过台湾),在北京讲经说法公开跟大家说:台湾的佛法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的佛法在中国大陆。我到北京,那些听众把这个话拿来问我:台湾的佛法是不是假的?
诸位仔细观察一下,台湾佛法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真正的佛法是教人了生死、出三界,假的佛法是教你继续再搞六道轮回。
台湾修福的人很多,修道的人很少。
修福的人多,福报修到哪里去享呢?
问题可大了!
来生能不能再得人身是大有问题。来生要是不得人身,福报还是有的;畜生道里面很多有福报啊!我们不要自己认为自己福报很大,实在想一想,我们不如畜生啊!你看外国人养的宠物,多少人侍候它、照顾它。我们到哪里去,谁来照顾我们!想想看,福报不如啊!你看那小猫、小狗,照顾周到,它的福报从哪里来的?前生修的。多看看就明白了,应当要警觉。
这个地方讲在这个末法时代,我们要成就几种法才能够得到“安隐(稳)无恼,而得解脱”,这个解脱就是超越六道轮回,这是第一次的解脱。第二呢?再往上去要超越十法界,那是究竟解脱。所以超越六道轮回并不究竟,一定还要超越十法界。我们这个净土法门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超越十法界了。西方净土不在十法界之内。
(四)佛答以二种四法而得解脱
⒈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当成就四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
这是佛给我们说了非常重要的原则,必须要遵守。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如果是违背、犯了这四个原则,你所修学的都不能成就。
何等为四。第一条,
所谓于诸众生。不求其过。
不但是对这些大乘菩萨们,对一切众生都不要去找他的麻烦,都不要去看他的过失。这一句话正是六祖在《坛经》里面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人,他念念当中,他顾自己的正念,哪有时间去看别人的过失。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知道,看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过失现前。你自己心里头要清净没有烦恼,你怎么会看到别人过失。外面境界这一接触到,我们里面烦恼起现行,这就是见人家的过失。所以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我们业障深重的人,看诸佛菩萨也是业障深重。这就是佛所讲的“相随心转”。所以你看外面境界是什么相,你就明白自己是什么心。你看到一切人都有过失,自己的过失是无量无边。什么时候看到一切众生都没有过失,那恭喜你,你成佛了。这很要紧啊!所以说“于诸众生,不求其过”,这是修行人第一条要遵守的。第二,
见诸菩萨。有所违犯。终不举露。
这个“菩萨”是指弘扬正法的人,无论是在家菩萨,或是出家菩萨;也不管他是真菩萨,是假菩萨,只要他讲的是正法,不是邪法,纵然他有过失,也不闻不问,对他还是要生清净的信心、恭敬心。这个很重要。第三,
于诸亲友。及施主家。不生执着。
自己的亲友施主供养法师,不要生执着,不要去障碍。第四,
永断一切。粗犷之言。
“粗”是粗鲁的言语,“犷”是凶恶的言语,不可以有这个态度。佛说这四条。
弥勒。是为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成就四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
只要守住这四法就行,你的道业就会有成就。
尔…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