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八卷)▪P2

  ..续本文上一页,现在你发心持戒。你去受戒,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发心持戒,这五条戒都是断除自己这五种习气;习气太深,要断掉非常困难。你现在就不杀了,你这“不杀”能支持到多久?从前喜欢发脾气、喜欢骂人,现在戒除,不发脾气了。举这个例,这都是从事上改的,这是一种强制的行为,很困难。

  “病根终在”,为什么?贪嗔痴慢是病根,这个东西没有办法断除,所以境界现前,它又会起现行。有一些人善根深厚的,还能够强制得住。善根薄弱的,往往遇到大的逆境,他就没有办法控制;小的逆境他行,能控制得住,大的就不能。下面说“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廓然之道”就是彻底拔除的意思,没有办法彻底拔除。这是从事上改的。所以我们了解,学佛的人很多,都有善心,都想改过,大家发心去受戒,受了戒之后又做不到。我遇到不少人:“法师,我受了戒,现在都做不到,又犯戒,又破戒,怎么办?”这个事是难!

  其次,了凡教给我们从“理”上改,理论,这个功夫比前面要提升了一层。

  【善改过者】

  “善”是“会”,会改过的人。

  【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譬如我们要想不杀生,不杀生的“事”,我并没有断,还没有断,先要去了解为什么不杀生,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

  【如过在杀生】

  我们有杀生这个过失。

  【即思曰】

  “思”,要常常想。

  【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

  我们在从前,没有人教导我们,我们疏忽了,从来没有想起这桩事情;到我们接受圣贤教诲之后,我们听到这些教训,常常放在心上。确实,“上天有好生之德”,所有的动物,哪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道理?连蚊虫蚂蚁都贪生怕死,我们要想杀它来养自己,我们的心能安吗?如果反过来说,人家杀我们去养他,我们能甘心情愿吗?常常想这个道理。

  【且彼之杀也】

  你再想想动物被屠杀那个时候的状况。

  【既受屠割,复入鼎镬。】

  “鼎镬”就是放在锅里面去煮。

  【种种痛苦,彻入骨髓。】

  我们如果设身处地来想想,如果这个动物是我,我被人杀了,然后被人去煮,被人吃了。

  【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

  我们常常想这个。我在二十六岁遇到这本书,读了之后,我是非常受感动。所以我从开始接触,大概是六个月之后,我就素食。我常常想到“不忍心吃众生肉”,想想这个状况,太可怕了。再想想果报,尤其是寒心。

  早年,我的家父在世,他是个职业军人。抗战期间,我们家里面枪枝就很多。那个时候,我还记得很清楚,长、短枪我们家里大概有八枝。他喜欢打猎,我们小的时候跟著父亲去打猎,天天有野味打回来吃。可是,抗战胜利之后,他死的那个状况,就跟《地藏经》上讲的完全相同。他疯狂,看到山,他就往山上跑,就跟野兽一样,样子完全像野兽;看到水,他就往水底下钻。佛在经典上讲杀生的果报,我亲自看到的。想到我父亲生病到死亡那个状况,我非常恐惧!我自己也打了三年猎,也杀了不少生,所以想到这些情形,读这些书,我再也不敢了。我从二十六岁开始吃长素、放生,赎过,过去杀生的罪过太重了。所以我学佛之后,我只做三桩事情:印经,跟印光大师学的;放生,消除我杀生的罪业;布施医药,看到有很多人生病很苦,穷人没有能力买医药,我每个月捐一点钱布施医药。我就做三桩事情,很简单,很单纯。

  这个地方文字讲得好,“己之养也”,这是讲我们一般的日常生活习惯;“珍膏罗列”,就是你的菜肴很丰富。你有没有想到,“食过即空”?我们贪图美味,为谁来贪图?我们杀生吃肉,为谁?能够辨别滋味的舌头。舌头不过三寸长而已,到喉咙底下就不知道味道了;为了满足这个三寸舌头,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不值得!这个道理,这个事实,我们有没有认真去想过?

  如果说素食没有营养,素食妨碍健康,我可以跟大家做证明,我素食到今年整整五十年,我一生当中没有生过病,确实是健康长寿。我的体力不衰,健康状况能够长久的保持,什么原因?素食。实在讲,我对于养生这一桩事情非常含糊,没有讲求,真的是不懂得。唯一在身体上遗憾的,就是牙齿不好。我的牙齿没有掉,都是好牙齿,就是牙齿还不够标准。什么原因?不懂得保护牙齿。我到前年,有一个同修带我看一个牙医,替我洗牙。洗牙的医生跟我讲:“法师,您的牙齿很不错,保持得很好。这是您得力于素食。七十多岁,别人牙齿都比不上您。”他教我保护牙齿:“每一次吃完东西之后,一定要漱口、要刷牙,不要用牙膏。牙膏只要早晨跟晚上用两次。平常多漱口、多刷牙。”我这个不懂。我在过去,只是早晨刷一次牙,晚上都不刷牙,所以对牙齿没有照顾好。如果我要早遇到这个医生,年轻的时候我就懂得保护牙齿,我现在的牙齿大概会跟二、三十岁人一样。所以这医生告诉我,要好好的保护牙齿。我这已经算是很好了,不够好。现在我懂得了,我每一次吃东西之后,我立刻就刷牙、漱口。牙缝里决定不能有东西存在,那是很容易带细菌的。牙齿好,我们的消化系统就好,人就不会生病。

  素食对于健康大有好处,特别是中年以后。中年以后不知道在饮食上摄生,对于你晚年身体健康会有很大影响。这是从饮食起居,我们一般讲“卫生”。世间人都懂得讲求卫生,可是还有重要的,大家疏忽了,那是什么?卫性。“性”是好的性情,它会影响生理。所以伊斯兰教(回教)他们的饮食有很多规矩,有很多东西他们都不吃的。我曾经研究他们的教义,为什么不吃?原来那些动物性情不好。凡是性情不好的动物、植物,他都不吃。为什么?怕影响自己的性情。他懂得卫性,保护一个好的情绪,我们今天讲“情绪”,这就比一般人高明。以后,我读佛经,佛更高明,佛讲三条,除了讲求卫生、卫性,还讲求卫心,保护自己的慈悲心,保护自己善良的心。所以,不食一切众生肉,这个有道理在。佛家确实通情达理,我们一般人讲的,它的教学合情、合理、合法,它并不是一成不变,它是活活泼泼的,我们要懂得这些道理。

  在素食蔬菜里面,佛法拣别五种蔬菜不吃,这五种叫“五荤菜”。诸位想想看,“荤”是草字头,荤不是肉,肉叫“辛”;佛家叫“荤辛”,这个要戒除的。肉类是属于“辛”。“荤”是指五种,这五种菜:葱是一种,大蒜、小蒜(荞头)、韭菜、洋葱,这五种东西不吃。为什么不吃?这五种东西生吃刺激生理,容易发脾气,因为这个原因,防止你少发脾气、少动肝火,所以戒除。熟吃,这个东西能够产生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是这么个原因,不是别的。但是,如果用这些东西做香料,配在菜里面,这个可以。为什么?它不起作用。所以,一定要懂得佛家这些戒律真正用意之所在。

  佛家在戒律里面戒酒,五戒里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说了,酒本身没有过失,酒醉了,怕你干杀、盗、淫、妄。所以酒是防止的,本身没有过失,这个我们要懂得。但是在做菜里面用料酒,这个没关系。这个料酒,你就想到,它不会醉。佛家制定这些法,通情达理,尤其是酒这一条戒开缘很多,“开缘”就是开戒不是犯戒,在某一种时期可以饮酒。戒经里面讲,七十岁以上身体健康状况差,血液循环缓慢,每一餐饭都可以饮一杯酒。为什么?帮助血液循环,当药用。中药里面,有很多是用酒做药引,统统都许可用。所以它不是说什么都不能用的。现在有很多人持戒,对于这些小小戒持得很严,重要的戒就马虎了,这个错误,完全搞错了!所以,这些事情要是不能仔细去辨别,人就会死在戒条之下,那就什么都行不通了。有人说,“戒条是杀人的”,那是他错会了意思,死在戒条里;确确实实是一般人所说的,他不知道佛家的戒律活活泼泼。戒律有开、遮、持、犯,一定要懂得它的精神,懂得佛为什么制这一条戒,这一条戒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如何运用,什么情况之下怎样运用,活活泼泼。你才晓得,戒律是大自由,戒律是大自在,断恶行善。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自然就会选择素食,欢喜素食。

  养心,要养清净心,要养真诚心,要养平等心,要养慈悲心。你懂得养心,懂得养性,又懂得养生—养卫生,你的身体当然健康,你怎么会生病?新加坡有个许哲居士,她今年一百零二岁,她常说:“我们要长寿,我们不要老,我们不要病”。一百零二岁了,每天还照顾许许多多穷苦的病人,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一百零二岁,除了头发白之外,牙齿只掉一个,我再就看不出她的毛病了。健康、活泼,跟年轻人一样。所以在新加坡,大家都知道“一百零二岁的年轻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效法的。

  【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

  何必杀其他的动物来损自己的福报?这是决定错误的思想、行为。今天就讲到此地。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八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