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房间的夫妇,丈夫要怎样做好丈夫的本分,妻子要怎样做好妻子的本分。[分]就是义务,你要尽到你的义务。夫妻和合是家庭兴旺的基础。室的外面就是家。家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中有兄弟,每一个人的身分不相同,义务责任就不一样。每一个人应尽自己义务职责,这叫天职,不是别人派给你的。这就是[道义],天然的叫[道]。家之外是社会,国家。上有领导人是国君。下有被领导的人,那就是[臣]。平辈的有[朋友]。[五伦]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领导与被领导)、朋友。从内向外扩展,则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五伦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大团结。我们这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族中华民族,这是[道]。
古圣先贤心目中从政者即是伟大人物,称为[大人],负有对人民教育、养育、领导之天职。教导人民,教他一举一动,他的见解,他的思想,他的思考有个范围(伦理道德),不能超越范围,人怎么会作乱?怎么会作坏事?再加以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薰陶,儒家基本教育的目标: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学校已经不教这些课目,疏忽人文而重科技,老百姓思想、见解、所作所为没有一个准则了。这就是教我们看到别人犯罪,回头想想自己为官作得不够好。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对于他犯罪的动机,犯罪的行为,我们真正知道了,要同情他,要哀悯他,不能因破案而欢喜。为什么不能欢喜?因为我们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
[喜且不可,而况怒乎]。破案尚且不可欢喜,又怎么可以发脾气。从前作官,做县市长,至少是个举人。何况大多数县市长都是进士及第的。所以一提醒他马上觉悟了。
[宰为之霁颜]。这是很有胆识,县官一经提醒就觉悟了,就息怒了。从这个地方我们能见到杨先生的智慧、德性、见地,都很了不起。所以他在公门好修行,多行善事。
杨先生[家甚贫]。在从前作官只靠俸禄,不会发财的,所以退休后真是两袖清风,一生清贫的人非常之多。如果作官告老还乡而富有的,就是贪官污吏。否则你的钱从那里来的?因为以前念书人不会去做生意的。如果官作大了,对国家有大的贡献,那么国家有奖励,送你多少田宅,这是相当的富有。如果是平常一个官吏告老还乡,都是相当清寒。杨先生只是县政府里的一个小职员。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他不接受人家送礼。有人要拜托他,尤其是犯了案子的人,犯法的囚犯,总想说一点人情,能够得到好一点的照顾,或者刑罚判得轻一点。可能他的职位掌管这些事,于是人情就免不了。他是秉公处理,不接受别人送的礼。十分清廉,很难得。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从前囚犯的粮食很少,有时在解递的路上常常缺乏粮食,没东西吃。杨先生总是尽心尽力设法救济他们。
[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杭]是现在的杭州。杭州到宁波相当长的一段距离,都是步行。囚犯带著刑具,手镣脚铐,这样一天能走多远?一天能走五、六十里已是相当辛苦了。从杭州走到宁波要好多天才能走得到。
[沿路忍饥,菜色可掬]。沿途没东西吃,饿了好多天,很可怜!夫妻商量一下,[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家里米少,都送给他们,自己就没得吃;自己吃了,他们就没得吃了。怎么办?煮粥!分一半给他们。
[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以后他生两个儿子,这是夫妻积德,报在儿孙。[吏部]就是相当现在的内政部。从前的中央政府只有六个部,现在则有十几个,以前部的职权比现在部的职权要大。像前面讲的礼部就兼现在教育部和考选部的职权。[吏部]是管行政的,职权也比现在大。[侍郎]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政务次长,副部长。部长在那时候叫尚书,尚书是部长。侍郎是次长,就是副部长。通常副部长有两位,左右侍郎,像我们现在部里也是两位次长│政务次长与常务次长。所以侍郎是次长的地位。
[长孙为刑部侍郎],[刑部]就是现代的法务部、司法行政部,这两个部的职权,都是从前的刑部。
[次孙为四川廉宪]。[廉宪]相当于行政专员,比省长小一级,比县市长高。大概管七、八个县到十几个县的地方行政首长。
[又俱为名臣]。治理地方非常有成绩,很有声望地位。
[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今]就是现在。楚亭先生也是作官的,也是非常之清廉,是他们家的后人。这是夫妻两个积德,子子孙孙都好!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
[正统](公元一四三六︱一四四九)是明朝英宗的年号。[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就是造反,叛变。[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都宪]是官名,[楷]是他的名字。[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布政司相当于现代的民政财政厅长,主管一省的行政和财政。
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这一段是讲不妄杀所得的果报。我们看看中国的历史,凡是统军的大将,后代有好果报的人很少,为什么呢?杀业太重了,结的冤仇太多了。做将军有好后代的,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十个都见不到。这是其中一个得善报的,因果报应最明显的。郭子仪是大将,他的后代能保全,是做将军积善德。宋朝的时候曹彬、曹翰都是赵匡胤手下的大将。曹翰的后代就很差,没有传到第三代,女儿沦落为娼妓,家败人亡。曹彬是很仁慈的将军,不妄杀,后代都很好。所以做将军的人如果军纪不严,士兵骚扰百姓,都是他的罪过。这里说的是不妄杀的果报。这个人很聪明,只要不是拥护叛党的,都教他们如何来区别,在战争的时候就可以不误伤人命。其子孙的功名富贵,说明了善因善果丝毫不爽。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
[莆田]属于福建的一个县,在福州的北面。这也是先人积善。她每天做一点吃的东西│粉团,布施给穷人。也没有分别心,每天做,谁要吃都给,很难得!此事偶而为之容易,长远心愿难发。她是乐此不疲,这样的布施给别人。有个仙人化成老道,每一天早晨都到她那里去要六、七个粉团,三年如一日。才晓得老太太确实是诚心诚意做好事,做善事。真诚是积德,布施是积善。她也没什么希求,只是帮助一些贫困之人。
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
老道就告诉他:我每天都跟你要粉团,我吃了三年,怎么报答你呢?
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
道士会看风水,他说:你家里有一块地,风水很好。葬在那儿,你的后代,作官的人数有一升芝麻那么多。麻粒很小,一升芝麻你想有多少!
[其子依所点葬之]。以后老太太死了,他的儿子就依照老道所指点的穴,葬在这个地方。
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第一代家里就有九个人作官。可见老太太好善积德,子孙很多,[累代簪缨甚盛]。[簪缨]就是指古时候的贵人,他的帽子里插著有花。“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这一句话是真的,福建的林家可以说是全省第一个大家族,非常兴旺。这是讲诚心施食的果报。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
这是说救人一命的善报。[太史]是过去任职在翰林院,[翰林]称之为太史,相当于现代中央研究院的院士。这是他父亲过去做秀才的时候,[庠生]就是秀才,早起上学,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在大雪之中,冻伤倒了。我们可以想像,这个人必定是贫病交加,遇到这样一个灾难。他看到的时候用手去摸他,几乎快要冻死了,还没有冻死。把他救起来,把自己身上穿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带回去救活了。
救冻一定要有常识。北方人都知道,南方人不晓得,没有这个常识。救冻是要用凉水,用凉的毛巾,凉水给他摩擦,使他内里面的寒气能散发出来。
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看到可怜人,不管是什么人,出于诚心来救人一命,是为大善。[吾遣韩琦为汝子]。韩琦是宋朝的大将,也是名臣,韩魏公,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这位神人就把韩琦介绍到他家去投胎,到人道来了。[及生琢庵,遂名琦]。这是救人一命得到好儿子。这□/span>也说明了六道轮回转世投胎的事实。古人皆能深信不疑。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
“习业”就是读书。从前读书人多半都在寺庙,只有寺庙才有多余的房间,才有图书室。藏经楼□/span>不但收藏佛经很完备,世间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大概寺庙里都有典藏。藏经楼就是图书馆。从前地方社会没有图书馆的设置,所以寺院就是学校,藏经楼就是地方上的图书馆。念书的人多半选择在寺庙。寺庙环境幽静,都在山林之中,是读书修学的好场所。
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
鬼是确实存在,人鬼杂居。如果人烟稀少,或者气不旺盛的时候,往往就有很多鬼出现。
[公不惧]。应先生心地清净,正大光明,他对于这些妖魔鬼怪毫不在乎,也不害怕。[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凡是自杀的都要有替身,才能再去投胎。如果没有替身,他也相当之苦。他在这里吊死,还得另有一个人在这里吊死他才…
《了凡四训讲记 (积善之方)》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