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了凡四训讲记 (改过之法)▪P3

  ..续本文上一页地方,我们在这里做一点小小的过失,天地鬼神有天眼,我们的墙壁障碍不住,他们看得清清楚楚。真正可怕!这些众生的神通还是小的,因为距离我们很近,他们实在都看到。

  [鉴]就是看到。[临]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看不到他,他实在就在我们面前,他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佛菩萨则更不必说了。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看到我们做什么坏事,他心清净,他不会找我们麻烦。可是鬼神不一样,鬼神是凡夫,看到我们做恶,他生气,有时要找我们麻烦。佛菩萨无所谓,但护法神是众生。他看不顺眼,也要找你麻烦。因为护法神是凡夫,他没有成佛成菩萨。

  鬼神更是凡夫,所以[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我们有重大的罪恶,这些鬼神就要来惩罚我们,这就遇到一些灾难灾殃了;轻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折福。要是真正明白这个事实,怎么能不怕!

  所以[无量寿经]里有好几段经文,读了真正叫人敬畏。西方极乐世界人数无量无边,个个天眼洞视。[洞视]就是都没障碍,一点障碍都没有。天耳彻听,能力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他看得见;我们耳朵听不见的,他听得见。所以想想我们还有什么地方能隐瞒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连那些人都不能隐瞒,又如何能瞒过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呢?没有法子隐瞒。

  我们真正明白这一桩事实,深知念佛求生净土,形式上的回向不回向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心愿他们都知道,不必嘴里讲我要求生净土。不必说他们早就知道,起心动念时他们就晓得了。好好的念阿弥陀佛,这是真话,其他的废话可以不必讲了。求一心不乱,求上品上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第一等大智大福德人。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前面所讲是在一般时、处,这里是讲我们一个人在私室独居时。一个人在自己房间里关起门来,有时就不检点了,可以马虎随便一点了,不知[慎独]功夫要紧。因为有人在,自己总会约束一点,没有人在就放逸了。

  李老师讲过,古时候好像是郑康成[郑玄],他跟一些同学们在一起,有一次大家自我反省,提出自己有什么过失,把过失说出来。每位同学反省时都能把自己的缺点说出很多,唯独郑玄想不出来。最后大家问他,你再想想,他说我在想。想了很久,想出来有一次上厕所时没有戴帽子,这就是我的过失。可见古人慎独的功夫。在自己房间关著门,衣服都整齐,像见宾客一样,这样的慎重。现在人会说何必这样做作?古人他就是这样做法,就叫慎独。在他们的观念中,纵然是掩盖得很严密,天地鬼神也见到。如果马虎一点,随便一点就是失礼。隐密之处也如临天地鬼神,所以态度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一点放逸。就是讲这桩事情。

  [闲居]是指私人的卧房,在里面也是[指视昭然]。虽在私室中,亦如十目之所监视,十手所指。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的检点,一样的谨慎,不敢随便。

  [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文]是文饰。就是掩盖自己的过失,还用花言巧语去掩饰。其实是掩饰不住的。[掩]就是骗人。自欺欺人,实在是[肺肝早露]。肺肝是内脏,一般人看不到,可是天地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是用这个来比喻。比喻我们在暗室,你在卧室里面,一举一动,起心动念,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我们以为掩藏得很密,那不过是自欺欺人,早就被人看破了,一文不值。想到这里,怎么不害怕!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人知耻,就有敬畏之心,就能改过,就能灭罪。我们讲忏除业障。学佛的人天天去拜忏,拜一辈子不但业障没消除,愈拜愈多。原因在那里?他不晓得从那里去忏悔。今天在寺院拜忏,就是此地讲的[文之甚巧]。他不是真忏悔,而是在掩饰他的罪恶,罪恶愈积愈重。所以拜忏,愈忏罪愈多。真正修行是知耻,畏敬。我们能够在念头上转就好了。

  [一息尚存],只要你一口气没有断。[弥天之恶],[弥天]就是大恶,佛经里所说的五逆十恶,必堕地狱。这样的人在一口气没断时,有没有救呢?还有救。[犹可悔改],他还能改过自新。他要是真正的知耻,真正的生敬畏之心,悔过发愿求生西方,一念、十念决定往生。

  我们在[无量寿经],在[观无量寿经]读到的。在印度、在中国,在过去有这个例子。譬如唐朝时的张善和,他是屠夫,临终十念往生。在古印度有阿阇世王,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读过,他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也是无恶不作。[大藏经]里面有一部[阿阇世王经],释迦牟尼佛专讲这个人的因缘果报。他在临命终时,一口气还没断,他真正忏悔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往生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实在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才晓得往生极乐世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平常积功累德,平常修行往生的。另外一种是做大恶的人,临终忏悔往生的。所以我们不可轻慢造作罪业的人,说不定他在临终时忏悔的力量强,往生的品位比我们还要高,这是很可能的。我们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一回头比一般好人还要好,平常一般好人比不上他,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对于恶人不可以存轻慢之心。

  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决定不能存侥幸的心。造恶临终忏悔还可以往生,我现在多造一点恶不要紧,临终时还来得及。我们要是存这个心就坏了。存这个心,可以说决定堕三途。诸位要知道,临终忏悔往生是很不简单的事情。表面上看是一生,其实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不知道有多么厚,在这一生当中他迷了,临终时他又醒过来了,这才行。过去生中没有深厚的善根[大家可以去参观病院,你就晓得了],几个人在临命终时头脑清醒?这是第一个条件。如果临命终时昏迷了,求忏悔的念头忘掉了,那不就往恶道去了。我们明了事实真相,决定不敢存这个念头,为什么?太难了!真是千万人中,难得有一个临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是第一个条件,没有这一个条件就办不到。我们能保证自己临终时头脑清楚吗?第二、要遇善知识。第三、要立刻回头,一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能保证临终时这些条件都能具足吗?若不能,还是老老实实,平常积功累德,这才稳当可靠。所以说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

  尤注说得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茍有悔罪之心便开自新之路]。这要愈早愈好,愈早觉悟愈好。赶紧回头,不要再造恶业了!

  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

  这种例子很多,世俗、佛门中都有如前所说。

  近代我们见得到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周广大往生,他虽然不是一个做恶的人,但给我们证明临终遇到佛法,一念十念是可以往生的。周广大是一个经商的好人,不是个恶人,一生没有遇到佛法,临终前三天才听到善友说西方净土。他听了就欢喜,没有丝毫怀疑就接受了,就发愿求生净土,一心念阿弥陀佛。这是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现前。一发愿求生,他病痛就没有了。这是佛法讲的华报。真心一发,三宝就加持。虽然有病,没有痛苦。虽然病重,精神提得起来。从本身上来讲是自己的愿力、法喜,人逢喜事精神爽,特别有精神,这是本身的力量;另外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所以他能提得起精神来念佛。念了三天佛,他看到西方三圣从云端下来,接引他往生。这是最近发生的事,如何不信。

  诸位要晓得修行重实质不重形式。周先生没有听过经,也没有读过经,没有受过三皈,也没有受过五戒,不过是善友劝他念一声阿弥陀佛。真的!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接引他往生。修行重实质,重心地,重真心。

  [修不嫌早。悔不嫌迟。临终安详。超拔之征]。临终悔过还是来得及的。凡是临终死得好,他来生去处一定好。这是可以断定的,好死好生,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人好死在我们中国是五福之一。五福最后一条是考终,这是讲的安祥。死得安祥,没有痛苦,他来生决定是生三善道,决定不会堕三恶道。

  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这个事实,儒、佛都说,可见得它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改过要勇猛。真正勇猛的去改过,纵然是大恶,纵然是久恶,都能忏除。[一念猛厉]就是真实的忏除业障,所以[足以涤百年之恶也]。[涤]是洗刷干净。[百年]是讲长久累积的恶业,都可以忏除洗净。

  比喻[千年幽谷]。千年的黑洞,我们点一盏灯,黑暗就没有了,就照明了。[一灯才照,则千古之暗俱除]。这就把灯、光明比喻你勇猛改过,这个一念改过的心,就能够把长时间的积恶都洗刷掉。所以过失不论大小,不论久近,是以改为贵。我们一定要改过。

  佛法里常讲,法器难得。如果不是法器,决定不能续佛慧命。器是器皿。譬如这个杯子一定要干干净净,我们盛水才能饮用,如果这个茶杯不干净,里面有一点毒药,你盛满一杯水喝了,还是要中毒的。毒就是恶业。要成法器,就是先要把我们的恶业淘汰尽,我们接受的佛法才能自利利他。

  前面讲修福为什么先要改过?这就是先使自己成为一个法器,诸佛、菩萨、天地鬼神赐福,我们才能接受,真正是福,不会变质。如果自己接受的器皿不干净,烦恼重重,恶业很多,佛菩萨给我们的福,会变成更毒的药了,怎么能受得了!这就是先要改过自新,然后才能修福的道理。否则过要是不改,我们修的福是弥增大恶。为什么?没有福报,造的恶小,没有能力造;福报大,造的恶就更重更大,将来堕地狱堕得更深,堕得更苦。世间贫穷人,纵然想造罪恶,造不大;富贵人造的恶就比平常人造的都大,这也是一定的道理。

  明了修福先要改过,就是先要消灾。先不要求福,先消灾,然后修的那个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如果自己积习不消除,我们要去修福,福…

《了凡四训讲记 (改过之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