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了凡四训讲记 (改过之法)▪P4

  ..续本文上一页来了往往造更大的罪业。

  真正善知识,真正好老师,传不传这种学生?不传。为什么不传?害他。这就是佛门讲的,他不是法器,不是法器不能传法。不是说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智慧,举一反三就是法器,不是的。若这个人心地清净、善良,没有贪、嗔、痴、慢,这是法器,再笨都不怕。我们看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后面有个晒蜡烛的出家人,他真是笨头笨脑,一点智慧都没有!但是他心地清净,他老实,他没有坏心眼。老和尚看中他了,他是法器,叫他去拜佛,去拜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拜了三年,开悟了,悟了以后能作诗、作偈,辩才无碍,后来讲经说法,广受人欢迎。虽然自己有成就,生活很节俭,对人非常谦虚有礼。这就是法器!是真实的福报!所以传法能成就人,也会害人。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善师,好老师,传法是要选择人才的。选人的标准,是德行第一,其他的不考虑。以其可以培养。所以我们自己如果想真正成就,在这一生真正往生,能够自利利他,一定要从改过下手。这是[惟以改为贵]。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

  这四句是劝勉我们要把握时间及时改过。世间无常,佛经上讲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想改也来不及了。知道这确实是人生第一桩大事,就要认真的去做、把握机会、把握时间、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才是真正的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都修正过来。现在许多人,以为修行就是每天念念经,拜拜佛,念念佛就叫做修行。这样做、与自己的恶习气毫不相关,完全流于形式,不起作用。我们念经是修行,念一个钟点,这一钟点没有妄想,精神集中在经文上。甚至连经文的意思都不要去想,因为想还是打妄想。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修清净心,把妄想止住而已。念经、念咒、念佛都是这个目的,这是修心。心清净了,身就清净。

  我们这些年来,真正体会到心清净、身清净,就不会生病。平时饮食起居要谨慎,身清净就不生病;境界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所以年岁虽长,不会有疾病。不会衰老,李炳南老居士是最好的榜样,他天天讲经说法,还有很多应酬,这就是说明,能这么大的年岁还保持健康长寿而不生病,六根聪明不输给年轻人,就是他的心清净,身清净。

  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

  一个人作恶,不知道忏悔,不知道改过,恶名流传到后世,孝子贤孙都没有办法为他洗刷。像中国历史上,大家晓得曹操不善,其实秦桧才是真不善。这个恶名,后世子孙怎么好,也不能从历史上替他洗刷掉。

  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

  这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恶业必堕地狱,堕地狱是很可怕的事。佛经上讲地狱,时间长短有很多种的讲法。最浅显的,像李老师在[十四讲表]里所列的,那是我们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懂的,也是根据佛经上说的,地狱的一天等于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中国人常自夸有五千年历史,若在地狱才不过两天。你想地狱有多么可怕!地狱的寿命,短命的都有一万岁。也算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地狱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可不得了!这个苦日子没有出头的时候,真是百千万劫难出头!在这一生当中,造作地狱罪业很容易,可是堕落下去之后想出来,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要是深信佛讲的是真实话,我们怎么敢轻举妄动,造作一切重罪!

  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堕落在地狱,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度脱。地藏菩萨虽然是幽冥教主,能度得了吗?度不了!堕落在地狱里,实在讲是要有非常善根、福德的人,地藏菩萨才能帮他的忙,跟他说法,他即能悔改,彻底的悔改,这就超越地狱了。人在受非常苦难时,往往什么好话都听不进去。愈是受苦,恶念愈是增加,愈是不平,愈是怨天尤人,好话怎么听得进去。说了好话,他反而说你讽刺他,更恨你。人间受苦难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地狱!所以往往受地狱苦,又造重罪,因此地狱果报很难超越,道理在此!地藏菩萨能度的是什么人?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这些人以一念差错,堕到地狱去了。这种人还有救!地藏菩萨劝他,他肯听,后悔觉悟了,就容易出来。若不是善根深厚、一念差错的人,是没法子救的,佛菩萨救不了的。看到这样子,想到这件事情,怎么会不害怕?

  第二、教我们要有畏惧之心。知道我们丝毫的过失,瞒不过天地鬼神,诸佛菩萨们人人皆知道。所以纵然在暗室,起心动念都不可有邪念。没有邪念,自然就不会做恶,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改过要从心上改起。心善了,言语、行为自然都善;心不善,言语、行为装得再善,也是假的,不是真的。

  第三须发勇心。

  勇于改过。前面第一条讲知耻近乎勇。知耻是开悟自觉;不知耻是迷惑颠倒。所以知耻是开悟的条件,勇猛是功夫的条件。知耻是从内心里觉悟,内心里真正觉悟了。畏惧是外力的加持,使我们不敢做坏事。就是自性里面的甚深惭愧。知耻是真正[惭心所],畏惧是[愧心所],惭愧是两个[善心所]。[百法明门]里十一个善法,就有惭愧。人能有惭愧心,必定有成就。

  印光祖师一生自号[常惭愧]。就是他常常怀著知耻畏惧的心情来修持,所以才能勇猛精进。真正做,须发勇心。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

  [因循]就是得过且过,我们常说混日子,混时间。“因循退缩”,不进则退,这是一定的道理。不求长进,没有进取的心。进取须是在德行上。现代人也是勇猛精进,他是求五欲六尘,在贪、嗔、痴、慢上勇猛精进,而未知后果之可畏。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要在道德学问上精进。道德学问比学术还要高。学问和学术不一样。学问是智慧,是从真如本性流出来的,就是佛法讲的[般若智慧]。学术在佛法讲是[世智辩聪]。我们今天勇猛精进错了方向,往六道、往三途里去了。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的方向是超越三界,永脱轮回。与诸佛菩萨看齐。这就对了!所以[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必须奋然振作,要奋发,要把精神提起来,勇猛精进。不要怀疑,不要再拖时间。现在就做,不要迟疑,不需要等待,说做就做,就从现在开始,绝无退缩。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

  [抉剔],[剔]就是拔掉。小过失就好像“芒刺在肉”。我们身上若有个刺,就很痛苦,总想尽办法赶快把它剔掉。过失在心里比这个更痛,我们不能不觉察。不觉察就是麻木不仁,刺进去不知道痛就是麻木。我们现在皮肉没有麻木,良心麻木了。

  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大的罪恶,就好像毒蛇咬了我们的手指。毒蛇咬了手指,没有犹豫,赶紧把手指斩掉!为什么?不斩掉,毒一散开,必死无疑,就没救了。这是要下定决心,断一切恶。每一天昏沉,提不起精神,是业障现前。妄念很多,烦恼很多,忧虑很多,牵挂很多,样样不能顺心,不能称意,都是业障现前的相。佛门常讲“业障”,什么是业障,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要看得清楚。晚上睡觉做恶梦,是业障;生活习惯没有规律,是业障。要认真反省要警惕,能把这些过失都改过来,业障就消除了。业障少的人,必然法喜充满,身心轻快,没有负担,这是业障少。业障少就是烦恼少。烦恼少,心地自然清净,常生智慧,于世出世间法,身心世界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要有决心,要能省察,先要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勇敢的去把它改正过来,不要忧虑,不要害怕。

  [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末后这一句是引用[易经][风雷益]这个卦相。[易经]六十四卦,[风雷]这个卦相就是利益,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果断、决心。人能有果断决心,改恶修善,说做就做,这才能得到真正利益。没有犹豫,立刻改过自新,就是[易经]里风雷这一卦里所显示出的卦相。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

  改过自新必须要具备这三心:知耻心,敬畏心,勇猛心。知耻是自觉,[惭心所];敬畏是[愧心所];具足惭愧,才产生出勇猛心来改过。由此可知,过失为什么改不掉?原因就是没有耻心与畏心,没有力量产生勇猛心。勇猛心是从知耻、敬畏里生出的。人不知耻也不怕别人笑话他,就没有办法修善了!

  如何培养三心?我们现在为什么在一切经典里选择[无量寿经]来让大家受持?一切经不是不好,没有[无量寿经]讲得圆满。[无量寿经]是事、理,因、果面面都说到了。分量也不多,现代人容易受持。何况这是一切经典的精华。

  我们现在[早晚课诵],是专为净宗学会同学重订的课诵本。以前的课诵本是古德所编的,他们编的课诵本对治当时人的毛病,果然有效;我们现在人的病跟从前人不一样,所以早晚课我们要修订。早课念[无量寿经]第六章,以求与佛同心同愿。晚课念三十二到三十七章。这六章是讲五恶、五痛、五烧,就是改过自新。每天念一遍,反省我们现在的毛病,认真的改过自新。念此六章经就是忏悔文。念了要警惕,要觉悟,要痛改前非,以求与佛同解同行。这样课诵就得到效果。所以要具足三心。

  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具足三心,有过即改。就像春天的冰。春天天气暖和了,冰薄了,没有冬天结得那么厚。[遇日,何患不消乎]?太阳出来冰就化掉了。就是智慧增长,业障消除了。

  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

  [发耻。畏。勇三心为改过之因。示事理心三路详改过之法]。前面说的是理论,现在给我们讲方法。方法归纳起来有三大类,这三大类功夫不一样,改过的效果也不相同,先讲[事],从事上改。

  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

  [怒]是发脾气,[詈]是骂人。喜欢发脾气,喜欢…

《了凡四训讲记 (改过之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