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下)▪P10

  ..续本文上一页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曾经亲近、供养过无量诸佛,培植众德之本的人。你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一心归依瞻仰阿弥陀佛”。这是佛传给阿难求生净土的方法,应当学习。

  作是语时,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以阿弥陀佛殊胜光明,极清净故,于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刚、铁围、大小诸山、江河、丛林、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无不照见。

  《解》释迦牟尼佛正说著此话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于掌中放出无量光明,普照一切佛国。因为佛光明的加持,使在会中的大众都亲眼看见十方诸佛国土,如在眼前一寻之处。因为阿弥陀佛殊胜的光明,极其清净的缘故,所以普照此界的山河景物,例如黑山、雪山、金刚、铁围、大大小小的山河、江流、丛林、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没有照不到的。

  譬如日出,明照世间。乃至泥犁、溪谷、幽冥(1)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2)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解》佛的光明就像日光的涌现,照亮整个世界,乃至于泥犁、溪谷、幽冥之处,都能照见,都是金色。就好像是劫水弥满遍布世界,一切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只见无边无际的大水一样,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像这个比喻一样。佛光所照之处,都是金色的,而且佛一放光,一切声闻、菩萨的光明都显不出来,只见佛光照耀,光明无比。

  《注》

  (1)(泥犁、溪谷、幽冥)“泥犁”是地狱道。“溪谷”指畜生道,因为溪谷中有龙蛇等。“幽冥”指饿鬼道。

  (2)(劫水)是佛经上所说的大三灾之一的水灾。

  此会四众(1),天龙八部(2),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声闻菩萨,围绕恭敬。譬如须弥山王(3),出于海面,明现照耀。清净平正,无有杂秽,及异形类(4)。唯是众宝庄严,圣贤共住。

  《解》在这个法会中,四众弟子、天龙八部以及护法鬼神等,都见到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他们看见阿弥陀佛坐在莲花台上,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又见到弥陀弟子,声闻、菩萨恭敬围绕著阿弥陀佛。譬如须弥山王,出于海面,明现照耀。而且清净安稳,宽广平正,没有杂秽和异形类。物质环境都是众宝所成,其中圣贤共住。

  《注》

  (1)(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2)(天龙八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

  (3)(须弥山王)须弥山高出众山,故称须弥山王。

  (4)(异形类)“异形类”指人道以外余道不同的身形。

  阿难及诸菩萨众等,皆大欢喜。踊跃作礼,以头著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1)。

  《解》阿难及与会的大众们,见到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生大欢喜心。大众都踊跃的以最恭敬之礼,五体投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注》

  (1)(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中文的意思是归依无量正等正觉。

  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忧恼,莫不解脱。悉皆慈心作善,欢喜快乐。钟磬琴瑟,箜篌乐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诸佛国中,诸天人民,各持花香,来于虚空散作供养。

  《解》三界诸天人民,乃至蜎飞蠕动等小动物,一切众生,见到佛光,所有一切疾苦莫不休止;一切忧虑、烦恼统统都得解脱。这时候就和诸佛菩萨一样,都能够慈心作善,欢喜快乐。钟、磬、琴、瑟、箜篌等等乐器,无须人工弹奏,自然发出交响的五音。十方诸佛世界里的诸天人民,也各持香花来到虚空中,对佛恭敬供养。

  尔时极乐世界,过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以佛威力,如对目前。如净天眼,观一寻地。彼见此土,亦复如是。悉睹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及比丘众,围绕说法。

  《解》此时极乐世界,距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国土这么远。以佛的威神之力加持,就像面对面,如清净的天眼,观看一寻地这样清楚明了。极乐世界大众看我们这个世界,也是如此的明了。他们见释迦世尊以及在会的比丘众等,围绕听佛说法的状况。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解》这一品经,主要是说弥勒菩萨述说自己亲见的境界,为我们作证明,知道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真实不虚。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极乐世界,宫殿、楼阁、泉池、林树,具足微妙,清净庄严不。汝见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1),雨诸香华,遍佛刹不。阿难对曰,唯然(2)已见。

  《解》这个时候,佛对阿难、弥勒以及在会的大众们说:你们都亲眼看见极乐世界的宫殿、楼阁、泉池、林树等一切景物,严净光丽,形色殊胜特别,穷微极妙,清净庄严吗?你们有没有看见欲界诸天,以及上至色究竟天的一切诸天天人,都在空中散百千香花,万种伎乐,供养阿弥陀佛,周遍极乐刹土呢?阿难非常恭敬的回答说:是的,世尊,您所讲的我们大众都见到了。

  《注》

  (1)(色究竟天)是色界十八天最顶的一层天。

  (2)(唯然)这是表示非常恭敬回答:是的。“唯”是表示答应词。“然”是的。

  汝闻阿弥陀佛大音(1)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解》世尊又问:你们听见阿弥陀佛说法的音声,周遍十方一切世界,教化众生没有?阿难回答说:是的,我们已听到了。

  《注》

  (1)(大音)指佛陀说法音声,普及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闻;并能普度一切众生一生圆满成佛。

  佛言汝见彼国净行之众(1),游处虚空,宫殿随身,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不。及见彼等念佛相续不。复有众鸟,住虚空界,出种种音,皆是化作,汝悉见不。慈氏白言,如佛所说,一一皆见。

  《解》佛又说:你们看见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游行于虚空,其所居的宫殿皆能随身,没有障碍。你们见到他们飞行遍至十方,供养诸佛吗?以及见到他们念佛相续不断吗?还有各种鸟类,住在虚空中发出种种声音,这些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你们全都看见了没有?弥勒菩萨代表与会大众回答说:是的,是的,就像世尊所说的一样,我们全都看到了。

  《注》

  (1)(净行之众)是具足清净行持的大众。此指极乐世界的菩萨们。

  佛告弥勒,彼国人民有胎生(1)者,汝复见不。弥勒白言,世尊,我见极乐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2),处于宫殿。又见众生,于莲华内结跏趺坐(3),自然化生。何因缘故,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解》佛告诉弥勒菩萨,西方极乐世界有胎生者,你们看见了没有?弥勒菩萨回答说:世尊,我看见极乐世界有住胎的人,如夜摩天人住在天上宫殿那样的快乐。又看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在莲花内结跏趺坐,自然化生。这是什么因缘,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有胎生的,有化生的呢?

  《注》

  (1)(胎生)在这里“胎生”是比喻。说明因疑惑心而念佛往生到边地,在莲胎中,不能见佛闻法。不同我们这个世间的胎生。

  (2)(夜摩天)是欲界第三层天。

  (3)(跏趺坐)是盘腿而坐。表端身正心。

  【边地疑城(1)第四十】

  《解》这一品是说明,有一类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者胎生的原因。从而劝导人们,深信切愿,莫生疑虑,一心求生净土。以免堕入边地疑城,导致五百岁中,不能见佛闻法,不得自在。

  《注》

  (1)(疑城)以疑惑心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边地七宝宫殿中,因此处为疑根未断的人所居,故称“疑城”。

  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1),不思议智(2),不可称智(3),大乘广智(4),无等无伦,最上胜智(5),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

  《解》世尊告诉弥勒菩萨,若有众生以疑惑心,虽也念佛不断,发愿求生净土。但是他们不明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对于这些如来果地上的圆满智慧,没有真正明了理解,心存怀疑。但这种人深信六道轮回是罪是苦,往生极乐世界是福是乐,因而乐修善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注》

  (1)(不了佛智)不能相信、明了佛的智慧。此句是总说。

  (2)(不思议智)佛的智慧深不可测,即成所作智。

  (3)(不可称智)佛的智慧众多,不是言语所能尽述的,即妙观察智。

  (4)(大乘广智)佛的智慧深广,能够穷尽一切法门,即平等性智。

  (5)(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佛的智慧至高无上,究竟圆满,无与伦比,此即大圆镜智。

  复有众生,积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1)。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故于往生清净佛国,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然犹续念不绝,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

  《解》又有一类众生,积集善根,希求佛的智慧、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但是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对于往生清净佛国,信愿不坚,依据不专。然而还能念佛相续不绝,以念佛的功德,结其善愿之力,仍然可以往生。

  《注》

  (1)(普遍智)即前之大乘广智。(无等智)即前之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即前之不可称智与不思议智。

  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道止(1)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宝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忉利天。

  《解》上面所说的两种有疑心的众生,一是因为对佛智有疑,一是对自己的善根有疑惑。所以他们虽然生到极乐世界,但不能参加阿弥陀佛的法会,也就是不能见佛闻法。生于佛国边地,七宝城中。这不是佛使他这样,完全是他自己心里所生的疑障。而生于边地,也是于宝莲花中自然化生,他们的饮食快…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