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行证亦复如是,我们看到人家有苦难,不能全心全力去帮助别人,我们自己的灾难也转不过来。换句话说,你热心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你自己的灾难消除,所以真正消灾免难,是热心全心全力帮助人。你不肯真正去做,你解悟得再圆满,你的灾难还是免不了,这个道理你们仔细去想想。所以“至心恭敬,念满万遍”的意思很深很广,佛所说的话真实不虚。
下面是讲果报,“是诸不如意事”,“不如意事”就是像上面所举的例子,衣食不足,所求不能如愿,疾病凶衰不安,眷属分离,这些等等不如意事,“渐渐消灭”了。佛用“渐渐”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深长,看你自己用心的程度,看你自己薰修时间的长短,这个灾难有很短时间就消除,有很长时间才能消除,完全看我们自己。自己如果能够顿悟,如果能够勇猛精进的修学,在短时间之内就能看到效果,这个灾难就消除了。“即得安乐,衣食丰益”,“丰”是丰足,“益”是增加,不但自己足用,还可以有多余的帮助别人。“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梦中一些恶梦也就没有,身心安稳,转祸为福。科题里讲“修善消灭安乐”,这个字对现代人来讲还得加几个字才行,否则的话修善把安乐消灭,这就产生误会;修善消灭诸不如意事,即得安乐,这个意思就很圆满,大家就不至于误会。这一段经训对我们现在人来说迫切的需求,我们一定要很认真努力去做,我们今天看到别人有灾难,说不定明天我们自己就遇到灾难。我们自己不能关心别人,到我们自己有灾难,谁关心我们?我们不肯帮助别人,我们自己有灾难的时候,谁来帮助我们?要懂得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希望自己有难的时候,有人来帮助我们,来安慰我们,我们看到别人有难就要去安慰别人、帮助别人,你才能收到这个果报。再看下面这段经文: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
这段经文所说就是现在讲旅游的平安,现代人出门旅游交通工具跟古时候不一样,但是可能遇到的灾难实在讲是没有两样。科题是“安水陆险道”,就是在水陆险道旅游的时候能够得到平安。在经文里面诸位要留意看看,你就能看得出来,前面一段佛叫著观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这一段“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每一段经文你仔细去注意一下。如果是“善男子、善女人”,遇到灾难可能性少;没有加“善”,“有诸人等,衣食不足”,如果真正是行善的人,这个遭遇会很少;所以我们在经文上,一字一句都要留意。
这个地方是讲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字前面跟诸位讲过,最低限度要做到净业三福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佛才称他作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的果报,诸位要细读《了凡四训》就明白,了凡先生确确实实把这四句做到,这是我们的好榜样。这是说他要出远门,出远门当然是有事情;“或因治生”,“治生”是为了他生活,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家庭的生活,外出谋生;“或因公私”,公家的差遣,或者是私人的事情,私事,探望亲属,访问朋友,私事;你或者在朝廷里面作官,现在是公司行号的职员派你出差,公事;“或因生死”,“死”是奔丧,“生”是家里面生小孩,这是喜事,回去探望;“或因急事”,临时有急事情;这是说明外出的原因。现在还有观光旅游,这里头所举的不在之内,观光旅游。“入山林中”,就是你旅行的时候经过这些山林;或者要渡过江河或者是大海,“大水”,像湖泊一类;“或经险道”,险道里面包括地区有猛兽毒蛇,或者是有强盗抢劫,这属于险道。险道在过去陆地有,河海里头也有,有海盗,你要是遇到的话也很麻烦。现代交通比过去便捷,旅游比以前人实在讲要舒适太多,可是交通的事故,交通这些灾难,我们也常常听到,如何能够在旅游里面保平安,可以说是所有出外旅游的人都期望。此地世尊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请看经文:
【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
善男子、善女人,怎么念法?还是要志心称念,诚心诚意,念地藏菩萨名号。青莲法师注解里面跟我们说,我们把注解念一念,“此显称名之益”,世尊教导我们;“是人通指九界”,不单单是指我们人道,九法界就包括菩萨在其中;他底下说,“以初地菩萨,尚不免虎狼之难”,何况菩萨以下?这个我们要知道。你为什么会遇到这些灾难?世法、佛法都告诉我们,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虎狼狮子你过去世跟它没有结怨,它看到你理都不理,它不会伤害你,它伤害你过去总是跟它结了怨。你是初地菩萨,你遇到冤家他也不会饶过你,这个要知道,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在《高僧传》里面看到安世高,实在讲也是示现,他究竟是何等人物,我们不得而知,他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这在他《传记》里面记得很清楚。所谓是欠命一定要还人命,欠钱一定要还财,没办法的,因果通三世,说谁占谁的便宜,谁吃亏,没这个事情。说占便宜、说吃亏,那是世间人只看到现前这一段,没有看到前后的因果,如果看到前后因果才知道事实真相。
所以我们要是遇到这些事情,别人占了我们便宜,我们笑笑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我们吃亏上当也无所谓,一切都做还债想,我这个债消了,一笔勾消。无论蒙受什么样的冤屈都要做还债想,绝不怨天尤人,自己修得再好,做再多的好事,被人冤枉,被人诬陷,甚至于被人陷害,都没关系,知道都有业因果报。初地菩萨尚且不免这些恶果报,我们是什么人?所以遇到这些恶劣的果报现前要安然受之,不怨天、不尤人,这个灾难过去之后就没有了,所谓雨过天晴;灾祸过去,福报就现前。如果在这个时候怀疑,我一生做好事还要遇这种果报,你心里面有怨恨,你灾难不会消除,福报不会现前,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知道、要明了。决定相信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认真的反省检点,不可以以为样样都是别人的不是,这是修行人最大的过失。真正修行人时时刻刻认真检点,一切是自己的不是,别人没有不是处,过失都在自己。这个样子认真努力去忏悔,改过自新,菩提道才一帆风顺,才减少障难。
惠能大师教给我们的话非常有道理,“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两句话不是普通人能够说得出来。换句话说,还见到世间有过失,自己没有过失,别人有过失,你修学就有困难,你就有障碍。什么时候真正能做到不见世间过,只见自己过,你才算真正有进步,真正消业障,转祸为福。纵然不幸生命失掉,遭人陷害或者被人杀,也是转祸为福,为什么?你决定生到好处,你舍这个身,再受这个身,比现前环境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即使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必定生天道享天福去。假如遇到灾难,一念怨恨心,灾难不能避免,而且堕落三途,这个地方差别多大?理跟事我们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摆在我们前面是十法界,十法界是十条道路,有智慧的人这十条道路是自己选择,选择好道,只有一些愚昧无知自以为是,他不懂得选择,堕落在恶道。我们能够明白这些事理,这是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诲,这个恩德太大太大了。如果我们没有遇到佛法,哪里会知道?遇到这些灾难,我们怎么会心能平得下来?今天能够平心静气观察世间,都是得力于佛陀的教诲,所以佛菩萨、三宝的恩德实在讲超过父母。下面这是你所得的利益:
【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于虎狼师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你平常就能够断恶修善,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在你旅行的时候,又能够念地藏菩萨名号万遍,加修地藏菩萨法门。加修是怎么个加法?加强孝亲尊师,断恶修善,加强对一切众生怜悯慈悲救助,这就是加修地藏菩萨法门。你在旅行当中,你能够得到天地鬼神的保佑,所在之处你都能得安稳,即使遇到灾难,灾难也不会让你受到损害。世尊在此地教导我们,这都是举例说,实在讲依照经典教训方法修学,利益无量无边,哪里说得尽?讲到这个地方这是总共举了八个例子,后面佛做了一个总结,“总说利益无尽”。
【佛告观世音菩萨,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
“阎浮提”是指我们地球。实在讲这句话是世尊特别为我们强调,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有大行愿,不仅是我们这个地方;因为佛对我们说话,特别强调。
【若说于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尽。】
这是真话,决不是像前面举的几个例子,真的利益说不尽。“见闻利益”,见地藏菩萨像,闻地藏菩萨名,利益太多太多了,说一百劫、说一千劫都说不尽。小注里头举《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有三部经,除这部经之外,还有《十轮经》,他举《十轮经》上几句话来说,我们把小注念一念,“此结”,结是总结,“地藏偏向阎浮之意”,这是世尊说法特别的强调,《十轮经》上说,“归敬地藏者,所求皆满足,具足施功德,悲愍诸众生。假使百劫中,赞说其功德,犹尚不能尽,故皆当供养。”这是说地藏菩萨布施功德,悲悯一切众生。归敬地藏的人一定要效法地藏行,如果不能够尽心尽力效法地藏菩萨,不叫做真正归敬。真正归敬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特别要紧,不能说是我口里恭敬,天天礼拜地藏菩萨,见到一些众生苦难,不予置闻,那就错了。即使自己没有力量、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也要读经、执持名号,以这个功德至心回向,至少你要做到这一点,那是真正没有能力帮助。如果有能力一定要尽到你的力量,你有十分的力量,但是你只尽到九分,你并不圆满,怎样把它做到圆满,才是真正修学地藏法门,才是真正归敬地藏菩萨。请看下面经文:
【是故观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这是世尊劝观世音菩萨,要流通宣…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八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