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十八卷)▪P2

  ..續本文上一頁行證亦複如是,我們看到人家有苦難,不能全心全力去幫助別人,我們自己的災難也轉不過來。換句話說,你熱心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你自己的災難消除,所以真正消災免難,是熱心全心全力幫助人。你不肯真正去做,你解悟得再圓滿,你的災難還是免不了,這個道理你們仔細去想想。所以“至心恭敬,念滿萬遍”的意思很深很廣,佛所說的話真實不虛。

  下面是講果報,“是諸不如意事”,“不如意事”就是像上面所舉的例子,衣食不足,所求不能如願,疾病凶衰不安,眷屬分離,這些等等不如意事,“漸漸消滅”了。佛用“漸漸”這一句話的意思很深長,看你自己用心的程度,看你自己薰修時間的長短,這個災難有很短時間就消除,有很長時間才能消除,完全看我們自己。自己如果能夠頓悟,如果能夠勇猛精進的修學,在短時間之內就能看到效果,這個災難就消除了。“即得安樂,衣食豐益”,“豐”是豐足,“益”是增加,不但自己足用,還可以有多余的幫助別人。“乃至于睡夢中,悉皆安樂”,夢中一些惡夢也就沒有,身心安穩,轉禍爲福。科題裏講“修善消滅安樂”,這個字對現代人來講還得加幾個字才行,否則的話修善把安樂消滅,這就産生誤會;修善消滅諸不如意事,即得安樂,這個意思就很圓滿,大家就不至于誤會。這一段經訓對我們現在人來說迫切的需求,我們一定要很認真努力去做,我們今天看到別人有災難,說不定明天我們自己就遇到災難。我們自己不能關心別人,到我們自己有災難,誰關心我們?我們不肯幫助別人,我們自己有災難的時候,誰來幫助我們?要懂得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希望自己有難的時候,有人來幫助我們,來安慰我們,我們看到別人有難就要去安慰別人、幫助別人,你才能收到這個果報。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複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道。】

  這段經文所說就是現在講旅遊的平安,現代人出門旅遊交通工具跟古時候不一樣,但是可能遇到的災難實在講是沒有兩樣。科題是“安水陸險道”,就是在水陸險道旅遊的時候能夠得到平安。在經文裏面諸位要留意看看,你就能看得出來,前面一段佛叫著觀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這一段“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每一段經文你仔細去注意一下。如果是“善男子、善女人”,遇到災難可能性少;沒有加“善”,“有諸人等,衣食不足”,如果真正是行善的人,這個遭遇會很少;所以我們在經文上,一字一句都要留意。

  這個地方是講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字前面跟諸位講過,最低限度要做到淨業叁福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佛才稱他作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的果報,諸位要細讀《了凡四訓》就明白,了凡先生確確實實把這四句做到,這是我們的好榜樣。這是說他要出遠門,出遠門當然是有事情;“或因治生”,“治生”是爲了他生活,爲了自己的生活,爲了家庭的生活,外出謀生;“或因公私”,公家的差遣,或者是私人的事情,私事,探望親屬,訪問朋友,私事;你或者在朝廷裏面作官,現在是公司行號的職員派你出差,公事;“或因生死”,“死”是奔喪,“生”是家裏面生小孩,這是喜事,回去探望;“或因急事”,臨時有急事情;這是說明外出的原因。現在還有觀光旅遊,這裏頭所舉的不在之內,觀光旅遊。“入山林中”,就是你旅行的時候經過這些山林;或者要渡過江河或者是大海,“大水”,像湖泊一類;“或經險道”,險道裏面包括地區有猛獸毒蛇,或者是有強盜搶劫,這屬于險道。險道在過去陸地有,河海裏頭也有,有海盜,你要是遇到的話也很麻煩。現代交通比過去便捷,旅遊比以前人實在講要舒適太多,可是交通的事故,交通這些災難,我們也常常聽到,如何能夠在旅遊裏面保平安,可以說是所有出外旅遊的人都期望。此地世尊教給我們修學的方法,請看經文:

  【是人先當念地藏菩薩名萬遍。】

  善男子、善女人,怎麼念法?還是要志心稱念,誠心誠意,念地藏菩薩名號。青蓮法師注解裏面跟我們說,我們把注解念一念,“此顯稱名之益”,世尊教導我們;“是人通指九界”,不單單是指我們人道,九法界就包括菩薩在其中;他底下說,“以初地菩薩,尚不免虎狼之難”,何況菩薩以下?這個我們要知道。你爲什麼會遇到這些災難?世法、佛法都告訴我們,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虎狼獅子你過去世跟它沒有結怨,它看到你理都不理,它不會傷害你,它傷害你過去總是跟它結了怨。你是初地菩薩,你遇到冤家他也不會饒過你,這個要知道,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們在《高僧傳》裏面看到安世高,實在講也是示現,他究竟是何等人物,我們不得而知,他到中國來還兩次命債,這在他《傳記》裏面記得很清楚。所謂是欠命一定要還人命,欠錢一定要還財,沒辦法的,因果通叁世,說誰占誰的便宜,誰吃虧,沒這個事情。說占便宜、說吃虧,那是世間人只看到現前這一段,沒有看到前後的因果,如果看到前後因果才知道事實真相。

  所以我們要是遇到這些事情,別人占了我們便宜,我們笑笑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我們吃虧上當也無所謂,一切都做還債想,我這個債消了,一筆勾消。無論蒙受什麼樣的冤屈都要做還債想,絕不怨天尤人,自己修得再好,做再多的好事,被人冤枉,被人誣陷,甚至于被人陷害,都沒關系,知道都有業因果報。初地菩薩尚且不免這些惡果報,我們是什麼人?所以遇到這些惡劣的果報現前要安然受之,不怨天、不尤人,這個災難過去之後就沒有了,所謂雨過天晴;災禍過去,福報就現前。如果在這個時候懷疑,我一生做好事還要遇這種果報,你心裏面有怨恨,你災難不會消除,福報不會現前,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要明了。決定相信佛菩薩的教誨,依教奉行,認真的反省檢點,不可以以爲樣樣都是別人的不是,這是修行人最大的過失。真正修行人時時刻刻認真檢點,一切是自己的不是,別人沒有不是處,過失都在自己。這個樣子認真努力去忏悔,改過自新,菩提道才一帆風順,才減少障難。

  惠能大師教給我們的話非常有道理,“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兩句話不是普通人能夠說得出來。換句話說,還見到世間有過失,自己沒有過失,別人有過失,你修學就有困難,你就有障礙。什麼時候真正能做到不見世間過,只見自己過,你才算真正有進步,真正消業障,轉禍爲福。縱然不幸生命失掉,遭人陷害或者被人殺,也是轉禍爲福,爲什麼?你決定生到好處,你舍這個身,再受這個身,比現前環境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即使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必定生天道享天福去。假如遇到災難,一念怨恨心,災難不能避免,而且墮落叁途,這個地方差別多大?理跟事我們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擺在我們前面是十法界,十法界是十條道路,有智慧的人這十條道路是自己選擇,選擇好道,只有一些愚昧無知自以爲是,他不懂得選擇,墮落在惡道。我們能夠明白這些事理,這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教誨,這個恩德太大太大了。如果我們沒有遇到佛法,哪裏會知道?遇到這些災難,我們怎麼會心能平得下來?今天能夠平心靜氣觀察世間,都是得力于佛陀的教誨,所以佛菩薩、叁寶的恩德實在講超過父母。下面這是你所得的利益:

  【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臥,永保安樂。乃至逢于虎狼師子,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你平常就能夠斷惡修善,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在你旅行的時候,又能夠念地藏菩薩名號萬遍,加修地藏菩薩法門。加修是怎麼個加法?加強孝親尊師,斷惡修善,加強對一切衆生憐憫慈悲救助,這就是加修地藏菩薩法門。你在旅行當中,你能夠得到天地鬼神的保佑,所在之處你都能得安穩,即使遇到災難,災難也不會讓你受到損害。世尊在此地教導我們,這都是舉例說,實在講依照經典教訓方法修學,利益無量無邊,哪裏說得盡?講到這個地方這是總共舉了八個例子,後面佛做了一個總結,“總說利益無盡”。

  【佛告觀世音菩薩,是地藏菩薩于閻浮提,有大因緣。】

  “閻浮提”是指我們地球。實在講這句話是世尊特別爲我們強調,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對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都有大行願,不僅是我們這個地方;因爲佛對我們說話,特別強調。

  【若說于諸衆生見聞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說不能盡。】

  這是真話,決不是像前面舉的幾個例子,真的利益說不盡。“見聞利益”,見地藏菩薩像,聞地藏菩薩名,利益太多太多了,說一百劫、說一千劫都說不盡。小注裏頭舉《地藏十輪經》,地藏菩薩有叁部經,除這部經之外,還有《十輪經》,他舉《十輪經》上幾句話來說,我們把小注念一念,“此結”,結是總結,“地藏偏向閻浮之意”,這是世尊說法特別的強調,《十輪經》上說,“歸敬地藏者,所求皆滿足,具足施功德,悲愍諸衆生。假使百劫中,贊說其功德,猶尚不能盡,故皆當供養。”這是說地藏菩薩布施功德,悲憫一切衆生。歸敬地藏的人一定要效法地藏行,如果不能夠盡心盡力效法地藏菩薩,不叫做真正歸敬。真正歸敬一定要做到,這一點特別要緊,不能說是我口裏恭敬,天天禮拜地藏菩薩,見到一些衆生苦難,不予置聞,那就錯了。即使自己沒有力量、沒有能力去幫助別人,也要讀經、執持名號,以這個功德至心回向,至少你要做到這一點,那是真正沒有能力幫助。如果有能力一定要盡到你的力量,你有十分的力量,但是你只盡到九分,你並不圓滿,怎樣把它做到圓滿,才是真正修學地藏法門,才是真正歸敬地藏菩薩。請看下面經文:

  【是故觀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經。令娑婆世界衆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

  這是世尊勸觀世音菩薩,要流通宣…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十八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