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我不应该为他服务。」错了,大错特错了!我高人一等,高在哪里?
释迦牟尼佛都为信徒服务,这是经书里头都有记载的。看到年老的人,年老眼花,穿针穿不进去,佛看到了,马上接过来替他穿针;看到年岁大了,挑个担子担得很辛苦,世尊看到了,立刻把他担子接过来,帮他挑一挑。随时随处都有为众生服务的心,都有帮助众生这种行持。他没有说「我是佛,你们是众生,你应该供养我。」佛的十号里头有「应供」,佛时时刻刻供养众生。四十九年为众生讲经说法,那是供养。不辞辛苦,把自己所知道的苦口婆心的传给大众,教给学生,我们世间人看到任劳任怨。学生当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学生,六群比丘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阳奉阴违。这些都是菩萨示现的,给后世肩负起弘护正法的弟子做个样子,不要怕有坏的同学来找麻烦,世尊当年在世,僧团就如此。
说是要一帆风顺,那是多大的福报?释迦牟尼佛究竟圆满的大福报,福慧二尊足,僧团里头还有一些找麻烦的人。遇到这些人,释迦牟尼佛怎么处置?依旧用德行来感化。默摈,默摈是用德行来感化。这些学生认为释迦牟尼佛做得还不够好,释迦牟尼佛承认,不断的来求改进,不断的再提升自己境界。绝对不把过失推给别人,回过头来认真反省、检讨、改过自新,一直到他回头。有的时候这一生不能回头,来生;来生不能回头,后生,佛教化众生生生世世,我们要有这种精神、要有这种毅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神通变化,这个神通变化就是古德常常教人的通权达变。佛法不是定法,活活泼泼,活活泼泼就是通权达变,你通达善巧方便。就是戒律也不是死的,每一条戒律佛都讲「开遮持犯」,你要是不懂,你就死在戒条之下、死在经句之中,那就变成佛呆子。你懂得条条是活活泼泼的,在什么情况之下应该怎么作法,不是死的,它的精神永远不灭,它的方法活活泼泼。第十首:
【如来一一身,现佛等众生,一切微尘剎,普现神通力。】
这首偈尤其殊胜,你看看经文前面不是说佛,是如来。『如来一一身』,「如来」是从性上说的,是讲的法身。法身没有形相,能现一切相。法身是性,法身是理,法身是体,一切众生本有的,圆满具足法性身。法性身是一不是二,怎么说「一一身」?「一一身」是起作用,起作用的时候显现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形相,无量无边。『现佛等众生』,从法身现应身、现报身、现化身,现多少?「等众生」。这个虚空法界有多少众生,他就现多少佛身。『一切微尘剎』,前面讲一切世界微尘数剎土,这一句话实际上就是讲的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微尘剎土里面的依正庄严。正报是一切有情众生,依报是一切无情众生。『普现神通力』,「普」,平等的。「神通力」是觉悟一切众生的,不但让一切有情众生觉悟,还要帮助无情众生觉悟。《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众生有没有灵性?有。为什么有灵性?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所以,情与无情同一体。有情众生是我们的法身,无情众生还是我们的法身。
我们如何对待诸佛菩萨?要将对待诸佛菩萨的心态,对待树木花草、对待山河大地,跟诸位说,这就叫做普贤行。你有这个心,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自然然就是普贤行,你入普贤的境界了。普贤境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破坏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可以共存,同时共存,同处共存。为什么?彼此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碍在哪里?碍在迷惑颠倒,碍在不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完全通达明了,哪里有障碍?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跟诸佛如来生活在一起没有障碍,我们跟修罗、罗叉、魔王、地狱生活在一起也没有障碍。为什么?心是清净的,心是平等的。由此可知,障碍的发生是心不平等、心不均平,障碍起来了。障碍一起来,心必定不清净;心不平等、心不清净,必定不真诚,完全与性德相反。我们违背性德时间太久了,过去无量劫中迷惑颠倒,今天养成一种坚固的习气,转不过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化,如果跟着佛学四十九年不间断,大概一般中根的人都会觉悟、都会回头。
22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九九卷) 2002/1/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991
我怎么会知道?我是过来人,我有经验。我是个中根人,学佛五十年了。二十六岁学佛,今年七十六岁,整整五十年。我这五十年天天读经,讲经四十四年没有中断,天天在讲,我现在才转过来。如果五十年的修学当中要是有间断,肯定堕落,你的境界怎么会转得过来?所以我才体验到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那个教诲,天天不中断,真的顽石也会被软化。古人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地方真正见到长时熏修的力量。我们今天一般人功夫不能成就,修学没有成绩表现,什么原因?你没有真正用功夫。你们同学当中我也很清楚,你们对我不错,很爱护师父,那是感情,没有用。真正尊敬师父、真正爱护师父,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态?依教奉行。你们细心看我,我真的爱老师、敬老师,老师不在了,你看我所住的地方、我所工作的地方、我的讲堂,把老师照片都挂上,念念不忘。老师过去了,我还是这个心态,你就晓得老师在世的时候,我是怎样心态对老师。我的尊敬、我的爱护是依教奉行,老师教我的,我记在心里念念不忘,如何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讲经说法,这叫真爱护。否则的话,假的不是真的,阳奉阴违,那怎么叫爱护?糟蹋老师!
南方法喜慧光明菩萨赞颂: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摩诃萨,名法喜慧光明,承佛威神,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这是说偈仪,这是南方,前面讲过的是东方。前面云集我们看到他的名称,主菩萨名「普照法海慧」,此地『法喜慧光明』,名字小有不同,意思相同。在佛法里面这些事情我们常常遇到的,这里头有很深的意思,告诉我们名是假名建立的,意思对了,名言可以稍稍不同,用意是避免我们的执着。凡夫分别执着这个习气很重,佛用这些名号用得非常巧妙,教我们在名号里头能够体会到真实的意思,而不执着名号。就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听经闻法的三个原则: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才能真正懂得经典里头的真实义,「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要紧。如果在这些名相上起了分别执着,如来真实义你就得不到,你变成一种专门从事于考据,去对比,而于实际上的教学你是一无所获,这个错误就犯大了。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他讲「光明」就是「照法」的意思,前面名称讲「普照法海慧」,所以光明就是照法的意思。说偈仪里面跟东方菩萨没有两样,『承佛威神』,这一句话在《华严经》重复无数次,重复的次数愈多,愈是重要的,我们不能不晓得,应当要认真的去学习,这就是得佛力的加持。学讲经的人,老师总是常常叮咛、嘱咐要求佛加持,求佛加持不是感情的求,要有实际的行动去求。为什么?我们跟佛是感应道交,我用什么感,佛就有应。李老师传给我的,我传给大家了,我不吝法。我在李老师会下十年,就得力于老师这个传授,「至诚感通」。做人一生当中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不能没有诚意;你要没有诚意,你就不是人了,做人做个假人、做个虚伪的人。你要晓得,虚伪的人、假人果报是三途地狱。三途地狱,现在搞一个人的形状套在身上,假装着做人,你是这么一个人!早晚你的假面具会被拆穿,拆穿之后你是妖魔鬼怪,你是三途众生,这个多可怕!有什么意思?
古人讲「不诚无物」,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儒家教人做人的根本是「诚意」。今天在这个社会,要讲到真的,每一个人都害怕,为什么?那一定要吃亏上当,别人都是虚情假意对我,别人都是欺骗我,都是要占我的便宜。我们就要想想,我是希望将来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要是愿意下地狱、愿意作三途众生,可以跟他们一样,你怎么对我,我也怎么对你。如果你不愿意搞三途地狱,希望生天堂、希望到极乐世界,那就不能跟他们一样,一定要守定做人的原则:诚意。现前吃亏,将来不吃亏,眼前上当,将来不上当。将来是什么时候?转眼就到,时间不太长。
我活了七十六年,真的在感觉当中是一剎那,还能活七十五年吗?所以将来是剎那间事,我们要觉悟到。过去做了傻事,没有关系,现在觉悟了、现在回头了,决定不会再犯过去的错误,回头是岸,来得及!只要一口气没断,赶快回头,忏除业障、改过自新,这都有救!所以头一个不怕吃苦,欢喜吃苦,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不怕别人对我误会,不怕别人伤害我,心地坦然,决定舍弃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佛陀教诲,你就完全对了。别人、天下人对我虚情假意,我对天下人真诚不妄;天下人忘恩负义,我要做知恩报恩,准有好处,好处肯定在来生。聪明人要有前后眼,那你真的聪明,你能看到过去,能看到未来,你才能真正的把握现在,这个人有智慧、有福报。世间人有可以随顺、有不能随顺,要以智慧去拣别。
诚、诚意,诚意到极处,至诚就感通了。用这个来跟佛求感应道交,不是天天在佛面前拜佛许愿,那个未必能得到感应。为什么?佛有大智慧,不会害你;你的心邪、你的心不正,还求佛菩萨加持你做坏事,哪有这种佛菩萨?世间正人君子也不肯为,君子之所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你有善、你有美,就能感得佛菩萨来加持你。李老师传授给我,我这一生受用不尽,「至诚感通」。我们本来不通,不通要把它学通,那个时间太长了,哪一年才能学得会?最快的方法是求感应,感应要真诚到极点,真诚见佛、真诚学佛,真诚的做弘护正法的工作。做这个工作的目的是希望正法久住…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九九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