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老师。同学虽然很多,我们有七个同学志同道合,好象是一个小组一样。我们七个同学,每一个星期有一天,晚上有三个小时在一起学习。学习的方式,是把老师所讲的经覆讲一遍。李老师过去在台中讲经,一个星期只讲一次,星期三他老人家讲经,我们同学们聚会是星期四,在台中莲社小教室,我们七个人推一位同学,把老师昨天讲的东西重复讲一遍,讲完之后我们七个人研究讨论,十年如一日,真干!我们那个时候对于这种修学环境非常珍惜,为什么?不容易找到。
但是今天在我们这个道场,因缘比我那个时候求学,不晓得殊胜多少倍。你们同学今天住在一起,没有工作。我们那个时候上班,每天上班八个小时,所有的同学都是在家居士,都有家庭,都有事业,你就知道多难!多不容易!你们今天,天天住在一起,每天都可以在一起讨论研究,你们今天这个缘,我年轻的时候作梦都不敢想,哪有这样殊胜的法缘,有这么完备的道场,这么好的设施,这么多的图书典籍,什么都不缺乏。你们要是真肯学,像我那个时候的学法,你们一年等于我七年,你们在这上面真正干上三年五年,你们就超过我了,我比不上你们。我在台中苦学十年,你们在这个地方两年就超过,两年二七是十四年,你要是不能够好好利用这个环境,你就大错特错了。所以,这里头的善友,同学是最重要的,真正找到志同道合,就是时间订下来,能够在约定的时间一定参加研究讨论、参加听讲。讨论之前,自己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心都在经教上,妄想杂念自然就少了。心不在经教上,要想断妄想杂念,难!
有人问我,我在这个时代,这么长的时间,为什么没有被污染?这个话问得很好,我之所以没有被污染,我天天这个心在经教上。没有讲经的时候,学讲。在台中十年,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我们有六天的时间准备听讲,听讲完之后准备覆讲,我们心在这里。离开老师之后,我就上了讲台,一个星期至少讲三次,最少的,平均差不多一个星期至少要讲六次。早年讲经,一次是一个半小时,天天都要读经,天天都要参考古大德的注解,要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我从上讲台到今天,四十四年了,诸位晓得,我往年很幸运遇到韩馆长,所有一切事务她一个人承担,这真正护法。她是早年听我讲经听了十年,她听经的时候很认真写笔记,常常拿着她的笔记本来问我,她听出味道出来了。一家人欢喜弘护,帮我三十年,我什么心都不操,除了讲经研究经教之外,我什么事也没有。哪个地方请讲经,得闲的时候我一定会去。往年在国外,我都是一个人走,无论到哪个国家、到哪个地区都是一个人。因为这样一个缘故,所以能保持清净,没有被世俗污染,心有专注,心得法喜。如果心不在经教上,你要说是不被世法染污,那你是圣人,你决定不是凡夫,你是佛菩萨再来的。
我用的是这个方法,这个方法虽然对戒律没有那么样的严格执持,也算是道共戒。道共戒严格讲是证果,我们没证果,天天在学习,是道共戒里面的相似法,产生了效果。因为天天在学教,天天在讲经,天天在劝人,劝人也就是劝自己,劝的遍数多了,自自然然起心动念言语行为就跟经教上相应,遍数不多不行。我四十四年没有中断没有休息,愈到晚年愈契入,愈得三宝加持。求三宝加持,从初发心那一天就诚诚恳恳的哀求。李老师送我四个字「至诚感通」,他传给我的法,至诚心求感应,我得力他这四个字的教诲。第五句:
【身诸毛孔悉现神通。】
清凉大师大师说:「五地双行,现通利物。」这又提升一级了。第五句是五地菩萨,「双行」是自行化他,显现神通。『身诸毛孔悉现神通』,这句话我们怎么修?菩萨行,他真的毛孔放光,光中出现无量的菩萨,我们怎么做?我们应该要学习最圆满的形象。从全身耳目显示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全身表现出「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就是你全身在现神通。这二十个字,是我学佛五十年的心得。你要问:佛法是什么?佛法不外这二十个字,我们要表现在形象上,做出来给人看。要是用佛法的名词,就比较多一点。就《华严经》来说,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完全表现在我们全身每一个毛孔,每一个细胞,你就能入佛境界。净宗学人,要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显现在身心,心里头有,身上表现出来,这样的人哪有不往生?不但往生,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毫无障碍。换句话说,自行即是利他。自行,你自自然然有好的形象,好的形象就是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就是利益自己,为什么?一定得三宝加持。第六句:
【念念普观一切法界。】
清凉大师说这一句是智慧现前。你看这个顺序,自行化他,智慧才能现前。你自己修得再好,不肯讲经说法,说老实话,你这个智慧是很难现前。你要想智慧早一点现前,快一点现前,上讲台到处介绍佛法给别人,随时随处,欢喜说法,不怕别人问难。别人提出问题,我懂得的,我答复他,我不懂得,就说我还没有学到这个地方,教学相长。菩萨怎么成佛的?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成不了佛?不肯教人。不肯教人,永远成不了佛。菩萨为众生「作不请之友」,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过。菩萨开智慧,二乘没有听说开智慧的,这个事情不能不知道。『念念普观一切法界』,这是弘法利生,智慧现前。「普观」是平等观,宇宙人生实相明白了。第七句:
【十方诸佛共与其力。】
这就是我常说的得佛加持。你看看前面所具备的,你不肯自行化他,不能依教奉行,不能把你自己所学的落实在你自己形象之中,你怎么能得到佛力加持?当年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开经学班,他那个经学班,就是我们现在在新加坡办的弘法人才培训班,他不叫这个名词,他叫经学班,培训弘法讲经的人才。老师天天讲,天天嘱咐:「你们一定要求三宝加持。」为什么?有真的得三宝加持,有虽然求也没有得到三宝加持,什么原因?你没有真诚心。「我是很诚心诚意」,你那个诚心诚意是假的,不是真的。什么是真的?依教奉行是真的。你学的这部经,老师叫你讲这部经,你有没有真的搞明白搞清楚?解了经义,经义明白、了解,你有没有去做?「我只想学着讲,我还没有想去做」,得不到加持。你把你所学的,把你所讲的,统统做到,肯定得三宝加持,你不求加持,三宝也会加持。你要是不能依教奉行,你每天在佛像前面磕三千个大头,佛也不会加持你。如果你学教是为了名闻利养,为了自私自利,怎么可能得到佛加持你?
得佛力加持,最快的条件是什么?「我想成佛」。就像《坛经》里面说的惠能大师,他到黄梅去参五祖,那个时候二十四岁,年轻人,五祖问他:「你到这个地方来想做什么?」他说:「我想作佛。」我相信五祖在一生接触许多出家在家信徒,那个时候惠能是在家人,可能头一次听到这个愿望,来作佛的。在黄梅住八个月,衣钵就传给他,他是来作佛的,得佛力加持。没有心作佛,还想作凡夫,做个富贵的凡夫,这个怎么能得佛加持?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要了解事实真相,这就是《楞严经》上讲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的念头错了,你不能舍世间的福报,你怎么会成就?释迦牟尼佛,世间福报现成的,人家放下了,表演给我们看的,就是他最后留给我们的遗教「以苦为师」。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我们不能吃苦,稍稍有一点不方便,面孔就显露出来,一脸的不高兴,这怎么能得佛力加持?我们看看古人传记,佛门史书山志里面所记载的,多半是苦行的这些大德,有出家的,也有在家的,真正行道修苦行的,得佛力加持的很多。我们一般人讲感应,李老师教给我的「至诚感通」,通就是应,我们以真诚心感,佛来加持就通了。所以我们读到这一句,『十方诸佛共与其力』,不是一尊佛加持你。
所以今天我们这个道场希望做得如法,真正如法就是大家都能够依教奉行。每一个人,只要是住在道场的人,无论是在家出家,都能够真正修《弟子规》、《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这个道场十方诸佛一定加持,不求佛都会加持,为什么?我这一生当中所看到、所听到的,没有一个道场里头住众真干。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讲经,只看到一个道场,我五体投地的佩服。香港大屿山圣一法师的道场,它是禅宗道场,每天依照禅宗的规矩坐香,禅堂坐香四十多个人。圣一法师邀请我去,我看了之后非常惊讶,从来没有看过,也没有听说过,真干的道场。圣一法师现在年岁大,八十多岁了,这两年来身体不好,我去看过他。他那个道场也是很不幸,风水破坏了。本来那个地方是清净道场,人迹罕至。他没有开路,到那里去一定走小路,要步行,车不能进去。现在他那个山下面,大屿上的背后建了一个飞机场,飞机场把它道场的风水磁场破坏了,很遗憾。原来没有机场的时候非常宁静,那个后山没人去。
修行的环境,对于初学的人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此地,许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在图文巴这个地方?你看看,许多法师到澳洲来,都是选择大都市,雪梨、墨尔本、黄金海岸、布里斯本,都是选择大城市,我为什么找到这个小地方来?他们选择的大城市,人口都是百万、几百万以上,我们这个地方人口只有八万人。我们的希求是成就道业,不求别的。我们希望道场的环境宁静,是一个读书修行的场所,希望选择一个文化水平高的地区。我们看中这个地方,人口很少,环境宁静,没有娱乐场所,下午五、六点钟以后,街道上冷冷清清,住在这个地方,心不敢讲容易得定,容易得清净,五欲六尘诱惑的少,我们找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读书养道,希望能成就自己。这个地方佛力加持,只要自己真干,不但「十方诸佛共与其力」来加持你,十方菩萨加持你,十方护法善神都加持你,就看你怎么作法。佛菩萨、许多善神都在等着,都在看,我跟大家讲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住在此地,不只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止!无量无边诸佛菩萨、法界众生都在这里看着。我们同学当中,有少数人好象是觉察到了。这个事情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我们自己要发愤。既然出家了,一定要为佛争光,不能丢佛的人,要叫佛菩萨因我而有面子,我们才对得起佛菩萨。所以不能不依教奉行,不能不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断除自己一切障缘,成就道业。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八九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