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八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八四卷)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光声自述偈颂第八首:

  

  【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剎,一念殁生普令见,获无碍慧庄严者。】

  

  清凉大师注解「尘尘多身,门门化异」。『一一尘中无量身』,这是性德圆满的现前。回过头来看我们,我们这种能力完全失掉了。这个失掉,不是真的失掉,是迷失了。迷失了,实在讲等于真正失掉,为什么?完全不起作用了。我们在经上看到诸佛菩萨一定要知道,这都是我们的本能,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现在都不能现前了。『复现种种庄严剎』,第一句是现身,第二句是现土,身土不二。「庄严剎」就是我们生活环境,我们在这部经里面看到的是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在《无量寿经》上看到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读了感到不可思议,非常的羡慕向往,不知道这些事理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

  

  『一念殁生普令见』,这是举一个例子,「殁生」是示现,就是大乘经常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心应量。为什么一一尘中能现无量身?确确实实是无量无边,这个事情一点都不假。为什么?是性德本具的功能,这个功能不是从外头得来的,自性本具的。自性里头没有相,正因为它无相,所以能现一切相,能随众生心念现相。我们知道十方法界,前面比喻里头所讲的,十个世界微尘数国土,一一国土,那个国土是佛剎,又有世界微尘数众生。自性能随一切众生的心念自自然然生起变化,现身。现身这叫生,这个现象生起来了,现象消失就叫「殁」。为什么不叫生殁,文字上用「殁生」?这就说明前念灭了后念又生,永远是相续不断,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凡夫没有智慧,见不到。

  

  什么人见到?『获无碍慧庄严者』,他能见到。「无碍慧」是法身菩萨,他们已经契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一首偈是讲的事事无碍,法身菩萨他能见得到,我们凡夫见不到。从这个地方看才真正体会到我们迷失自性之可耻,然后也能够体会到诸佛如来的大慈大悲。他出现在这个世间为的是什么?没有别的,帮助我们恢复自性而已。我们对于事实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对这些好心人我们冷漠了,说实在的话,我们对不起他们,他们是无条件的来帮助我,我对他反而冷漠,没有在意。第九首:

  

  【三世所有一切劫,一剎那中悉能现,知身如幻无体相,证明法性无碍者。】

  

  这是「现自在」五首颂里面最后的一首,念劫圆融;清凉大师告诉我们,这是证得深。这个意思是告诉我们修行要勇猛精进,要求深证、要求彻法底源,换句话说,学佛的目标一定要订在究竟圆满的佛果,不能在中途就休息了。得少为足,那是错误。念劫圆融,给诸位说,时间的障碍突破了。我们今天有这个障碍,在时间上来说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一念,一剎那就是一念,这是时间之短;一切劫,这个时间长。「三世一切劫」跟「一剎那」不二;换句话说,在一念之中能见过去无量劫,也能见未来无量劫,时间跟空间维次全部都突破了。这个境界叫一真法界,这是事实真相,给诸位说,这是觉悟人的事实真相;我们讲十法界、讲无量无边法界,这是讲迷失自性人的真相。这两个真相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妄?两个都是真相。如何从十法界契入一真法界?如何从一真法界入十法界?那是诸佛菩萨到十法界里面来应化,就是前面讲的「一一尘中无量身」,现身现剎,普度众生,这是佛入众生法界。众生入佛法界,那就是成佛,众生成佛了,突破时空的维次,证得念劫圆融。

  

  『知身如幻无体相』,不但身如幻,境界也如幻。《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哪些是有为法?凡是有生灭现象的都叫做有为法,凡是没有生灭现象的称作无为法,这一桩事很难懂。过去我们讲经常常用《百法》来说,大家好懂,《百法》里面就分作有为跟无为。《百法》是天亲菩萨将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其中所说的六百六十法,六百六十法是归类,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分类;天亲菩萨觉得六百六十法还是太多,不便于初学,把它再归纳,归纳为一百类,我们要知道这一百类一展开,就是一切法。这一百法里面又分为五大类,心法是一类,心所有法是一类,不相应行法是第三类,色法是第四类,这四类都叫有为法;跟有为法相对的是无为法,那又是一类,总共五类。有为四类、无为一类,叫五法,大分。心法八个叫八识,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识,六识之外还有末那、阿赖耶。小乘只讲到六识,佛不说末那、阿赖耶识。这八个心也称作八心王,它起作用又分为五十一类,五十一种作用,这叫心所法。每一个心王它的作用广狭不相同,第六意识作用最大,五十一心所全了;最少的是阿赖耶识,阿赖耶单纯,它的作用只有五个,五遍行。还有二十四个不相应,不相应是: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心所法,它也不是色法,但是它是从心、心所、色法里面产生出来的抽象概念,事实上决定没有。

  

  譬如时间、空间,时间、空间是抽象概念,确确实实没有。空间是个抽象概念我们好懂,譬如讲四方四维上下,到底哪个地方是东方?哪个地方是南方?一定要有个座标,也就是要有个中,可是这个座标不一定。如果说以澳洲为中心,北方是太平洋,东南方是纽西兰,南方是南极;如果以南极为中心,澳洲在北方,所以变了。所以方位没有一定,你讲东南西北,到底是以什么为中心?这是一个抽象概念。我们是从中国来的,对中国地理比较熟悉,如果是以南京为中心,北京在北面,上海在东面,武汉在西面,香港在南面。如果以香港为中心,上海在北面不是在东面,南京正好也是在北面,到底哪个地方是东?哪个地方是南?哪个地方是西北?没有一定,所以是抽象的概念。时间是抽象概念,现在人比从前人容易了解,为什么?现在交通工具发达,知道有时差。在从前交通不发达的时候,没有时差这个名词。为什么?譬如坐船,从中国坐船到美国,顺风大概要一个多月,如果遇不到顺风,可能要三个多月。有没有时差?没有时差。为什么?每天走的路途不远,感觉不到时差。现在交通工具发达,速度快,于是很明显的发现时差。中国是白天,美国是晚上,北京跟纽约恰恰好相差十二个小时,这时差太明显了。所以时间不是真的是假的,是个抽象概念。

  

  得失也不是真的,二十四个不相应里头,头一个就是得。你得到什么东西?谁得到?所以不相应行法,就是抽象概念,它不是心法,它不是心所法,也不是色法,但是它跟心、心所、色法有关系。如果没有心、心所、色法,这个抽象概念就生不起来;生起来不是它们三个,所以不能不别立一法,称为不相应行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属于心法。我们讲色跟心,色法就是物质,心法不是物质,色心对立了。色是物质,物质也不是真的,我们身是物质,色法。我们生活的环境,你六根所接触到的,眼所见的、耳所听的、鼻所嗅的、舌所尝的、身所触的,都是属于心法都是属于色法。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色法剎那生灭。色法从哪里来的?心法变现出来的。心剎那生灭,心有相分,佛讲心法有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法相唯识里头说得详细,所以心、色都不是真的。凡夫迷失了自性,以为是真的,实际上它不是真的,剎那生灭。佛在比喻上讲,「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诸佛菩萨他们看到的事实真相。所有一切境界相,大到虚空法界,小到毛孔微尘,无一不是剎那生灭。佛在《楞严经》上讲得好,「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所以,生灭这个现象存不存在?给诸位说,不存在。为什么?说生这个生已经灭了,它的速度太快了。佛在《仁王经》上给我们讲的例子,一弹指六十剎那,一弹指的时间六十分之一叫做一剎那。我们弹指弹得很快,一秒钟大概可以弹四次,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秒中我们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就二百四十,一秒中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佛说一剎那当中有九百次生灭,我们怎么会知道这个情形?怎么能看得出这一切现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佛给我们说出真话,事实真相如是,我们觉察不出来。

  

  过去我讲经的时候说过,这个话是佛的真实说还是方便说?我们学大乘学了这么久,知道佛说法的原则,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都是方便法,真实法不可说不可说,真实比这个还要快。《仁王经》上这个算法一秒钟生灭并不很多,两个十万八千次,也就是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个生灭,方便说!让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才生就灭。佛给我们说一切法不生不灭,这是什么意思?生灭同时,没有办法辨别。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象,这是因果的相续相,一定要晓得剎那剎那那个相不一样、不相同,不是一个相。你要以为是一个相,你看错了,你迷了。这一个事实我们用电影的摄相机来照相能够觉察到,电影的摄相机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即使照一个植物,不要照动物,我们照一秒钟二十四张照片,每一张不一样。第一张绝对不是第二张,第二张决定不是第三张,为什么?你照第二张第一张灭了,你照到第三张第二张灭了,第二张灭了第三张生了,第三张灭了第四张生,这个很容易觉察得出来。我们照人亦复如是,第一张这个人像灭了,第二张人像生了,第二张人像灭了,第三张人像生了。一秒钟二十四次的「殁生」,我们已经被电影银幕画面欺骗了,不知道它是假的,以为它是真的。

  

  你再想想,《仁王经》上告诉我们,一秒钟有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你怎么能辨别得出来?这个还是如来方便说,给我们说出生灭同时、不生不灭;然后从这个地方你才真正能够觉悟出身土都是梦幻泡影,我们才真正能够懂得佛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真正…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八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