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七四卷▪P2

  ..续本文上一页很小,或者是起心动念想我的家庭、我一家;世间也有一些英雄豪杰他想多大?他想我这一个国家,这就是一般人所讲的民族英雄,没有想到全世界。想到全世界还不行,想到尽虚空、遍法界,那我们现在这个六根三业,也就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随着你的心量。所以常讲量大福大,量小怎么行?听《华严》不要得别的,就得这一句我们的受用就不可思议,心量拓开了。起心动念都要想到尽虚空、遍法界,更要想到我们要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苦难众生,苦难众生是没觉悟的众生,我们要帮助他们。

  

  这是佛在经教里头常常教导我们的,为什么?诸佛菩萨就是这样做的。我们要想帮助别人,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自己,自己没有成就,你怎么能帮助别人?自己成就什么?成就戒定慧三学,你就有能力帮助虚空法界一切苦难众生。所以自己要具足三学,大乘法里加上四智,这是度众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四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你要能转得过来。从哪里转起?从末那转起。末那叫意根,宗门教下祖师大德,我们在经教里常常看到「从根本修」,根本是末那识。

  

  末那是「四大烦恼常相随」,你把四大烦恼转过来,末那就转过来了。四大烦恼第一个是我见,就是见思烦恼里面的身见,执着这个身是我,于是自私自利、贪瞋痴慢就从这生起了。意根头一个是我见,第二个我爱,第三个我痴,痴迷,第四个我慢,贡高我慢,四大烦恼常相随。所以四弘誓愿「烦恼无边誓愿断」,就是转末那成平等性智,然后再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四智这两个是因地转;这两个转过来了,第八识转大圆镜,前五识转成所作,就跟着转了。那两个是果上转,这个是因上转,充满法界,周遍法界。

  

  『遍庄严一切佛剎光明』,「遍」是普遍,一个佛剎都没有漏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剎土,真能做得到吗?给诸位说,真能做到。为什么?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剎土不离自性,性德圆满周遍,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只要与性德相应,就周遍一切佛剎。用性德庄严,这是真的庄严。性德是什么?我们把它总归纳来说两个字:一个是「净」,一个是「善」。心地纯净纯善,语业纯净纯善,身业纯净纯善,这是真正庄严一切诸佛剎土,用自己的身语意业。

  

  第八句,『回建立清净金刚宝幢光明』,「回」这个字是回转。「建立」就是建树,「清净金刚宝幢」,这就是我们现前所讲的道场,道场不一定是寺院丛林,那是形式,最重要的是心地。清净心是禅定,金刚是表智慧,宝幢是形容它的作用,这一句也可以把它看作戒定慧三学。前面有这个意思,是成就自己,这个地方「回」是回向、利他,也就是说以自己戒定慧三学感化一切大众。中国人常常讲的「潜移默化,移风易俗」,自己做一个榜样,做一个典型,做给别人看。

  

  第九句,『普庄严菩萨众会道场光明』,「普」是普遍,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庄严菩萨众会道场」,菩萨教化众生之处就是「众会道场」。以我们的精神、以我们的德行,这是精神庄严。精神的庄严我们看不到,要用现在的话来讲,这属于磁场,这是精神上的庄严。如果他的道场距离我们不远,像菩萨戒经讲的,四十里之内,那我们要用物质上去帮助。或者我们去参与道场恭敬礼拜,做大众的一个样子、好学生的样子,都属于庄严道场。

  

  

  

  第十句:

  

  【妙音称扬一切佛名号光明】

  

  这一句是佛帮助一切众生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方法,诸佛名有两个说法,「一切诸佛名号」,一种说法就是指一切诸佛各别的名号,像世尊为我们说的《万佛名经》、《三千佛名经》,我们在这里面看到诸佛名号,当然不只这么多,佛只是略说而已,十方世界每一方略说,就说了这么多。另外一个意思,一切诸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也称之为诸佛名号。为什么?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它的本意是无量觉,梵语阿翻成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我们想想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每一尊佛都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圆满就无量了,所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可以说是一切诸佛共有的名号、共同的名号,这又是一个意思。

  

  『妙音称扬』,「妙音」就是一心称念,所以我们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妙音!妙在哪里?妙是不可思议,众生听到这个音声,阿赖耶识里头就种了佛种,「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将来这个种子遇到缘起现行,必定成佛,所以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常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功德。特别是对于这些小动物、植物、乃至于矿物、山河大地,常常对着它们称念,利益无边!因为我们知道,山河大地确确实实有无量无边的神灵依止这些物相。物是万物,相是自然现象,像云、像雾、像风都有神灵依附,于是乎就变成风神、雨神,云雾之神。我们学佛特别是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宇宙事实的真相,神灵无处不在,诸佛菩萨也是无处不在,我们以真诚的心与他们求得感应,对于我们自己的修学有一定的帮助。

  

  【如是等佛剎微尘数】

  

  这一句是总结,上面举出十种名字,说明光的德用。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一个光是一个作用,那就错了!无量无边『佛剎微尘数』的光明,一一光明都具足圆满的功德,或者我们说圆满的性德。这是真的,确确实实是经上所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有一法不圆满。

  

  【一一复有佛剎微尘数光明以为眷属】

  

  这是为我们说明光明当中还有光明。『眷属』怎么讲?譬如,一道光明具足前面所说十种名号的义趣,这一道光里面就有十个眷属,何况这十个名号是无量无边德用的归纳,每个名号展开都是无量无边的德用,所以一一光明就有佛剎微尘数的眷属。这个境界里头,随拈一法无不是大圆满,真正不可思议。

  

  【其光悉具众妙宝色】

  

  这是「辨色相」,众宝实实在在讲没有方法形容,只有用我们世间大家平常所熟知的珍宝做比喻,我们这个世间的珍宝怎么比也比不上性德。它表法的义趣,清凉大师说得很清楚,表「教道含容」。『其光』,每一道光,『悉具』,圆圆满满具足。『众妙宝色』,意思也是双关的,本意是性体、性德的圆满,也是我们常常讲的,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本具的万德万能,本具的相好、无量的相好,一一光统统具足,这是本意。另外一个意思是表世尊的教诲,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种种教诲就像光明里面「悉具众妙宝色」,具足这个意思。

  

  【普照十方各一亿佛剎微尘数世界海】

  

  这里头有数字,明显的数字,『普照十方各一亿佛剎微尘数世界海』,这个数字我们无法想象。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个世界,佛在经上讲十万亿佛国土,比起这个数字少得太多,十万亿佛国土,你看这里「一亿佛剎微尘数世界海」,比这个数字不晓得要大多少倍。这是说明佛光普照,「普」是平等的、是清净的。

  

  【彼世界海诸菩萨众,于光明中,各得见此华藏庄严世界海。】

  

  这是十方世界诸菩萨见到佛光,前面都说过,有缘的菩萨,光召有缘,放光召集有缘的同学们,这些都是有缘的同学,见到这个『华藏庄严世界海』,这是一个大世界。将来在「华藏世界品」我们会看到,这品经里面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娑婆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有二十层,好比二十层大楼,西方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同在一层,在第十三层。像这样的华藏世界海,在虚空法界里头无量无边。就像我们今天科学家观察太空,看到这些星球好象都是有组织的,也是一个族一个族的,非常有规律。好象这个太阳系,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这是大的,小行星很多。现在在天文望远镜的观察之下,小星行有几千个,我们知道还有更小的,更小的望远镜没有看到,我相信那个数量更多。这个更小的都不叫星星,我们叫殒石,像个大石头一样,它也是独立的,也是跟行星一样环绕着太阳系旋转。像这样的太阳系很多很多,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旋转,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银河系。银河系在这个大世界里面,它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我们现在不知道。

  

  过去我们以为银河系就是佛经上讲的大千世界,一个佛剎,现在有人提出异议。黄念祖老居士他说,银河系在佛法里面讲是一个单位世界,他也说出一番道理。如果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大千世界可大了!一千个单位世界旋绕着一个中心旋转,这是小千世界;这个小千世界也是一个集团,这个集团又围绕着一个更大的中心旋转,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成一个大千世界,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这样一个大世界,在华藏世界还是很小的世界,在华藏世界第十三层。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大世界的西面,当中间隔多远?佛说有十万亿个这样的大世界。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法子证明。但是世界无量无边,微尘剎数,总不出一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不出一心,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懂得。

  

  【以佛神力,其光于彼一切菩萨众会之前,而说颂言。】

  

  下面是偈颂,「偈声命召」,偈颂的内容举佛的十种德号,「示为所归」。佛这十种德号,显示如来果地上无尽的德能,用十种称号来代表。在本经「法界品」里面,有详细的介绍。下面是偈颂,每一首颂大概说一个名号,也有讲两个名号。第一首:

  

  【无量劫中修行海,供养十方诸佛海,化度一切众生海,今成妙觉遍照尊。】

  

  这十首偈我们怎样学法?第一句,佛也是像我们一样的凡夫修成的,修学的时间非常长,『无量劫中修行海』,「海」是比喻深广无际。修行到底从哪里修起?佛在净业三福里面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孝亲尊…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七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