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七四卷▪P2

  ..續本文上一頁很小,或者是起心動念想我的家庭、我一家;世間也有一些英雄豪傑他想多大?他想我這一個國家,這就是一般人所講的民族英雄,沒有想到全世界。想到全世界還不行,想到盡虛空、遍法界,那我們現在這個六根叁業,也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隨著你的心量。所以常講量大福大,量小怎麼行?聽《華嚴》不要得別的,就得這一句我們的受用就不可思議,心量拓開了。起心動念都要想到盡虛空、遍法界,更要想到我們要爲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苦難衆生,苦難衆生是沒覺悟的衆生,我們要幫助他們。

  

  這是佛在經教裏頭常常教導我們的,爲什麼?諸佛菩薩就是這樣做的。我們要想幫助別人,首先必須具備的條件是自己,自己沒有成就,你怎麼能幫助別人?自己成就什麼?成就戒定慧叁學,你就有能力幫助虛空法界一切苦難衆生。所以自己要具足叁學,大乘法裏加上四智,這是度衆生必須具備的條件。四智,轉第六意識爲妙觀察智,轉第七末那識爲平等性智,轉阿賴耶識爲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爲成所作智,你要能轉得過來。從哪裏轉起?從末那轉起。末那叫意根,宗門教下祖師大德,我們在經教裏常常看到「從根本修」,根本是末那識。

  

  末那是「四大煩惱常相隨」,你把四大煩惱轉過來,末那就轉過來了。四大煩惱第一個是我見,就是見思煩惱裏面的身見,執著這個身是我,于是自私自利、貪瞋癡慢就從這生起了。意根頭一個是我見,第二個我愛,第叁個我癡,癡迷,第四個我慢,貢高我慢,四大煩惱常相隨。所以四弘誓願「煩惱無邊誓願斷」,就是轉末那成平等性智,然後再轉第六意識爲妙觀察智,四智這兩個是因地轉;這兩個轉過來了,第八識轉大圓鏡,前五識轉成所作,就跟著轉了。那兩個是果上轉,這個是因上轉,充滿法界,周遍法界。

  

  『遍莊嚴一切佛剎光明』,「遍」是普遍,一個佛剎都沒有漏掉,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剎土,真能做得到嗎?給諸位說,真能做到。爲什麼?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不離自性,性德圓滿周遍,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只要與性德相應,就周遍一切佛剎。用性德莊嚴,這是真的莊嚴。性德是什麼?我們把它總歸納來說兩個字:一個是「淨」,一個是「善」。心地純淨純善,語業純淨純善,身業純淨純善,這是真正莊嚴一切諸佛剎土,用自己的身語意業。

  

  第八句,『回建立清淨金剛寶幢光明』,「回」這個字是回轉。「建立」就是建樹,「清淨金剛寶幢」,這就是我們現前所講的道場,道場不一定是寺院叢林,那是形式,最重要的是心地。清淨心是禅定,金剛是表智慧,寶幢是形容它的作用,這一句也可以把它看作戒定慧叁學。前面有這個意思,是成就自己,這個地方「回」是回向、利他,也就是說以自己戒定慧叁學感化一切大衆。中國人常常講的「潛移默化,移風易俗」,自己做一個榜樣,做一個典型,做給別人看。

  

  第九句,『普莊嚴菩薩衆會道場光明』,「普」是普遍,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莊嚴菩薩衆會道場」,菩薩教化衆生之處就是「衆會道場」。以我們的精神、以我們的德行,這是精神莊嚴。精神的莊嚴我們看不到,要用現在的話來講,這屬于磁場,這是精神上的莊嚴。如果他的道場距離我們不遠,像菩薩戒經講的,四十裏之內,那我們要用物質上去幫助。或者我們去參與道場恭敬禮拜,做大衆的一個樣子、好學生的樣子,都屬于莊嚴道場。

  

  

  

  第十句:

  

  【妙音稱揚一切佛名號光明】

  

  這一句是佛幫助一切衆生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個方法,諸佛名有兩個說法,「一切諸佛名號」,一種說法就是指一切諸佛各別的名號,像世尊爲我們說的《萬佛名經》、《叁千佛名經》,我們在這裏面看到諸佛名號,當然不只這麼多,佛只是略說而已,十方世界每一方略說,就說了這麼多。另外一個意思,一切諸佛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也稱之爲諸佛名號。爲什麼?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它的本意是無量覺,梵語阿翻成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我們想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每一尊佛都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圓滿就無量了,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可以說是一切諸佛共有的名號、共同的名號,這又是一個意思。

  

  『妙音稱揚』,「妙音」就是一心稱念,所以我們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妙音!妙在哪裏?妙是不可思議,衆生聽到這個音聲,阿賴耶識裏頭就種了佛種,「一曆耳根,永爲道種」,將來這個種子遇到緣起現行,必定成佛,所以一切衆生皆是未來佛。我們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常常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特別是對于這些小動物、植物、乃至于礦物、山河大地,常常對著它們稱念,利益無邊!因爲我們知道,山河大地確確實實有無量無邊的神靈依止這些物相。物是萬物,相是自然現象,像雲、像霧、像風都有神靈依附,于是乎就變成風神、雨神,雲霧之神。我們學佛特別是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宇宙事實的真相,神靈無處不在,諸佛菩薩也是無處不在,我們以真誠的心與他們求得感應,對于我們自己的修學有一定的幫助。

  

  【如是等佛剎微塵數】

  

  這一句是總結,上面舉出十種名字,說明光的德用。我們千萬不要以爲,一個光是一個作用,那就錯了!無量無邊『佛剎微塵數』的光明,一一光明都具足圓滿的功德,或者我們說圓滿的性德。這是真的,確確實實是經上所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有一法不圓滿。

  

  【一一複有佛剎微塵數光明以爲眷屬】

  

  這是爲我們說明光明當中還有光明。『眷屬』怎麼講?譬如,一道光明具足前面所說十種名號的義趣,這一道光裏面就有十個眷屬,何況這十個名號是無量無邊德用的歸納,每個名號展開都是無量無邊的德用,所以一一光明就有佛剎微塵數的眷屬。這個境界裏頭,隨拈一法無不是大圓滿,真正不可思議。

  

  【其光悉具衆妙寶色】

  

  這是「辨色相」,衆寶實實在在講沒有方法形容,只有用我們世間大家平常所熟知的珍寶做比喻,我們這個世間的珍寶怎麼比也比不上性德。它表法的義趣,清涼大師說得很清楚,表「教道含容」。『其光』,每一道光,『悉具』,圓圓滿滿具足。『衆妙寶色』,意思也是雙關的,本意是性體、性德的圓滿,也是我們常常講的,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本具的萬德萬能,本具的相好、無量的相好,一一光統統具足,這是本意。另外一個意思是表世尊的教誨,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種種教誨就像光明裏面「悉具衆妙寶色」,具足這個意思。

  

  【普照十方各一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

  

  這裏頭有數字,明顯的數字,『普照十方各一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這個數字我們無法想象。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個世界,佛在經上講十萬億佛國土,比起這個數字少得太多,十萬億佛國土,你看這裏「一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比這個數字不曉得要大多少倍。這是說明佛光普照,「普」是平等的、是清淨的。

  

  【彼世界海諸菩薩衆,于光明中,各得見此華藏莊嚴世界海。】

  

  這是十方世界諸菩薩見到佛光,前面都說過,有緣的菩薩,光召有緣,放光召集有緣的同學們,這些都是有緣的同學,見到這個『華藏莊嚴世界海』,這是一個大世界。將來在「華藏世界品」我們會看到,這品經裏面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娑婆世界跟西方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有二十層,好比二十層大樓,西方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同在一層,在第十叁層。像這樣的華藏世界海,在虛空法界裏頭無量無邊。就像我們今天科學家觀察太空,看到這些星球好象都是有組織的,也是一個族一個族的,非常有規律。好象這個太陽系,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這是大的,小行星很多。現在在天文望遠鏡的觀察之下,小星行有幾千個,我們知道還有更小的,更小的望遠鏡沒有看到,我相信那個數量更多。這個更小的都不叫星星,我們叫殒石,像個大石頭一樣,它也是獨立的,也是跟行星一樣環繞著太陽系旋轉。像這樣的太陽系很多很多,又圍繞著一個中心旋轉,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銀河系。銀河系在這個大世界裏面,它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我們現在不知道。

  

  過去我們以爲銀河系就是佛經上講的大千世界,一個佛剎,現在有人提出異議。黃念祖老居士他說,銀河系在佛法裏面講是一個單位世界,他也說出一番道理。如果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大千世界可大了!一千個單位世界旋繞著一個中心旋轉,這是小千世界;這個小千世界也是一個集團,這個集團又圍繞著一個更大的中心旋轉,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成一個大千世界,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這樣一個大世界,在華藏世界還是很小的世界,在華藏世界第十叁層。極樂世界在我們這個大世界的西面,當中間隔多遠?佛說有十萬億個這樣的大世界。現在科學家還沒有法子證明。但是世界無量無邊,微塵剎數,總不出一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不出一心,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得。

  

  【以佛神力,其光于彼一切菩薩衆會之前,而說頌言。】

  

  下面是偈頌,「偈聲命召」,偈頌的內容舉佛的十種德號,「示爲所歸」。佛這十種德號,顯示如來果地上無盡的德能,用十種稱號來代表。在本經「法界品」裏面,有詳細的介紹。下面是偈頌,每一首頌大概說一個名號,也有講兩個名號。第一首:

  

  【無量劫中修行海,供養十方諸佛海,化度一切衆生海,今成妙覺遍照尊。】

  

  這十首偈我們怎樣學法?第一句,佛也是像我們一樣的凡夫修成的,修學的時間非常長,『無量劫中修行海』,「海」是比喻深廣無際。修行到底從哪裏修起?佛在淨業叁福裏面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孝親尊…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七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