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三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三六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说偈赞佛,金焰菩萨偈颂第六首:

  

  【一切处行佛尽知,一念三世毕无余,十方剎劫众生时,悉能开示令现了。】

  

  第六首就是「一切至处道智力」,论里面名称是「遍趣行智力」,「遍」就是一切,「趣」就是至的意思,「行」是道的意思,翻译名相不同,意思完全相同。清凉大师跟我们解释说:「诸众生种种所行,若出离行,不出离行,各能至果。」这个意思是讲一切众生他的行业,他所造作的行业。出离,是讲以六道做一个界限,你的行持能不能脱离六道?脱离六道你会到达什么样的境界,证得什么样的果位?如果不出离,你是在六道轮回,你来生会到哪一道?那都是至处,你所到的地方,佛都知道,有这种能力。

  

  在前面第一段里头,我们讲到「是处非处力」,这个地方「是处非处」是讲的因果,你造善因你一定得善报,这是「是」;造善因而得恶报,这就不是,这是「非处」。反过来说,造恶因你得的恶报,这是「是处」;造恶因得善报,这是「非处」。这些地方,我们要把它辨别清楚。此地,就是第六「一切至处道智力」,完全是讲果报;第一条是讲因果的定律,此地是讲你行业你所达到的境界,你感受到的果报。清凉大师怕我们把这两条混淆不清,所以特别说明。第一条「是处非处智力」,指「因是得果之处」;这一条「一切至处道智力」,这是从果,「果是酬因之处」,所以不一样。但是我们讲得更清楚、更明白一点,第一条是讲因果的道理,因果报应的必然;此地是讲事。

  

  『一切处行佛尽知,一念三世毕无余』,第一句是总说,第二句就是这一念之间他就清楚。说它的速度之快,现在电脑都比不上,电脑还要按个钮,这个讯号才能够通达,诸佛如来不需要这么麻烦,剎那之间就把你过去现在未来,你生生世世所入的境界、所受的果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处」是讲十法界。在佛法里面,小乘的四果四向,大乘菩萨五十一个阶位,你证得什么样的阶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世法里面,族类繁多,人道有男女老少、有贫富贵贱,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果报。新加坡处在热带,四季常夏,没有春夏秋冬;靠近北极的,一年四季常冬,全是冬天。生活环境不相同。你到人道,你在人道、在地球上投胎,你在哪个地区?当然生活过得最舒适的是温带,四季分明,不一样!

  

  你所报得的境界,佛完全知道,而且是一念之间就通达明了,「三世毕无余」,连到底下一句『十方剎劫众生时』,这是佛一念之间所知道的。三世是时,「十方剎」是处,是佛所知的。「众生时」,这三个字我们怎样去解读?现在由于科技发达,资讯发达,交通方便,这三个字好讲了,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时差,古时候的人不容易觉察得到。譬如隋唐时代,我们佛门高僧到印度去取经,每天走一两百里路,从首都长安走到印度,这个当中,现在来讲确实是有好几个小时的时差。你每天走一两百里,你一年走到印度,没有感觉得有时差,速度太快的话你就很明显感觉到。今天我们从此地飞到美国,时差就非常明显,速度快了。这是「众生时」。

  

  『悉能开示令现了』,佛有智力能跟你解释得很清楚。我们造的业因不相同,每一个人我们俗话说投胎到这个地球上来,你在哪一个地区投胎,你在哪一个族群投胎,你在哪一个家庭投胎;你将来一生的行业,我们一般人讲命中注定,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没有办法脱离命运,只有少数的人能够把自己的命运改变。改变还有幅度大小不相同,改变幅度最大的是转凡成圣,这个改变的幅度太大太大了。如果证得小乘的初果、二果,是改变了,改变的幅度不大。为什么?他还没有出离六道轮回。我们知道四果罗汉才脱离六道轮回,那个改变就大了。三果他的至处是第四禅的五不还天,不再到欲界来了,二果叫一来果,还得到欲界来一次;初果七次往返,这个一般讲的是改变非常明显。如果是菩萨,观行位的菩萨改变不大,在六道轮回;相似位的菩萨改变就大了,他脱离六道,他在十法界的菩萨法界里面。而改变最大的是分证位,不但超越六道,同时超越十法界。

  

  佛清楚,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知道佛有这个能力,对于一切众生将来到哪里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自己能不能知道?如果真正是个修行人,我来生到哪里去,大概能知道,所谓是知道个八九不离十,自己清楚。从什么地方能明了?我们不是有佛这种智力,我们是从因上去望果,我这一生当中,自己的行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这一生当中干的是什么业,仔细看看佛在经典上所说的十法界,我们就晓得我所作的行业与哪一个法界相应,自己清楚。但是这个观察要仔细,粗心大意你看不出来,微密观察,自己晓得。所以有一些世间人,他在临命终时告诉他的家人他到哪里去。

  

  我小时候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这些事情我就记得很清楚,乡下这些老太婆、老阿公,心地仁慈厚道,吃斋拜佛,但是不懂佛法,没有人讲经说法,不知道求往生。他临走的时候预知时至,告诉他家人:「三天之后我要走了,你们好好的替我准备。」交代后事,接见家亲眷属,神智清楚。虽然有病,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跟每个人见面告辞,嘱咐你好好的做人。时间到了,他告诉大家他到天上去了,有天上的童男童女来接引他。那个时候我们只记得一些事情,境界不清楚,学佛之后我们晓得这是欲界天。他修的福报叫人天福报,修得好!生天了。到人间来转世的,我们也曾经听说过,他到人间来了。大概到人间来转世也都享福,也都有福报。还有到鬼道里面去的,也有预知时至的,那到鬼道里头不是做普通的鬼,做土地公,鬼神道,他去做土地公去了。

  

  谛闲老和尚那个参禅的徒弟,夫妻两个到土地庙去上任,他徒弟当土地公。他在没有出家之前结过婚,他有太太,太太始终没有离开他,太太不同意他出家,他一定要出家,太太投水自杀,自杀之后魂灵天天跟在他的身边,因为他修行修得不错,有护法神保护他,他太太不敢贴近。到他做了大和尚,金山寺的首座和尚,地位很高,傲慢心生起来了,架子端出来了,好了,这一下护法神走了,护法神不保佑你,他太太就上身了,附在他身上。他自己也莫名其妙,也投水自杀。其实,他的神智被他太太控制住。他还有个女儿,在出家之前有生个女儿,托梦给他的女儿,叫他的女儿找谛闲老和尚,那是他的师父,告诉他他到土地庙去上任去了。谛老一听明白了,他那个寺庙旁边正好兴建一座土地庙,准是那个地方,就到他那里去给他做超度佛事,知道这个土地公是他的徒弟,那个土地奶奶就是他以前的太太,给他做佛事。做佛事,谛闲老和尚说:「你果然是真的,你是某人,你也显一点灵给我们看看。」说了之后,果然他就显灵了。这个灵显什么?在做佛事的桌子前面出现一道旋风,就像龙卷风一样,谛闲法师看了点头:「好,我知道了。」出现这么一个现象,鬼道里去了。所以到哪个地方,死了以后到哪里去自己心里有数,经典看多了就有数。

  

  念佛人哪一个不希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的「至处」,这个「处」要是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比什么都殊胜!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怎么去法,自己要晓得。我们对于净土宗的经论,先后搞了五十年,这五十年当中,大概前十年心不能够专一,十年之后我们把一些歧途全部舍弃了,专一方向,专一目标。于是这四十年当中,愈走愈专,愈行愈近,理论我们清楚了,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方法也搞明白了。换句话说,你有没有把握往生,关键就在行门,你有没有把净宗必须要具足的条件落实?第一个条件,也是基础的条件、最重要的条件,净业三福,你做到了没有?净业三福十一句:「孝养父母」你做到了没有?父母不在了,不在也要尽孝养之道。「不在我怎么孝养法?」父母对你的期望你有没有做到?父母在生前造作一些不善,你知不知道?父母现在在哪里,你晓不晓得?

  

  你去念念《地藏经》,婆罗门女、光目女她们父母过世了,如何去孝养?知道父母生前造作不善必堕恶道,自己发愤努力精进修行,她们是修念佛法门。婆罗门女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怎么知道她念到一心不乱?她在定中能去参观地狱。经上讲得很清楚,地狱只有两种人能去,一个受罪的,你有这个果报,你在临命终时这个境界立刻就现前;第二种人是菩萨,到地狱里面去度众生的。不是这两种人,这个境界决定见不到。她在定中见到地狱,遇到无毒鬼王,鬼王合掌称她菩萨,我们就晓得她是一天一夜专精不懈,一天一夜念到一心不乱。这个一心不乱,我们想想,可能是事一心不乱就行了,事一心不乱就有这个能力。

  

  光目女的功夫差一等,她是梦中境界,不是定中。梦到她的母亲来感谢她,救她离开恶道了,她还有余罪,所以她离开恶道投胎到她家里面,她家里面女佣人的女儿,寿命只有十三岁,求她如何去帮助她。光目女的功夫,我们可以肯定她念到功夫成片,才有这个感应,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乱的下品功夫。想想我们现在念佛,说老实话,一天到晚还夹杂着胡思乱想,夹杂着烦恼习气,这样下去,我们的来生就不好了,这个事情不能不知道。有没有方法补救?有,只要一口气没断,就有方法补救。一定要相信佛陀教诲,放下万缘,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要再放在心上,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务必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我们把这个心整个转变过来,不再有虚伪,不再有染污,不再有贡高我慢,不再迷惑,不再自私自利。一定落实十善业道,「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没有这个基本条件,念佛不能往生。这个净业三福,佛讲得好:「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三六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