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叁六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叁六卷)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說偈贊佛,金焰菩薩偈頌第六首:

  

  【一切處行佛盡知,一念叁世畢無余,十方剎劫衆生時,悉能開示令現了。】

  

  第六首就是「一切至處道智力」,論裏面名稱是「遍趣行智力」,「遍」就是一切,「趣」就是至的意思,「行」是道的意思,翻譯名相不同,意思完全相同。清涼大師跟我們解釋說:「諸衆生種種所行,若出離行,不出離行,各能至果。」這個意思是講一切衆生他的行業,他所造作的行業。出離,是講以六道做一個界限,你的行持能不能脫離六道?脫離六道你會到達什麼樣的境界,證得什麼樣的果位?如果不出離,你是在六道輪回,你來生會到哪一道?那都是至處,你所到的地方,佛都知道,有這種能力。

  

  在前面第一段裏頭,我們講到「是處非處力」,這個地方「是處非處」是講的因果,你造善因你一定得善報,這是「是」;造善因而得惡報,這就不是,這是「非處」。反過來說,造惡因你得的惡報,這是「是處」;造惡因得善報,這是「非處」。這些地方,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此地,就是第六「一切至處道智力」,完全是講果報;第一條是講因果的定律,此地是講你行業你所達到的境界,你感受到的果報。清涼大師怕我們把這兩條混淆不清,所以特別說明。第一條「是處非處智力」,指「因是得果之處」;這一條「一切至處道智力」,這是從果,「果是酬因之處」,所以不一樣。但是我們講得更清楚、更明白一點,第一條是講因果的道理,因果報應的必然;此地是講事。

  

  『一切處行佛盡知,一念叁世畢無余』,第一句是總說,第二句就是這一念之間他就清楚。說它的速度之快,現在電腦都比不上,電腦還要按個鈕,這個訊號才能夠通達,諸佛如來不需要這麼麻煩,剎那之間就把你過去現在未來,你生生世世所入的境界、所受的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處」是講十法界。在佛法裏面,小乘的四果四向,大乘菩薩五十一個階位,你證得什麼樣的階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世法裏面,族類繁多,人道有男女老少、有貧富貴賤,有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果報。新加坡處在熱帶,四季常夏,沒有春夏秋冬;靠近北極的,一年四季常冬,全是冬天。生活環境不相同。你到人道,你在人道、在地球上投胎,你在哪個地區?當然生活過得最舒適的是溫帶,四季分明,不一樣!

  

  你所報得的境界,佛完全知道,而且是一念之間就通達明了,「叁世畢無余」,連到底下一句『十方剎劫衆生時』,這是佛一念之間所知道的。叁世是時,「十方剎」是處,是佛所知的。「衆生時」,這叁個字我們怎樣去解讀?現在由于科技發達,資訊發達,交通方便,這叁個字好講了,是我們現在人所講的時差,古時候的人不容易覺察得到。譬如隋唐時代,我們佛門高僧到印度去取經,每天走一兩百裏路,從首都長安走到印度,這個當中,現在來講確實是有好幾個小時的時差。你每天走一兩百裏,你一年走到印度,沒有感覺得有時差,速度太快的話你就很明顯感覺到。今天我們從此地飛到美國,時差就非常明顯,速度快了。這是「衆生時」。

  

  『悉能開示令現了』,佛有智力能跟你解釋得很清楚。我們造的業因不相同,每一個人我們俗話說投胎到這個地球上來,你在哪一個地區投胎,你在哪一個族群投胎,你在哪一個家庭投胎;你將來一生的行業,我們一般人講命中注定,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沒有辦法脫離命運,只有少數的人能夠把自己的命運改變。改變還有幅度大小不相同,改變幅度最大的是轉凡成聖,這個改變的幅度太大太大了。如果證得小乘的初果、二果,是改變了,改變的幅度不大。爲什麼?他還沒有出離六道輪回。我們知道四果羅漢才脫離六道輪回,那個改變就大了。叁果他的至處是第四禅的五不還天,不再到欲界來了,二果叫一來果,還得到欲界來一次;初果七次往返,這個一般講的是改變非常明顯。如果是菩薩,觀行位的菩薩改變不大,在六道輪回;相似位的菩薩改變就大了,他脫離六道,他在十法界的菩薩法界裏面。而改變最大的是分證位,不但超越六道,同時超越十法界。

  

  佛清楚,我們在經典裏面讀到,知道佛有這個能力,對于一切衆生將來到哪裏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自己能不能知道?如果真正是個修行人,我來生到哪裏去,大概能知道,所謂是知道個八九不離十,自己清楚。從什麼地方能明了?我們不是有佛這種智力,我們是從因上去望果,我這一生當中,自己的行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這一生當中幹的是什麼業,仔細看看佛在經典上所說的十法界,我們就曉得我所作的行業與哪一個法界相應,自己清楚。但是這個觀察要仔細,粗心大意你看不出來,微密觀察,自己曉得。所以有一些世間人,他在臨命終時告訴他的家人他到哪裏去。

  

  我小時候大概是七、八歲的時候,這些事情我就記得很清楚,鄉下這些老太婆、老阿公,心地仁慈厚道,吃齋拜佛,但是不懂佛法,沒有人講經說法,不知道求往生。他臨走的時候預知時至,告訴他家人:「叁天之後我要走了,你們好好的替我准備。」交代後事,接見家親眷屬,神智清楚。雖然有病,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跟每個人見面告辭,囑咐你好好的做人。時間到了,他告訴大家他到天上去了,有天上的童男童女來接引他。那個時候我們只記得一些事情,境界不清楚,學佛之後我們曉得這是欲界天。他修的福報叫人天福報,修得好!生天了。到人間來轉世的,我們也曾經聽說過,他到人間來了。大概到人間來轉世也都享福,也都有福報。還有到鬼道裏面去的,也有預知時至的,那到鬼道裏頭不是做普通的鬼,做土地公,鬼神道,他去做土地公去了。

  

  谛閑老和尚那個參禅的徒弟,夫妻兩個到土地廟去上任,他徒弟當土地公。他在沒有出家之前結過婚,他有太太,太太始終沒有離開他,太太不同意他出家,他一定要出家,太太投水自殺,自殺之後魂靈天天跟在他的身邊,因爲他修行修得不錯,有護法神保護他,他太太不敢貼近。到他做了大和尚,金山寺的首座和尚,地位很高,傲慢心生起來了,架子端出來了,好了,這一下護法神走了,護法神不保佑你,他太太就上身了,附在他身上。他自己也莫名其妙,也投水自殺。其實,他的神智被他太太控製住。他還有個女兒,在出家之前有生個女兒,托夢給他的女兒,叫他的女兒找谛閑老和尚,那是他的師父,告訴他他到土地廟去上任去了。谛老一聽明白了,他那個寺廟旁邊正好興建一座土地廟,准是那個地方,就到他那裏去給他做超度佛事,知道這個土地公是他的徒弟,那個土地奶奶就是他以前的太太,給他做佛事。做佛事,谛閑老和尚說:「你果然是真的,你是某人,你也顯一點靈給我們看看。」說了之後,果然他就顯靈了。這個靈顯什麼?在做佛事的桌子前面出現一道旋風,就像龍卷風一樣,谛閑法師看了點頭:「好,我知道了。」出現這麼一個現象,鬼道裏去了。所以到哪個地方,死了以後到哪裏去自己心裏有數,經典看多了就有數。

  

  念佛人哪一個不希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的「至處」,這個「處」要是西方極樂世界,那是比什麼都殊勝!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怎麼去法,自己要曉得。我們對于淨土宗的經論,先後搞了五十年,這五十年當中,大概前十年心不能夠專一,十年之後我們把一些歧途全部舍棄了,專一方向,專一目標。于是這四十年當中,愈走愈專,愈行愈近,理論我們清楚了,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方法也搞明白了。換句話說,你有沒有把握往生,關鍵就在行門,你有沒有把淨宗必須要具足的條件落實?第一個條件,也是基礎的條件、最重要的條件,淨業叁福,你做到了沒有?淨業叁福十一句:「孝養父母」你做到了沒有?父母不在了,不在也要盡孝養之道。「不在我怎麼孝養法?」父母對你的期望你有沒有做到?父母在生前造作一些不善,你知不知道?父母現在在哪裏,你曉不曉得?

  

  你去念念《地藏經》,婆羅門女、光目女她們父母過世了,如何去孝養?知道父母生前造作不善必墮惡道,自己發憤努力精進修行,她們是修念佛法門。婆羅門女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怎麼知道她念到一心不亂?她在定中能去參觀地獄。經上講得很清楚,地獄只有兩種人能去,一個受罪的,你有這個果報,你在臨命終時這個境界立刻就現前;第二種人是菩薩,到地獄裏面去度衆生的。不是這兩種人,這個境界決定見不到。她在定中見到地獄,遇到無毒鬼王,鬼王合掌稱她菩薩,我們就曉得她是一天一夜專精不懈,一天一夜念到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我們想想,可能是事一心不亂就行了,事一心不亂就有這個能力。

  

  光目女的功夫差一等,她是夢中境界,不是定中。夢到她的母親來感謝她,救她離開惡道了,她還有余罪,所以她離開惡道投胎到她家裏面,她家裏面女傭人的女兒,壽命只有十叁歲,求她如何去幫助她。光目女的功夫,我們可以肯定她念到功夫成片,才有這個感應,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亂的下品功夫。想想我們現在念佛,說老實話,一天到晚還夾雜著胡思亂想,夾雜著煩惱習氣,這樣下去,我們的來生就不好了,這個事情不能不知道。有沒有方法補救?有,只要一口氣沒斷,就有方法補救。一定要相信佛陀教誨,放下萬緣,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要再放在心上,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務必要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我們把這個心整個轉變過來,不再有虛僞,不再有染汙,不再有貢高我慢,不再迷惑,不再自私自利。一定落實十善業道,「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沒有這個基本條件,念佛不能往生。這個淨業叁福,佛講得好:「叁世諸佛,淨業正因」…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叁六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