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三一卷▪P3

  ..续本文上一页世间一切缘统统放下,心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自己家里小佛堂只供一尊阿弥陀佛的佛像。印光大师就是这样的,佛像后面墙壁上他老人家写一个大字「死」,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等觉菩萨再来的,还需要修吗?他修成了,圆满了,还要做出修行人的样子,一个初学人的样子,教我们,这是他的大慈大悲,人家早就成佛了,圆满的佛果。我们是小学生,他还要装成一个小学生的样子给我们看,还要用个「死」字来提醒自己,想想到死了,这个世间哪一样东西你能带得走?你还有什么好留恋的?这个时候你能不放下吗?佛法里常常教给我们,「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走,你来的时候什么没有带来,去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你来的时候是业力来的,你走的时候还带着业力去,业力不可思议。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

  

  我们明白了,我活在这一生当中,过去不必说了,过去没有学佛不知道,今天我明白了,今天我懂得了,从今天起,我要修我的来生。如果我造恶业,我的来生是黑暗的,果报是三途六道。如果我真的能够改过向善,依照佛陀教诲来修行,我的前途是光明的,金色光明,「莲华垂布金色光」,我要学做一个出污泥而不染,这就对了。在这个世间,现在的社会,真的是五浊恶世,浊是混浊,清净的反面,混浊到了极处,恶是十恶业,看看这个社会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十恶。这个世界,最近,我是不看报纸、不看电视广播,我的讯息是同学们告诉我的,世界的动乱一天比一天严重,灾难频繁,次数愈来愈多,灾难的程度愈来愈大,全世界各个地方发生的。他们来跟我说,我一听就明了,为什么?我知道因,我明了缘,恶因加上恶缘,这果报自然现成,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们处在这个环境,要加倍的断恶修善,要快速的转迷为悟,灾难再大,我们自己有好地方去。

  

  李木源居士前天告诉我,他作梦梦到一个地方,他说那个地方太好太好了,鸟在空中飞,鸟飞的样子像蝴蝶一样,都感觉得一片祥和,动作都很缓慢。居住的房屋是白玉的,我们今天讲七宝宫殿。梦到一个童子,梦到有一个金色的人给他三粒药丸叫他吃。他最近生病,吃了之后,告诉他要喝水,他就拿个杯子喝水,喝了几口水醒了,醒过来之后手上果然拿了个茶杯。他非常惊讶!天天想梦中境界。吃了那个药,那药非常的香,醒过来口里还有清香,他的病逐渐就恢复了,医生去检查,果然他的肿瘤消了,不可思议。所以不要怕死,不要贪生,灾难来了有好地方去,好心准有好报。决定不要造恶业,把握修善积德的机会,这个很重要,这个机会里头最殊胜的是依教奉行。

  

  『其光演佛妙声云』,这一条重要,光是我们的智慧,我们觉悟了,我们明白了,要把佛陀的教学从我们身上表演出来,做出来给社会大众看。我常讲,我们做什么?你看看现在社会大众毛病在哪里,广大的群众,他的想法错误、看法错误,他只看到不善的这一面,善的那一面没有看到,他所想的,现在国内外普遍一个错误的思想是竞争,这个思想错误。我们表现出什么?我们教他「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们好象如果不竞争,将来就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我们不竞争,看看我们能活得了、活不了。我们不争不求,我们活得很快乐,让他看了之后,从这里面去反省,不需要争,会活得很快乐。

  

  竞争提升是斗争,他们心目当中斗争,斗争再提升就是战争,这个战争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很大的恶业,这个战争要是爆发,你要晓得这个世间多少人生命财产消失了。你杀别人,人家杀你,杀人者人恒杀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我在讲席当中常常说,我劝导美国,不要做世界警察,应当做世界的圣诞老人,你看圣诞老人哪个不喜欢?谁都爱他,警察谁都怕他,小孩听说警察,赶紧躲起来。我们要是让全世界广大群众爱戴,你就成功了。所以你要爱人,人家就会爱你,你怀疑别人,别人怀疑你,你恨别人,别人恨你,你报复别人,别人报复你,这天经地义,是天理。我们教化众生,这就是佛菩萨教化众生,我们做一个样版,做一个模型,佛菩萨的教诲落实在我们的形象上,我们用这个形象显示佛菩萨对九法界众生的教化,做出样子来给大家看,「其光演佛妙声云」。

  

  『普荫十方诸剎土』,「普荫」就是教化的影响力,确确实实是十方一切诸佛剎土。给九法界众生做榜样,总得明白这个道理。现在众生不懂得孝养父母,不懂得尊敬师长,我们要做出来。现在众生在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道义,不懂得道义,不懂得仁义,不知道情义,不知道恩义,我们要做出样子,知恩报恩,做出来给大家看。现在世间人都想占别人便宜,我们要表演处处吃亏、处处忍让,让他们在这里面体会我们这种生活好不好,值不值得学习,让他去反省,让他去反思,这就是光明普照。『永息众生烦恼热』,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切的表现,都是希望众生息灭他的烦恼习气,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过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生活是道德的生活,正常的生活是彼此尊重的生活,彼此敬爱的生活,彼此互助的生活,决定没有侵占,决定没有夺取,决定没有控制,你说这个心多清凉、多自在。第五首:

  

  【菩提树王自在力,常放光明极清净,十方众会无有边,莫不影现道场中。】

  

  『菩提树王』,这一句是比喻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也比喻依教奉行的人功夫得力,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开智慧了,得自在了。换句话说,没有学佛之前,过的是烦恼的生活,我们常常听到「好烦」,他过的烦恼的生活。为什么?他起心动念、一切作为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也就是说,什么人当家做主?自私自利、贪瞋痴慢,他的生活怎么能离开烦恼!学佛的人转变了,真正学佛,不再随顺烦恼习气,不再有自私自利,不再有贪瞋痴慢,这个东西放下了。放下之后谁做主?我们没有明心见性,不要紧,依靠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教导我们戒定慧、三学六度,我们依靠这个。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佛教导我们依四摄法,同学们有问我们,如何摄受教化众生,四摄法我讲得很多,讲得很详细,一定要把它落实在你的家庭,你的家庭是道场。落实在你的事业里面,无论你经营哪一个行业,也是道场。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一切时一切处,因缘聚会的时候,无不是菩提道场,这自在了。

  

  『常放光明极清净』,你要把你的智慧、把你的福德、把你的相好,展现给有缘的大众。什么叫有缘?跟你亲近的人,有缘跟你接触到的人,你现给他看,时间虽然短,感受虽然不是很强烈,他阿赖耶识里头已经种下菩提种子,这一生当中虽然机缘不成熟,没有得度,来生后世,这是他得度的真因,这个真因给他种下去了。所以归根结柢一句话,就是一切经最后的一句「依教奉行」。

  

  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依据什么样的经论,我常常劝同学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要搞得太多太杂,为什么?太多太杂,你清净心得不到。清净心是根本智,得清净心之后你就会开智慧,清净心是定,定能生慧,慧能通达一切法。这就是「常放光明极清净」,光明跟清净是一体。你要令社会大众跟你接触的时候有明显的感觉,跟你一见面,无论时间长短,他感触强烈程度不一样,一定要叫这个人感触到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一见面就感觉到,一接触就感觉到。你自己要不真正做出来,人家凭什么会感觉到?如果我们自己自私自利、贪瞋痴慢,处处都想占别人便宜,处处起心动念都是想损人利己,那人家一接触,看到你的相貌很可怕,某人很厉害,某人不可以惹他。当自己达到某一个程度,会有强烈的气氛,外国人讲磁场,跟你接触磁场不一样,气氛不相同,我们要懂这个道理。「常放光明极清净」,意思就长了,这里头意思就深了。

  

  『十方众会无有边』,这一句是讲你影响的范围、影响的时间,范围大,时间长。我们今天给「十方众会」,就是九法界众生,我们给他是好的影响,还是恶的影响?由此可知,真正修行人,这一生当中,永远生活在智慧之中,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离般若智慧,也就是不离清净平等正觉,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诚的感恩。你要能够觉悟到一切众生,包括植物、矿物、微尘、小草,对我都有真实的恩德,我们要懂得感恩。『莫不影现道场中』,「道场」就是我们修学的环境、生活的环境、学习的环境、教化众生的环境,统统都显现出来。真正关键还是在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记住,什么叫道场?我们在行道,我们在修道,这个场地就是道场。如果我们不懂得修学,不懂得行道,场地建得再好,不是道场,有场无道,这就不叫道场。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三一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