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很容易成就的。
今天下午,有个同修来看我,他从北京回来,告诉我,他遇到一个人,年龄大概只有三十多岁,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很好,他的基础是从前在中学时候读书奠定的。当时他遇到一个老师,老师每天教他,就是教学生念古文、念诗词,只教念,不讲解,所以这个老师受到许许多多人的批评,说他不是一个好老师。现在这一批学生,能够看得懂古书、能够写得出好文章,都是得力于这个老师教导的,现在才知道。这个老师用的方法,是中国古时候教私塾的方法。教私塾先教你根本智,没有讲解,就是要你念。为什么不讲解?讲了你不懂!这个方法就好比做生意,你要开个店,很好,将来做生意,现在怎么样?先进货,什么货不要管,大批进,将来你会开百货公司。到哪一天开悟的时候,你过去所进的这些货全起了作用;现在写文章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你进的货太多了,现在才知道那进的货真管用。所以你要真正有成就,你对老师要有信心,这个老师真正的善巧,你要是不懂,没有信心,那你真的叫当面错过。
今天在澳洲图文巴的净宗学院,我教学生这个方法,大概跟这个年轻人遇到这老师没什么两样。我的方法比那个老师还要苛刻、还要可恶,我让你们每天听经八个小时,八个小时只听一片光碟,一片光碟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重复听八遍。不可以研究讨论,就老老实实听,一遍一遍的听,不要去想。为什么?你们没有得根本智,你们的心不清净,你们烦恼习气很重,我用这种方法把你们烦恼习气打掉,成就你的根本智,也就是训练清净心。你们听了要是去研究讨论,研究是胡思乱想,讨论是胡说八道,你不了解我的用意。我让你听,听得很熟,所听的听八遍,大概的纵然不能完全记住,大意能记住,自自然然的记住,毫不勉强的记住。天天用这个方法,我给你们的时间是两年;古人用这个方法一般是五年,我怕你们受不了,两年。经过这样两年的训练,会有什么效果?烦恼轻,智慧长。两年之后,你们再涉猎经藏,再学习讲经,自自然然跟一般人不一样。现在你不懂得这个效果,两年之后你就能看出效果。根性利的人,这个训练半年以上,你就会觉得不一样,会有一点智慧,烦恼少了很多。所以八个小时用这个方法听经,八个小时念佛,一天干十六个小时;睡觉时间只有五个小时,另外三个小时是你三餐吃饭,你做你自己的工作,所以生活很紧张。
这个方法不是我发明的,自古以来祖祖相传,理念、方式总的来说是相同的,只是方法上有一些改变。从前是教你读经,我现在用的方式是教你听录像带,每一遍都要很认真的用功去听,可以写笔记。笔记不要写得很详细,记大意就可以了。每一遍听的时候,你听到自己的心得,你有受用之处,你可以记下来,遍遍记,遍遍都用功,遍遍不空过,遍遍不马虎,你这两年的基础可以抵得过你过去二十年的修学。我教你这个方法,你要认真干。还有许多在中国、在美国远方的同学,希望到澳洲学院里面来学习,你要是懂我这个方法,在哪里学都一样。因缘具足,可以到澳洲来看看;因缘不具足,中国护照到澳洲签证比较麻烦。麻烦的原因,我在澳洲听说过,不是澳洲人有意找麻烦,是曾经发生过几桩事情。中国这个旅行团到澳洲之后,人就散了,就不回去了,这就是澳洲人讲的非法移民。他们到达澳洲之后,把自己的护照烧掉,就不能回去了,澳洲政府也没有方法,只有让他们留住,发生过好几次。所以现在持中国护照到澳洲,他们比较谨慎一些。这些事情,过去在美国、在加拿大都曾经发生过,因此签证不方便。
你懂得这个方法,你在家里头或者你在任何道场,都可以这样学习;如果方便,我们现在网路上,你也可以学到东西。现在做的这个光碟,流通到全世界,不难得到。实在得到的东西不要太多,你手上有个十片、二十片、三十片,反复的学习,用这个方法训练你的清净心。你要是懂这个道理,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打掉,虽然不能够打得很干净,总是少了,少了就好。妄想分别执着少一分,你的般若智慧就透出一分,这是理,这叫「入深法界方便门」。我们在一部经里面深入,在一部经里头深解义趣。深解义趣不要用思惟、不要用研究,一遍一遍的听,自自然然契入,这叫悟处。遍遍都有悟处,积小悟就成大悟,积大悟就成大彻大悟,然后才能够「广大无边悉开演」。一部经境界广大无边,一段经文广大无边,四句偈广大无边,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后,你的观念就正确了,不贪多,知道什么?专精,「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自然有开悟、有契入的一天。第五首:
【如来名号等世间,十方国土悉充遍,一切方便无空过,调伏众生皆离垢。】
这首偈为我们说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学佛的同学不能不懂,不能不会!佛菩萨的名号无量无边,『等世间』。诸佛菩萨他们有究竟圆满的智慧,教化众生方法众多,名号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这一句是名号,他教我们什么?诸佛菩萨,连身相都没有,「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身相尚且没有,哪来的名号?中国古时候《老子》,你看看这五千言,我们一展开,头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是名字,所以名号是教化众生的工具,是教化众生的方法,是随顺众生建立的。
佛出现在这个时代,观察这个时代众生的毛病是什么?佛化众生没有别的,教他什么?改毛病!毛病没有了,那你本来就是佛。换句话说,众生是什么人?众生都是害了病的佛,病好了,就不叫众生,就叫佛了,就这么回事情。现在看看这些众生害的是什么病?病太多了,病虽然太多,哪个病最严重?最严重是要命,先治,先把最严重的这个治好,其他的小毛病慢慢再来,那才好办。所以佛观察我们这个世间众生,那个病根是没有慈悲心,与一切众生相处自私自利,起心动念损人利己,这个病严重。佛用什么方法来治理?用「释迦」,所以取这个名号。释迦是什么意思?仁慈,照印度梵文这个意思翻过来,「能仁」,我能够以仁慈对人,是这个意思。你看不就针对这个毛病吗?再看看众生还有一个病根,这个病根就是胡思乱想、妄念纷飞,所以再起个名字叫「牟尼」。牟尼是什么意思?梵文牟尼翻成中国意思是寂灭,清净寂灭。寂是寂静,灭是灭妄想,灭你的杂念、灭你的妄想,你就恢复到寂静,换句话就是清净心的意思。佛知道这个地区,这个地区我们今天讲地球,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生到他的法运结束,一万二千年,这个地区、这个时代的众生,大病就是这个,所以他用这个做名号。
「佛」这个字是地位,说明他自己是什么地位。这个字的意思是觉悟,菩萨也是觉悟,佛也是觉悟,佛是觉悟圆满,菩萨虽觉悟没有圆满,都是觉悟的意思。所以用这个名号,这个名号遍娑婆世界;他方世界众生,那要看看他什么病。所以「如来名号等世间」,就跟他的现身一样,他的名号没有一定,时时刻刻在换;像我们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一样,我们的名分那个名号常常在换,时时刻刻在换。儒家讲的五伦十义,在家庭里面,我们对父母是称儿女;对自己的儿女,是父亲,这名号就换了;对弟弟,我是哥哥;对上面哥哥,我又变成弟弟。这个名号时时刻刻在换,由此类推,你就晓得名号不是恒常的,时时刻刻在变换,随着身分、地位、工作,时时刻刻在换名号;「名可名,非常名」。
如来教化众生的对象,是遍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现相就不相同。随众生心,现种种不同的相,名号当然变化更大,比身相还要广、还要复杂,「等世间」!『十方国土悉充遍』,这当然之理。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看到,一切诸佛如来都是以十方世界为境界,绝对不是说以自己这一个土;释迦牟尼佛,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娑婆世界是他教化的一个地区,就像一个学校,娑婆世界好比是个学校,释迦牟尼佛好比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这个学校建筑在这个地方,但是来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遍及全世界。绝不是说,我这个学校只收本地的学生,只收本国籍的学生,他招收还有外国籍的学生。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教主,也是这个意思,娑婆世界也容纳十方世界的有缘人来求学,而释迦牟尼佛也常常分身、化身到十方世界,帮助那个世界的如来教化众生。好比说我们这个学校校长,可能到别的学校去担任教授,他到那里开课去了;同样道理,我们这个学校,也有他方世界、他方学校的校长,到我们这里来担任教授、来上课,是圆融的,是无碍的!这桩事实,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得好清楚好明白,个个都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诸佛如来个个都是互相赞叹、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不分彼此,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果然明白了,这个法师在这个地方主持一个道场,他在这里当和尚、当住持、当方丈,他可以到另外一个法师道场那边,他可以去教学、可以去讲经,可以参与那边的法会。这个有,我们见过,我们听说过;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一位大法师、大和尚,到基督教里面参加法会、到天主教里面去讲经,有没有听说过?没听说过,没有学过《华严经》!如果学过《华严经》,这宗教都通了。不同的宗教,就等于《华严经》上不同的佛国土,不同佛国土里面的诸佛菩萨互相往来,密切合作,都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都是帮助众生超凡入圣,没有界限,尽虚空、遍法界是一家人。
「如来名号等世间」,耶稣基督是不是如来名号?穆罕默德是不是耶稣名号?上帝阿拉是不是如来名号?给诸位说,统统都是。为什么?都是教化众生的,都是令一切众生,与哪个法门相应的、心目当中尊敬哪个法门的、尊敬哪个宗教的,听到这个名号,诚敬心油然而生,仰慕心生起来了,效法的心生起来了,岂不都是名号教化众生的功德?所以佛教教学,名号是很重要的方法。佛的名号多,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的名号,说过《三千佛名经》,说过《万佛名经》;《万佛名经》里面有一万二千多尊佛的名号。
在佛法里头,佛的名号是代表性德,菩萨的名号是代表修德。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岂不就是儒家学者编《三字经》前面的两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两句话是讲性德;「人之初」,本性是善良的,本性是仁慈的,本性是清净的。让我们念这个名号、听这个名号,就要想到我自己本性原来是这样的,然后自己回头再好好想想,现在为什么变成这样?为什么变成不仁不义、不清不净?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三字经》上说得好,把这个原因说出来了,「性相近,习相远」。我们的本性跟诸佛如来的本性是一样的,「相近」是一样的;但是「习相远」,习是什么?染着习气,染着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古人常讲,「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今天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无量劫以来习性变成的,正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好,我们今天生活跟凡夫在一起,染凡夫的气氛,所以变成不仁不义,没有慈悲心,变成妄念纷飞、烦恼不断,清净寂灭的心失掉了。
佛菩萨建立这个名号,这是善巧方便,『一切方便无空过,调伏众生皆离垢』,这是名号功德的目的。名号真实的功德,「一切方便」,名号确实是第一方便,让我们顾名思义。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来,父母或者是祖父母给我们起了名字,这是名号,上一辈给下一辈起名字,用意在哪里?对你一生的期望。所以名字不可以改,改名叫大不孝!为什么?违背你父母对你的期望。名不可以改,字可以改,别号可以改,古人没有人敢改名的;但是现在人不懂了,现在作父母也不懂。佛门里面还有一点,出家了,学生徒弟出家了,老师给他取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对你的期望,希望你将来能做到名副其实。我出家,师父给我起个名字叫「净空」,人家一叫这个名字,我就要想到「我有没有清净?我有没有空?」如果心不净、心不空,那人家叫这个名字,不就骂我了?我要常常想到这个名号,要清净,要与心性相应,心性空寂,这就是「调伏众生」。所以诸佛名号、菩萨名号,它的目的都是叫我们离尘垢、离烦恼、断习气,教我们觉悟,教我们回头,起心动念与性德相应。诸佛菩萨名号,都是性德的显示,佛是表性德,菩萨表修德,性修不二,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0四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