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0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0五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同生众,普贤菩萨偈颂第六首:

  

  【佛于一切微尘中,示现无边大神力,悉坐道场能演说,如佛往昔菩提行。】

  

  这一首偈是说佛坐道场说法利生。第一句『佛于一切微尘中』,这是依报里面最小的。大乘经上佛常讲,「一微尘里转大*轮」,这个境界是华严事事无碍的境界,我们凡夫无法想象,道理就是称性。佛道场、大会称性,是自性所现的;微尘也称性,也是自性所现的。我们必须要记住、要知道,真性里面没有大小,所以它没有障碍;真性里头没有来去,真性里面没有真妄,这叫一真法界。法界本来就是一真,我们凡夫实实在在说,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着,而见不到事实真相。《华严经》里处处都是示现的事实真相,『示现无边大神力』,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悉坐道场能演说』,一切微尘,每一个微尘里面都有佛示现坐道场,演说《大方广佛华严》。

  

  末后一句就是本经的内容,『如佛往昔菩提行』,佛往昔在因地当中跟我们一样,我们今天是在因地,佛在初学的时候也经历过我们现前这个阶段。他是怎样从凡夫地修成圆满的正觉?这是很值得我们参考的,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就是本经里面所说的依正庄严。依正庄严目的是要我们生信心,真正入门修行,则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循序而进,圆成佛道。偈子当中难懂的,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学相似的这个境界。佛是真实的,我们看到佛如是念念为众生,永远没有休息,这个精神我们要能够理解,应当发心学习。众生太苦,尤其我们现在面对着这个世间,迷惑真的是到了极处,造作的罪业太重太重!古圣先贤的教诲,在今天这个社会几乎完全不存在,这还得了吗?在这个状况之下,一切善神远离我们。

  

  九一一事件之后,有一些同学从网路上看到西方宗教里面一些预言,说天神要暂时离开这个世间。为什么?世间人跟诸天善神唱反调。我们在佛法里面所看到的,天神他们的道德水平是十善业道、四无量心,四无量是慈悲喜舍;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众生造作的是十恶业,不是十善业,完全是自私自利,没有仁义道德,没有慈悲喜舍,人与人之间似乎都有敌意、都有怀疑、都有误会,这怎么得了?善神远离,必然「恶鬼屯门」,善神走了,恶鬼就来了,恶鬼来干什么?恶鬼来报复!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冤亲债主,人不修行,没有护法善神。倓虚老法师当年常常给人讲故事,那些故事都是他老人家亲身经历的。他说谛闲老和尚有一个修禅的徒弟,这个徒弟在没有出家之前,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小孩,一个小女儿;以后他出家,太太不同意,听说太太自杀了,这个小女儿由他的亲戚扶养,把她养大,他自己出家。他喜欢参禅,在金山寺禅堂里面很用功,用功就有护法神护持,冤亲债主不能贴身。过了十几年之后,变成老参了,在这个道场里面,大概他的德学都不错,做到首座和尚,这地位很高;这一做到首座和尚,皈依的徒弟多了,供养也多了,于是道心就退了。护法善神离开,冤亲债主找来了,所以有一天他就跳江自杀,被人救起来,问他为什么?他不知道。以后才真正了解,那个冤亲债主是谁?就是他的太太。你想想看,太太的鬼魂追随他,他有道心有护法神,他没有办法贴身;道心稍稍退转,护法神离开,冤家债主贴身,自杀了。最后谛闲法师把他接回观宗寺,有一天还是跳河自杀,死了。这才晓得善神离开,恶鬼就来找麻烦!

  

  一个国家有国家的护法善神,如果这个国家的护法善神离开,这个国家要遭难;个人的护法神离开,个人遭难;道场的护法神离开,这个道场有灾难,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因此我们的修学决定不能退心,不但不能退心,要效法如来。如来于一切微尘当中悉坐道场,我们怎么学?我们应当是一切时一切处都在坐道场,怎么坐法?怎么演说法?这在儒家就是讲慎独的功夫,决不是以为没有人看见,自己可以放逸、可以随便,那就错了!没有人看见,有鬼神看见,有你的护法神看见,你要给你的护法神做好榜样,这个好榜样就是佛的形象。我们再说得清楚点,「学佛的形象」,勇猛精进,决定没有放逸;这个放逸就是我们讲随便,随随便便,不可以,要守规矩,持戒修福。修福里面最殊胜的、最圆满的、最究竟的,无过于念佛,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前面我们讲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谛闲法师还有一个念佛的徒弟,成功了。倓老法师常常赞叹,教我们学习。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起来立刻就接着干,三年的功夫,人家能站着往生。绝对不是说,他的寿命恰恰好三年就到了,这个说法我很难同意,我认为什么?他的功夫成就,生死自在;这是肯定的,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看到很多。我们修学这个法门,念佛、拜佛、经行,日夜不中断,夜以继日。哪一个地方要能提供这么一个道场,这个福报无量无边。尤其在这个灾难频繁的时代,修学其他的法门来不及了!一心念佛,只要信心清净,《金刚经》上讲的「则生实相」,你就相应了;还有疑惑,那就必须得深入经藏。

  

  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目的在哪里?诸位一定要晓得,目的在断疑生信。果然具足真信切愿,这些道理事相不明了,不要紧,一心念佛就决定往生;虽然品位不高,这是有把握的事情。何况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确实是有四土三辈九品,有阶级的。但是不像华藏世界,华藏世界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它的确这个阶级很严的,不是平等的;西方极乐世界它是平等的,四土在一起,所以这叫难信之法,不思议境界!生凡圣同居土就等于生实报庄严土,真实不可思议。所以我们想想,我们取净土要紧,还是干别的要紧?说实在话,如果是真正发心,为了弘护正法,那对于经教不能不通,事实真相不能不了解。为什么?否则的话,你做得不如法,不但没有护佛法,反而障碍佛法流通,那要犯错误的。如果没有弘护的机缘,应当以取净土为第一优先,不再疑惑。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华严境界!经上所讲的一切,都在你现前,哪有不通达的道理?所以古德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是真正聪明人,是我们修行人最好的榜样,无论在家出家都要记住。我们读了这首偈,就应当学诸佛菩萨,昼夜都应当为九法界众生做学佛的榜样。学佛榜样里面最殊胜、最圆满、最究竟的是普贤菩萨,此地十首偈,都是普贤菩萨的境界。佛是怎么修因、怎么发心、怎么修行、怎么精进、怎么证果,我们要学这个样子,这真正叫自利利他。第七首:

  

  【三世所有广大劫,佛念念中皆示现,彼诸成坏一切事,不思议智无不了。】

  

  第七首是说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前面长行里面讲的第七个解脱门,「一念中现三世劫成坏事」。偈颂里面跟我们说的,『佛念念中皆示现』,这个智慧德能才叫做大圆满。在一念之中,在一尘之中,前面一首偈讲「一切微尘中」,讲的是空间,这一首讲的是时间;空间讲最小的一微尘,时间讲最短的一剎那,念是剎那。从这些地方我们能体会到,所谓的神通广大。但是诸位要晓得,这是我们的本能,这不是诸佛如来的专利。我们学佛,目的就是要恢复本能,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他们慈悲帮助我们。一剎那之中,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事成坏,成坏就是生灭,『不思议智无不了』,不思议智是根本智,清净心中完全通达明了。不但是自己过去未来生生世世自己清楚明白,一切众生无量劫来他生生世世的事情,他所得的正报,他所生活环境的依报,每一世每一生他的生活状况,他造哪些业因受哪些果报,佛完全清楚、完全明了,这是真实智慧。

  

  阿罗汉有这种能力,他只能知五百世。如果有人请教,请阿罗汉看看我过去世的生活状况,他要入定才能够观察,而且能力只能观察五百世,五百世之前他不知道,为什么?他定力不够深。阿罗汉的定功,在《楞严经》上说为九次第定。世间禅定有八个层次,第九定超越世间了。阿罗汉所证得的第九定,辟支佛比阿罗汉定功要深,所见的量当然比阿罗汉要广、要深。如来果地彻法根源,真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但是诸位要记住,赞叹诸佛如来,赞叹真如本性,是赞叹自己本人,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华严经》前面用这么大的篇幅,十一卷半,说明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目的是让我们生起信心,我们与毗卢遮那无二无别。然后好好想想,我们为什么落到今天这个样子,应当生惭愧心,应当生回头心。还继续搞轮回吗?不想继续搞轮回,那怎么办?学佛!学佛就不再搞六道轮回了。你要是不嫌繁琐,《华严经》是教我们怎样从凡夫作佛最详细的教科书。如果你怕麻烦,经分量太多,道理太深,佛法太繁琐,我没有办法修学,那行,你可以依《无量寿经》修学。如果你说,我现在生活环境并不好,一天不工作我就没有法子生活,《无量寿经》还是太长,那行,还有简单的,《佛说阿弥陀经》。

  

  诸佛如来对于一切众生慈悲到了极处,照顾得无微不至,给我们留下许许多多微妙难思的方法。只要我们具足真信切愿修行,信愿行,没有一个不能成就。行门里头最重视的是老实念佛,实在讲老实这两个字贯穿所有的法门。如果你是参禅的,老实参禅;你是持咒的,老实持咒;只要老实,决定就成就。什么叫老实?我现在这个样子老实不老实?说老实话,我们是真正不老实,你要是老实,你早就成就了,你哪里还要浪费这么多时日?倓老法师为我们介绍,谛闲老和尚念佛的那个徒弟锅漏匠,锅漏匠出身的,以后他出家了,念三年就成功了,站着往生的,预知时至,那叫老实。早年哈尔滨极乐寺修无师念佛往生的,他也是老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0五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