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十卷)▪P4

  ..续本文上一页任的作法,我们应当要学习。这是正遍知。

  世间人一般宗教徒赞美上帝全知全能,正遍知就是全知全能。实在讲,上帝并不是全知全能,佛才是全知全能。佛是谁?佛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是真正的全知全能。因为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心性变现出来的,它哪有不知、哪有不能?所以这是很合理的说法。如果我们自己心性完全透露出来了,完全显示出来了,对于整个的宇宙过去、未来,确确实实是正遍知,这不是假的。

  “明行足”,足是圆满,明是代表智慧,行是代表修学;两样都圆满,这是用佛法名词来讲,性修圆满。明是自性的般若智慧,性德;行是修德。没有圆满的时候称菩萨,圆满就称佛。也可以看作解行的圆满,明是解,行是修行,解行的圆满。

  “善逝”,这一句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无住涅槃”。无住涅槃确实是善逝,为什么?他这个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才叫善。凡夫住生死,不善;死了再投胎,不善。二乘住涅槃,也不善,堕无为坑,不起作用。佛与大菩萨,善,生死、涅槃两边不住,这才真正叫善逝。不住涅槃,所以他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现什么身。不住生死,虽度众生,虽然化现种种身度一切众生,一尘不染,心里面干干净净,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也就是讲不但是于事相上不执著,心理上都不落痕迹,这就是不住生死。诸位要知道,不住生死就是住涅槃,不住涅槃就是住生死。他两边都不住,两边圆融,真正叫大涅槃,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大涅槃;大涅槃是生死、涅槃两边都不住。

  “世间解”,世间,规模小的是六道,再扩展一点的是十法界,再放大一点的,世出世间,就尽虚空、遍法界,佛都知道,没有一样他不了解,所以称之为世间解。“无上士”,士,现在人讲知识分子,古时候讲读书人,读书明理。读书人里面最高、最上,没有比他更高、更上,今天讲知识分子里,他是达到登峰造极,没有比他更高了。

  “调御丈夫”,这名号是从他教化众生善巧方便上建立。佛有智慧、有能力、有善巧,能调伏众生的心,能帮助众生断恶修善,这就好像驾御。“丈夫”,所谓是大丈夫,大丈夫的意思跟英雄两个字的意思,完全相同。别人做不到,他能做到,这称大丈夫。他是调御丈夫,能够调和九法界众生,帮助他们觉悟,帮助他们断烦恼,帮助他们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佛有这种能力。这属于德能上建立的。“天人师”,师是师范。一切诸天,说一个天、说一个人,把六道、十法界都包括了。他是六道一切众生,十法界一切有情的表率、模范。

  “佛”这个字大家都清楚、都明了,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它的意思是觉悟,里面包含自觉,觉他;自己觉悟,帮助别人觉悟,觉行圆满。只求自觉,不帮助别人,这是小乘,阿罗汉。自己觉悟,也帮助别人觉悟,这是菩萨。如果自觉、觉他都圆满了,这就叫佛,就是佛的意思。圆满,怎么算圆满?菩萨说是自觉可以圆满了,这是觉他,还有许多众生都没有得度,他怎么圆满?这个圆满,诸位要懂得,菩萨觉他还是帮助自己觉悟。我们常讲老师教学生,教学相长。什么时候圆满?在教学当中,我们自己修学时间虽然不长,十几年,几十年当中,一定有体会。我们得到一些学生,得到一些来问难的人,对我们的帮助很多很多。有一些重大的问题,别人不问,根本没想到;他一问,我们才想到。看看自己有没有智慧?有智慧能解答,没有智慧还要赶紧去找资料,去向别人请教,帮助自己,所以教学确实相长。

  菩萨他要断见思烦恼,要断尘沙烦恼,要破根本无明,不借重一切众生的帮助,他也没办法。所以他在教学当中,一切大众帮助他们开智慧,帮助他断烦恼,他才能证得无上菩提,这就叫圆满。他自己圆满了,才能够圆满度一切众生。众生得度要靠缘分,所以佛不度无缘之人。圆满在度众生来讲,他有能力度等觉众生,这叫圆满,他成佛了。菩萨不能叫圆满,为什么?等觉菩萨,你可以度十地以下,不能度等觉,度众生不圆满,化他不圆满。成佛了,是一切众生他都有能力教导,这叫圆满,觉行圆满是这个意思。有能力度等觉众生,那就无所不度,度众生圆满是这个讲法。

  “世尊”,具足前面这十个号,十种德号,这就称之为世尊。世出世间人都尊重他、都尊敬他,他有这样的智慧德能,所以称之为世尊。就像我们现在客气尊称别人,尊敬的。尊就是尊敬,加个世尊,就是一切世间所尊敬,这个意思就很广很深了。

  【其佛寿命六万劫。】

  这在那个时代,佛的寿长,那个时代的人民寿也长,佛所示现的寿命,一定跟大众是一样的。像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老人家示现是七十九岁圆寂,我们习惯上讲佛住世八十年,实际上七十九岁。说八十年,我们中国人讲虚岁,八十岁;住世八十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是释迦牟尼佛示现,跟我们这个世间人寿命差不多。由此可知,一切智成就如来,他那个时候众生福报大,寿命长。从这里看得出,他那个地方,那个时代,众生的福报很大。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

  这样叙说一切智成就如来,这一尊佛在没出家的时候,这个时间太久太久了。他已经成佛了,成佛一般讲修行,从凡夫修成佛很长很长的时间。这要讲他久远劫因地的事情。他是一个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这两个国王,邻国都非常难得,都是很好的国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他们用什么方法治国?用十善业道来治国,这非常难得。“饶益”,益是利益。国王念念都是希望人民的生活能过得好,人民真正能得利益,过得很幸福、很美满。饶是丰饶,不但利益而且能得到很丰富,无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上,都能够达到满足,这才叫饶益。可见得国王的心非常之善。

  【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

  邻国是与他交界的其他的国家,里面的人民造作恶业了。他们这两个国好,这两个地区好,国王教得好。所以古时候国王,儒家的标准是三条:作之君,君是君王,你是国家的领导人;作之亲,领导人是人民的父母,要以父母爱护儿女这一种心,对待全国的人民,爱民如子,你要保护他、你要养育他;还要作之师,你是人民的老师、人民的表率、人民的楷模。这才是一个最好的领导人,让全国人民真正享到福报。享谁的福?领导人的福,他教得好,都是讲师范。从前帝王居住的处所叫京师;京是大的意思,师是师范,模范的城市。全国城市以它作榜样、以它作模范,叫师。名称多好,用意多善,所以我们不要小看了从前帝王专制,你小看是错误。今天我们到北京皇宫里面去看看,皇宫里面的办事的处所,办事叫大殿;大殿就是帝王开会、集会办公场所,场所叫什么?太和殿。太和殿后面,中和殿,再后面,这三个最主要的建筑物,保和殿;太和、中和、保和。他用的是什么心?他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全国人民?用“和”,上下和睦,全国一团和气,这个国家哪有不兴旺的道理?我们佛家讲六和,他讲三和。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是教我们以和为贵,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所以这是真正的圣主贤王。如果他接班的人、后裔,都能够遵守这个原则,这个朝代会永远传下去,哪里会灭亡的道理?后代的人不遵守,为非作歹,这个国家就亡国,政权就会丧失了,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两个国王好,所以他们的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但看看外面其他的国家那就不一样,人民造恶造罪,造罪当然要受报。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十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