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P11

  ..续本文上一页肉,肉是“腥”。“荤”是指葱、大蒜、小蒜(荞头)、韭菜、洋葱。荤辛要戒除,因为这五种东西生吃会刺激生理,容易发脾气。为了防止发脾气,动肝火,所以戒除。熟吃会产生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但是如果用极少量做香料配菜,它不起作用,这是可以的。所以,一定要懂得戒律真正用意之所在,你才晓得戒律是大自由,断恶行善,不食一切众生肉,也是大自在。明白此理,我们自然就会选择素食,欢喜素食。所以,佛法的教学通情达理,合情、合理、合法,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活活泼泼的。

  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

  “血气之属”是讲动物,动物都有灵知。我们知道物质是有界限的,灵知没有界限,没有界限就是一体。因此,虚空法界是我们心的体,也就是心显现出来的样子。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样子,就是众生、国土、自然现象。凡夫粗心大意,很难觉察到虚空法界与自己是一体。正因为它本是一体,所以一切众生彼此之间都有感应。感应的灵敏程度与众生的清净心、染污心成正比,心愈清净,感应的灵敏度愈强。所以,整个虚空法界所有一切众生都跟佛菩萨起感应道交的作用,就如同佛菩萨的接收器非常灵敏,极微弱的波动都能够收得到。

  凡夫的接收能力差。实在讲我们的接收能力与佛菩萨原本是相同,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他们的接收器保持的非常完整,跟新的一样;我们不知道爱惜保护,染污了许多尘垢,脏乱不堪,所以接收的能力差。我们只能觉察到大的波动,微细的波动完全接收不到。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修养功夫,把心地的秽垢洗刷清除,恢复我们的本能,我们接收的能力就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虚空法界,过去、未来,所有极其微弱波动的现象,我们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个接收的工具不需要机械,不需要肉体,而是灵知。灵知有没有相?灵知没有相,这是对具备这个程度与常识的人说的。在佛菩萨则是“灵知有相”,这个色相称无表色。换言之,我们的眼、耳、鼻、舌,乃至于意,都无法感受得到,所以说无色。其实,无色还是有色,但是我们见不到这个色,佛菩萨能见到。

  譬如作梦,梦中有没有色相?不能说没有色相,因为梦醒之后,回忆梦境清清楚楚,我梦到哪些人物,梦到他在做些什么事情,梦到生活环境的状况,就像真的一样,怎么会没有色相?既然有色相,你在作梦,旁边的人为什么看不到?于是我们就能体会到佛讲的无色界,就像梦中的境界、定中的境界,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别人觉察不到。别人跟我们在一起,无论他是醒或是睡,他都无法进入到我的梦中,他见不到我梦中的境界,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有功夫的人,也就是心地清净到一定程度,你作梦,他在旁边能看见。传奇小说《黄粱梦》中,秀才在旁边打瞌睡,做了一个梦。老道有定功,秀才在梦中做了什么事情,他全都知道。怎么知道的?梦中的境界是心变现的,他看到了。

  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了解色有粗色、显色、极微细色,凡夫无法体会。佛菩萨清净心的纯度,我们无法想像。我们信得过佛菩萨甚深禅定,在佛菩萨的境界中,一切众生极其微细的念头、现象,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所以,灵知与我是一体。既然是一体,色相也是一体。

  “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纵然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水平修到究竟圆满,使这些小动物尊敬我,亲近我。印光大师七十岁之后,房间里的蚊虫、蚂蚁、蟑螂、跳蚤,一个都找不到,他的道德修养达到这个水平,这些小动物对大师敬仰,都来保护他,怎么会来干扰他?所以,我们有德行去感化它们,它们决不会来干扰我们。

  我们见到了、听到了,自己也要加功修德,断恶修善。我们认真努力做,心地一天比一天善良,一天比一天诚恳,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慈悲。从什么地方看?从居住环境里的小动物上看。它的数量少了,骚扰次数少了,这是我们值得安慰的,自己的善德在进步。但是还不够,为什么?没断绝。因此,我们每天读经、念佛,修积功德都回向给它们,我们要把它们看成自己的兄弟姊妹。我们照顾它、尊重它,它也尊重我们;我们敬爱它,它也敬爱我们。

  不仅是动物,连植物,树木花草都有感应。我们爱护它、照顾它,它长得好,花开得美,开得香,这是它回报供养我们。我们种的菜、花果,需要的时候去采来吃,它是甘心情愿供养我们。外国人讲植物喜欢音乐,确实是如此。所以,我们的菜园播放音乐,播放佛号,播放讲经,它们也会听。植物都有灵性,何况是动物?

  我们要懂得,一定要生活在爱的世界,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生活在互助合作的世界,这个人生多美!“真、善、美、慧”不是口号,我们可以做得到,能够契入这个境界,何乐而不为!

  为什么天天要杀害生命来养活自己?这些动物不是甘心情愿来给你吃的,你杀害它,它恨你,你跟它结冤仇,生生世世没完没了。佛在经上提醒我们,“吃它半斤,来世要还它八两”,“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生生世世互相酬偿,多么可怕的事情!

  一个人修行,在菩提道上障碍很多。障碍从哪里来的?都是无量劫来,以及这一生中,跟这些有情、无情结下的冤仇,造成许多的障碍。我们幸亏还有一点善根、福德,读圣贤书,闻圣贤教,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老实努力去做,才能证明古人的教诲真实不虚。佛教导人“信、解、行、证”,最后一定要证实,于是事实真相才大白。所以,我们在饮食的时候,能够想到这些事情,就不忍心吃众生肉了。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

  我为什么会发脾气?看到别人把事情做错了,得罪于我,我才会发脾气。别人为什么会做错事情?为什么会得罪我?要多想一想。这个人毁谤我、侮辱我、伤害我,他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他对我不了解,对我有误会,我们彼此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管道,所以才有这样的现象。这不能怪他,我自己也有不是之处。或是自己没有错,过失都在他那一边,与我毫不相干,那就更没有理由发脾气了。

  有时看到许多人为非作歹,我们确实不能忍受。这些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无量寿经》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佛说话多温和!这是他的父母、长辈不懂得仁义道德,没有好好的教导他,所以他才犯过,才做一些违背法纪的事情。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应当原谅他,不能够责怪他。这样心多平和,心量多伟大!我们应当要学习。即使教导他,他还犯过失,我们也要回头反省,我教导的不够好,我教导的不够圆满?不要把过失推给别人,应当回过头来自己好好想想。

  有很多父母告诉我,现在儿女不听话。有很多作老师的告诉我,现在学生不听管教。我说:“你的子女、学生没有过失,是你没有教好,你怎么能怪他?”不错!现在社会的大环境非常恶劣,邪知邪见,导致邪行充斥世间,年轻人哪有不受薰染的道理?这是现在年轻人难教的一个外在因素。

  我们如何用内在的方法去克服?古人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连蚊虫蚂蚁、花草树木都能被感动,人岂能不被感动?不能感动,这是我们的精诚没有达到。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反省,自己的德行一定会向上提升。唯有提升自己的道德,才能感化现代这些年轻人。我们自己没有清高的道德,一味去责怪年轻人,惩罚年轻人,这不是办法。

  惩罚不是最好的手段,最好的手段是感化,用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去感化一切众生。佛菩萨对于地狱、饿鬼、畜生都能感化,引导他们回头是岸,何况世间有情众生?我们应当要怪自己的功夫、德行不够,决定不能怪别人还没有接受感化,这样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

  佛说:“未能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所以,你要想度化别人,必须成就自己的德能。唯有自己的德能才能感化别人,度化众生。佛在经教上说得如此圆满究竟,我们读诵经典不能疏忽了。

  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凡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之人,决不是英雄豪杰;称赞他是英雄豪杰,那是有名无实。真正的英雄豪杰,决没有自以为是。

  供养佛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我们称佛是大英雄,佛有没有自以为是?没有。佛跟众生讲经说法,佛说他没有说一句话。没有说一句,一大藏教说了四十九年,这是什么缘故?他所说的都不是自己的,全是古佛所说。孔老夫子一生教学,他说他一生“述而不作”,没有他自己的意思,所说的都是古圣先王的教诲。如此的谦虚,绝不自以为是,这是真正的英雄豪杰。这是从“人”上说。

  “亦无尤人之学问”,尤是怨恨。圣贤人的学问,决不会引发人的自私自利、贪嗔痴慢,也决不会教你去害别人,利益自己。这是从“学”上说。

  我们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确确实实自己真诚不够,道德没有修,所以我们的感化达不到效果。

  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

  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帮助社会安定和平,使一切众生幸福美满。从哪里做起?从修德做起。自己没有真正的德学,放不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如何能感化众生?如何能行菩萨道?所以,我们想帮助世间减少灾患,就要先修养自己的道德,自己有能力超越了,方能帮助广大苦难众生。如何帮助他们?以德行、学问感化,让他觉悟明了,让他忏悔,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世间的灾难就可以化解。纵然不能完全化解,也可以把灾难的程度减轻,或是缩短灾难的时间。

  如何修养自己的德行,本书举…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如何契入佛境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