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P6

  ..续本文上一页三者所观人为善友,十四者随所闻是正法,十五者所观人为恶友,十六者随所闻非正教,十七者所观人有实德,十八者所观人无实德,十九者所观义不错谬,二十者所观义是错谬,二十一者有所诵不错谬,二十二者有所诵是错谬,二十三者所修行不错谬,二十四者所见闻是善相,二十五者有所证为真实,二十六者有所学是错谬,二十七者所见闻非善相,二十八者有所证非正法,二十九者有所获邪神持,三十者所能说邪智辩,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谓妖鬼通,非道眼也),三十二者应先习观智道,三十三者应先习禅定道,三十四者观所学无障碍,三十五者观所学是所宜,三十六者观所学非所宜,三十七者观所学是宿习,三十八者观所学非宿习,三十九者观所学善增长,四十者观所学方便少,四十一者观所学无进趣,四十二者所求果现未得,四十三者求出家当得去,四十四者求闻法得教示,四十五者求经卷得读诵,四十六者观所作是魔事,四十七者观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观所作事不成,四十九者求大富财盈满,五十者求官位当得获,五十一者求寿命得延年,五十二者求世仙当得获,五十三者观学问多所达,五十四者观学问少所达,五十五者求师友得如意,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六十一者观所虑得和合,六十二者所观人心怀恚,六十三者求无恨得欢喜,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六十五者所观人心欢喜,六十六者所思人得会见,六十七者所思人不复会,六十八者所请唤得来集,六十九者所憎恶得离之,七十者所爱敬得近之,七十一者观欲聚得和集,七十二者观欲聚不和集,七十三者所请唤不得来,七十四者所期人必当至,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来,七十六者所观人得安吉,七十七者所观人不安吉,七十八者所观人已无身,七十九者所望见得睹之,八十者所求觅得见之,八十一者求所闻得吉语,八十二者所求见不如意,八十三者观所疑即为实,八十四者观所疑为不实,八十五者所观人不和合,八十六者求佛事当得获,八十七者求供具当得获,八十八者求资生得如意,八十九者求资生少得获,九十者有所求皆当得,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九十二者有所求少得获,九十三者有所求得如意,九十四者有所求速当得,九十五者有所求久当得,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损失,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九十九者观所失求当得,一百者观所失求不得,一百一者观所失自还得,一百二者求离厄得脱难,一百三者求离病得除愈,一百四者观所去无障难,一百五者观所去有障难,一百六者观所住得安止,一百七者观所住不得安,一百八者所向处得安快,一百九者所向处有厄难,一百一十者所向处为魔网,一百一十一者所向处难开化,一百一十二者所向处可开化,一百一十三者所向处自获利,一百一十四者所游路无恼害,一百一十五者所游路有恼害,一百一十六者君民恶饥馑起,一百一十七者君民恶多疾疫,一百一十八者君民好国丰乐,一百一十九者君无道国灾乱,一百二十者君修德灾乱灭,一百二十一者君行恶国将破,一百二十二者君修善国还立,一百二十三者观所避得度难,一百二十四者观所避不脱难,一百二十五者所住处众安隐,一百二十六者所住处有障难,一百二十七者所依聚众不安,一百二十八者闲静处无诸难,一百二十九者观怪异无损害,一百三十者观怪异有损害,一百三十一者观怪异精进安,一百三十二者观所梦无损害,一百三十三者观所梦有损害,一百三十四者观所梦精进安,一百三十五者观所梦为吉利,一百三十六者观障乱速得离,一百三十七者观障难渐得离,一百三十八者观障乱不得离,一百三十九者观障乱一心除,一百四十者观所难速得脱,一百四十一者观所难久得脱,一百四十二者观所难受衰恼,一百四十三者观所难精进脱,一百四十四者观所难命当尽,一百四十五者观所患大不调,一百四十六者观所患非人恼,一百四十七者观所患合非人,一百四十八者观所患可疗治,一百四十九者观所患难疗治,一百五十者观所患精进差,一百五十一者观所患久长苦,一百五十二者观所患自当差,一百五十三者观所患向医堪能治,一百五十四者观所疗是对治,一百五十五者所服药当得力,一百五十六者观所患得除愈,一百五十七者所向医不能治,一百五十八者观所疗非对治,一百五十九者所服药不得力,一百六十者观所患命当尽,一百六十一者从地狱道中来,一百六十二者从畜生道中来,一百六十三者从饿鬼道中来,一百六十四者从阿修罗道中来,一百六十五者从人道中而来,一百六十六者从天道中而来,一百六十七者从在家中而来,一百六十八者从出家中而来,一百六十九者曾值佛供养来,一百七十者曾亲供养贤圣来,一百七十一者曾得闻深法来。一百七十二者舍身已入地狱,一百七十三者舍身已作畜生,一百七十四者舍身已作饿鬼,一百七十五者舍身已作阿修罗,一百七十六者舍身已生人道,一百七十七者舍身已为人王,一百七十八者舍身已生天道,一百七十九者舍身已为天王,一百八十者舍身已闻深法,一百八十一者舍身已得出家,一百八十二者舍身已值圣僧,一百八十三者舍身已生兜率天,一百八十四者舍身已生净佛国,一百八十五者舍身已寻见佛,一百八十六者舍身已住下乘,一百八十七者舍身已住中乘,一百八十八者舍身已获果证,一百八十九者舍身已住上乘。

  二详列竟。

  善男子!是名一百八十九种善恶果报差别之相。

  初明占竟。

  如此占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若其所掷所合之数,数与心所观主念之事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为虚谬,其有三掷而皆无所见者,此人则名已得无所有也。

  但能至心,无不相当,有不相当,秖因不至心耳。问:若是已得无所有人,岂有疑惑而待占耶?答:俱解脱人,得无生智,则不待占。慧解脱人,但得尽智,设遇障缘,仍能暂退,故须占察也。如佛在世,有一罗汉将证频退,至第七返,便自断命而入涅槃,佛亦不能劝谕令止。故知三世果报,虽皆虚妄,翳苟未尽,空华历然,执之则堕邪常,拨之则为断见,悟之则缘生无性,无性缘生,当下皆即事事无碍法界矣。初明自占竟。

  复次,善男子!若自发意,观于他人所受果报,事亦同尔。

  一切父母亲缘,师徒同学,若存若亡,欲知各各三世果报,皆可至心代为占察也。

  若有他人不能自占,而来求请欲使占者,应当筹量观察自心,不贪世间,内意清净,然后乃可如上归敬修行供养,至心发愿而为占察。不应贪求世间名利,如行师道,以自妨乱。

  如行师道,谓如世间卜相等师,行邪道也。邪人行正法,正法亦成邪故。

  若内心不清净者,设令占察而不相当,但为虚谬耳。

  既涉贪求,决无感应,大士所立妙法,断不可假借也。二详示占法竟。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一切所占,不获吉善,所求不得,种种忧虑,逼恼怖惧时,应当昼夜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能至心者,所占则吉,所求皆获,现离衰恼。

  占虽不吉,若能至心称名,亦可转祸为福也。准此则所占虽吉,若恣情放逸,不更修善,亦当不久还受衰恼矣。噫!不依一实境界修二种观,证无生忍,宁免三世果报哉!初示占察法竟。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

  上来已为末世钝根,巧设除疑转障之法,然而障转疑除之后,正可进趣大乘;欲趣大乘,必假方便,故今特问之也。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修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

  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即大佛顶经所谓最初方便也。一实境界,谓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惟一实相,更无他物,即大佛顶经所谓阴入处界七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依此不生不灭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中间永无诸委曲相,故能速入菩萨种性。

  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

  众生,指十法界一切有情也。十界众生,同一心体,迷之而为蜎飞蠕动,心体无减;悟之而为诸佛菩萨,心体无增。以一切十界,从来无有二心,惟是一心真体。又一一含生,即具心之全体,非是心之少分。良由心体绝待,不可割裂,无有方隅,不思议故。譬如日光,遍照一切隙中,一一隙中,皆见日之全体大用,非是日之少分。又一刹那中所见日光,即是亘古亘今日光,除此现前日光之外,更无过去未来日光。可别贮积何处。夫日光仅是色法,尚尔不可思议,况一心灵妙而不尔耶!又如人世岁朝,则普天下人同增一岁,秖一岁朝,人人各得其全,不可分此一岁以为多分,使天下人各得少分;又不可谓天下之人各增一岁,遂使共成多多岁朝。夫岁时仅是假法,尚尔不可思议,况一心实体而不尔耶。是故不论昏迷倒惑蠢动含灵,现前一念心体,无不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乃至离分别故;非待成佛之后,方证不生不灭乃至离分别也。从本不生不灭者,譬如翳目见空中华,华即是空,故有翳时,华本不生;纵翳尽时,华本不灭,以无实华可灭故也。众生于无生灭中,妄见生灭。生实不生,灭实不灭也。从本自性清净者,譬如烟雾腾于虚空,虚空之性原无垢染,众生于清净中,妄见垢染,垢染自性恒清净也。从本无障无碍者,譬如方圆器妄现方圆空,空体原无方圆。众生于无障碍体中,妄见障碍,障碍即无障碍也。犹如虚空离分别故者,譬如虚空,离四句,绝百非,不可谓有,不可谓无,无分际,无动摇,无形质,无方隅,无彼此,无内外,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在无不在,离诸戏论,不可分别,一切众生现前一念心性,亦如是也。此是直指现前一念昏迷倒惑心体本来如此,故云:一切…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