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九六卷▪P4

  ..续本文上一页统落实,你就可以不必听。还没有全部做到,那你要学。

  

  学,头一个要解,《弟子规》分量不多,一千零八十个字,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三个字。你要字字句句清楚、明了,怎样落实在生活当中,怎样落实在日常工作里面、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小教,小乘教。这个完全做到了,你再学十善业道。所以《弟子规》的修学就是净业三福前面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作为修十善业道的基础,有弟子规你才能学十善业;你没有弟子规,十善业你做不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说这重不重要?

  

  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弟子规》学起。我们的同修无论在家出家,这四十个小时的《弟子规》不能不学,你不学你这一生没成就,念佛也没法子往生。你要把《弟子规》做到了,你念佛决定往生,生的品位并不很高,凡圣同居土,那也就了不起,也就是真正成就了。不真干怎么行!改毛病、改习气。人到中年以后,习气是不好改,所谓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是你不改,你就不能够离苦,不能够离六道轮回。你真正肯改,再念佛求生净土,你才能出离,断惑出离,你说这个重要不重要?

  

  我在此地诚诚恳恳的劝导大家,这个课程在当前比什么都重要,希望大家用多少时间?一年的时间,每天都要听,你每天能够听四个小时。现在很方便,可以用随身听,你用耳机。利用什么时候?上下班你要走路、你要坐车,你利用这个时候来听,四个小时才够。在外国上下班自己都要开车,一般开车总得开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常常碰到堵车,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专门听。要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不要把时间空过。每天听四个小时,十天听一遍,你这一年至少可以听三十遍。希望你在一年当中都能把它做到,到第二年再学十善业道;十善业道也用一年的时间。两年根基打好了,盖房子一样,地基完成了,不论修哪个法门都会有成就。

  

  所以正教甚深,勤首菩萨,你要不要当勤首菩萨?你要不勤奋,你要不好学,正教就没分。有福田也没用处,你在六道里面享受痴福,知道六道里头有许许多多有大福报的人,崇高的地位,无量的财富,但是他所造的依旧有恶业,福报享完之后,他的业力现前。你细细去观察,他一代不如一代,一世不如一世,他往下坠落。这不是向上提升,提升好难好难,往下坠落很容易。

  

  再看下面第二段,「二对后义,多人同见,何以有脱不脱,故言,云何不悉断惑而出」。多人同见,修行人有的人成就,有的人不成就,这是什么原因?善导大师说得好,他老人家讲了一句话,这是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上讲的,他说「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我们用这句话来引申,我们今天许许多多同学一起共同修学,有成有不成,也是遇缘不同。缘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第一个缘,这些缘统统讲的是增上缘,善友,亲近善知识。《弟子规》里头有,「泛爱众,而亲仁」,而亲仁就是亲近善知识,亲近有仁德的人。我们今天讲好老师,好的同参道友,好的学习环境,这都很重要。

  

  这三种都得到了,好老师亲近到了,同参道友也亲近到了,好的环境,还是不成就。那是什么原因?增上缘是一样的,亲因缘不相同,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这三个不一样。亲因缘是什么?善根不一样。所缘缘是我们这一生当中立的志不一样,有几个人能够像玄奘大师?玄奘大师立的是什么志?他也是很年轻进了佛门,那时候佛门要考试,考试官问他为什么要学佛?他答得很好,「远绍如来,近光大法」,考试官马上就把他录取。绍是继承,远我要继承释迦牟尼佛,对于现前(这近代)我要把佛法发扬光大。这个志还得了!每个人志不相同,我这一生走的路是玄奘大师这一条路。

  

  我们认识了佛教,这个认知非常重要,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人学习。如果很多人学习,也许我对这就疏忽了,有人在做了,很好,我去做别的。没有人做,我知道如果我不做,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的认知,对不起父母养育之恩,对不起佛祖,对不起老师。所以我发心做这件工作,一生从事于弘法利生,教学。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教学,一生做的就是教学,我们一生也从事于教学工作,这就是远绍如来。

  

  这个社会许许多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这么好的东西,误会是什么?误会就是障碍,大家不愿意接近,不愿意学习,你说多可惜。这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能得一切世间乐,这种误会障碍了许许多多人去学习它,你说多可惜。我们明白之后,怎么能不认真努力的去做。你有这样的一个志向,这就是这一生你有个目标、有个方向,你就会有成就。如果我们在这个世间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那你有什么成就?

  

  所以勤,勤首菩萨代表的,勤是什么?精进,精进是菩萨第一善根。佛家讲,一般善根讲三个,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这是世间的三善根;出世间菩萨只有一个善根,精进。今天讲到「正教甚深」,你看上首的菩萨叫勤首,这个名号的用意多深,你要不好学,你要不勤学,你怎么会有成就?成就没有别的,就是好学、勤学。一天不空过,一时不空过,这个时我们今天讲一小时,决定不能让它空过。我不是提升我的解门,就是提升我的行门,不断向上提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才得法喜,叫法喜充满。

  

  成就自己就成就了众生,为什么?自己就是个很好的榜样,我也不必做样子给人看,人家看到他自自然然,一切都是法尔如是,没有一丝毫造作在里头,自他不二,感应道交。所以学的人很多,有人成就,有人不成就,这就是讲的亲因缘善根福德不一样。关键最大的所缘缘,每个人的志向不一样,就是你这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你的方向、目标不相同。方向、目标正确,哪有不成就的。

  

  第三个是无间缘,这很重要,这都是在善根福德,在好学,在精进,你的学习不可以间断。一间断怎么样?马上就退转。学问之道,古人说得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天天要有进步,时时要有进步。时时,我是讲每个小时,因为你不进就退,所以用勤首菩萨来表法,就这个道理,不可以间断。无论在什么环境当中,我刚才讲了不是提升自己的解门,就要提升自己的行门。解门有障碍,譬如我们有旅行,出外去旅游、去访问,那么我们在解门上就会断,今天没有时间去读经,行门不能断,解行要相应。尽可能叫解行相应都不中断,那我们肯定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九六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