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四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四六卷)

  

     诸位同学,新年好。请看《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缘起甚深,觉首菩萨偈颂第十首看起,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法眼不思议,此见非颠倒。】

  

  这首偈,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这一首「释成前义,然有二义,一者云何得知无性,以法眼观,称性非倒,成净缘起,当知此理,甚为决定」,我们先看这一段。前面给我们讲了三种无性,这是大乘经讲到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佛对于初学的人说,一切诸法总不外三种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这是同学们多半都知道的。可是这个三性,在大乘教里面怎样达到究竟圆满?所以佛接着又跟我们说,「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胜义是讲圆成实,后面一首偈上讲到,前面第九首讲相无自性性,这首讲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这就圆满,诸法实相才真正现前。

  

  所以,经文第一句说『如理而观察』,可见得这个观察的功夫够深,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什么人才能做到?这个经上讲『法眼』,什么人证得法眼?我们知道许多同学都读过《金刚经》,《金刚经》上说佛有五眼,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五眼第一个是肉眼,我们一切凡夫统统都有的;第二个是天眼,凡夫没有,但是有少数的凡夫有天眼。天眼有一种是报得的,有一种是修得的,「天眼通非碍」,没有障碍,墙壁能看得过去。我们凡夫肉眼,肉眼是有障碍的,隔一道墙,对面这些人物我们就看不见了。如果有天眼的人,我们现在讲能透视,现在中国人习惯称X光眼,他能透视,有透视的能力,这叫特异功能,我们佛法里面叫神通,天眼通。真的,不是假的,我过去在洛杉矶讲经的时候见到过。

  

  中国有几个特异功能在美国访问,确实他能够不要用任何仪器,他注视你,看你整个身体的内脏。我们有一位同修,她得过肺病,但是已经钙化,很多年没有人知道,小时候得这个病,连她丈夫都不晓得,不知道她有这个事情。这个特异功能的人说出来,你从前得过肺病,但是不要紧,现在已经钙化,指出她那个位置,非常正确。这就说明天眼不是假的,他是属于报得,从小就有这个能力。我们也曾经问他,这个能力会不会失掉?他说会,大概到二、三十岁之后,逐渐逐渐就消失了,这个能力就没有了。什么原因?心不清净了,接触外界太多,心里面妄想分别执着烦恼起来,它就没有了,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佛门里面修行,有修得的,怎么修得的?并不是修神通,如果你有意去修神通,真的,未必能得到,而是什么?修清净心,断见思烦恼。

  

  经典上告诉我们,小乘初果须陀洹就有天眼通、天耳通,六种神通,初果就得这两种。为什么?他的心比我们清净,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思惑没断,见惑断了,我们一般人讲知见不正。佛法把错误的知见归纳为六大类,「身见」,执着这个身是我,身不是我,执着身是我,这是错误的见解。六道凡夫哪一个不是这样执着?第二类「边见」,边见就是我们今天讲对立,相对的。执着有我,我的对面是人,有我、有人,总是对立;有真、有妄,真妄对立;有善、有恶,善恶对立;有大、有小,大小对立;有长、有短,长短对立;有先、有后,你想想看,人是不是生活在相对的世界?殊不知相对是错误的,相对里头生无量无边的烦恼,从这里生的,边见。还有两种,成见,我们中国人叫成见,某人成见很深。成见为什么分两类?一类是因上的,一类是果上的,因上叫「戒取见」,果上叫「见取见」,全是搞错了。除这个四种之外所有一切错误见解,归纳为一类,「邪见」,错误的见解。

  

  须陀洹这五种错误见解断了,证得小乘初果;在大乘,我们《华严》里面讲的初信位菩萨,不错了,入了门,上学入门了。十信菩萨里面的初信位,我们现在讲到缘起甚深,觉首菩萨就是这个地位,断证的功夫虽然跟须陀洹一样,可是智慧德行超过须陀洹就太多太多了,那是须陀洹望尘莫及的。所以,他还执不执着这个身是我?不执着,何以不执着?法眼开了。圆教初信位,真菩萨不是假菩萨!所以,人家观察能「如理而观察」,这在我们这一品经里面可以说充分做出了证明。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他真正见到宇宙人生真相,他真见到了,决定不迷惑,所以知道一切法无性,『一切皆无性』。

  

  净宗的同学们这么多年来,我们也随顺大家,并没有舍弃超度的佛事,所以我们在这方面选择中峰禅师的「三时系念」。现在三时系念在全世界也形成一个风气,这个好,很难得,真正是冥阳两利。系念佛事我们曾经详细的讲解过一次,录的有光碟,同学们如果做三时系念佛事,最好在做系念佛事之前,先把这个讲解听一遍。你知道这个佛事的内容,在做佛事的时候可以随文入观,你能够体会,这个自己得利益。大乘教里面讲得好,自己得度才能度他;自己没有得度,你怎么能度他。所以我们超度佛事要想真正收到效果,至少你要懂得随文入观,念到这些经文、开示你就能体会得,这样自己得利益,所超度的亡灵也得利益。我得的利益多,他得的利益就多,我得的少,他得的也少,我不得利益,他也不得利益,这个道理要懂。

  

  系念佛事里面,中峰禅师的开示非常精采。中峰禅师说,「生无自性,无生亦无自性,悟则生灭皆无生」,觉悟了,「迷则无生皆生灭,所以离此别无,是乃一体而异名」。体是一,不是二,悟的时候知道无自性,迷的时候以为有自性;觉悟的时候,知道万法不生不灭,迷的时候以为万法有生有灭。那我们今天面对着这一切万法,我们见到一切法是有生灭,还是不生灭?如果见到不生灭,那就无自性了,生无自性,无生亦无自性,你就见到真相,这在前面我们讲得很多。可是经里面这些教诲,我们要常常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提得起观照,前面跟诸位说随文入观。功夫用到成熟,则随境入观,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他真提得起观照,清清楚楚,明明了瞭,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生,哪来的灭?有生才有灭,有灭一定有生,没有生灭。

  

  没有生灭说生灭,这不变成毫无意义?那到底生灭是有没有?大乘教里面佛告诉我们,不可以说有,也不可以说没有,这个话很有味道。为什么?如果我们想到《坛经》里面六祖惠能大师说的几句话,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能大师说「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那么说有生灭,有生是一法,无生又是一法,不就变成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这就是佛法;生灭跟不生灭是二,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就不是正知正见。为什么?你落在二里头,二就有分别,二就有执着,二就是染法,就不是净法;不二,没有分别,不二,没有执着,不二,没有染污,所以成净缘起。

  

  同样是一桩事情,我们六道凡夫六根接触都成染缘起,菩萨跟我们在同样境界当中,他成净缘起。你要问差别在哪里?刚才讲得很简单,一个落在二三里头,一个不落二三。落二三是什么?分别、执着、妄想,二就是分别执着,三加个妄想,这就是法相宗里面讲的「心意识」,落在心意识里头;不落二三,唯一真性,真性无心。所以,中峰禅师讲得好,你真正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那「我心就是弥陀,弥陀就是我心;净土就是此方,此方就是净土」,套一句禅宗的话来说,「你会么?」你在这里面要是体会得,契入进去了,好!大乘经你没有白念,真正得受用。真得受用,就像《心经》里面所说的,《心经》大家都念得很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很多,许许多多人都在忧虑,如何能够避开这个灾难?灾难要讲到究竟的化解、消除,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面给你讲到「三无性」,这究竟、彻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让你真正入不二法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清凉大师注解里头注得好,文字不多,「云何得知无性」,这是一句问话,你怎么晓得无性,一切皆无性,你怎么知道的?「以法眼观」。下面这四个字很重要,「称性非倒」,宇宙、万有这些现象怎么来的?真性(也称之为法性)变现的。相,幻化非真,我们讲剎那变化,剎那速度快,究竟快速到什么程度,不是我们能想象的。佛在《仁王经》上举了个比喻,说「一弹指」,一弹指的时间很短,一弹指有六十剎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我们普通弹指弹得快,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乘九百,刚好两个十万八千,也就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一秒钟。前面我跟诸位报告过,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速度比这个还要快。

  

  这是讲什么?现相,现相叫剎那不住,念念不住,无常的。可是怎么?法性真常,法性没有生灭;相有生灭,性没有生灭。法性是什么?无性之性就是法性,那方便讲有性之性是法相,方便说。怎么说有性?佛跟我们讲,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你要是能够看到无性之性是真性,无性之性也是一切万相的自性,那就是法眼观,称性!有没有生灭?生灭皆无生,你就看到了生灭皆无生,看到生灭皆无生,你觉悟了。迷则无生皆生灭,无生是法性,迷人见相不见性,所以无生皆生灭;觉悟的人见性不着相,所以生灭皆无生,什么样的灾难都没有了。这个意思,《华严经》后面讲得很多,讲得很细,确确实实帮助我们契入觉者的境界,这样我们就跟诸佛菩萨一样生活在净缘起里面。净缘起是什么?像西方极乐世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净缘起!这个里头,像《弥陀经》上所说的,「无有众苦」,无有众苦就是极乐。清凉大师末后两句话,「当知此理,甚为决定」,这两句话说得好,全程肯定,这是事实真相。

  

  『法眼不思议,此见非颠倒』,这个见解…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四六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