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三二卷▪P2

  ..续本文上一页应当如是,修行人遭到再大的灾害若无其事。为什么?经上讲的道理,你真正明白了,你就懂,剎那生灭,各不相知。

  

  真的,是自己的觉性,这是真的,我们一般讲是自己的觉悟。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是求觉悟,是求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事实真相,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错了。一切法的变化各有因缘,世间谚语所谓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心就定了。这个教诲绝对不是消极,有很多人不懂,认为佛法消极。家里面房子失火了,他不着急,世间人感觉得奇怪,学佛怎么会学成这么迷惑,学傻了?实在讲他一点也不傻,他比谁都明白,如如不动。纵然是灾难,自己有定、有慧就能够消灾免难,这说出来好象还挺神奇的,其实这里头有大道理在!

  

  我们再看清凉大师的开示,「谓已灭未生,无物可知」,这个不难懂,已经灭了当然无所知,还没生当然无所知。「生已则灭,无体可知」,才生立刻就灭,生无自体,灭也无自体,「是故皆无所有也」,这是事实真相,我们要懂。你六根所接触的这个境界相,六识所知的这个境界相,事实是如此,剎那生灭,剎那不住,生灭不住;说生,已经灭了,说灭,后头又生。前面生的不知道后头灭的,后面灭的不知道前面生的,前后不相及,前面不会到后面,后面也不会到前面,各各不相知。所以《般若经》上讲的,六百卷《大般若》的总结,「一切法无所有」,你这才知道佛讲真话。这个地方讲的皆无所有,指一切法,前面讲妄法亦尔,就跟火焰一样起灭不住,前焰灭了后焰生,生灭不住。

  

  我们要是在日常当中,你要是留意,哪一法不是佛法?看流水是佛法,看瀑布也是佛法。我在香港讲经,香港晚上常常放焰火,焰火很好看,是佛法,起灭不住。焰火的火花你细心观察,没有相同的,念念不住,经上讲的不就是这个现象吗?你能不能知道整个宇宙一切万法就是这个现象?你不要说这个时间短,世间时间长,你错了,你完全看错了。没有长短,皆是剎那起灭,各各不相知,这才是事实真相。通达事实真相,真明白了,心里面坦然。为什么?所有妄念舍掉、忧虑舍掉、牵挂舍掉,得失的心舍掉、占有的心舍掉,烦恼去了一大半,了解事实真相。所以,这样的人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无论在什么时候,行住坐卧他都在定中;也就是说,行住坐卧他都没有分别,都没有执着,这就行了。起心动念纵然有,那不要紧,能够不执着,能够不分别,超越十法界。

  

  我们今天大乘经读多了,知道这桩事情,知道之后怎么办?要落实,要真的放下。眼前这些事相虽然有,要跟佛菩萨一样,有而非有,非有而有。事相摆在面前,有,怎么说非有?心里头决定没有分别执着,非有!没有执着,没有分别,这个才叫做随缘,才叫做随喜。普贤菩萨教我们「随喜功德,恒顺众生」,没事!恒顺众生就是没事,不恒顺就有事;有事就不能恒顺,无事能恒顺。前面在比喻里面我们读过,水能够随器方圆,不失自性,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就像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我们要能懂得恒顺众生不失自性,自性是什么?定、慧,你不失。你不能恒顺,你没有定,也没有慧,诸位想想是不是这样的?

  

  你听了之后会觉得这个事情难,真难!是的,凡夫难,难在什么?你无量劫来把这个假的当作真的,习气太深,烦恼太重,放不下;不但放不下,听到如来真实教诲,你怀疑。纵然对佛菩萨恭敬,相信佛菩萨跟你说明事实真相,你怎么样?做不到。是不是不信?信!信,做不到!信,做不到,不是真信,真信就做到。信心也有等级,真信就做到,你没做到,不是真信。为什么不是真信?这个道理没有参透。我相信佛所说的,不是我的境界,我没有透彻。透彻就做到,就入佛境界,《法华经》上讲的「入佛知见」。要透彻,受用不可思议,真的是佛菩萨的受用。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再看清凉大师《疏》里面第二段,「依所依者,谓彼火焰,即由于此无体无用不相知故,而有起灭虚妄之相,是则揽非有而为有也」,我们先看这一段比喻,这段比喻还是讲的火焰。火焰,他老人家说得很好,「即由于此无体无用不相知故,而有起灭虚妄之相」,这就是我们一般见到火光,看到的现象,这个现象实在讲是非有而有。

  

  这个法中,「妄法亦尔,依此无所依之真理,方是妄法,是亦非有为有也」。从比喻里面,我们回头来看一切法,这一切法也是依此无所依的真理。真理,僧肇大师说得好,他所说的都是世尊在经论里面所讲的,第一个他就说「本无」。什么叫真理?本无是真理。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宗教,天主教跟我们讲上帝,上帝是无形的,没有形相的。祂不是像我们人有物质的身体,祂不是物质的身体,祂也不是精神的身体,而说什么?上帝没有形相,上帝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很多宗教里面说他们的神明,都是这个讲法。这个讲法跟佛经里面讲的实相、法性、本无,本无就是本来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确确实实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什么?一切妄法所依,它要没有这个依,它就不能现相。

  

  现相是事,事一定有理,是它的依据。这个理,佛法里面称为无性之性,这叫做法性。事,决定无自性,一切万法,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很好,皆是缘起的,皆生起,这段是讲起灭,起灭都是缘。既然是缘起,它决定没有自性、没有自体,自性是讲自体,没有自体。无性之性是真性,这是万法所依,所以说是依此无所依的真理。所以称它作妄法,法不是真的。你要说为什么它不是真的?你想到《肇论》里头第一句话说「本无」,它是依本无现出来的幻相,没有自性,又不能够存在,这个幻相,要记住前面讲的剎那生灭。前面我们读过的「并皆速灭」,那个范围讲得更大,能现所现,能变所变,并皆速灭。

  

  《华严》上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也没有自体。佛法里面讲心识,现在科学家讲的是能量,宇宙之间有能量,科学家称之为场,科学家这个「场」的名词,相当于佛法里面讲的法性。佛法里面讲的法性,就是现在科学家称为场,宇宙之间只有场存在,除了场之外,什么也没有。法性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本无,宇宙之间只有本无存在,永恒不变,就是《般若经》上讲的无所有,此地也讲皆无所有。「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永恒的,这个东西是真的,其他都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能现所现,能变所变,并皆速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剎那生灭!

  

  那么眼前我们六根、六识搞的是什么事情?这个后头说是「揽非有而为有也」,揽是分别、执着。所以这种有是从哪来的?虚妄分别执着而有的,有而非有,以为有个有,实际上没有。所以,有到底是回什么事情?妄想,妄想分别执着,这也是佛在经教里面常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味道就足了!你的心想没有自体,心想出来一切法能是真的吗?清凉大师在此地讲的就很有味道,妄法!揽非有而为有,这个「揽」字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从妄想生,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世尊在此地把真相说出来。

  

  那我们要问,初信位的菩萨见惑断了,思惑没断。思惑是什么?贪、瞋、痴、慢、疑。恶见是见惑,那个断了,现在还剩下来的就是贪瞋痴慢疑。为什么?习气太重。实在讲他对于实相、法性、法身、本无、缘会,见解同佛,也正是教下祖师大德常讲的,「理可顿悟,事须渐除」。事是什么?烦恼、习气,要慢慢的来;理,理明白了。所以说,这要依《楞严经》的说法,所知障轻的人,所知障为什么轻?闻熏佛法不是一生一世。我们今天读到这个,真正能体会到一点意思,都不是这一生才学的;这一生开始学体会不到,吃了不晓得味道,当然更没有办法吸收它的养分。吃了尝出一点味道,能吸收少许的养分,过去生中多生多劫都在熏修、都在学习。

  

  上上根不是天生的,过去生中熏习的时间长,烦恼轻,烦恼不轻也不能开悟,悟,总是要烦恼轻,但是烦恼没断;断了你就证了,就入境界,像此地已经入初信位的菩萨,入境界了,入境界是证果。我们现在还在门外,初信位没有证得,八十八品见惑没断,可是事实真相懂得,明白了。佛所讲的我相信,我能够接受,我能够肯定,我不怀疑。向下,当然我自己要认真努力来学习,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这个最短的时间也不知道是多少年月日,希望时间愈短愈好,能入这个境界。纵然不能够契入,也要相似的入,相似的入就是我们净宗讲的功夫成片,烦恼没断,但是伏住了,定慧的力量伏住。你要是真正明白、理解,这是属于道,道共戒,道共定,道里头自自然然有定、有戒。戒,言行如法;定是什么?在一切境界里再不会起心动念。你说为什么?知道剎那生灭,知道皆无所有,知道不可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放下了,是这么回事情。

  

  虽然放下了,分别、执着的习气还是有,不过比过去减轻了很多,这就好。这种功夫念佛求往生,决定得生,但是你要记住,生凡圣同居土,品位虽然不高,决定往生。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学佛为什么伏不住烦恼?这桩事情我们不能够疏忽,不能不留意。为什么?关系我们这一生的成功、失败。大乘经里面讲的诸法实相,多听听、多读读有好处,真的是帮助我们放下,帮助我们看破。看不懂没有关系,只要你不疑惑,佛讲的都是真话,都是事实真相,我们得一遍一遍的熏修,熏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我在佛法熏修,今年五十三年了,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不行,放不下!这么长的时间熏习,总有一点印象,这个印象起作用了。起什么作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想起来,不会说根尘相接触就迷惑了。根尘接触的时候迷惑的人多!能…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三二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