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九卷▪P4

  ..续本文上一页他就不起感应。有人念有感应,有人念没有感应,这什么道理?有人念是真诚心念,有人念是妄心,夹杂着自私自利、名闻利养,那个没有感应。你真有苦难求他,有感应;你要是有自私自利,你今天去买马票,希望中个特奖,没有感应,他不会在这个地方来帮助你。确实有苦难,没有法子解决,你求他,他真的会帮助你,这里头有理、有事,有因、有果,你不能够不通达明了。因为有总报、有别报,有引业、有满业,所以三界六道种种差别无量无边。

  

  再看下面这第二段,这是「设难相违」两段里面的第二段,「别示相违」,这一段文我们念一念好了,『所谓往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这是略举十桩事情,这十桩事情五对。「别示相违,十事五对,初约总报」,总报就是引业,「明趣有善恶,善谓人天,恶谓三涂」,这讲得很清楚,六道你受报总不外乎这六界,在十法界里头这个六界。六道里面讲善道是人天,人天包括天阿修罗,这才有六道,如果天阿修罗归到天这一类,这就讲五道,或者是说五趣。这个地方是讲「趣」,趣就是去处,你到哪个去处。去处有五,人天是善趣,饿鬼、地狱、畜生是恶趣,我们常常讲这是三恶道,这里说三途;三途是血途、刀途、火途,这叫三途。

  

  畜生道叫血途,死的时候没有善终的,所谓是弱肉强食,我们常常在电视里面看到「动物奇观」,你就看到了。你看他拍摄这些镜头,看到什么?看到弱肉强食。所以有人说这是事实真相,适者生存,你要能强过别人你才能生存,你要是不如别人,你就会被淘汰。这个话说起来好象有科学的根据,没错,但是什么?那不是因果的根据,因果的根据比它解释得更踏实。有很多弱者,它也能很好的生存下去,没有被别人吃掉。那是什么原因?满业不一样,满业就是你过去生中修积的善因不相同,积功累德,你的满业就殊胜。所以,只有佛法里头所说的性相、理事、因果,才把一切现象解释得圆圆满满,没有欠缺。科学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另外一面,它看到现前,没有看到过去,没有看到未来,因果通三世,它只能看一世,那怎么行?所以,往往很多错误的判断,错误的理解,造成更严重的恶业。我们想想这半个世纪以来,再往下去,我想至少有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这个世间人还有更大苦难要承受。什么原因?你想错,你看错,你说错,你做错了,你要承担错误的果报。

  

  「适者生存」这句话我也同意,什么是适者?相信因果报应的人是适者,科学怎么样的论证,因果报应绝对不会被推翻,它能够生存,它能够适应。圣人教诲,毕竟是圣人,不可思议。相信科学,不相信圣贤教诲,现在这个社会状况就是已经形成,你就看到。从前没有科学,科学兴起才不过三百年,三百年之前,这个世间并没有科学,人在这个地球上已经活了几万年,活得很好,没有被消灭掉。有圣人在那里教诲,每个国家、每个族群都出圣贤人。而他们所教导的,纵然在形式上、方法上不一样,他的目标、方向几乎都相同,没有不讲善恶报应,没有不讲过去未来的。

  

  

  所以,三途我们要清楚,明了之后最重要的,是不造三途业。已经造了的,造得很严重的,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这一口气还没断,还有救,还来得及,拼命念佛,求生净土。只有这一条路,除这条路之外,你要想不堕三恶道,不可能,没有人有力量来帮助你。特别对年岁大的人,老年人,在中国人讲老年是什么时候?五十以后就是老年人了,六十是花甲,七十是古稀之年。唐朝杜甫诗里头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当年这些法师、居士、朋友、听众很多,现在三分之二都作古了,老朋友见面感慨万千。

  

  这个要有很大的警觉,七十以后就要想到,朝不保夕,不要认为我的寿命还有多少年,来不及了。总要想到大概一、两年,大概一、两个月,你能这样想,你的警觉性提升了。人不能怕死,为什么?早晚都是要死的,这个无需要避讳,死了以后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才重要。死,很平常的事情,你往哪里去?恶趣、善趣,你往哪里去?你不能不为这个事情做预备,这才叫真正有智慧,真正聪明,真正觉悟。我给同学们说,我在讲经也讲得很多,没有忌讳,我四十岁就觉悟,就认真向这条路上走了。我这种觉悟,实在讲也有因缘,年轻的时候算命看相,都说我过不了四十五岁,我也没有想过四十五岁,我就把我的生命定在四十五岁。到四十岁了,再有五年,你能不放下吗?你能不认真干吗?求生净土的心很切!现在更是念念都是求生净土,天天念阿弥陀佛。不一定哪天走,这是个动乱的世界,我不避难,哪里有缘哪里去,我没有忌讳,随时可以走。所以准备什么?准备着随时就要走,没有时间表的,我跟大家讲的是真话。

  

  活一天为众生服务一天,不为自己,自己对这个世间一无所求,住这个世间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帮助大家觉悟。帮助大家觉悟的方法、手段,是推广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希望大家能够真正明了,真正契入心性是一,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你有这个认知,你能够在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不再执着,不再分别,不再有妄想了,你说你有多自在,你有多快乐。这种自在快乐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他无法想象,他一生当中没有这个经验,只有有这个功夫、有这个境界的人,你提起来他能感受,没契入这个境界听不懂!可是听不懂也要讲,懂的要讲,不懂的也要讲。懂的,增长他的信心,不懂的,给他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一个种子,道理就在此地。

  

  下面四对,「皆约别报」,下面就是根有满缺,受生有同异,有端正、有丑陋,有苦、有乐,这四句,这四句是就别报,也是举个例子来说。「诸根」,诸根是我们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六根,你看看清凉大师注解当中,「于前善恶趣中,各根有满缺,谓眼等内根」,这还是得说一说。不管是哪一道,这讲六道,六道每一道的众生,天人也好,人也好,畜生也好,鬼也好,地狱也好,他得到的这个身,有很圆满、有缺陷,不一样。有人生下来六根很聪利、很健康,有人生下来眼看不见,有人生下来耳聋了,有人生下来像小儿麻痹症,或是腿不能行,或是手不灵活,或者是心,内里面讲意根暗钝,就是很钝,我们讲的人很笨,没有头脑,那是属于意根。六道里头都有,不论是善道、是恶道。为什么他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有人很圆满,有人有缺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九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