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八卷▪P3

  ..续本文上一页羡慕!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生实报土,我们没那么大的志气,只希望带业往生凡圣同居土就满足。不能说你错,也不能说你不错,为什么?你在这个世间加一把劲,多放下一些,确确实实能提升到方便土、实报土,你为什么不放下?历代修净土的人,有,不是没有,你看看三辈九品往生的都是凡夫,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我做不到?所以,我常常劝勉同学,从自己内心下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这个世间名利绝对不求!来了,自然来了,不是攀缘,自然来了,来了还要看看有没有必要接受它。考量的标准是什么?完全在教化众生。如果对教化有帮助可以接受,不是我求来的,可以接受;如果对于教化没有帮助,你要它干什么?没用!

  

  说到这桩事情,最明显的例子,出家人到大学里面去念个硕士、博士学位,你说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这些东西与出家不相干,与学佛不相干。如其说有四年的时间你去攻读一个博士学位,这四年的时间如果你专心攻读一部经,这一部经念通了,这个受用绝对不是博士学位能够相比的。我是早年就明了了,我不干这个事情。有人送来,当年我在台湾,韩馆长的表哥在日本,在日本出家,在那边交际也很广。他告诉我,给我弄个荣誉博士学位,我听了笑笑拒绝了。那时候如果我要是真的接受这个荣誉博士学位,大概我在台中就被老师开除掉了,你学佛怎么连这个都没放下!真的,不是假的。送给我尚且不能需要,何况别的。

  

  这两年有三个学校送给我,我都接受,什么原因?它对于弘法有帮助。你要问有什么帮助?现在这个社会太乱,我们有很多和平的理念,以及怎样化解冲突、促进和平有效的办法,人家不会来找我。这是澳洲大学校长跟我在一起做深入的交谈,他说在国际上,尤其联合国,许许多多促进和平的会议,所邀请的都是专家、学者、教授。所以,他希望我接受这个学位,代表澳洲、代表大学参加联合国这些会议,把我们的理念方法介绍给他们。我想想这个有道理,我才接受。

  

  伊斯兰大学也送一个学位给我,我们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全世界出现一个新的名词,「恐怖分子」。以前没听说过,好象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恐怖当中,这多可怕!这多悲哀!这些恐怖就跟伊斯兰连成一起。我不是伊斯兰的教徒,我认识伊斯兰,我了解伊斯兰,我跟他们交往很多,没学佛之前我就跟他们交往。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班同学有几位是回教徒,好朋友!所以他们的一些出版物,我早年就看过,我很喜欢,特别是对它的五功、五典。以后我才晓得,五典只是中国的伊斯兰教,外国没有,外国只有五功,没有五典。五典跟中国的伦理完全相同,这是中国伊斯兰教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丰富了他们的教义,他们很温和。他们这个国家也希望我在国际上替他们多说说话,希望化解这个误会。这是我的责任,我应当要做的,所以我也接受了。每年他们会安排我到学校做几次讲演,我也答应了。促进宗教团结,促进种族和睦,化解一切误会、对立,才能真正消除冲突、促进和平,我们为佛弟子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使命。接受不是随便接受的,不是没有正当理由接受的,大家不可以不知道。

  

  归根结柢,我们终极的目标是自性清净心,你看这几年我所提的修学中心,「纯净纯善」。十几年前我提出来的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个理念我们学习了十几年,现在再往上提升一层,纯净纯善,这是自性清净心。修学是有层次的,如果不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下手,自性清净心是达不到,要从这里下手,这是大乘教。大乘教要能够修好,我们现在已经放弃了小乘教,其实虽然不说小乘,我还是读小乘经,我还是学小乘。我在台中求学跟李老师学教,第一部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就是小乘经,还是以这个为基础。在大乘法里面,《十善业道经》这是学佛的基础,通小乘、通大乘,通显宗、通密宗;宗门、教下都不例外,只要是佛法都要从五戒十善下手,认真去学习。所以这么多年来我非常感慨,为什么我们五戒十善不能落实?诸位同学,不管在家、出家,你自己修学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很重要!

  

  为什么三皈、五戒、十善做不到?三皈、五戒、十善做不到,换句话说,你虽然学佛,你这一生一事无成,你什么都学不到。重要!我想得很多,想得很久,《弟子规》没做到,「童蒙养正」没学过。我就想到从前我们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李老师非常重视童蒙养正。陈弘谋的《五种遗规》,老师叫我们读,做为补助的教材。虽然他没有把这门东西当作一门功课来让我们学习,他让我们自修,从这上奠定基础。每个星期给我们讲一篇古文,十年没有间断,《古文观止》三百篇,一个星期讲一篇,十年把这部书讲完。李老师教我们没有按次序,都是选着讲,到最后全选了。我请求老师讲《礼记》,请了好几次他才答应,给我们讲了几篇,当然最重要的是「曲礼」。这些东西没有学过,所以三皈、五戒、十善不能落实。

  

  诸位一定要知道,三皈五戒十善不能落实,没有入佛门;三皈五戒十善落实了,也是在家居士,不是出家人,出家人至少要落实《沙弥律仪》。你看今天有几个人在这上下功夫?有几个人真干?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佛法衰,世间有灾难!灾难从哪里来的?这么多人没人教!佛法兴,有很多人在教。他不出来讲经他也在那里教,身教,他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榜样,所以发愿念佛往生都能得生。真的,祖师所讲的万修万人去,一个也不会漏掉。可是若不能真正依教修行,那就是李老师讲的,万修万人去是唐朝时候祖师大德说的,也就是说一千三百年以前万修万人去,今天念佛人,李老师讲得不客气,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只有一、两个。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那就是三皈、五戒、十善都没有,你怎么能往生!

  

  靠临终那一念,有没有往生的?有!而且还不少,这是怎么回事情?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这个法门,非常可惜,这一生当中他没有遇到善缘,没有遇到净土,临命终时才遇到。遇到之后就能信,就能发愿,就能念佛,所以说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这个话是经上讲的,哪里会有错!为什么会往生?我们很清楚,累世的善根在这个时候发现,不是他这一生修的。像我们这些人临终一念十念行不行?我给诸位说,肯定不行,怎么知道不行?你已经遇到了,这么多年你都不肯干。这就说明你过去生中跟那个临终遇到佛法一念十念往生的,你不如他,他过去的善根比你深厚,你比他差远了,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他在临终的时候一念十念他能走得了,你走不了。你想想看,你牵肠挂肚,心里面拉拉杂杂,一样都放不下,这些东西把你往三途拉!人天两道你都没分,如果有人道的分,你能够求往生,肯定得生。你看佛在经上讲的,人道要具备什么条件?五戒十善。我们五戒十善有没有做到?五戒十善是人道的因,上品十善、四无量心是天道的因。自己一定要多想想,要多问问自己!

  

  每天不能不反省,你们念《了凡四训》就知道,袁了凡天天反省。上一次杨老师来,把《宝坻县志》当中有十二卷,记载袁了凡当时做县令(现在讲县长)治理这些政绩,记载在这个书里头,看了之后非常令人感动。他不但是自己断恶修善,他教他底下的部属人人都断恶修善,他带头!这个《县志》十二卷,难得她影印了一份送给我,这一份资料非常重要,我们要编《了凡四训》的剧本,这是很好的资料。这个几句我们要把它记住。

  

  底下一段说,「妄心之性」,我们凡夫天天打妄想,「无性之性,空如来藏也」。大乘教里面讲如来藏,如来藏有三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讲这个三种。这里头我们必须要知道,妄心之性是属于空如来藏。无性之性,什么东西无性?虚空无性,定中境界无性,梦中的境界无性。妄心,梦中境界是妄心,定中境界是无性之性。为什么我们今天起心动念?妄心,打妄想!这个妄心之性是空如来藏。前天我用这些比喻跟诸位说明,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能把这个理参透,事明白了,你就会肯定,没错,确实是空如来藏,不是真的。所有一切现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有没有存在?没有存在。说存在,存在已经过去了;我们起个念头,念头才起,这个境界不知道消失多久了。这里头确确实实是以亿万分之一秒来算的,万事万物没有例外的。

  

  所以,佛在《金刚经》给我们说真话,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正确,确确实实是如露、如电;露是相续相,不是真的,电是根本不存在。我们细心去体会,我常常讲生灭同时,所以不生不灭,一切法不生不灭。为什么说它不生?心现的时间太短,只是亿万分之一秒,你怎么能知道它生?那亿万分之一秒一生,立刻就灭了,不会等到亿万分之二秒它才灭,不会。所以,生灭几乎是同时,生就灭,灭又生,生又灭,永远循环不断,是这么个现象。完全是个幻相,没有实相,这个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现在学佛有个好处,得力于近代科学的帮助,科学上有许多的发现,证明佛在经上所讲的是正确的。还有许许多多佛在经上所说的,科学还没有法子证明。我们相信再过个几十年、几百年,科学不断的向前推进,佛法里面多数的这些理论、境界会被科学证实。

  

  现在我们能理解的,我们能够肯定的,整个宇宙是个有机体,有机体就是活的,不是死的。为什么?法性,心现识变。性识不是死的,宇宙、太空、星球、无量无边众生都是它现的,都是它变的。能现、能变是不生不灭的,所现、所变怎么会有生灭?这点被科学家证明了,这个证明对我们来讲有大利益!改变了我们对于宇宙万事万法的看法,回归到《金刚经》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真的回到这一点。佛讲得没错,我们肯定,我们承认了。我们对于万事万象还有执着吗?不会了,如果你还有分别、还有执着,你才发现你功力还不到,你还得好好的去参究;功夫到了,彻底放下。

  

  彻底放下不是讲完全在事上放下,理事都放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事上呢?事上看看有没有需要。需要,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有需要这事就现前,有!没有这个必要,事也放下。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虽然许许多多事相摆在面前,像智者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他在天台山做住持,每天讲经说法,还要管道场这些事务。你问他有没有放下?他彻底放下,他心里头痕迹都不着,可是事上他样样都顾到,绝对没有说失职,这叫圆满,这叫大圆满!我们要懂得这个里头的义趣,要认真、要好好的向他学习。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化身再来的,给我们末法众生做一个修行的好榜样。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八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